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猛的恐龙(世界上最猛的恐龙排名)

bj0012024-12-23奇闻异事0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

1、南方巨兽龙:在白垩纪时期,南美洲的恐龙往往比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恐龙更大更猛烈。其中阿根廷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之一,体型一般在8到10吨之间,是一种三指食肉动物,这种恐龙可以轻易干倒一头成年的泰坦龙。

2、犹他盗龙:成年的犹他盗龙体型十分巨大,并且非常凶残,算是最强大的恐龙之一。这种恐龙有个奇怪的特征,它们的爪子弯曲,指甲也比较锋利。

3、霸王龙:霸王龙的体积大概在5到8吨之间,视力十分锐利,牙齿也很锋利,整体而言比较可怕。

4、剑龙:剑龙拥有着一个比较小的脑袋,但是同时拥有着一条危险的尖刺尾巴,它们一般会使用尾巴来敲击其他猎物的头颅,从而获得自己的目的。

5、棘龙:棘龙不仅有着巨大的体型,它还有着自己的优势: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的游泳恐龙。这条十吨重的捕食者一般都会在河流中和河流周围度过一天,将鱼类放在巨大的鳄鱼般的下颚之间,偶尔像鲨鱼一样浮出水面,恐吓较小的陆地恐龙。

6、玛君龙属:玛君龙属曾被媒体称为食人族恐龙,虽然这可能夸大了一些事实,但是实际上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它们确实是会残杀同类的。一定吨级的玛君龙属可能会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捕杀较小的同类或者吃掉已经死亡的同类尸体。

7、甲龙:甲龙是剑龙的亲戚,这种恐龙击退猎物的方式和剑龙十分类似。但是和剑龙不同的是,甲龙拥有着一个十分巨大的沉重的尾巴,在某些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钉头锤,可以成功的攻击其他的猎物甚至于同类。

8、异特龙:某种程度上来说,异特龙可能比暴龙雷克斯更加致命。这种恐龙十分凶猛强壮,不过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它们却不是很聪明,某些时候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摆脱困境。

9、梁龙: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梁龙比较温柔,似乎算不上致命恐龙的行列。但是事实上,这个100英尺长的蜥脚类恐龙配备了一条细长的、20英尺长的尾巴,它可以像高速下的鞭子一样裂开,简单地将它的敌人击败。

10、伤齿龙:羽毛状的恐龙伤齿龙仅重150磅左右,体型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拥有着十分发达的大脑,在很多时候可以用计谋捕捉到猎物,并且它们的力气也并不小,在很多时候也是所向披靡的。

世界上最厉害的恐龙是什么龙?

世界上最厉害的恐龙是:马普龙、棘龙、霸王龙、蛮龙、撒哈拉鲨齿龙。

1、棘龙

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唯一没有争议的已知最大食肉恐龙,轻松夺取了霸王龙最大食肉恐龙的“皇冠”。它体长12到20.7米,臀高270至400厘米,体重4到26吨,生存于白垩纪中期的北非,约为11200万年前到9700万年前的阿尔必阶到森诺曼阶早期。

2、霸王龙

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可以说是食肉恐龙进化的巅峰,拥有巨大的体型、最强壮的身躯、最聪明的大脑,这是其他恐龙所不具备的,它的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3、蛮龙

蛮龙也叫野蛮龙、蛮王龙,是凭借着强壮的体格成功逆袭到第三的位置,在体型同等里被认为唯一一个能与霸王龙较量的食肉恐龙。是著名的斑龙(巨齿龙)的亲戚,属于兽脚亚目斑龙超科里的斑龙科斑龙亚科。

4、撒哈拉鲨齿龙

撒哈拉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此君很是出名,和最大的食肉恐龙生活在同时代且同一范围,而且经常抢夺前者食物,是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在体型上曾很长时间被认为超过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阿尔布阶(Albian)到土仑阶(1亿—9300万年前)。

5、马普龙

马普龙(属名:Mapusaurus)意为“大地蜥蜴”,是种巨型肉食龙下目恐龙,小于棘龙,但也是目前第3大的食肉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约8700万年前的科尼亚克阶。马普龙的体型大于它们的近亲鲨齿龙和南方巨兽龙,目前发现的最大个体体长14.5米,体重重达12吨重。

