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十大世界著名皇后(十大世界著名皇后是谁)

bj0012024-05-03奇闻异事0

世界上著名的皇后有哪些?

周幽王 后褒姒

齐宣王 后钟无盐

赵惠文王 后赵威后

汉高祖刘邦 吕后

汉文帝刘恒 窦皇后

汉武帝刘彻 卫子夫皇后

汉成帝 皇后赵飞燕

汉元帝 皇后王政君

汉光武帝 皇后阴丽华

汉章帝 窦皇后(这是另一个)

匈奴呼韩邪单于 后王昭君

汉明帝 明德马皇后

汉安帝 皇后阎姬

魏武帝曹操 卞后

魏文帝曹丕 甄皇后

蜀汉昭烈帝 皇后甘夫人

晋武帝司马炎 皇后杨艳

北魏文成帝 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

北魏宣武帝 皇后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 皇后胡皇后

北周宣武帝 皇后杨丽华

隋文帝 杨坚 独孤皇后

隋炀帝 杨广 皇后萧氏

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皇后

唐高宗李治 武后

唐中宗 皇后韦氏

辽太祖 皇后述律平

辽道宗 皇后萧观音

辽景宗 皇后萧燕燕

宋真宗 皇后刘娥

宋仁宗 皇后曹氏

宋英宗 皇后高氏

南宋高宗 皇后吴氏

南宋理宗 皇后谢道清

金朝海陵王 皇后徒单氏

元太祖忽必烈 大皇后孛儿台旭真

元顺帝 皇后完者忽都

明太祖朱元璋 马皇后

清太宗皇太极 孝庄皇后

清康熙帝 结发之妻--孝诚仁皇后

辅臣之女--孝昭仁皇后

表姐皇后--孝懿仁皇后

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

清雍正帝 皇后钮祜禄氏

清乾隆帝 皇后乌喇那拉氏

清咸丰帝 慈禧皇后

清宣统帝 皇后婉容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 苏瑞亚排第四

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著名的格言在我们的日常词汇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是事实,尤其是世界领导人背后的女人。每一位领导人,尤其是长期执政的君主,都有政治上的责任来处理。他们的妻子常常是非常漂亮的妻子,他们在那里分担负担,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安慰,而不是仅仅为了国王本人,而是为了他管辖的人民。在他们那令人惊叹的美丽中,王室成员在他们的国家中扮演着比想象中更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美丽激励着人们去接受各种各样的伟大的事业,并在大冲突的时候振奋整个民族的精神。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

5.阿尔巴尼亚王后杰拉尔丁

4.伊朗皇后苏瑞亚

3.不丹王后吉增.佩玛

2.约旦王后拉尼娅

1.摩纳哥王后格蕾丝.凯利

5.阿尔巴尼亚王后杰拉尔丁

阿尔巴尼亚的王后杰拉尔丁的故事,就像许多皇室和贵族一样,都是一场悲剧,她出生于匈牙利贵族家庭,她的家庭在战争结束时失去了全部财产。杰拉尔丁在布达佩斯的一家博物馆礼品店里工作,就像命运的安排一样,她的命运即将改变。1937年,阿尔巴尼亚的国王,一个古怪而神秘的人物,看到了她的照片,并在婴儿脸的杰拉尔丁面前摔倒了,还要求带着杰拉尔丁举行一次会议。害羞而紧张的杰拉尔丁接受了,这次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20岁的杰拉尔丁的天真和温柔让让年长的国王感到了一种魅力,贵族和皇室都决定进行最后的婚礼。在1938年4月,她嫁给了国王佐格后,被提升为阿尔巴尼亚王后。她短暂的快乐持续了一年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入侵阿尔巴尼亚并废黜了国王,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流亡的生活和无法回到自己祖国的痛苦。

