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包含世界上最致命海蛇的词条
陆地上最毒的毒蛇是什么?
蛇对气温和气压以及地震的感知,是很敏锐的。因为蛇的种类繁多,所以,在仿生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比如红外夜视仪和拖拉机的履带等等,都是以蛇为原型而做出来的。不过,我们这次要说的蛇,不是一般的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
一、海蛇。
我们这次统计的是陆地上最毒的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海蛇呢?是因为海蛇的潜水时间可达到2~3个小时,在2~3个小时之后,海蛇也需要上到陆地呼吸,以免溺水。
海蛇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里,而海蛇的种类很多,最长的能达到2米左右,把最长的海蛇的身体拉直了,能有姚明那么高,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了。只不过,海蛇为了在海里阻力变小一些,它们的身子比较细长,这让人想不起它的长度,海蛇更像是海里的一条会游动的麻绳。
虽然海蛇可以在海水里行动,但是,不能像鱼一样在海里呼吸,所以,它的鼻孔长有一对可以开闭的瓣膜,用来阻止海水进入它们的鼻腔,防止溺水。
因为它们是在海里活动,因此,海蛇的肺几乎能延伸到尾部,可以说是一肚子全是肺了。它的皮肤也特别厚,因为如果皮肤不厚的话,海水中的盐分会进入它们的身体里,这就很危险了。
据研究发现,海蛇的毒素,是属于最强的动物毒素,最可怕的是,海蛇的毒素不是作用在神经上,而是作用在人类的随意肌上。换言之,就是如果你被海蛇咬了,你感觉不到疼痛,再加上海蛇的毒性有潜伏期,甚至在三小时之后,都没有明显的中毒症状。所以,你就会觉得,原来被咬了没啥大事,于是就掉以轻心。
但是,三个小时之后,你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肌肉很无力等症状,之后你会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内去世。但这是相对于普通海蛇而言,海蛇中有一种贝氏海蛇,只要你被咬后,在数十分钟之内,你就没命了。
所以,千万不要招惹海蛇。那些明显有很多海蛇出没的地方,就不要再去游泳了,毕竟,你可遭不住一堆海蛇的攻击。
二、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很多人肯定都听过,毕竟,这种蛇的名气还是挺大的,很多的影视作品,也喜欢利用它。黑曼巴蛇是非洲最长的毒蛇,它的最大体长可以达到4.5米,这是很可怕的,你一旦被这条蛇缠住,后果可想而知。
黑曼巴蛇这个名字的由来,不是因为它的身体是黑色的,而是因为它的嘴是黑色的。而黑曼巴蛇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毒蛇。
如果你遇到了黑曼巴蛇,它会先撤退,然后再恐吓你,在这个时候,你就得赶紧跑了,如果它发现自己主动撤退也无法恐吓你,它就会开始主动攻击你。忘了告诉你的是,黑曼巴蛇也是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你要是不快点跑,等它攻击你的时候,我们也只能为你祈福了。
黑曼巴蛇一般分布在非洲,由此可见,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毕竟,非洲干旱又炎热,黑曼巴蛇却过得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开曼巴蛇只需要用他的两滴毒液,就可以要了你的命,而在黑曼巴蛇的毒牙里,一般都有二十滴毒液,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被黑曼巴蛇咬了,在一个小时内,你就没了。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黑曼巴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三、非洲树蛇。
相比起前面两种蛇类,非洲树蛇的颜色,就已经很可怕了。因为它的身体颜色,可以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会增加你的恐惧感,因为它无处不在。
非洲树蛇非常狡猾,经常隐藏在树上对猎物发起攻击,很多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几乎都遭到过非洲树蛇的攻击。如果你被咬了,你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能束手无策,因为你们血液根本无法凝固。同时,你会感到很痛苦,如果没有抗毒血清的及时诊治,几乎无力回天。
四、鼓腹巨蝰。
这种蛇的头部是三角形的,非常好辨认,并且它的颈部粗壮,也就代表了它的咬合力极高。这种蛇的特点就是产崽很多,一次性可以产下九十多枚蛇卵,我光是想着就已经感到很害怕了。
这种毒蛇也是在电视上经常能够见到的,很多的纪录片,都有拍摄到它的踪影,它的肤色其实是很漂亮的,是月亮型的花纹。这种蛇在白天很懒,几乎不活动,但是,因为它的花纹和肤色的原因,它们很善于伪装,所以,很多猎物无法辨别它们,就会成为它们的口中餐。它是非洲的头号毒物,因为他在非洲大陆上的战绩惊人,每年因它而去世的人,要比其他毒蛇的总数还要多。
它也是非洲里闻风丧胆的毒霸,晚上经常会去居民家吃老鼠。更奇葩的是,这种蛇遇到人不会马上逃跑,如果你一旦在黑暗中踩中它,那就对不起了。如果你比较幸运,被它咬了,可能不会当场去世,但是你的细胞会停止运转,对你的身体的各项功能,也会造成很大的损伤。如果你比较倒霉,你就会在六个小时内去世。
五、沙漠角蝰。
顾名思义,沙漠角蝰一般是生活在沙漠中。它有很大的一个毒牙,里面装满了毒液,更是能够隐藏在沙丘之中,随时给你致命的一击。
它的毒能够在数秒间就把猎物给灭了,人类要是中招了,自然也不会好过。再加上某些人喜欢乱走,经常踩到沙漠角蝰,因此,只能一命呜呼了!