世界上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龙

世界上最厉害的恐龙是: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1: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2: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曾一度被称为最大的食肉恐龙,霸王龙的头部有1.5m长,里面长有60颗10厘米长的尖牙,头部是霸王龙最可怕的武器,但前肢严重退化,非常短小,生有两指,只能够提起将近60磅的重物。

3:霸王龙位于白垩纪晚期的食物链顶端,当时北美洲的各种恐龙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它的捕猎对象,有时它们也会攻击像阿拉莫龙这样的长颈食草恐龙。肿头龙由于体型较小一般不在霸王龙的食谱里。甲龙很少被霸王龙捕食。当时分布在北美的其他一些肉食恐龙例如矮暴龙等可能与霸王龙产生一些竞争,但却远不是霸王龙的对手。

扩展资料:

(1)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2)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

(3)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

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6.5-7.2米之间,重约5.9吨,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2米,重量可超9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霸王龙

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恐龙是什么

你见过恐龙么?对的我问的就是恐龙模型和骸骨,恐龙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人们能追踪的也只有依据发现的骸骨化石来判断那个年代这些恐龙霸主的威武风姿了。那么从化石的证据和理论了解到,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恐龙就是霸王龙。

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恐龙-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2~14米,最长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9吨,最重14.85吨,头部1·55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咬合力可达20吨),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也是陆地史上已知的最强的食肉你,

恐龙起源的发现

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

在纽约博物馆中,布朗的老板奥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为霸王龙的动物公诸于世,在安装骨架的同时,布朗和奥斯本以模型重塑霸王龙生前的风采,但是他们无法把重达两吨的骨头组合成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灵巧如鸟的巨兽”,他们只好将他组合成直立而迟钝的模样。

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报告 说,这块化石非常特别,确信于霸王龙。它长约30厘米,出土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恐龙湾,形状类似一根两端膨胀的杆,其中一端扁平,另一端呈靴状。

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2·7米至3·05米之间,重约59公斤,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1米,重量可达6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霸王龙与三角龙的角斗

霸王龙与三角龙的角斗或许是动物世界有史以来最骇人的战斗。此前的研究证实了这两种古生物经常进行肉搏,却没有告诉人们霸王龙是怎样穿透三角龙厚重的护颈的。新研究发现:霸王龙在杀死三角龙后,会调整姿势,用血盆大口紧咬住三角龙盔甲的褶边。随后,向后拉扯三角龙头部,产生巨大张力,从而将肌肉撕裂。下 一步,扯下三角龙头部,以获取富含营养的颈部肌肉。此外,古生物学家还证明霸王龙亦喜好撕咬三角龙的面部肌肉。

霸王龙之物种进化

霸王龙的最早的祖先来自三叠纪晚期的始盗龙(Eoraptor),它身长只有0·9米,还不到1米,体重只有5到7公斤。始盗龙的的下颌中部没有一些素食恐龙那种额外的连接装置。而是在下颚的中间,有一个能够让下颚弯曲的活动关节,当双颚咬住东西的时候便会紧紧钳住猎物,而暴龙就有这种下颚。

它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始盗龙具有5个“手指”,而后来出现的食肉恐龙的“手指”数则趋于减少,到了最后出现的暴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只剩下两个“手指”了。再如,始盗龙的腰部只有三块脊椎骨支持着它那小巧的腰带,而后来的恐龙越变越大时,支持腰带的腰部脊椎骨的数目就增加了。

数十年来,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暴龙是其他巨型捕食者的后裔,例如异特龙(其实暴龙并不是异特龙的后裔),它是最大,更多牙齿的恐龙的最后一代,这就是超级肉食恐龙的假设,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并不正确。推测它会潜伏在植物丛中发动突击,强壮的前肢上长有3个指爪,为重要的武器,一般以中型至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物,无疑是侏罗纪恐龙最强的天敌,但到了白垩纪中期,异特龙突然消失在地球上,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历史上最强的陆上捕猎动物——霸王龙。

近几年发现的霸王龙和肉食恐龙有很多现异之处,就拿它的脚为例子,它那突出的第三趾是很多白垩纪末期恐龙的特征,但它们都是小恐龙,他们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大型肉食恐龙,如似鸵龙。霸王龙其实是小型肉食动物,但后来演化成极为巨大的体型,它们和其他大型肉食恐龙并没有任何关联,从解剖学分析可以轻易的辨认出那些恐龙与霸王龙没有关系。