4.伊朗皇后苏瑞亚

伊朗皇后苏瑞亚是波斯美女的缩影,苏瑞亚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在伦敦和瑞士接受教育。她的美貌吸引了国外的伊朗人,1948年,她被介绍给伊朗国王,他就像为她着魔了一样,几乎立刻就向她求婚了,在考虑了几天之后,苏瑞亚接受了国王的提议。她的皇室婚礼豪华盛宴华丽无比,这一对新娘和新郎收到了来自苏联总理约瑟夫斯大林、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和伊丽莎白二世等著名外国政要的礼物。不幸的是,苏瑞亚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她被查出不孕不育,尽管国王在这个国家进行了现代化的努力,但是他的国会中更保守的一些人迫使他与她离婚并再次结婚以产生继承人。

3.不丹王后吉增.佩玛

不丹的王后吉增.佩玛是最罕见的皇室成员之一,因为她是一名平民,嫁给了不丹国王,她虽然没有皇室血统,但在聚光灯下依旧很有魅力。佩玛另一方面是相当谦逊及倾向于回避媒体的王后,她一直专注于负责协助和促进各种皇家慈善机构的工作。尽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吉增.佩玛还是坚持了不丹的传统,用国民幸福总值代替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成效。由于她温柔的美貌和她在改善普通民众生活方式上的温和举止,吉增.佩玛很快赢得了公众的喜爱,并在这个国家变得非常受欢迎。

2.约旦王后拉尼娅

约旦最优雅的美女王后拉尼娅是首屈一指的,她举止优雅大方,就像所有的美人一样,她在社交名流面前也很迷人。这一位伟大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性很快就吸引了约旦王子阿卜杜拉二世的目光,他们于1993年在社交场合相遇,仅仅过了两个月,国王就像所有被美貌和优雅的女人所催眠的男人一样。通过她美丽的心灵和面孔,拉尼娅夫人成功地帮助她的丈夫处理了现在的约旦国王所面临的艰难的问题。由于处于政治和部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约旦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当“阿拉伯之春”的抗议活动出现在她的国家时,正是拉尼娅夫人的优雅之美,缓和了局势,亲自会见了抗议者,甚至为他们提供了果汁。这种温和的方式赢得了许多抗议者的支持,他们最终决定与国王坐下来好好谈谈,消除与国王的分歧。

1.摩纳哥王后格蕾丝.凯利

格蕾丝.凯利因出演好莱坞电影而出名,在她成为摩纳哥迷人的王后之前,她曾出演过好莱坞电影。格蕾丝.凯利总是带着一种纯粹的优雅和魅力,轻松地驾驭了各种角色。在去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她偶然遇到了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再一次,古老的美容催眠方式生效了,王子立刻被这位漂亮的金发美女迷住了。在与家人见面的三天内,他向格蕾丝求婚,她接受并被提升为王后。格蕾丝.凯利毫无疑问是一个灰姑娘嫁给白马王子的典型的、老套的例子,但就像其他例子一样,并非所有童话婚礼都能带来童话般的生活。格蕾丝王妃确实享受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那种母仪天下的感觉,并在这个公国的公民心中赢得了一个特殊的位置。1982年,当她在一场悲惨的车祸中丧生的消息被宣布时,全世界数百万人的心都碎了,像许多皇室美人一样,格蕾丝王后用她的美丽和优雅迷住了人们。

世界十大伟大女帝

1、武则天

武则天(后自名武曌)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

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2、伊丽莎白一世

名为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59年1月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她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也让英格兰文化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这样的著名人物,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

从此以后,

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

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4、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罗曼诺夫

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英语:Catherine I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5、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她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6、玛丽·斯图亚特

又称玛丽一世。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以美貌著称。1567年王位遭废黜,次年起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囚禁达十八年之久。最后因谋杀伊丽莎白计划败露,被处死。享年45岁。

玛丽死后被封为圣徒,跻身耶稣会殉难者之列,现存还有很多玛丽的遗物,她的祈祷书长期以来在法国展示,她的辩护书也已出版。在英语刊物中,她所做的十四行诗已经出版,在这本书里据说有她的亲笔。

7、玛格丽特一世

丹麦、瑞典和挪威女王,她建立了统一丹麦、瑞典和挪威的卡尔马同盟。在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历史上玛格丽特一世均起着一个中心作用。