六、写在最后。
毒蛇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里,都把毒蛇营造成一种很恐怖的怪物。相比起电视剧里的主角光环,我们这些普通人,要是被那些真正的毒蛇咬上一口,怕是可以原地归西了。
相比起白蛇和青蛇的美,大多数人对蛇的恐惧,都是天生的。蛇的身子,虽然很滑,但却是冷冰冰的,再加上它时不时地吐出蛇信子,让人看着都不寒而栗。不过,虽然蛇很可怕,但是,它确实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而很多的毒蛇,它们都是分布在野外,只要我们事先考虑好安全问题,就基本上不会被它们所伤。
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蛇
说到毒蛇,我的寒毛已经竖起来了,听人说海蛇比陆蛇还要毒,吓得我以后都不敢去海边游泳了...好了,我就给大家科普下海蛇。
贝尔彻海蛇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它们性情温和,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浑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外形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小海蛇体长半米,大海蛇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海蛇体形与陆蛇相似,最大的差异在其侧扁如摇橹的尾部,海蛇都为有毒但其头部多与无毒的陆蛇相似为椭圆形而非三角形。
分布范围
海蛇发源自澳洲与东南亚区域,它为变温动物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与非洲大陆南端的寒流与红海高盐度高温及巴拿马层层水闸,阻止海蛇进入大西洋,故只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世界上约有50种海蛇,中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贝尔彻海蛇主要分布于印度洋海域,包括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泰国海岸、澳洲群岛、所罗门群岛等地,在帝汶海的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一带居多。
强烈毒性
贝尔彻海蛇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其性情却颇为温和,除非受到包含强烈敌意的对待才会进行咬击。这些咬击事件,通常发生于渔民捕鱼收网的时候。再者,贝尔彻海蛇的毒牙功效不大,所能分泌的毒液量也不多。基于各种因素,它并没被认为是高度危险的蛇类。 但是,在处理此蛇时,仍需要小心。
全球最毒的蛇第一名
全球最毒的蛇第一名是贝尔彻海蛇。
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贝尔彻就是它的学名音译,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
“打蛇要打七寸,不能打头”这是为何:
之所以不是直接击打头部,是因为蛇的头部要比身子上的坚硬许多,一击不足以造成致命伤,作为爬行类蛇的脊椎骨都是软骨,受不得重击,破坏了蛇的脊柱神经可以将蛇打瘫痪甚至死亡,这样的效果远比打头来的收益大。
其实"七寸"指的是一个笼统的部位,普遍是说蛇的心脏部位,如果你对自己的把控不自信,打不到蛇的七寸,你就照着蛇的腹部打。而蛇的头部是蛇的“三寸”,打中头部蛇只是因为头部缺血而昏死,并不是真正的死亡,昏死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可以的话,击打蛇的“七寸”是最为保险的。
世界上最毒的海蛇是什么?
裂须海蛇海蛇多为神经毒,目前对海蛇的毒性研究的不多,也不像其他蛇毒有血清可以解毒,所以如果中了海蛇的毒是很致命的危险喔!
