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火的粉末(世界上最火的粉末是什么)
纳米粉末有什么特点?
小宝宝用的奶瓶可以不用每次消毒,因为奶瓶加上了一种神奇的超级微小粉末,自己有杀菌的功能;爸爸戴的领带可以不用洗,就是吃饭时一不小心把菜汤和油泼上去。也不用洗,因为领带也有这种粉末,让它不沾油,不沾水,可以自己给自己做清洁;细菌最害怕呆在放有这种粉末的冰条、洗衣机里,因为这种粉末专门与它们过不去……这不是未来世界里的东西,而是人类实实在在地已经开始享受的新材料产品。
这种神奇的超微粉末,就是纳米微粒。神奇的粉末为何具备这么多神奇的本领?它到底有多小?
做面包的面粉是很细的粉末了,但神奇的超微粉末与面粉相比,就好比是鸡蛋与地球在相比;假设一粒芝麻有足球场那么大,那么这超微颗粒就相当于这足球场里的一粒芝麻那么小。纳米世界真是太微小了,小到肉眼根本见不到它们,必须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人们通常把1毫米的千分之一称为微米,1微米的千分之一便称为纳米。大家都知道1米有多长吧,把1米长的东西换算成纳米单位,就是10亿纳米。仅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如果用纳米来计算,就有七八万纳米。那神奇的超微粉末的每一粒直径仅仅只有1~10纳米,当组成物质的颗粒小到纳米后,这种物质就可称为纳米材料,所以超微粉末也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纳米微粒,也有人叫它“纳米粉体材料”。
超微粉末一出世,就吸引了世界上所有人的目光,因为它有着惊人的与其他材料完全不同的本领,科学家发现,纳米微粒天生至少有五大看家本领:第一,因为它非常细小,所以它的表面积就特别大,1克超微粉末的表面积,可以达到几千至几万平方米,这为人们进行磁化、加速化学反应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第二,它不怕压,再大的压力它敢承受,性格非常活泼,喜欢与其他物质进行“交往”(化学反应);第三,它的熔点温度很低,例如我们要熔化一块银,得有960℃的高温,而如果想要银超微粉末熔化,你只需要一壶开水(100℃),就可以把它浇熔;第四,它耐热、耐腐蚀;第五,它的导热性能好,传热快,是极好的导热材料。
正因为纳米微粒有这些神奇的本领,目前,各国争相开始研究纳米粉体材料,把这种超微粉末试着加入各种产品材料里,让超微粉末帮助人们生产出全新的产品。超微粉末也不负众望,初试锋芒,就显示出它那神奇的“功夫”。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科学家,在火箭固体燃料中添加铝和镍的超微粉末,结果火箭飞得更快。目前,这种超微粉末应用得最多的是作为磁性材料使用。人们把这种超微粉末均匀地涂抹在磁带、录像带和磁性记录器上,就会使磁带的记录能力更强。人们把三氧化二铁的超微粉末涂在磁带上,制出了比现在普通的磁带小得多,但所记录的信息多10倍的超小型磁带。
全球公认最好用的10大散粉
全球公认最好用的10大散粉:
1、纪梵希轻盈无痕四色散粉
2、迪奥空气感蜜粉散粉
3、黛珂AQMW白檀舞蝶丝绒散粉
4、CPB肌肤之钥光纱蜜粉
5、资生堂时光琉璃御藏亮采散粉
6、MAKE UP FOR EVER全新清晰无痕蜜粉
7、KIKO清透定妆散粉
8、PAULJOE清透蜜粉搪瓷南瓜粉
9、NARS裸光蜜粉散粉
10、Laura Mercier持久定妆透明蜜粉
散粉颜色的挑选
1、象牙白:属于大众自然色,适用于普通肤色的美女,能起到定妆和提亮肤色的作用。
2、紫色:可用来调节发黄、暗沉的肤色。
3、绿色:可用来调节发红或发黑的不均匀脸色。
4、粉色:适合肤色较白、没有血色的人,因为它能够让你的脸色马上出现红润的健康感觉。
5、蓝色:适合脸上有雀斑的人选用。因为蓝色具有良好的转移效果,在眼睛下方与整个脸部刷上薄薄一层蓝色蜜粉,可以让脸庞更立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散粉
十九世界的欧洲人食用木乃伊粉末,木乃伊粉末有什么作用?
有人在看了木乃伊的电影之后会觉得木乃伊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而且制作的过程非常的让人害怕,那么食用木乃伊的粉末更加的是重口味了。木乃伊呢,是英文mummy的音译,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古埃及人坚信人死后啊,灵魂不会消亡滴,任然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都会制成木乃伊,觉得这样死者就会永生啦。
这真的是现代医学出现之前西医们干过的事儿。很快,木乃伊在医药界的风头就不输沥青了。光顾药店的顾客们生出一种更神奇的想法:吃了木乃伊,也许就能得到它的千年神力,包治百病!而疗效最好的木乃伊当然是来自古埃及了!