她是中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史中最伟大的妇女之一。毕生致力于统一北欧各

国。她的父亲瓦尔德马四世死后她的未成年的儿子奥拉夫三世成为丹麦国王。

但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已经是丹麦的真正统治者了。奥拉夫三世死后她正式成为丹麦女王。1380年她的丈夫哈康六世死后她又获得了挪威的王位。最后通过征战她征服了瑞典。

8、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与堂弟及丈夫费迪南二世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统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础。

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位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她做出过一套完整的关键性决策,这些决策在好几个世纪中都对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对更多的人仍有着间接的影响。她还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资助人。

9、推古天皇

原名额田部,是日本第33代天皇、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女帝。公元576年,额田部皇女成为敏达天皇的皇后。

公元592年,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所指使的人杀害后,额田部被苏我马子拥立为天皇。即位之初,推古天皇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摄朝政。

推古天皇在位36年间,以圣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苏我马子是推古天皇的舅父,公元624年曾要求割让朝廷直辖地葛城县,被推古天皇坚决拒绝。推古天皇在位的前期和后期,曾数次发兵攻打朝鲜半岛的新罗。

10、章西女王

名叫拉克希米·葩依,又译詹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1835年生于印度的贝拿勒斯。在三四岁的时候,她随从父母前往马拉塔最后一个首相巴吉·拉奥二世的王府居住,同拉奥二世的养子纳纳·萨希布和坦蒂阿·托皮结成了好朋友。

葩依从小精通武艺,7岁就学会了骑马。1852年,她17岁时嫁给了比她大二三倍的章西王公甘加达尔·拉奥,成了章西王后。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皇?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皇?

中国武周王朝(共1位)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岁进入唐帝国皇宫,因美貌和胆识为太宗所赏识,后与太子李治(后来的高宗)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嫔妃身份入感业寺出家;651年奉诏重入唐宫;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于655年成为高宗皇后,开始干预朝政,创垂帘听政制度,称“天后”(高宗称“天皇”),掌握实际权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后先后立其子中宗和睿宗为帝,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继续掌权;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为女皇帝,称尊号“圣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称“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变”被迫内禅于皇太子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亦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后谥号多次改动,其孙唐玄宗时定谥则天顺圣皇后。她自从成为高宗皇后起就开始掌握最高权力直到退位,历时50年;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多数胜利,巩固并拓展了中华帝国的版图;开创殿试和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国家较贞观之治时期更有所发展,史称“武周之治”。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越南(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1224年因惠宗长女顺天公主已嫁,又无男嗣,乃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逼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1258年太宗内禅于太子陈晃,是为陈圣宗,圣宗遂娶昭圣公主为皇后,为乱伦之举,同年生子陈昑(即后来的陈仁宗);死后谥昭皇帝。她做过女皇,后又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皇后,儿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传奇女性。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情妇;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政治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成人,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俄国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著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俄国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著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俄国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革命;亦以风流著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日本(共8位、10代)

(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极天皇应不在此列。)

推古女帝(592年—628年在位):钦明天皇之女,敏达天皇妹、皇后,崇峻天皇妹,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即位初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间限制贵族权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开创飞鸟时代;屡次发兵朝鲜半岛,讨伐新罗,未果。

皇极女帝(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女帝,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后,孝德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后被权臣苏我虾夷拥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发动宫廷政变,灭苏我入鹿,乃内禅于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后于次年重祚,而实权掌握在儿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统治后期奢侈挥霍,广营宫室;在位最后一年发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对抗新罗和大唐联军,未交战先病逝。两年后(663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

持统女帝(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后,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后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于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内禅于其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统治期间日本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开始了白凤时代。

元明女帝(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统女帝妹、儿媳妇,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亲,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孙、也是儿子的文武天皇死后,由于其侄儿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内禅于其女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715年内禅于女儿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

元正女帝(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与元明女帝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内禅,乃即位;724年内禅于其侄儿圣武天皇,为太上天皇。

