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团结的野牛(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团结的动物)

bj0012024-11-06奇闻异事0

世界上最大的牛是哪种

牛是哺乳动物,它勤劳肯干,是人类的好帮手。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牛是什么吗?接下来,跟着我一起去了解动物,走进动物世界吧。

世界上最大的牛——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学名:Bos gaurus),体长:250-330厘米,体重:650-1000公斤,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驯养的野牛叫大额牛。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最高海拔可达2000米左右。一般在晨昏活动,喜群居,性情凶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圈养印度野牛的寿命长达30岁。

1、外形特征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野黄牛、白肢野牛等,是现存世界上仅次于美洲森林野牛的一种,以体躯巨大而著称。雄兽的体长为250~310厘米,尾长70~100厘米,一般肩高175~200厘米,通常体重650-900千克之间,最重可达1106千克,比家牛大出很多,雌兽较比雄兽小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头部和耳朵都很大,眼睛内的瞳孔为褐色,但透过反光,常呈现出蓝绿色。鼻子和嘴唇都呈灰白色。额顶突出隆起,肩部隆起然后向后延伸至背脊的中部,再逐渐下降。四肢粗而短。尾巴很长,末端有一束长毛。

体毛短而厚,而且很亮,毛色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颜色最深的是成年雄兽,近于黑色,雌兽呈乌褐色,幼仔和亚成兽则是淡褐色或赤褐色。但无论雄兽、雌兽或是幼仔,四肢的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长筒袜,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产地更是被形象地称为“白袜子”。雄兽和雌兽均有角,但雌兽的角较小。雄兽的双角非常雄伟,弯度相当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长度可达60—75厘米,基部粗约45厘米,两角之间的宽度达90余厘米。角的颜色主要是淡绿色,只有角尖为黑色,靠基部的四分之一较为粗糙,以上的大约四分之三部分则很光滑。

2、生活习性

一般在晨昏活动。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喜群 居,通常每群10-3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性情凶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也常舔食盐碱。听觉和嗅觉灵敏。成年的自然天敌只有孟加拉虎。

印度野牛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多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较广,过着游荡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由数只到20~30多只不等,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就会用鼻子哼气,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虽然躯体十分笨重,但在受惊逃跑时,却非常迅速。如果领先的几只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离后会停顿下来,等待落后的个体跟上时再一起前进,表现了群体中团结互助的情感。

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或仅有2~3只在一起同栖,所以多是“孤牛”,仅在发情期回到群体中生活,交配之后再离开。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炎热的白天则躲在密林深处进行反刍和休息。以野草、嫩芽、嫩叶等为食,特别喜食嫩竹和笋,也常常舔食盐碱。它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在密林之外迎着风也能闻到350米以外的气味。

3、分布范围

印度野牛为典型的热带种类,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动物。国内仅见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怒江以西的腾冲至瑞丽的西部边境地带);国外主要见于印度、缅甸和东南亚诸国。

4、种群现状

80年代末期仅西双版纳就700头左右,推算全云南省有1000多头。2013年8月估计云南种群数量只有150头左右。保护云南白肢野牛迫在眉睫。

5、生长繁殖

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发情交配,此时雄兽之间难免发生一场激烈的争雌格斗。在争斗中,双方以坚硬的角作为武器,互相剧烈撞击,并发出大声吼叫,其声音可以传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雌兽的怀孕期约为9个多月,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的体色为淡褐色或赤褐色,2~4岁性成熟。寿命为20~30年

世界上最大的牛是什么呢

你知道世界上是最大的牛是咋样的吗?学习吧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牛: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学名:Bos gaurus),别名白肢野牛、野黄牛、白袜子、亚洲野牛等,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印度野牛是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之一,体型与美洲野牛不相上下。纪录成年雄性野牛最重1225公斤。 印度野牛体型巨大,体长2米5~3米3,尾长90厘米~1米,正常体重800公斤左右,肩高1.9米~2.2米。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雄兽和雌兽均有角,但雌兽的较小。雄兽的双角弯度很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

外形特征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野黄牛、白肢野牛等,以体躯巨大而著称。公牛的体长为2.8米~3.3米,尾长90~100厘米,一般肩高1.8-2.0米,通常体重800千克,其中巨大体型的公牛肩高可达2.2米,最重可达1200公斤,比非洲野牛体型更大。母牛体长为2.5米~2.8米,尾长90~100厘米,一般肩高1.5-1.8米,通常体重500~600千克。头部和耳朵都很大,眼睛内的瞳孔为褐色,但透过反光,常呈现出蓝绿色。鼻子和嘴唇都呈灰白色。额顶突出隆起,肩部隆起然后向后延伸至背脊的中部,再逐渐下降。四肢粗而短。尾巴很长,末端有一束长毛。