可惜,直到1902年,包治百病的木乃伊,依然作为一种药物在欧洲的药店里占有一席之地。可口服,可外敷,还能当颜料。这念头一流行起来,可就出大事了:欧洲上自国王下到平民百姓都对木乃伊粉趋之若鹜,木乃伊商人生意大好,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埃及木乃伊盗挖走私产业。成千上万的木乃伊通过地下渠道从埃及出口,源源不断被运往欧洲的药材店。
木乃伊普遍被视为珍宝,埃及博物馆有专门的王室木乃伊展厅,曾经叱咤风云的古埃及法老就躺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瞻仰......世界各大博物馆都以拥有埃及木乃伊为荣,尤其是欧洲国家,更是通过各种明里暗里的渠道收藏了大量木乃伊
世界上什么粉最好吃?
真正的广西粉王是全州红油米粉,那可是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喜爱吃它的人都应该是君子,兰气散发之士才配得上吃它。其特点是:粉相对桂林米粉要细,口感好,容易消化;粉白,煮好后的粉,白白的漂漂亮亮,犹如美人之脸可爱,可亲;猪肉细细的,味甜,口感好,容易消化;骨头汤,也够味;加些骨头煮的黄豆,那可是美味和营养品,二十四颗黄豆,顶一个鸡蛋啊,而且水煮黄豆没有热气,容易吸收和消化,可以说是营养丰富!最后来点红油,那个是美丽得,一碗丝出来就是一个营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广西粉王,它当之无愧!!!有机会,可以尝尝,找不到地方问我好了,我昨天刚刚找地方吃过!
世界上火药量最大的加特林
公元1449年10月的北京城危机四伏,十万蒙古铁骑即将对京城发起猛烈地攻击,帝都人心惶惶、大明王朝陷入了生死存亡岌岌可危的险地。宰相于谦决定拼死一搏,大明神机营,于谦手中唯一的王牌,这些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着当时世界范围最先进的火器,他相信凭借着仅有五千部卒的火枪营神器,剽悍如虎的蒙古铁骑必将折戟于德胜门外。
大明神机营配备的究竟是何种惊世骇俗的武器?以至于使得于谦信心满满。根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八年,征交趾时,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明史》中的这段话记录了一支传奇部队的诞生。神机营,明禁军三大营之一,这种独立枪炮部队的建制,比欧洲最早成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要早了整整一个世纪。
这支从朱元璋起义之初就出现在明军战斗序列中的武装力量,到了1449年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各种型号复杂的火铳、火炮和战车把这支国家级的战略部队武装到了牙齿。
然而,参加北京保卫战的神机营却阵容不整,在几个月前的护驾亲征中,他们就是被眼前的这支蒙古铁骑所击溃,大量的武器装备被缴获和丢失,神机营的五千名战士现在可以依靠的火器并不多。
神枪,永乐年间最具影响力的火器,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火器被明朝大量仿制,成为神机营早期火器的中坚。神枪的枪管用铁制成,管长腹大,不但可以发射弹丸还可以发射箭矢。
根据记载,这种简单的火器拥有不错的射程和不俗的杀伤力。以抗倭名将戚继光于公元1560年写成的《纪效新书布城诸器图说》记载来看,明代铳用火药的配比“硝一两,磺一钱四分,柳碳一钱八分”,而用今天的科学眼光审视,明朝的火药组配率和现代黑火药的标准组配率几乎一致。
按照资料记载,明代火铳等单兵火器的装药量一般是三钱,约合现今5克左右,而三钱约为15克。神枪装填时,将15克火药填入枪膛内腹,然后将产自广东重而有力被称作“木马”的木块置入枪膛内压实火药,以确保火绳引燃火药后枪支内部发生剧烈的火药燃烧效能,从而为神枪提供足够强大的动能。
而压实枪膛内部的火药后,用于攻击的弹丸或箭矢被放置在“木马”前端,“木马”的作用是防止枪管泄气,这样才能为“木马”前面的箭矢或弹丸提供更大的动能增加射程。
根据《武备志》记载“神枪通计身重二斤有余,火燃发之去三百步”,从文献描述的情况来看,神枪的最大射程可达三百步,也就是相当于现今300多米的距离,而这一射程几乎已经接近于大名鼎鼎的突击步枪AK-47的有效杀伤距离,神枪真的能打这么远吗?
