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芒种(芒种火遍全球)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征?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芒种时节,气温气温显著升高,又闷又热。尤其南方地区,高温雨水天气频繁,空气湿度大。在华南的福建、两广、海南、台湾等地,6月的气温一般都达三十度以上,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
扩展资料
芒种对农耕的意义: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无论从播种和移栽来讲,都是很适宜的。农事耕种以“芒种”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播种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
所以到了“芒种”,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如果再推迟,由于“芒种”节气气温显著升高会使得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最终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产量必然不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芒种
2022年芒种节气是哪一天呢
芒种是一个忙着收获的节气,天气很炎热,但丰收的心情很好。2022年芒种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2022年芒种节气是哪一天呢,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芒种节气是哪一天
芒种是传统24节气的第9个节气,24节气是结合农历历法来看的,所以芒种最主要是看农历。芒种节气的农历时间是不固定的,要等到太阳黄经到达75°时才算正式进入芒种。所以2022年芒种具体开始的时间其实是阳历2022年6月6日,农历2022年五月初八,00:25:37。
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
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正常年份6月中旬开始入梅。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
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
1、煮梅
在南部,五月和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例如净化血液,调节肠道,降低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并增强人体免疫力。 但是,大多数新鲜的梅子味道酸,需要在食用前进行加工。 这个加工过程就是煮梅。
2、送花神
芒种世界时是百花开始凋谢的时候,以前的人们会在这一天祭花神,送花神归位,以表达对花神的感谢。
3、打泥巴仗
这个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侗族人民的习俗,通常在芒种前后举行。谁身上泥巴最多,谁就最受欢迎。
4、安苗
以前的人们为祈求秋天丰收,会举行安苗祭祀,用新的小麦面蒸发包,并将面揉成五谷六畜,水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丰收和平安。
二十四节气:芒种
今年的芒种时间是:6月5日12:58,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芒”的意思是指各种麦类植物的“芒”,在这个时节正是这些带芒的植物成熟的时间。芒种的“种”的意思是指各种谷类农作物开始播种的时节。这个时节也正好是三夏,农忙时节。所为“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夏管。这个时节也正好是“忙种”时节。
芒种在天文学上指太阳运行至黄金75度的时间。进入芒种节气。
这时节气温平均达到35度以上,有些地方达到40度以上的高温。祖国大地普遍进入炎热的夏天。这时各地经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自然灾害频发,应注意风、暴雨、冰雹等的防范。
芒种的三候是:一候螳螂生,在第一个五天时,喜阴的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在这个时节因感受到阴气,初生小螳螂会破壳而出。
一候的植物:虞美人又名丽春花,花单生,花瓣四枚,花期四月到七月,原产欧洲,虞美人因霸王别姬的故事得名,故有生离死别,坚贞守候之意,花期长,花朵艳丽,轻盈飘逸。功效:全株可以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等功效。
二候鹏始鸣:在第二个五天时,喜阴的伯劳鸟会出现在树枝上, 因为感受阴气而鸣叫。这时的伯劳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劳燕分飞里的,伯劳鸟。它因在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了后妻的话,误杀死自己的儿子伯奇的故事而得名伯劳鸟。使人们很容易记住芒种时节鹏始鸣,伯劳鸟的啾啾的鸣叫声,悲哀凄凉让燃燃夏日人们的人心多了一丝的微凉。
二候的植物是:山丹花,又名细叶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鲜红色,有香气,花期七月到八月。原产中国,极耐寒,抗病,花色艳丽。景观用花。鳞茎含淀粉、生物碱、钙、磷等营养成份、生物碱、磷等营养成份,药、食两用,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滋养作用。
三候反舌无声。在第在个五天时,和伯劳鸟与此相反的是, 会学习各咱鸟鸣叫的反舌鸟, 这时因感应到了阴气,反而会停止了鸣叫。
三候的植物:玫瑰花,花期五月到六月,原产中国、日本等地。园林中常做花篱或坡地观赏。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含芳香醇、脂肪酸等三百多种化学成分,玫瑰精油为世界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果实和花瓣富含维生素c、食之有活血、养颜、防病、抗老的功效。
芒种的名俗有祭花神,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时,迎来花神,现在农历五月时,百花已谢,花神已经完成了她的工作,应送花神走了,将美丽的五彩线缠在树枝和花上,再将丝带妆点树枝,摆上祭品,恭送花神走,感谢她在这个花季里给大地和众生所做出的贡献。期待她明年来时,给人间带来更多的美丽和芬芳。
从立夏到小暑都是中医里说是夏,在《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心主夏”,这时天气炎热,人的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大,阳气旺盛,需要养心安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情愉快,不让情志郁结;
2、晚睡早起,因睡眠时间减少,体能消耗大,所以中午一定要有时间要午休一小时或半小时。
3、不要吃过冷的食物,因为室外温度过高,人体的体温也相对来说很高,这时吃过寒冷的食物,会让胃里的毛细血管快速收缩,很容易让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痉挛、腹胀、腹泻等各种肠胃疾病。
4、注意防湿,不要穿过湿的衣服,让湿气入体。
5、不要贪凉,人的体温很高,过凉,血管收缩过快,很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6、注意防中风,因为贪凉睡在有风的地方,很容易中风。
芒种的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吃过度冰冷的食物
2、多吃苦性食物,如:苦瓜、苦菜、莲子心
3、多吃酸性食物,生津收汗。如:酸梅、柠檬
4、多吃含钾食物,应对疲乏。如:香蕉、苋菜
5、多吃谷物少吃肉,谷物易消化,肉易生热和湿。
芒种的运动需要注意的:
1、易跑步,出汗排湿。
2、太极,安养心神。
3、瑜伽,自然舒畅。
芒种,正好是易经中,大壮卦,“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壮是繁茂的景象,是强大的力量,是天地之间阳气最足时,故君子这时,是小有收获时,应做人做事中正有力,有所收获。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干非法之事和不规之事。
芒种当今的花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自古以来就以清热解毒宣风散热为人们所熟知。这个时节,花正开,也正时仲夏人们最为需要时,它应季而生应季而用,成为这个节气的花主。有诗:
金银花
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
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
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
芒种这繁茂让这个季节也在为诗人的最爱,陆游写诗:
时雨
南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
时时光匆匆,不知间繁茂已枝头,我们也在不知中迎来芒种。
请问芒种是个什么节气?