要追踪出霸王龙的进化历程就甚为困难——化石纪录中有一大段空白,接着霸王龙的第一位巨型祖先就突然出现了,直到在加拿大阿伯塔省海拔1300米的山区发现了新的线索,这里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史前海滨,线索烙印在此地已经有好几百万年了,加拿大恐龙足迹最多的地方是阿伯塔省一处叫‘大仓’的煤矿,那里发现了甲龙等恐龙的足迹,他们通过巨大的崖面,发现这里一度是滨海的泥地,这个地点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的年代有一亿年之久,但附近却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骨骸化石,所以专家们猜测,这是恐龙迁徙的时候留下的,在这些足迹里面并没有霸王龙的,但是根据这些细长的足迹来判断是某种巨型恐龙留下的,这也许是暴龙的祖先。

这种恐龙是霸王龙演化过程中一个转折点,与当时其他小型捕食恐龙不同,它是利用双颚来杀死猎物,而不是使用前肢。这种适应性变化造成霸王龙的兴起和它独特的外形,霸王龙最早来源于始暴龙,始暴龙体型细长,前肢也很长。演化至独龙时,它的头变得更大,前肢变得更短,独龙和霸王龙类似,但细看各个特征的时候会发现它比霸王龙更为原始。

古生物学家认为霸王龙最近的亲戚有两种:一是北美洲的惧龙,霸王龙在眼睛上方有一块大骨突,而在蒙大拿发现的恶暴龙化石,这个骨突就比较不突出,在早期的惧龙身上甚至更小。二是亚洲的特暴龙,特暴龙原本称为暴龙,但事实上它们有很多现异处,例如连接头部的后脑干部分。

根据2011年的研究报告,在7500万年前的坎帕阶,朱迪斯河组(Judith River Group)发现了一个暴龙亚科泪骨化石CM 9401,被归类于Tyrannosaurus sp,但中坎帕阶离霸王龙生存的晚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比较遥远了,足足差了800万-900万年,所以有可能属于别的暴龙亚科,例如惧龙属。 一直以来,霸王龙是否披羽存在争议,根据其近亲研究通过华丽羽王龙披羽的化石证据从而引导出霸王龙超科物种都披羽的理论,但该理论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华丽羽王龙并非霸王龙的直系祖辈科。而根据其古地理学研究,霸王龙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全球变暖时期,加上霸王龙本身就已是体型庞大,足以自身保暖加之当时全球变暖和生活环境的固有温暖。再披羽无疑是加重了散热负担。除此之外,霸王龙的皮肤印痕化石也已被发现。从而否定了全身披羽论。

   霸王龙与三角龙的角斗

霸王龙与三角龙的角斗或许是动物世界有史以来最骇人的战斗。此前的研究证实了这两种古生物经常进行肉搏,却没有告诉人们霸王龙是怎样穿透三角龙厚重的护颈的。新研究发现:霸王龙在杀死三角龙后,会调整姿势,用血盆大口紧咬住三角龙盔甲的褶边。随后,向后拉扯三角龙头部,产生巨大张力,从而将肌肉撕裂。下 一步,扯下三角龙头部,以获取富含营养的颈部肌肉。此外,古生物学家还证明霸王龙亦喜好撕咬三角龙的面部肌肉。

十大战斗力最强恐龙 恐龙中最厉害的第一名是谁

恐龙是一种战斗力极强的史前生物,其中最凶猛的就是十大战斗力最强恐龙,它们分别是西雅茨龙,南方巨兽龙,诸城暴龙,鲨齿龙,蛮龙,马普龙,特暴龙,棘龙,沧龙,霸王龙,本站带大家看看吧。

1、西雅茨龙

第一个上榜十大战斗力最强恐龙的是西雅茨龙,这种恐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到晚期,是一种大型的食肉恐龙,它的战斗力和中国最强大的十大食肉恐龙有得一拼呢,都是超强超霸气的存在。

2、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有着超级强大的咬合力和撕咬能力,其强大的咬合力让它在战斗中基本无往不胜。它的体长可以达到13.8米,体重更是可以达到11吨左右,而锋利的牙齿更是为他增加了很多动力。

