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固定翼战机(开箱测评固定翼飞机)
垂直起降的飞机能不能做用双发?
迄今为止,已经研制出来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有下面几种型号:
英国:AV-8A战机(用于英国空军和海军);
美国:AV-8B战机(美英联合研制,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战机(第一种轻型四代战机,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
俄罗斯:雅克38战机(用于基辅级航母),雅克141战机(未服役,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机)。
以上飞机均为单引擎飞机。
有少数设计采用双引擎战机,比如和F-35B竞标的X-32B(波音公司产品),此飞机在座舱后部安装了一个小型涡扇引擎,垂直放置,用于垂直起飞和降落。但是这种设计在飞机平飞时会造成加大飞机负担,所以一般都不采用这样的设计,美国空军也淘汰了这个方案。
至于你所说的并列放置的两台发动机的,目前还没有。因为这种飞机通常是海军的航母或者两栖及攻击舰上使用,两台发动机耗油量更大,本来垂直起飞就会大大缩短飞机的作战半径,两台发动机势必会使飞机更重,尺寸更大,不利于航母上的使用要求。所以不会出现两台发动机的垂直起降战机。
世界上有几种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如俄罗斯的YAK-141、英国的鹞式,美国的AV-8b/F-35B
首先YAK-141从来没进入量产,也没能替代YAK-38,YAK-38在解体后就立刻退役了。明显YAK-38能使用的武器和战斗力都很有限,即便服役下去也谈不上战斗力。
垂直起降的飞机多了,即便是战斗机也不少,只是真正实用化的少(或者说今天只有Harrier一个)。包括早期不成功的尝试和被砍掉或者没有订单的项目。
YAK-38之前有验证用的YAK-36,但是具体的升力配置和外形上和YAK-38都没什么共通点。
应NATO Basic Military Requirement 3的需求,法国人用Mirage III改出了Mirage IIIV,但是一样逃不过VTOL飞机的弱点——载荷。虽然一架也没卖出去,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成功的地方还是有的——速度。2马赫的速度即便是今天也是最快的垂直起降飞机。
德国在60年代也有VAK 191B,不过因为需求改变没开发下去。而且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怎么样,说到底还是重量和垂直升力的问题。事实多数时候垂直起降飞机都是进行短距起降来多携带一些载荷。但是这个方案要求的垂直升力太多了,代价就是在飞行时这两台发动机都是死重,而且机翼小推重比还低,基本上机动性不能再差了。Mirage IIIV也比较接近这个问题,虽然三角翼面积大但是低空升力还是不行,并不适合短距起飞。
米国是进行过最多尝试的。包括最早的Convair XFY,Lockheed XFV,还有换成喷气发动机的X-13都是竖在地上垂直起飞,明显没有半点实用价值。不过奇迹般的靠1.48的推重比这个真的能飞起来......之后还有XV-4,XV-5。不过最接近实用的应该是XFV-12,当时海军正在犹豫未来的航母概念,所以在考虑小型的垂直起降飞机航母,或者叫Sea Control Ship的玩意。XFV-12使用的是特别的机翼,可以像百叶窗一样打开。利用这种配置可以获得比发动机垂直推力更高的升力。但是事实是机翼的增升效果远没有预期的好,而因为推力偏向而造成了垂直升力的损失。此消彼长XFV-12陷入了技术难题,最后因为超支被砍了。
世界十大武器出口国都是哪些国家
美国
俄国
法国
中国
英国
以色列
德国
意大利
奥地利
比利时
美国国会研究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仍是世界头号军火出口国,去年美国军火出口占全球军火出口总额的42%。 这一数字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稳坐世界军售排行榜头把交椅。但美国近年来加大对第三世界,特别是对动乱和冲突地区的武器出口,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上述报告表明,去年美国出口的武器装备大多数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去年美国军火出口总额为169亿美元,其中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为103亿美元。与2005年的65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一倍。而去年美国军火的最大买主,基本上都是局势比较动荡的国家和地区。
最近,美国在中东地区提出了所谓“安全对话”的倡议,但这一倡议最具实质性的内容是要在未来10年内向中东地区国家提供总价值为630亿美元的军火,其中包括将向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提供价值200亿美元的高科技武器,同时每年分别向以色列和埃及提供30亿美元和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美国此举表面上是为了遏制伊朗,但美国基金会军火与安全倡议项目主任哈敦却指出,美国此举不仅无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反而会使中东地区延续了60年的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他说:“这不是在出口军火,简直是在出口冲突”。
与此同时,美国还是世界动乱和冲突地区最大的武器提供者。美国纽约智库世界政策中心的调查表明,在全世界25个处于战乱中的国家中,有18个国家向美国购买武器。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全球每发生5起民族冲突,就有4起冲突的有关各方得到过美国的武器装备。
不仅如此,对于国际社会的军控努力,美国一直采取消极抵制态度。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10月,联合国裁军和国际安全委员会采纳了英国的建议,准备制订一个国际标准,阻止可能引发动乱和冲突的国际军售计划。美国是唯一对此建议投反对票的国家。
美国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一做法的危害。美国军控协会执行主任金保尔指出,美国向动乱地区出售军火只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冲突,而从长远来看这对美国自身利益有害无益。既然如此,美国为何还要竭力维持对外军售连年扩大的态势呢?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对外军售与其对外政策密不可分。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美国要在所谓“集体安全”的外衣下向盟国提供军火,保持盟国对美国武器装备的高度依赖;美国以军售为杠杆,可以介入和操控热点地区的局势;美国通过对外军售可以制约和防范所谓的“战略对手”。总而言之,美国试图通过军售保住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
此外,美国不断扩大武器出口,背后还有国内“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驱动。长期以来,美国的军火商与政府形成了特殊的利益共生关系。庞大的美国军火工业要保持既得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就必须不断研发、生产和销售更多的武器,而其产品仅靠美国国内市场是难以消化的。
- 上一篇:世界十大经济引擎(世界十大经济引擎是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