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老物件(古老物件有什么)

bj0012025-01-01奇闻异事0

80后都不一定全见过!说说那些经典的数码老物件

“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崔健在当初创作出这首歌的时候,我想他也绝对想不到30年后,世界会变得如此之快。

笔者是80后,是一位特别喜欢数码产品、 游戏 的80后。特别庆幸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活力的年代。从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FC开始,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笔者看到了很多很多改变了当时生活的 科技 产品,但到现在也已经难寻踪迹了。

万能充电器

万能充电器应该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特别是90后、 00后们。这个东西主要是用来给当时的手机电池充电的。那个时候的手机电池都可以拆卸下来,而且标配基本上都是两块电池。虽然说有专用的充电器能够插在手机上给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很多人都会选择额外购买一个万能充电器对另外一块电池进行充电,以免手机突然没电却又找不到可以更换的电池。

这个东西究竟“万能”在什么地方呢?看见那两个可以调整角度的类似于指针的东西了吗?在充电的时候,只要将手机电池取下来,用万能充电器的架子把它夹住,然后再调整那两个“指针”,让它们和手机电池上充电触电的正负极相对应,再把这个充电器插到插线板上就可以了。它工作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下面这张图片:

有一位机智的朋友发现自己蓝牙耳机的充电仓坏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了个万能充电器把耳机夹了上去,结果还真把电充上了[惊呆]不过这样做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至少要保证充电器的输入电流和电压符合被充电设备的输入要求,所以不建议轻易尝试[憨笑]

BP机(寻呼机)

我敢打赌,现在的年轻人在闲聊的时候肯定会聊到“之前的人们在没有手机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别人快速的找到他”这样的话题的。BP机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让别人随时找到你,当然也有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腰上别了个BP机,也会自己给自己发个传呼,然后等着自己的呼机响起来,最后再装模作样的说“唉怎么老呼我”。所以至少在“装X”这件事情上,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人们都是很乐意去做的[得意]

这么个小小的东西,在当时那个年代,除了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在很多地方都发挥着他的作用。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很多场合,比如警局、医院、科研单位等地方,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会佩戴一个BP机,有很多需要紧急处理的事务都是通过BP机进行发送的,这个东西最早是日本发明的,在2019年,对,2019年,日本Tokyo Telemessage才停止了BP机的运营。而在国内,这个小东西也到了2007年才停止了运营。

大哥大

终于说到手机的祖宗了。其实到现在为止笔者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手机叫做是“大哥大”,有的人说和香港的警匪片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也说和黑 社会 对大哥的称呼有关,不过这个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在90年代看见有谁手上拿着这个东西的话,那那个人一定是个超级有钱的有钱人。

当年(80年代末到90年代),大哥大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哪个时候万元户都少得你觉得基本上就是个传说,这个玩意居然能顶两个半的万元户,你就想想这东西究竟有多贵,用得上的人究竟有多少吧。实际上大哥大的功能十分有限,就是真的是一台移动电话而已,除了能接打电话,别的事情一概都干不了,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都需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通话。不过这个都不会阻止当时人们对这个一斤多重的大砖头的追求,即便自己买不起,只要是看到有人用大哥大了,这个牛都可以在饭桌上给朋友吹上一个月。

1973年,大哥大手机被发明了出来,人们的生活从那个时候开始了改变。或许没有大哥大的发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不会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占据手机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乔布斯也不会在2007年发布再一次改变人们生活的全触摸屏手机。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偶然的际遇下就会推动它的进步。

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目前手机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下一个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静静地等着就行,它会来的。

软盘/软驱

之前上班的时候有个同事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电脑的硬盘盘符,都是从C盘开始的呢?为什么不从A盘开始?”

嗯……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为了解释这个疑虑,那就必须要说说下面这个东西了:

如果你接触电脑的时间比较早的话,那么软盘这个东西你是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的。实际上软盘也不只是有3.5寸这一个规格,更早的还有5.25寸的规格。理所当然的,用来读取他们的设备——软驱,也就有两个规格了。所以目前操作系统将C盘作为硬盘分区的开始,就是因为从最开始,盘符确实是从A开始的,而且是从软盘开始分配的,虽然现在软盘/软驱很多人可能连见都没见过,但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将硬盘的分区从C盘开始,也算是对软盘的一种尊重吧(实际上是为了兼容性考虑,因为现在确实还有很多电脑连接着软驱)。