孝谦女帝(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圣武天皇内禅,乃即位;758年内禅于远房表弟淳仁天皇,为太上天皇,仍掌握实际大权;764年因藤原仲麻吕之乱,废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晚年宠信道镜法王,颇多弊政。

明正女帝(1629年—1643年在位):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和子之女,日本历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后水尾天皇内禅,乃即位;1643年内禅于异母弟后光明天皇,为太上天皇。

后樱町女帝(1762年—1770年在位):樱町天皇之女,桃园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园天皇死,由于桃园天皇之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内禅于侄儿后桃园天皇,为太上天皇,继续辅政。

印度帝国(共1位)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77年—1901年在位),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后即位为英国女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击败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开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其在位期间英国空前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统治方面,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第一个是西班牙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如今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今埃塞俄比亚,共1位)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镇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四位末代皇后,只有最后一位得以善终

第四位:赤字夫人玛丽

玛丽 安托瓦纳特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她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争议最多的皇后。他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女儿,1766年的时候,法国为了外交上面的合作,希望和奥地利国王结成亲家。于是14岁的玛丽公主就送到了凡尔赛宫,17岁的时候嫁给了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是当时著名的工匠皇帝,天天都希望做锁头。由于没有人管玛丽,所以她就每日沉溺于享乐,穿名贵的衣服。而且不关心政治,把国家的财富挥霍一空,被人戏称为「赤字夫人」。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被绞死。

第三位:最惨的皇后尹妃

这位恐怕是世界历史上最惨的皇后了,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日本就开始吞并了朝鲜。并且把朝鲜皇室变成日本皇室,尹妃的国家不仅灭亡。更为耻辱的是,自个的国家刚刚成立不久(指的是大韩帝国)就完蛋了,而且自个由朝鲜皇后变成日本的妃子。连他的丈夫末代皇帝也被日本人毒死,日本战败投降之后,她又不被国人待见。许多韩国人以为她是汉奸,所以只好在非常多国家间流浪。直到73岁病逝。

第二位:烟枪皇后婉容

婉容这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她原本是没有资格当皇后的。只因为为溥仪看种了一张照片,以为她好看些吧了。清朝灭亡之后,他和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之后又去了东北,做起了傀儡皇后。溥仪并不喜欢她,于是她终日与烟枪为伴,1945年在吉林狱中去世。

第一位:最美皇后南芳皇后

南芳皇后四越南阮朝的末代皇后,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天主教家庭,拥有华人的血统。1926年,12岁的南芳皇后被送到法国读书。1934年越南国王迎娶南芳皇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3月,在日本人操纵下,保大宣布从法国独立,东京、交趾支那和安南重新统一,成为"大东亚共荣圈"内的越南帝国,保大的头衔从国王升为皇帝,南芳也得到了皇后头衔,称谓从"殿下"升为"陛下"。

这位皇后比较幸运,1963年的时候安然离世。

欧洲皇后

希茜公主——被誉为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 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Si

1898年9月10日下午1时整,日内瓦。一位贵妇人在街头散步后, 由卫队簇拥着回到波丽瓦茨饭店,她就是以美貌征服了众多臣民以及王公贵戚的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伊丽莎白。即将61岁的她风韵不减当年。为了不引人注目,皇后这次旅行时特意素装淡抹,但黑黑的长裙反而衬托出她那窈窕的身材,短面纱使那双炯炯有神的秀目更加妩媚动人。 随从带着行李乘中午的火车先行一步,伊丽莎白终于可以在异国他乡独自一人清闲地呆上片刻——这是她梦寐以求的自由。波丽瓦茨饭店距码头不远,坐落在伯伦斯维克花园中。虽然已是初秋,但午后的阳光依旧烤人,饭店的侍者特地关上了百叶窗。伊丽莎白无意用午餐,她请女伴斯塔瑞伯爵夫人到餐厅要一杯牛奶。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她甚至连这点权利都没有。1点40分,她俩将乘船返回奥地利。