芒种(grain in ear)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 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 芒种忙忙栽 ” 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每年的阳历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75 度时开始。这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黄梅季节。
梅雨的一般天气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我国东部地区全年的降雨量约有 1/3( 个别年份 1/2) 是梅雨季节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一般出现于 6 月后。这时,正是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季节。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结束后,冷空气强度削弱北退,南方暖空气相应北进,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相峙,形成准静止锋,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一段时期后,暖空气最后战胜冷空气,占领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结束,雨带中心转移到黄淮流域。这时江淮流域都在抢种。
梅雨对庄稼十分有利,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梅雨过少或来得迟,作物就会受旱。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 ( 莳指移栽植物 ) ”。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 4 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 5 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 ? 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 354 或 355 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 10-11 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 ( 有时是两年一闰 ) ,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肘,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 4 月,有时在 5 月。我国农民深知 4 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 6 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 80 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 100 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棉花的有效花期,长江流域在 9 月上中旬,也就是说棉花能在霜前吐絮、成熟的开花日期,一般需要 50 - 70 天,到 11 月中旬前后就要霜冻。所以要使棉花霜前吐絮、成熟,确保优质高产,必须加强苗期管理,使棉苗的长苗期缩短,早现蕾、早开花。这就需要早查苗补种,早中耕锄草,早间苗定苗,早防治病害虫,早施追肥。
芒种各代表区的主要农事,分述如下:
东北区:冬、春小麦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谷子、王米,高粱、棉花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铲耥。高粱、谷子,玉米两次铲耥。棉花打叶,水稻锄草,准备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雹工作。
华北区:一般麦田开始收割。夏收夏种同时抓紧。加强棉田管理,治蚜,浇水,追肥。西北区:冬小麦防治病虫。春玉米浇水,中耕,锄草,追肥。谷子中耕锄草,间苗,糜子播种、查苗,补苗。
西南区,抢种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抢晴收获夏熟作物。随收、随耕,随种。华中区:抢晴收麦,选留麦种。抢种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发棵末期结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强单季晚稻管理,认真除杂。
北部地区麦茬稻、江淮之间单季晚稻开始栽插。双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虫害。林地培土锄草。
华南区: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种,早玉米收获,早黄豆收获,晚黄豆播种。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虫。
芒种这一节气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一、芒种节气的时间:
每年06月5~7日
二、芒种节气由来,
芒种节气气候变化,芒种节气介绍:
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径75°。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
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际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产量均随播(栽)期的推迟而明显降低,播(栽)过迟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芒种忙,下晚秧”,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要特别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工作。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区的夏茶采制已经开始,由于气温高,芽头长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时采摘,加工细制,提高品质。
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圩田好作,五月(农历)难过”的农谚体现了在抗灾能力极低的旧社会农民对梅雨成灾的忧虑。在“样样都忙”的芒种之时,防汛抗灾工作千万不可放松。
三、芒种节气习俗: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 芒种节气怎么穿衣
芒种的时候暑气已经很重了,正值夏天,而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养生也是特别重要的,汗容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应该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饮食不要过咸、过甜,对身体十分不利,所以要注重饮食。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
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气,初夏迎来,北方小麦收割南方水稻播种。这个节气不仅是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气候也复杂多变起来。气温攀升显著好不安分,雨量充沛多降雨,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的位置。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时节天气炎热,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
芒种节气气候特点: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多闷热。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芒种期间,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惕局部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节气怎么穿衣
夏装的大小、肥瘦与散热有很大关系。通常服装覆盖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服装的颜色也很重要。一般认为,衣服颜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热量的强度也不同。颜色越深,吸热越强,颜色越浅,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所以,芒种时节的衣着应以短杉、短裙、短裤为好,并尽量选择宽松的款式,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夏天衬衫、T恤、内衣的汗渍大多是逐渐积累形成的,每次洗涤时如果没有彻底去除,经过较长时间积累就会形成陈旧性汗渍。尤其是全棉的白衬衣较为明显。所以,夏季的衣服得勤洗勤换。汗渍衣物要用冷水搓洗一遍,才能冲掉汗渍中的蛋白质。
芒种节气怎么养生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方面,因为天气较热,夏日昼长夜短,大部分人会晚睡早起,所以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另外,也要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另外,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年龄大者,活动量小,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对人体健康也不利,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由此可见,饮食是养生防病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经期或产后期间,虽天气渐热,也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由此引发其它疾病
- 上一篇:世界上最稀有画(世界上最特别的画)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