目前世界上约有700种蛇有毒,海蛇是其中最毒的一种。
种类
世界上约有五十种海蛇,台湾纪录中的大头海蛇、黑背海蛇和刺海蛇为凶猛的海蛇,其它如细鳞海蛇、黑头海蛇、饭岛式海蛇、阔尾属海蛇较为温驯。
特征
海蛇体形与陆蛇相似,最大的差异在其侧扁如摇橹的尾部,海蛇都为有毒但其头部多与无毒的陆蛇为椭圆形而非三角形。
br 分部地区
海蛇发源自澳洲与东南亚区域,它为变温动物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与非洲大陆南端的寒流与红海高盐度高温及巴拿马层层水闸,阻止海蛇进入大西洋,故只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被咬之后
被海蛇咬通常较没剧烈的感觉,有时不仅无痛且没有水肿现象;各种症状通常一开始时都很轻微,但会逐渐恶化。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焦虑、头晕、有时会有轻飘飘的陶醉感,患者的舌头会肿胀导致吞咽困难,肌肉无力可能恶化至全身瘫痪。
科 眼镜蛇科
种 裂颏海蛇
生存状态 稀少
体长 1—1.4m
食谱 鱼类
活动规律 夜行性
物种分布 从波斯湾沿海到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的海洋
普通钩吻海蛇(COMMON BEAKED SEA SNAKE)
体形较纤细,呈灰白色,具不连贯的浅蓝色斑纹。下颌的下方有一很大的铲状鳞,头部皮肤松弛,可以使口张的很大。普通钩吻海蛇的毒性很大,非常危险,并且没有降解的药物。
分布于生境:从波斯湾沿海到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的海洋。
繁殖:卵胎生,每次产3—30个幼体。
注:据估计它咬一口所注射的毒液就足以毒死5—50个人。
全球最毒的蛇是哪种蛇?有何依据?
内陆太攀蛇。
很多人说海蛇最毒,那是因为之前搞错了实验数据,结果以讹传讹将贝尔彻海蛇捧到了最毒蛇类的宝座上,闹了个乌龙,后来修改了,贝尔彻海蛇的毒性排名就跌到了20名之外。目前在wj百科上对贝尔彻海蛇的描述是“曾被误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蛇”,在bd百科上对贝尔彻海蛇的描述是“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
比较蛇类的毒性最权威的指标就是LD50(Lethal Dose, 50%),也就是“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贝尔彻海蛇的极端个体LD50值与内陆太攀蛇的一般个体相比都相差极大,海蛇家族目前还没谁能撼动内陆太攀蛇的地位,钩鼻海蛇(裂颏海蛇)、杜氏剑尾海蛇、孟加拉海蛇、黄腹海蛇、棘眦海蛇、印澳海蛇等海蛇的毒性都比贝尔彻海蛇强,但不如内陆太攀蛇。
LD50值越小,毒性越强。 单论对小白鼠的皮下注射LD50值,内陆太攀蛇是0.025mg/kg,极端个体是0.014mg/kg。
中国及北半球最毒蛇——银环蛇的皮下LD50值是0.09-0.19mg/kg。
最毒的海蛇——钩鼻海蛇的皮下LD50值是0.05-0.164mg/kg,钩鼻海蛇曾经也被捧上了“最毒蛇”的宝座,但权威的LD50值出来之后,排名跌到了第五。
贝尔彻海蛇的皮下LD50值是0.111mg/kg,这样的数据显然不能与内陆太攀蛇相提并论。
被称为“非洲死神”的黑曼巴蛇皮下LD50值是0.28-0.75mg/kg,黑曼巴蛇被吹的太厉害了,在针对性抗毒血清问世之前,黑曼巴蛇咬伤致死率接近100%,但目前黑曼巴蛇咬人致死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因为南非医学研究所已经能大量提供治疗黑曼巴咬伤的抗毒血清。 眼镜王蛇也是名气很大的毒蛇,它是体型最大的毒蛇,眼镜王蛇的皮下LD50是0.34mg/kg。
被吹上天的莽山烙铁头(莽山原矛头蝮)毒性不太高,比眼镜王蛇的毒性还要低。
虽然内陆太攀蛇是毒性最强的毒蛇,但它至今还没有杀死过人。因为它身居澳洲内陆,连人影都看不见一个,而且它生性胆小害羞,与人类的接触机会极小。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
细鳞太攀蛇为什么是陆地最毒的蛇?