她打开百叶窗,阳光顿时照亮了房间。透过窗户,码头上的栗子树、波光粼粼的日内瓦湖以及远处叠障的山峦映入她的眼帘。渐渐地,她的眼睛模糊了,思绪回到了同样是一片湖光山色的家乡。

伊丽莎白1837年12月24日出生在慕尼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小名“希茜”。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带孩子们离开慕尼黑,回到了波森霍芬——他们称之为波茜的故居。波茜是施塔恩贝格湖畔的一个小镇,碧蓝的湖水、静谧芳馨的森林交织成诗情画意的风景,使希茜陶醉其中,度过了多彩的少年时代。

希茜的父亲马科斯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世袭公爵,他生活放浪无羁,除了明媒正娶的夫人外,情人不止一个。在众多同父异母的孩子中,他对女儿希茜最为宠爱。

波森霍芬隶属德意志帝国的巴伐利亚王国,国王为路易二世,与希茜同一家族。这片以农林业为主的封建领地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社会的动荡。当1848年的工人运动席卷法兰西、奥地利以及匈牙利之时,这里却仿佛是世外桃源,人们过着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生活。希茜在阳光下与草木的芬芳中,或随父亲练习骑马,或依偎在他身旁朗诵海涅的诗篇。也许是自己纵情逸乐的缘故,马科斯不想将女儿教养成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而希望她是个勇敢泼辣、具有野性美的姑娘。

希茜的过去是美好的,但并非一切都是玫瑰色。青春勃发的希茜曾经向往美好的爱情,也有过自己的初恋。然而人一旦出生在名门望族,便失去了身心自由。希茜与最初的恋人虽情深意切,但这段恋情注定夭折,因为家人绝不允许一个公主明珠暗投,她的婚姻只能服从家族的利益。

希茜最不愿意让漫漫长夜占据自己生命的时光。小的时候,她每天都迎着晨曦与父亲到森林中去骑马。她不曾期待自己会有多漂亮,而且那时她瘦小枯干,外表并不出众。她也向往过某一天成为耀祖光宗的人上人,但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看着她那顽皮样,谁都觉得她不会有大出息。希茜的姐姐埃莱娜公主是家里最看好的女该,她的小名叫娜娜。希茜整日沉溺在大自然的野趣里,而娜娜则在尊长们的教诲下,准备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她端庄秀丽、懂事听话,人们期待她终有一天能做王后,甚至皇后。希茜因此乐不可支:姐姐被选作王族的猎取物,将跌进繁文缛节的樊笼中,而自由则是她希茜的了!

时针已指向1点30分。伯爵夫人敲开房门,催促道:“皇后陛下,我们该出发了!如果误了船,我们将困在日内瓦,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伊丽莎白点了点头,但仍旧站在窗前。与其说“困在”,毋宁说是从未拥有过的自由自在。在宽大寂冷的宫殿里,那隔墙有耳、隔窗有眼的生活使伊丽莎白没享受过半点自由。众多宫女的俯首帖耳和前呼后拥对她反倒是莫大的伤害。

希茜今日身陷宫闱,完全缘于一缕目光。虽然那已是45年前的事,她仍然无法忘却。

1853年8月,15岁的希茜看上去还很小。此时的马科斯一家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她的姐姐娜娜即将随母亲去巴德•伊歇尔订亲。对象是德意志血统的远房表兄、奥匈帝国皇帝和匈牙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这是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再次联姻。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moyesf 2005-6-4 11:16 回复此发言

--------------------------------------------------------------------------------

2 希茜公主——被誉为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 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Si

世上有数不清的阴差阳错,人的命运因此而发生骤变。对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来说,这阴差阳错来得太突然,实在令他们瞠目结舌。就在他们出发的前一刻,一个亲戚去世了。当母亲带着娜娜与希茜参加完葬礼、风尘仆仆地赶到巴德•伊歇尔时,弗兰茨-约瑟夫已在宫殿等候。娜娜身着黑色丧服见皇帝是不成体统的,人们只好打发希茜先去应付。万万想不到的是,历史的画卷竟在瞬间定了格。希茜局促不安地来到表兄面前,她抬眼偷看这位过去只见过画像的皇帝,发现他那灼人的目光正直逼自己。当娜娜梳妆完毕,在母亲的陪伴下雍容华贵地走进来时,一切都成定局——皇帝已经爱上了希茜,并执意非她不娶。一个皇帝像耍儿戏一样定了终身,一个远不如姐姐有教养的小丫头眨眼间被抬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这对皇族简直是无情的戏弄。