从存储的容量上来说,3.5寸的软驱能够存储1.44MB的内容,5.25寸的因为发明时间早于3.5寸的软盘,它的存储空间反而更小,只有1.2M左右。

1.44M的容量在现在看来小的有点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软盘依然还有很多人在使用。虽然说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想要保证存储在软盘内的数据安全比较费心,但现在软盘依然有他一定的使用空间:科研单位的一些老设备依然采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一些“数码老炮”也会定期的采购软盘。但不管怎样,它的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带 游戏 功能的电视机

这个东西应该是很多90后、00后、甚至是80后的知识盲区,因为它确实是太过于“昙花一现”了。

作为一篇关于怀旧话题的文章,是不可能少了“ 游戏 ”这个东西的。关于这个话题,今天笔者想要说的是,这些在市场上存量很少,很难亲眼见到的内置了 游戏 功能的电视机。而要说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到夏普这个品牌。从70年代开始,夏普和任天堂就保持着十分深入的合作关系,比如3DS掌机的屏幕,都依然由夏普提供。所以夏普和任天堂合作推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产品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比如上图的C1,就是一台内置了FC功能的电视机。

内置FC功能有什么好处呢?笔者感觉最大的好处就是信号的衰减、干扰问题基本上不复存在了。因为是直接内部线路进行 游戏 视频的输出,理论上来说信号肯定是优于外置线缆的。但是因为售价过于昂贵(分别购买 游戏 机和电视会比单独购买这个东西便宜很多),实际上这台特别的电视机在发布的第二年就停产了。

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内置了SFC功能的夏普SF1、内建CD-I的飞利浦21TCDI30电视机……等等等等。

带有 游戏 功能的VCD

再分享一个和 游戏 有关的东西。

在80后孩子的记忆里,可能不会有录像带,但VCD是绝对不会缺席的。什么“超强纠错”、“卡拉OK”、“多盘片”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但如果把VCD和“玩 游戏 ”结合到一起来的话,可能有些朋友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能够想出把 游戏 和VCD相结合的人绝对是个天才。那个时候VCD的市场占有率相当的高,所以相对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能够主动打破产品同质化的想法绝对是好的,所以当时市面上还是有些产品提供了玩 游戏 的功能,比如这里提到的新天利 游戏 VCD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款产品能够运行世嘉的MD 游戏 (据说是有授权),但是好像由于机器设计的关系,它并不能存档的样子……

彩蛋:摩托罗拉 V3

在之前提到过,现在的手机市场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因为都是全面屏手机,所以在设计方面基本上都是正面一块尽量大的屏幕,然后背面后置一组摄像头,再加点边框设计,说实话看久了还是觉得非常乏味的。

摩托罗拉V3上市的时候,我在读大学。那个时候刚好美剧《越狱》十分火爆,有一天我在追剧的时候发现里面的马宏探员以及Susan都在使用摩托罗拉的这款手机,本来就对这款手机十分感兴趣的我更是将购买这款手机记在了“工作后最先要买的东西”这个列表里面。在当时来看,这款手机是十分薄的,薄的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这款手机也是笔者所知道的,在诺基亚“蝴蝶机”全球流行之后,另外一款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认同的手机产品。

因为这款手机在当初真的是太成功了,所以在柔性屏技术渐渐成熟的今天,摩托罗拉也看准了这个机会,适时的推出了V3的复刻版手机:Razr。

如果光从外观上来讲的话,这款手机是笔者认为把情怀和设计融合得最完美的一款产品,是近十年来最想要购买的手机,但实际上……好吧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有时间的话一定会再写一篇文章分享出来。

写完这篇文章,笔者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是感叹 科技 发展的速度太快,而是发现自己忽然之间就快要变成大叔了。作为一个80后,想要紧跟目前互联网的潮流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前段时间想要搞懂YYDS这四个字母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就废了很大的力气,但实际上这种网络用语在笔者年轻的Web1.0 Web2.0时代也有很多,以后也必定会继续存在。

上面提到的这些正在逐渐消失、或者是已经消失不见的 科技 产品,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可能显得有点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没有上面的这些产品,可能现在的 科技 产品已经走到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 科技 树上。

12个越来越少见的老物件,全都见过的,应该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吧

奋斗的意义,不在于一定会让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比原来的那个自己更好一点。让你与生活少一点妥协,让你有更多的力气保护你所喜欢的东西,让你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让你在最美的韶光里,为了成为最好的你,没有辜负努力奋斗的自己!

