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奇观沙漠的简单介绍

bj0012024-12-23奇闻异事0

世界十大奇观之一的撒哈拉之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世界十大奇观之一的撒哈拉之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无人得知!

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大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

撒哈拉大沙漠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这个沙漠的面积有多大,你们可能没有概念。撒哈拉沙漠的面积超过了美国国土面积,得绕地球轨道才能看见整个沙漠的全貌。不过在这个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它被誉为撒哈拉之眼,可以说这里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景点了。撒哈拉之眼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同心圆地貌,整齐平坦,看起来像一个菊石,它的直径达到了48公里,大约有两个纽约那么大,需要绕地球轨道才能一睹它的真面目。

说起来,这个地方的发现也是一个很巧合的事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一艘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当飞过非洲的时候,宇航员忽然在太空中见到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出现了一个圆形的东西,如同一只眼睛死死盯着他们,甚至在飞船离开非洲之后,他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如芒在刺的感觉。从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它一共分为三层,最中心的是一个圆圈,像瞳孔,一侧边缘稍有破损,“瞳孔”的外围是一个更大一些的圆圈,把中心的圆圈紧紧包围起来,好像圆圆的眼珠。

最外围的那个大圈当然是“眼睑”了,更绝的是这个大圈的外延还有丝丝缕缕的环状物,仿佛是这只眼睛的睫毛。它看起来像是来自高空的菊花,有传言说这是地狱之门之一。最初这里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没有发现火山岩堆积的圆顶,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撒哈拉之眼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所以否定了陨石撞击这一说法。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座火山,但是在撒哈拉之眼里面没有发现任何火山岩堆积的圆顶。其实撒哈拉之眼的结构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造成的,其同心圆状痕迹都是硬度很高的,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但是撒哈拉之眼结构为什么如此之大?为什么会如此之圆?还没有确切的解释,撒哈拉之眼之谜也是人类一直希望破解的,不知道小伙伴们了解这个撒哈拉之眼吗?喜欢的朋友欢迎留言评论!

撒哈拉之眼又称地球之眼,神秘的撒哈拉有什么奇观?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有着一个巨大的“眼睛”,被世人成为撒哈拉之眼,这只“眼睛”的直径有48公里,起初没有人知道这里的地质的形状,直到一位美国的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现了这只盯着他的巨大眼睛,从此撒哈拉之眼被世人所知。

撒哈拉之眼:地球之眼

撒哈拉之眼位于毛里塔尼亚,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是世界上十大最壮观的地质奇观之一。它直径48公里,海拔400米左右。总的来说,它看起来相当平坦。撒哈拉眼也被称为理查德的结构。这个大圆就像一只眼睛!

从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它一共分为3层:最中心的一个圆圈,像瞳孔,一侧边缘稍有破损;“瞳孔”的外围,是一个更大一些的圆圈,把中心的圆圈紧紧包围起来,好像圆圆的眼珠;最外围的那个大圈,当然是“眼睑(jǐɑn)”了。更绝的是,这个大圈的外沿还有丝丝缕缕的环状物,仿佛是这只“眼睛”的睫(jié)毛。

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拥有上千个湖泊

说到沙漠,很多人脑海中都会呈现出一派黄沙漫漫的景象,但除了黄沙,沙漠也有不一样的景观,那就是落日与晚霞。很多游客为了看沙漠的落日,跑到沙漠游玩,感受不一样的野性美。众所周知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该沙漠的面积差不多相当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900万平方公里。

如果置身撒哈拉沙漠,十个人有九个人是很难逃出生天的,因为沙漠除了干旱以及沙暴,还有各种有毒的动植物,足以让人类丧命于此。另外对沙漠环境的不了解,也让许多到沙漠探险的人丧命。所以说,沙漠的可怕之处是超过人的想象的。但放眼全球,并非所有的沙漠都充斥着危险。

许多的沙漠被开发成了 旅游 景区,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一大支柱。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拥有上千个湖泊。它就是位于南美洲国家巴西北部的沙漠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这是一片处在巴西海滨位置的沙漠。巴西政府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此设立占地达15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对带动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悉,如今这片沙漠主要是由无数座白色沙丘和深蓝色的咸水湖组成,这样的沙漠组合,在全球来看都是举世无双。值得一提的是,这片沙漠上的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了50公里,构成了如同洁白床单的画风。这片沙漠相比撒哈拉等黄沙沙漠最大的不同就是降雨量,绝大多数的黄沙沙漠年降雨量低于100毫米,然而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的降雨量超过1600毫米,相当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年降雨量。

正是降雨量大的关系,才使得这片沙漠会在沙丘上形成若干个咸水池塘。在沙漠的旱季时分,咸水湖因蒸发量增大而面临干涸,可以雨季到来,随着降雨量超过蒸发量,咸水湖还会成为许多鱼类、海龟的“天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中,最有名气的景观一定是蓝湖,这片以俊美闻名于世的湖泊,从边界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红树林,在每年的秋季,红树林下的螃蟹正是肥美的季节,许多巴西人都会将抓到的螃蟹拿到中餐厅请中国大厨帮忙加工。

世界上最“奇特”的沙漠,是哪里呢?有何景象?

印象中,沙漠应该是遍地黄沙,一片凄凉的景色,这里唯一可能有鱼虾的地方就是绿洲了,怎么可能遍地河虾呢?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沙漠是没有黄沙的,而且没有一个沙漠里能够遍地河虾。但是,相对来说,能够满足黄沙较少且有较多鱼虾的沙漠还真有一个,它就是千湖沙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神奇的沙漠。

千湖沙漠

千湖沙漠顾名思义就是沙漠中有上千个湖,沙漠中有水就已经算是奇迹了,这个沙漠怎么会有上千个湖呢?首先,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众所周知,巴西处于热带雨林气候下,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就横贯巴西,占巴西总面积的50%以上,很难想象在如此的环境下会形成一个沙漠。

沙漠想要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且全年的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下。但是,千湖沙漠却不同,它的全年降水量高达1600毫米,这它千湖的形态就是因为超高的年降水量造成的。

要知道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已经算是半湿润地区了,而千湖沙漠高达1600毫米的降水量已经达到了雨林的级别,那么,它为什么会形成沙漠呢?

首先,想要形成沙漠,必须要有沙子,而千湖沙漠的沙子则是来自于附近的两条河Parnaíba河与Preguias河,这两条河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而且千湖沙漠与大西洋相邻,在两条河的入海口堆积了大量的黄沙形成了沙丘带。这是其一。

由于千湖沙漠位于赤道附近,受信风的影响,沙丘的沙子被吹到内陆上,慢慢地形成了千湖沙漠。

因此,千湖沙漠的形成与海风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说千湖沙漠有鱼虾?

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千湖沙漠也是有雨季的,每年的1-6月,是这里的雨季,充足的雨水将千湖沙漠中沙丘之间的谷地形成了泻湖,由于雨季周围的河流水位暴涨,与这些泻湖相连,许多鱼虾就来到这些泻湖中。这就是千湖沙漠鱼虾的由来。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雨季慢慢的收尾,接踵而来的则是旱季。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旱季到来,泻湖中的水位以1米/月的速度开始下降,直到完全蒸发,千湖沙漠又恢复到与其他沙漠没有任何区别的状态。

总的来说,千湖沙漠的奇观是世界罕见的沙漠奇观,在雨季这些确实有大量的鱼虾生存,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遍地鱼虾没有黄沙的程度。随着雨季结束,这里的一切终将还是会回到初始的沙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