然而,希茜的婆母索菲始终容不下这个不懂规矩的野姑娘。她是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公主,与希茜本是同根,却相煎甚急。她把不安分的希茜看作是对自己权势的莫大威胁,从而对她严加防范。希茜本该更爱对自己一往情深的丈夫,可他们的夫妻情却遭到索菲的粗暴干涉;希茜更应与儿女共享天伦,但婆母强行将孩子收养,剥夺了她最起码的母爱之权。更有甚者,索菲对希茜的声誉竭尽诋毁之能事。希茜与索菲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在秘而不宣的婆媳大战中,她虽然最终占了上风,但胜利来得太晚。索菲的淫威是如此之大,以致在她死后多年,希茜仍难以摆脱昔日的梦魇。

希茜不能原谅自己丈夫的是,在她与索菲之间,他犹疑徘徊,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她深感痛心的是,儿子鲁道夫成了她们矛盾的牺牲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视生身母亲如同陌路。

1点38分。伊丽莎白和她的匈牙利女伴赶到了勃朗峰码头。当她们在站台准备登船时,一个年轻人突然冲上来,她们来不及躲避,那人一拳击中了伊丽莎白的胸部。她仰面倒在了地上,所幸她那厚厚的头发减轻了头部的撞击。斯塔瑞吓得尖叫起来,凶手趁乱溜走了。

伊丽莎白先是感到胸口像爆裂了一样,继而便是一股强烈的、难以名状的快感。她忽然想起了李斯特的弥撒曲。这首美妙的乐曲曾在布达佩斯的玛基亚教堂回旋,在匈牙利广阔无垠的平原上荡漾。她喜爱匈牙利,因为那里曾是她遭受厄运时的避难所;她迷恋那片国土,因为面对忠诚的马扎尔人(即当今的匈牙利人),她寻觅到了完美的自我;她钟情于那方热土,更因为她偷偷爱着侨居巴黎回国后积极从政的安德拉西伯爵,苦于无法奉献自己,她把伯爵视为匈牙利的化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她是这位政治活动家的热情代言人,她甚至左右过弗兰茨-约瑟夫的对匈政策。

与匈牙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该诅咒的奥地利。进宫后的她依旧热衷骑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父亲的怀念。为了消磨难熬的时光,也许是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她要人在宫殿里设置了吊环、大浴缸和体操房,于大庭广众之下裸露着肢体做体育运动。这引起了公愤,人们宁愿看见巫婆,也不接受如此“寡廉鲜耻”的皇后。伊丽莎白曾一度为维也纳的流言蜚语所包围。

1点40分。人们把伊丽莎白扶了起来,她的两颊泛起了红晕。

“陛下怎么了,痛吗?”斯塔瑞急切地问。

“没什么!”伊丽莎白尽量掩饰道,“这家伙大概想抢我的表。”

她平生从未感到这样的力不从心,难道是年龄所致?她第一次请求斯塔瑞搀扶走上舷梯。甲板上热得出奇,伊丽莎白抑制住呻吟,以避免引起注意。没有人知道她是何人,隐名埋姓是她巴不得的幸福。她紧闭双眼,朦胧中仿佛又回到了匈牙利。那是怎样美妙的景致!广袤的田野被向日葵和玉米点缀得黄灿灿、金闪闪。不幸的是,安德拉西伯爵去世了,他带走了他们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使伊丽莎白茕茕孑立,悲痛欲绝。