体毛短而厚,而且很亮,深暗褐色、近似黑色,身肩高约2m,体重1500 kg,个头比家牛大。毛色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颜色最深的是成年雄兽,近于黑色,雌兽呈乌褐色,幼仔和亚成兽则是淡褐色或赤褐色。但无论雄兽、雌兽或是幼仔,四肢的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长筒袜,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产地更是被形象地称为“白袜子”。雄兽和雌兽均有角,但雌兽的角较小。雄兽的双角非常雄伟,弯度相当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角的颜色主要是淡绿色,只有角尖为黑色,靠基部的四分之一较为粗糙,以上的大约四分之三部分则很光滑。

生活习性

一般在晨昏活动。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喜群 印度野牛(2张) 居,通常每群10-3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性情凶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也常舔食盐碱。听觉和嗅觉灵敏。成年的自然天敌只有孟加拉虎。

印度野牛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多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较广,过着游荡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由数只到20~30多只不等,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就会用鼻子哼气,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虽然躯体十分笨重,但在受惊逃跑时,却非常迅速。如果领先的几只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离后会停顿下来,等待落后的个体跟上时再一起前进,表现了群体中团结互助的情感。

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或仅有2~3只在一起同栖,所以多是“孤牛”,仅在发情期回到群体中生活,交配之后再离开。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炎热的白天则躲在密林深处进行反刍和休息。以野草、嫩芽、嫩叶等为食,特别喜食嫩竹和笋,也常常舔食盐碱。它的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在密林之外迎着风也能闻到350米以外的气味。

增加林木覆盖率、减少道路修建引起的生境破碎化、保证水源是印度野牛保护的主要措施。

生长繁殖

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发情交配,此时雄兽之间难免发生一场激烈的争雌格斗。在争斗中,双方以坚硬的角作为武器,互相剧烈撞击,并发出大声吼叫,其声音可以传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雌兽的怀孕期约为9个多月,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的体色为淡褐色或赤褐色,2~4岁性成熟。寿命为20~30年。

栖息环境

多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热带、南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低热河沿岸,远离人类住地。

分布范围

印度野牛为典型的热带种类,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动物。国内仅见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怒江以西的腾冲至瑞丽的西部边境地带);国外主要见于印度、缅甸和东南亚诸国。

种群现状

80年代末期仅西双版纳就700头左右,推算全云南省有1000多头。2013年8月估计云南种群数量只有150头左右。保护云南白肢野牛迫在眉睫。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 印度野牛(20张) 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说到史前生物,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恐龙了,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恐龙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蓝鲸的体型和吨位,都比恐龙要大,所以说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目前最大的一只蓝鲸长33米,重达239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并介绍十种超级巨无霸恐怖生物,包括最大的螃蟹、最大的龟、最大的鳄鱼、最大的蟒蛇、最大的黄鳝、最大的狗、最大的猫和最大的鹰。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排名

在世界最大的动物十大排名中露脊鲸主要生活在大海之中,成年的露脊鲸最大长达18米,重约100吨,身体大部分都是黑色,这个体型可以说真的是很“猛”了。

蓝鲸的大是全球公认了的,它们生活在海底,但觅食的时候会诱游到水面上去,据了解蓝鲸长能长到33米,重达181吨,背部呈现出青灰色,如今在四大洋之中都有分布。

不得不说非洲象真的很猛,大体型,大象牙,如果它们攻击起来完全就是没有还手的余地,不过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如今所能看到的非洲象越来越少了。

印度野牛就是凭借着巨大的体型而闻名的,它们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喜群居生活,团结意识很强,每年它们都会进行垂直的大规模迁徙。

美洲野牛介绍 美洲野牛简介

1、美洲野牛(学名:Bison bison;英文名:America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凶悍的动物,体重可达1000千克,头上长有一对向上弯曲锋利的双角,即使面对最富攻击性的捕食动物,也毫不退缩。它们长有深暗的栗子褐色毛发,有如同小丘一样的大肩膀。在种群之内,各自的公牛形成一个集体并保卫族群中的母牛,在6-9月期间是美洲野牛的繁殖期。每头母牛每年能诞生一头小牛。

2、尽管体型庞大,仍可维持每小时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食草动物,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俄勒冈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