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神奇的杯子(世界上最神奇的瓶子)
埃及愿望杯,用过这只杯子的人定真的能实现自己一生的愿望吗?
埃及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文明之一,到底有多神秘没人讲得清楚。但埃及在世界上之所以如此出名是不仅是因为拥有者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埃及的各大法老墓中出土的奇珍异宝而被世人皆知;除此,埃及还有着很多诡异的传说,法老的诅咒就是最真实、最恐怖的传说。传说图坦卡蒙法老墓出土的文物中有5件是被诅咒过的,这些文物一开始人人争夺,到最后给谁谁不要,只能归还博物馆,以解除“法老的诅咒”。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愿望,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图坦卡蒙时期,就有了这种愿望杯;传说喝过用这只杯子装过的水的人定能实现自己一生的愿望,其原因就是被法老诅咒过。文物发现于图坦卡蒙墓的前厅,不像是古代就放置在此,更像是盗墓贼随意丢弃在这里。但有哪一个盗墓贼会那么傻,会将如此一个精美且价值连城的宝贝丢了呢?这一直还都是个谜。
在埃及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诞生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也孕育太多的神奇传说。法老的墓室更是吸金纳银的大宝库。然而与之相伴的是法老的诅咒,千年难破解的谜团,忠实地守卫着法老陵寝的安宁,同时给奢望与法老分享财富的人们以惩罚。
愿望杯被发现在墓室的前厅,有可能是盗墓者丢弃在此的。杯壁的外沿刻着一句咒语:如果你愿意把你的脸朝向北方,数年之后你将会看到幸福。
有一个杯子最奇妙的是,她一倒热水就会变色,变图案,这杯子是什么杯子?
又称变色杯、魔术杯
变色原理:
分为同轴的外杯和内杯两部分,在内杯和外杯有一个夹层腔,充满有热敏变色挥发液体;
在外侧壁(内杯)上镂刻有与夹层腔内想通的图形通路。马克杯加入热水后,夹层腔中的热敏变色液体会发生颜色变化,进而显于内杯图像通道中,继而杯壁便显现出相应的团给人魔术般的惊艳。
在杯子里注入热水或冷水,杯体将会发生颜色变化,在没有变色之前的颜色有黑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紫色,浅蓝,浅黄,浅绿,淡红,淡紫,粉色等。
由于热敏液体处于杯子内层中的,不与杯内饮料直接接触的,处于密闭空间,喝饮料时不会喝到热敏变色液体,保证了安全性
热变色杯的温度在40℃以上时颜色发生变化,冷变色杯的温度是20℃以下时颜色发生变化,遇水变色至今还没有普及。它们的原理是:感温材料印刷于杯身,所用的材料属于热敏材料,耐高温320℃,无毒、无铅、无铬均可达到欧洲标准。根据设计稿的设计方案进行出片,制版,印刷,干燥,烤制,然后进行包装。
丝绸之路文物中奇特的杯子——来通
山西博物院正在举行临展——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许多文物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有一类造型奇特的器皿,叫“来通”,本文就“来通”作一简单的学习总结。
“来通”是一种形似兽角的酒杯,发端于爱琴文明,最早见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的克里特岛。
总结一下爱琴文明的历史:
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的克里特岛文明萌发。
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进入繁盛期,文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制作技术进步,王宫规模宏大。
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人毁灭克里特文明,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兴起。
爱琴海地区的这两个文明构成了爱琴文明。
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毁灭于北方蛮族入侵。
公元前8世纪,在希腊半岛的废墟上斯巴达、雅典建立,接续爱琴文明的希腊文明崛起,最终演变为西方现代文明。
最早的来通没有下部的兽头,传入希腊后才加上这种装饰,“来通”是希腊语的音译,意思是“流出”。
在希腊文化中,来通是祭祀的圣物,用来注神酒或饮酒,希腊人相信从来通中流出的酒是圣洁的,不会中毒。
这是展品中的牛头形陶来通,是在意大利发现的公元前4世纪的器物,造型精美,下端无流口。以红绘技法描绘了希腊神话的一幕经典场景:变身为天鹅的宙斯正在诱惑美女丽达,此后丽达生下了绝世美女海伦,引发了特洛伊之战。
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来通传入西亚。
此后流传很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可以看到来通杯,从地中海到西亚、中亚,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到中亚的波斯文明、粟特文明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来通杯发展出不同的造型,有兽角形,兽首形,人首形,兽身形等,材质也从早期的陶器,发展出青铜、金、银、象牙、玻璃等。
来通的奇特之处在于下部有流孔,拔掉塞子可以让酒水流出,人需要仰头举杯,从杯底饮酒,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中国是没有的。
但也不是来通都有流孔,本次丝路文物中有些来通就没有流孔。
中国古代也有角形杯,中国的角形杯没有底部开孔的,是从杯口饮用。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陶制的角形杯。到商代,这种以牛角(或犀牛角)为原型的酒器演变为礼器,称为“兕[sì]觥[gōng]”。
先秦和汉代的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人手持角形杯,从杯口饮酒的情形。
西汉的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了一件雕琢精美的角形玉杯,是禁出文物。
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件传世的角形玉杯,近年被断代为汉代。
有学者认为,这样的角杯是受到西方来通的影响而设计的,关于角杯和来通的关系尚待厘清。
来通传入中国约在东汉,南北朝时期的粟特人石椁上有持来通杯饮酒的形相。
无论是来通还是角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样的器物不能平置,饮酒时需仰头承接,一口气饮尽,适合在宴饮中罚酒用。东汉时期,“兕觥”作为专用罚酒器已见于史料,到唐代更是大行其道。
1970年,在陕西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发现了一座唐代窖藏,出土了众多国宝级文物,其中一件兽首玛瑙杯,名列禁止出境的文物,状如俯卧的羚羊头,嘴部流孔有可取下的金帽,这个造型无疑是来通。
关于兽首玛瑙杯的来源,齐东方先生认为可能是古代伊朗萨珊王朝(224~651年)的制品,是“外来古董”,孙机先生则认为可能是唐代生活在长安的粟特工匠制造,造型仿粟特式来通。
西方的来通唐代开始融入中国的陶瓷器,后期体现在宋辽时期的摩羯[jié]式瓷器中,不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相碰撞融合,共同造就了现在的世界。
- 上一篇:世界上最古老的圣坛(世界上最古老的圣坛是)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