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细鳞太攀蛇的毒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只有0.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但是眼镜王蛇的注射量弥补了这点。细鳞太攀蛇与钩鼻海蛇(Enhydrinaschistosa)的致死情况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杀死两名成年人仅仅需要1毫克的毒液量。
细鳞太攀蛇的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它的毒液分子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
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合点,抑制和麻痹神经末梢,阻断肌肉与神经的联系。如果肌肉与神经失去联系,则会无法正常行动。患者一开始会头疼、恶心、呕吐,继之以腹痛、晕眩和视力模糊,严重者还会痉挛和昏迷,并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瘫痪。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加速血液凝固的毒蛋白。如果血液凝固,就无法将氧气等有机物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使心脏停止跳动。
蛇是一种许多人都惧怕的动物,除了它的样子还有它的毒液,其实大多数的蛇是没有毒的。但是有些却是相当的毒,只要一滴毒液就能置人于死地。
黑曼巴蛇,非洲最长、最可怕的毒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速度可达没小时15~20公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蛇,黑曼巴蛇仅次于亚洲的眼镜王蛇,其名字中的“黑”字形容乌黑的口腔,而不是形容身体的颜色。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以杀死20万只老鼠,细鳞太攀蛇受到惊吓时会将前半身成S型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蛇。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中,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几毫克毒液就能杀死1000人,不过好在这种蛇性情颇为温和,除非受到强烈的敌意才会进行攻击。
澳大利亚中部的内陆太攀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毒的毒蛇之一。被这种蛇咬伤一次便具有足够的杀伤力,一只蛇的毒液可足够毒死100个成年人。咬伤后如果不进行治疗,最快在半小时后就会毙命。内陆太攀蛇是一种速度极快敏捷的蛇,能够以极高的准确度攻击任何物种。但它们大多都生活在澳大利亚偏远地区,一般不会轻易攻击人类,除非感到自己受到威胁。
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学名细鳞太攀蛇,它还有沙漠猛蛇、内陆泰攀蛇、内陆泰潘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内陆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内陆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内陆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0—13.0毫米。
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这种蛇与其他蛇不同,一般的蛇攻击时都会咬着猎物不放,而将毒液注入,但太攀蛇只要咬一口就能将毒液注入,所以太攀蛇会先咬一口,就会立即后退看看情况如何,等到猎物倒下太攀蛇就会上前将其吃掉。研究学者说它是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是因为曾经有人类被这种蛇咬了之后,那人说被咬了一口,但实际观察时,看见已被咬了3-4口。被太攀蛇咬到后,所出现的徵状亦有别於其他蛇,被它咬到后,你的血液并不会凝固,但你的七孔会些微出血,再过一会后你会看见四周的事物出现重叠影像,之后你全身的机能会慢慢停顿,导致瘫痪窒息而死。当你被太攀蛇咬到后,若几分钟内没注射到太攀蛇抗毒血清及得到适当治疗的话,那就必死无疑了。
开始说是海蛇最毒,但对人类威胁不大,海蛇体形大,性格极其温顺,见到人,他们就先跑啦!应该和大金毛对人一样,真挺好!
世界上最毒的蛇应该是内陆太攀蛇,而非广为流传的杜氏剑尾海蛇。内陆太攀蛇的半数致死量为0.01mg/kg,其毒性相当于杜氏剑尾海蛇的4倍,银环蛇的10倍,眼镜王蛇的100倍。内陆太攀蛇的毒性极强,其毒液一次性可致死超过100位成年人。
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它的毒液的半数致死量只有0.0021亳克/千克,但排毒量达125亳克,是眼镜王蛇的20倍。它一次排的毒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相当于100个成年人或2头大象。它杀死2名成年人仅需1亳克的毒液。它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附近。
海洋中最毒的海蛇是贝尔彻海蛇(眼镜蛇科),它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近海暗礁周围。它的毒性稳定,经一百摄氏度,5分钟处理后仍有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陆地上最毒的是澳大利亚的内陆太攀蛇,海里最毒的是裂须海蛇
太攀蛇的毒性是眼睛王蛇的200倍
海蛇就是目前世界上最毒的蛇类,也是动物世界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动物,海蛇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裂须海蛇、钩嘴海蛇、贝氏海蛇等等,它们都是具有超强的毒性,就拿钩嘴海蛇来说,它的毒性就是眼镜蛇的两倍有余,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能够与之相媲美的毒蛇只有被称为“毒蛇之王”的内陆太攀蛇了,两者的毒性是相差无几的,并列称之为世界上最毒的蛇。
- 上一篇:世界上最黑的水杯(世界上最好的水杯是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