心中的境界有多高,眼里的世界就有多大。让梦想大于胆怯,让行动强于语言。我们在实现梦想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敢于尝试的决心,相信美梦成真的信念

1/12 流逝的岁月,渐远 渐去的 时光,岁月是把杀猪刀啊!年纪越大越怀旧了,扒一扒看看以前曾经的老物件,图中七八十年代的老糕点包装,一个时代的回忆,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这些老糕点很有感觉了,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有回忆的

2/12 七十年代塑料筷子笼,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时代风格,如今不容易找到了!

3/12 图中:东风牌2号缝衣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去勤俭节约,缝衣针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4/12 七八十年代的老罐头商标,一个时代的回忆,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这些老罐头很有感觉了,当年运输不便利,吃水果局限性。走亲访友都是用罐头。

5/12 图中:一头是钢笔,另一头是如今差不多见不到的铜头圆珠笔。一笔两用的时代,钢笔是书法笔,现在不多了,

6/12 八十年代蘸水笔杆塑料花杆,你用过吗?

7/12 九十年代经典童年记忆黑白头两用橡皮,小时候用橡皮擦,每次都是用到三分之一,就丢的不知去向了,从来没有用完过。

8/12 8090后怀旧经典彩色塑料牙刷,很有年代气息。

9/12 铁笔蜡纸刻卷子的蜡纸,记得小时候每到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就得提前把卷子的内容刻到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一页页的印出来。小时候喜欢闻试卷的油墨味。

10/12 老式带勾黑色钢丝发卡,记得小时候姥姥用这样的发卡夹头发,可惜姥姥不在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满满的回忆啊!

11/12 八九十年代金属发夹,是那时候很流行的发饰,戴过的绝对暴露你年龄了

12/12 80年代纯毛毛线,记得小时候妈妈只要有空,就拿起毛衣针织毛衣,妈妈织的毛衣陪伴我长大,知道长大后我才懂得,这世上最温暖的牌子是妈妈牌,小时候穿在身上暖在心里。这些物件虽然不再使用了。但是能够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小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东西少,可满满的都是回忆!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阴的过客,您能记得几件?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阴的过客 ,您能记得几件?

80年代的30个老物件,已经见不着几件了,令人怀念的岁月有一些物件是陪伴我们长大的,也是我们童年里的一些回忆。看到的时候,多少会思念当时的岁月,也随着岁月的发展,青春的逝去,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小编给大家做一个测试,看看这些即将消失的老物件,大家是否还能认识。

一、顶针

在我小时候,那时的衣服还不是现成的,由于家里穷,那时,我们都是自己在合作社买布,回家自己做。我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会做衣服了,那时,母亲为了做针线活防止扎手,最常用的要属顶针了,我估计现在的小伙伴们见过的很少了。

二、黑白电视机

黑白电视机,这个90后的应该都见过。那个年代在农村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全村人都回来看电视。虽然那时候只能接收到几个台,而且画质中经常掺杂都“雪花”。但是大家都是看的老有意思啦!

三、手电筒

手电筒绝对是家家必备,要是停电了或者走夜路,真的是少不了手电筒的帮助,小时候最愿意把手电筒拆开,看看里面是啥样的,但是安不上的时候就会换来一顿胖揍!

四、收音机

收音机之于70后、80后和90初的大多数人,是日常必不可少的,甚至有着重要意义。当时的收音机作为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价格是比较昂贵的,比如一台凯歌455D收音机。70年代的价格是78.60元(相当于现在白领2个月的工资),在当时,哪家有了一台收音机,就会成为左右邻居的“新闻中心”、也成为自己和大家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五、搓衣板

在那个时候,洗衣服用的搓衣板上大多是用木头做的,而且两头都刻有玫瑰花,可以说是很精致了,而且在80年代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女人让自家丈夫贵搓衣板的,那个时候的搓衣板就是让洗衣服的。

六、暖壶

看到这个大家一定知道是什么,但是现在很少有用的了,以前暖瓶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常备物件,每家每户都有,那个时候并没有饮水机、养生壶,大多数都是在炉灶上用烧水壶将水烧开然后灌到暖瓶里,或者是去公共水房打水喝,想喝热水并没现在这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