“亲爱的,我们过于矜持了,我们扼杀了自己的激情,谁也未敢冲破最后的防线。我们错了,不是吗?”想着伯爵的亡灵,她喃喃地说。

作者: moyesf 2005-6-4 11:16 回复此发言

--------------------------------------------------------------------------------

3 希茜公主——被誉为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 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Si

伊丽莎白失去了知觉。船上没有医生,一位护士和船长跑来,但无能为力。人们把她抬到稍微凉爽些的上甲板,她渐渐清醒了,本想再嘱咐玛丽-瓦莱莉——她唯一从索菲手中夺过来的女儿,父亲如果一命归天,她一定要离开奥地利。但她虚弱得连翕动嘴唇的力量都没有了,只能默默地为女儿祈祷。

奥匈帝国摇摇欲坠,弗兰茨-约瑟夫的皇权也受到了冲击。雪上加霜的是,皇太子鲁道夫先父母而亡。独子的死意味着权力的易手,而权位的继承者,鲁道夫的堂兄弗兰茨-斐迪南•哈布斯堡-埃斯特大公爵(1914年6月28日与妻子在萨拉热窝被暗杀,因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又因与皇帝政见不同而时有龃龉,这使弗兰茨-约瑟夫拼命地维护现存的统治,以求心理平衡。但他已是气数将尽,回天乏力。

1点50分。护士开始抢救伊丽莎白。在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猛然发现病人的胸部有被锥子扎过的痕迹,并渗出了一滴血。斯塔瑞脸色煞白地尖叫起来:“这是谋杀!看在上帝的面上,求求你们靠岸,她是奥地利的皇后伊丽莎白!”

船长听后大吃一惊,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当即命令船返回码头。

对伊丽莎白行刺的凶手叫鲁切尼,是一个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以杀权贵而出名是他酝酿多年的计划。伊丽莎白不幸成了牺牲品,但从某种意义上,她反倒要感谢这个人,因为客死他乡是自己的宿愿。儿子鲁道夫因与父亲不和,加之同比利时公主斯特法尼的不幸婚姻而于1889年1月30日在迈尔林别墅中自杀。深受创伤的伊丽莎白从此同皇帝分居。她再也不想回到奥地利,更不愿多看上一眼那给她留下无限辛酸的皇宫。过去无数次海上旅行,每每遇到风暴,她都端坐在甲板上,希望海浪把自己卷走。她宁愿葬身海底,也不想像儿子那样被埋在教堂的地下墓穴中,死了还要做哈布斯堡家族的囚徒。

1点55分,已是气息奄奄的伊丽莎白被抬下了船。人们摘去她的面纱,让她最后看一眼那明媚的阳光。然而,她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她已经随着所爱的人走向冥府。弥留之际,她回眸往事,竟感到生活是那样的难舍难离。多少次,她与父亲徜徉在家乡早上那泥土的清新气息和油橄榄树的芳香中;多少次,她与安德拉西在繁星皓月的夜晚温情脉脉,享受爱的快慰;儿子恢复了对妈妈的爱,是那样孝顺地扶她上马;巴伐利亚的路易二世国王别有一番情意,不止一次地带她去森林夜骑……还有海涅的诗篇,那《歌集》中脍炙人口的词句曾随列车的隆隆声,陪伴她在欧洲的大地上夜行。丈夫弗兰茨-约瑟夫也是那样的可亲可敬。要不是索菲,他们的生活该有多美好!他一直深深地爱着希茜。即便是分居后,他在给妻子信的结尾处总是自称:“你的好男人”或“你可怜的孤独者”。一切都成了美好的记忆,伊丽莎白像往常一样,就要怀着新的梦幻出发了。

2点10分,日内瓦波丽瓦茨饭店。还是那套豪华的房间,还是那张舒适的床,伊丽莎白静静地躺着。斯塔瑞焦急地问医生:“她还有希望吗?”

“没有任何希望了,太太。”医生沮丧地回答。

“求求你们,想办法救活她吧!”斯塔瑞急得都快发疯了……

一位教士开始以上帝的名义为她祈祷,伊丽莎白带着几多未圆的梦走了,她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