3、诸城暴龙

诸城暴龙和中国有一些渊源,它在白垩纪晚期生活在中国,就如名字一样,这是一种性格极其火爆的恐龙,同时也相当好斗,只要在它视野中看到的恐龙免不了大战一场。

4、鲨齿龙

鲨齿龙相当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它有着超级锋利的和锯子有得一拼的牙齿,成年后最长的可以达到14米,最重可以达到11.5吨,它的体重在所有的恐龙中不算多厉害但是尖利的牙齿比较可怕,可以轻轻松松的切割肌肉组织。

5、蛮龙

蛮龙和名字还是比较匹配的,确实有一些野蛮,同时身板比较大,虽然比不上史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但是还是比较庞大的。它在打斗的时候可能还会伏击其他的恐龙,这是一种残暴而凶猛的恐龙类别。

6、马普龙

马普龙最大的体长可以达到14.5米,体重在12吨左右。他的体型在目前已知的所有食肉恐龙中也可以排上号,同时比较难得的是这种恐龙还有比较特别的打斗技巧。

7、特暴龙

十大战斗力最强恐龙之一特暴龙,这种恐龙在白垩纪时代同样生活在中国,虽然体型比较纤细,但是很多方面特征和霸王龙和很是类似,而且这种恐龙脾气不好容易生气。

8、棘龙

棘龙一直都是久负盛名的,作为史前最危险而最大的恐龙十种之一,这种恐龙不是浪得虚名的,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最强大恐怖的恐龙。棘龙不仅在体型战斗力方面都颇有优势,同时还在水里陆地都可以自由活动,在这一点上就比很多恐龙厉害了。

9、沧龙

沧龙作为远古海洋三大霸主之一,是相当恐怖的掠食者,它们在水中最强的恐龙排行榜中占据着极高的位置。不过沧龙虽然强大,但是出现的时间过于短暂,这种海洋十大霸主排名之一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

10、霸王龙

霸王龙一直以来都是超级出名的恐龙,它确实战斗力超强。不过有人好奇霸王龙的天敌是什么龙,虽然可以成功战胜霸王龙的龙并不多但是也有几个的,所以霸王龙并不是最强大的恐龙。

十大最强恐龙是什么?

一、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拉丁学名Giganotosaurus)的含义为“巨大的南部爬行动物”。

最大体长13.8米,最大体重10.52吨。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南方巨兽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头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硕大的嘴巴里长了一口锋利的牙齿。

二、犹他盗龙

犹他盗龙(属名:Utahraptor)又名犹他龙,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驰龙亚科,犹他盗龙属的一种恐龙,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上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

犹他盗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的犹他州,犹他盗龙因此得名。犹他盗龙是驰龙科体形最大的成员。它们的大脑膨胀程度较大,这说明犹他盗龙的大脑结构相对发达,智力可能高于多数恐龙。

三、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四、剑龙(剑龙科动物的统称)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五、棘龙(兽脚亚目棘龙科棘龙属恐龙代称)

棘龙,一般指棘龙属(拉丁学名:Spinosaurus,意为「有棘的蜥蜴」)恐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

其分布范围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尼日尔,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东北部。棘龙属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命名。

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而进入21世纪后,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椎、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

基于此之上的相关研究令其复原形象逐步明晰:一种成年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六、玛君龙

犸君颅龙一般指玛君龙

玛君龙(属名:Majungasaurus)又译玛宗格龙,意为“马达加斯加的蜥蜴”,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8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M. crenatissimus,玛君龙大约7米长,1.2吨重。

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玛宗格厚头龙(Majungatholus),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

七、甲龙(白垩纪晚期的恐龙)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6800至6600万年前。

甲龙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Barnum Brown)于1908年所命名。属名是由古希腊文的「αγκυλο」(意即「屈曲的」)而来。布朗定这些名字是与医学的关节僵硬有关,意指它头颅骨及身体上很多骨头的愈合。

八、异特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

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九、梁龙(梁龙科的一属恐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

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梁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

十、伤齿龙

伤齿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最初是因为它尖锐的牙齿而得名。刚开始人们首先认为它是一种蜥蜴,然后又把它当作一种长相呆笨的恐龙,后来把它的骨骼组合起来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认识和理解几乎全是错误的。

就身体和大脑的比例来看,伤齿龙的大脑是恐龙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方巨兽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犹他盗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霸王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剑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棘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犸君颅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异特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梁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伤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