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帅飞艇(世界上最帅飞艇排行榜)
第一艘齐伯林式飞艇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1900年7月2日,第一艘齐伯林式飞艇LZ─1号进行了首次飞行。飞艇呈雪茄形,长128米,直径11.7米,装有2台16马力的内燃发动机,还装有方向舵和升降舵。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飞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较快的时期,英国和法国使用小型软式飞艇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德国则建立了齐析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飞艇体积大、速度低、不灵活、易受攻击,同时由于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因而军用飞艇逐渐被飞机所取代。但飞艇的商业飞行仍有发展。
齐柏林飞艇的详细参数
世界上最大的飞艇——“齐柏林飞艇”在经过近一个月的涉海飞行抵达日本后,今天又在日本爱知上空试飞,为将从3月25日到9月25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做“热身”。
齐柏林NT”号飞艇为半硬式飞艇,全长75米,艇宽20米,可容纳12名乘客及两名机组人员。这次他从9:30分开始升空近40分钟,而且爬升到近300米的高空。稍后它飞越了即将举办世博会的会址。
2004年的 7月4日,该飞艇从位于德国南部的飞艇生产基地出发,途径丹麦、瑞典、芬兰以及俄罗斯抵达目的地日本东京。该飞艇本次旅程长达1.1万公里,以此纪念1900年齐柏林飞艇的首次飞行。
最早的飞艇是德国人齐柏林伯爵在1900年发明的,齐柏林飞艇曾担任大西洋两岸重要的商业飞行。齐柏林飞艇曾经因为“兴登堡号”飞艇失火惨剧而消声匿迹长达大半个世纪。1937年5月6日,德国“兴登堡号”飞艇在美国新泽西州准备降落时突然起火,36名乘客不幸罹难。“兴登堡号”惨剧导致齐柏林飞艇的声誉一落千丈。
直到2001年德国才又开始重新制造飞艇,并逐渐恢复了飞艇的游览观光业务。新一代齐柏林飞艇采用全新材料制造,安装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卫星导航系统,当年出事的“兴登堡”飞艇使用的是易爆的氢气作燃料,而最新的齐柏林飞艇则采用了惰性气体氦作为燃料。
历史回顾: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爆炸
失事当时的兴登堡号飞艇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性事故中被大火焚毁,97名乘客和乘务人员中至少有23人死亡。这艘大的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仅花几分钟内的时间就被烧毁,起火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认为它是由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的氢气所致。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飞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1002人次。
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兴登堡”号迟到了12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晚7时20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并准备着陆,这时长972英尺、重110吨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奋勇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
另一种说法是地电通过系留绳索传到艇身,使凝聚在气囊蒙布上的一层水点导电,把整个艇体变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电交加的暴雨点燃了集结在飞艇后部的氢气。
历史上的飞艇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飞艇是1900年由德国人费迪南德·冯·齐伯林制造的“齐伯林”LZ-l号,它是一个长128米、直径11.73米、形状为雪茄形的硬式飞艇,由铝制框架制成,分为17个舱室,每个舱室中都有一个充满氢气的气囊,容积达11327立方米,总升力可达127千牛,其动力是两台功率为11.8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
1900年7月2日LZ-1飞艇首飞,齐伯林等5人乘艇飞行,但由于舵面损坏,只飞行18分钟就降落了。后来几经改进并不断得到完善。1909年齐伯林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德来格公司,飞艇正式进入航空运输市场,谱写了飞艇时代的新篇章。
1910年齐伯林又制造了以“德国号”命名的LZ-7型飞艇(图1-10),装有3台功率为88千瓦的发动机,可载24名乘客和12名空勤人员,航速为60公里/小时。
1910年6月22日,LZ-7飞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营运的定期空中航线,往返飞行于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地,航程193公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从1910-1914年的四年中,齐伯林制造的多种型号飞艇共飞行了274万公里,运送旅客35000人次而无一伤亡,使其风光一时,名声大振,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开来,在各国兴起了飞艇热。当时欧洲就有5个国家造了近40艘各式飞艇,并用来建立各自国家的飞艇部队,其中法国12艘,德国11艘,俄国4艘,英国和意大利各6艘。
当1914年7月28日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艇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很快就投入了战斗。德国最先在飞艇上配备了火炮、机炮和炸弹,用来对敌方进行攻击和轰炸,也可执行侦察和预警任务。
1914-1918年期间,齐伯林公司共制造各型军用飞艇88艘,生产速度最快可达每两周制造一艘,共参与空袭伦敦51次,空袭巴黎3次,尤其在一战初期和前期,德国飞艇嚣张一时,曾给英、法等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威胁。
但自1916年以后,随着协约国战斗机和高射炮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军用飞艇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如1917-1918年齐伯林公司又制造了4艘LZ-112型容积为68000立方米、飞行高度达6500米的巨型飞艇,在1918年首次出战时就被击落了。
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飞艇共被击落或自行坠毁38艘,“飞艇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同德国的投降一起破灭了。但是,一战期间德国飞艇的快速发展,其巨大的运载潜力还是为战后的飞艇向空运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硬式飞艇概念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德国剩余的齐伯林飞艇又被英、法、日等国所瓜分,各国飞艇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飞艇的速度越来越快、高度越来越高、载重越来越大、航程也越来越远。
从1919年起,英国从仿制被击伤后迫降在英国的LZ-76型飞艇开始,先后建造了R33、R34、R38、R100、R101等多种巨型飞艇;
美国后来居上,它先仿制英国的R33而研制了ZR1号,随后于1928年又制造了两艘超巨大型的ZR4和ZR5号,其气囊容积高达194000立方米,动力为8台418千瓦的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128公里/小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飞艇内可装5架冠蒂斯-霍克飞机。
战后的德国在飞艇的发展上经短暂停顿后又东山再起。1928年由齐伯林的继承人埃克马博士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齐伯林伯爵”号飞艇(图1-11),其长度236米、最大直径30米、气囊总容积105000立方米,足有近十层楼房高,中间设两层,可容纳62人和15吨货物,最大速度为12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可达17000公里。
“齐伯林伯爵”号总计飞行约580次、行程170万公里、运送旅客34000多人次,先后横渡大西洋,并150次飞越北极和南极。在1929年8月8日~29日,“齐伯林伯爵”号首次完成了载客飞艇环球飞行的壮举。
这艘著名飞艇从美国新泽西州出发,历时21天7小时34分钟,航行35000公里,绕地球一周后,又回到出发地。齐伯林飞艇代表着飞艇时代的先进技术水平,创造了飞艇发展的辉煌历史。
在环球飞行成功的鼓舞下,从1931-1936年埃克马博士用了五年多时间,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豪华的巨型飞艇一“兴登堡”(LZ-129)号,全长245米、直径46.8米、气囊容积200000立方米、重约230吨,装4台610千瓦的发动机,续航时间长达200小时。
与现代最大客机波音-747相比,“兴登堡”号的长度是其3.5倍、直径是其6.5倍,投影面积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可载旅客75名,其豪华度和舒适度都不亚于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堪称世界之最。
但遗憾的是就在1937年5月6日飞达美国新泽西洲斯特湖着陆时,尾部突然起火爆炸,36人遇难,这艘被称为“空中巨鲸”的飞艇也在一片火海中化成了灰烬(图1-12)。德国政府下令立即停止所有飞艇的飞行和制造工作,给飞艇事业以致命的打击,航空史上曾辉煌一时的飞艇时代也就宣告结束了
- 上一篇:世界上最加长的避孕套(世界顶级避孕套)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