为此,当今不少古兵器专家经过一系列实验测试数据的结果显示,神枪的初速度为每秒30.6米,有效杀伤距离大致在50米至80米左右,而射程显然没有达到史籍中记载的将近300多米的恐怖距离。
其实,对于军事战争而言,武器的最大射程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真正在两军对垒激烈厮杀的战场上,有效射程和恐怖的杀伤力才是武器一剑封喉的独门秘诀。
比如说一支现代化手枪,它的最大射程可以飞到八九百米,但是手枪能打中并且造成目标物伤害的有效距离也就是五十米左右。因此,单纯的从武器射程考量枪支好坏显然不符合实际,而在战场上威力恐怖的杀伤力和精准度才是武器制敌取胜的关键。
那么,神枪的杀伤力和精准度又如何呢?以现代轻武器的科学测试方法为例,在考核一支枪支杀伤力和命中率方面,往往采取连续击发四发子弹,以四发子弹之间的间距,从而求出枪支弹着的分布顷刻,也就是确定枪支精准度。
根据古兵器专家多番试验结果,神枪上靶的箭矢间距平均都在50厘米左右,而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古代装药量的误差以及用石碾生产火药粉末的粗糙方式,酿成火药内部颗粒大小不一,在这种情况下,神枪的上靶精准概率极不稳定, 而从测试的情况来看,神枪虽然精度无法控制,但神枪的箭矢或弹丸却可以轻易刺入体腔、贯穿颅骨和肢体。
从实验的数据和效果上来看,神枪的杀伤力已经完全能够达到在战场上让敌人丧失战斗能力,甚至一枪毙命的实战效果。也正因为如此,神枪才能成为大明神机营前期普遍装备的标准制式武器。
此后随着明朝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神机营逐渐以火铳替代了神枪。火铳,长440毫米,口径30毫米,作为以神枪为基础升级而来轻型火器,火铳在有明一朝生产量高达九万余杆,明军在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当时五千人的神机营装备单兵火铳三千六百杆,火铳在当时的装备情况已经相当于今天的制式步枪。
脱胎于神枪的火铳在装填火药的过程中已经不需要再以“木马”为辅助,且火铳抛弃了使用箭矢的特征,取而代之的是以专门特制的原形铅弹为子弹,更加强大的是火铳由于结构的升级和装药方式的改动,其弹丸初速度达到了每秒47.1米,这与有着媲肩AK-47突击步枪的汉弩42.4/米的初速度极为接近。
永乐大帝五征蒙古也正是巧妙利用神机营的火铳,采取火铳兵居前、骑兵靠后、步兵排尾的“三段击”战术,杀的蒙古骑兵尸横遍野、人仰马翻。
然而,在弹夹尚未发明的明代,火铳由于装填时间速度极慢往往难以应对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永乐大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其实,朱棣将神机营里的火铳兵分为三个方阵,当第一方阵射击完毕后,则转到第三方阵重新装填弹药,同时,第二方阵前进替补到第一方阵的位置上继续射击,以此类推便可确保射击的连续性,从而弥补火铳填装速度慢的这一先天恶劣缺陷。
火铳的自身致命性缺陷,虽然可以在视野广阔的平坦地带凭借“梯次替补”的方式来弥补,但守城防御方面再采用“梯次替补”的办法来打击敌人显然已经无法跟上战争的节奏了。
为此,明代在火铳的基础中又研制出来了一种全新的第三代火器装备----三眼铳。
三眼铳从外形上来看,极其类似近代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发明的加特林机枪,但与加特林机枪10个枪管所不同的是三眼铳只有三根枪管组合而成。然而三眼铳与加特林机枪的操作方式几乎雷同,也就是采取单管连发的方式持续保证火力的输出。
三眼铳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实用特征,即当弹药耗尽手持三眼铳的明军神机营战士可以将手中的武器拿来充当打击型武器,以三根硬邦邦的铁杆朝迎面扑来的敌军士兵头颅挥舞过去,敌军士兵顿时肝脑涂地、惨状更是不可言说。
神机营新生代的三眼铳虽然依靠的是将火铳捆绑的方式制作而成,但三眼铳的枪管由火铳的30毫米消减为15毫米,身管从440毫米缩小为400毫米,也正是因为三眼铳的口径和长度缩减,其迸发出的初速度达到每秒56.8米,远超火铳的初速度,而也是因为如此,三眼铳的杀伤力更是能在50米的范围内穿轻易透重装铠甲的骑兵。
恐怖的杀伤力、强大的火力持续输出,让一向自命不凡的蒙古骑兵抵达德胜门外很快陷入了彻底的绝望。此时埋伏在德胜门附近的大明神机营士兵手持三眼铳凭借着众多的掩体优势轮番转换阵地向雷霆攻势的蒙古骑兵发起了枪林弹雨般袭击,在神机营的三眼铳一轮轮疯狂的扫射下,德胜门外的蒙古骑兵徒留数千具尸体,枪声大作的山崩地裂之声和一道道烈焰喷射而出的恐怖场景令蒙古骑兵的战马陷入了地狱般的惊恐。
本以为可以轻松取胜的蒙古骑兵在北京城外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损失惨重。因为害怕被明朝军队围歼的蒙古骑兵,只能一路仓皇逃窜回北方再次俯首称臣,北京保卫战以大明王朝的完胜落下帷幕,于谦也因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永远为后世所铭记。
- 上一篇:世界上最叼的车(世界上最叼的车是什么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