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自我修炼的人(个人自我修炼)
名人自律成才的故事
1.自律成功的故事:柳传志的自律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2.自律成功的故事: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自律成功的故事: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4.自律成功的故事:鲁迅刻“早”字励志板凳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5.自律成功的故事:我的心还有主人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持续修炼自我的三个行为
文/唐若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是把人世间当成修行的道场。对于每个人来说,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会懂得人生经历的每件事都能帮我们明心见性,更是当作自我成长最好的舞台。
每个人需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内心强大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我们不断修炼好自己的心态,转换自己的心境,做好手头的事情才能完成,而我们要想让自己内心强大,本质上是需要修炼好这颗内心,我们的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对成长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不要认为人生应该是非常顺利的,人生充满崎岖逶迤前进,它是一条波浪线,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
王阳明出身书香世家,自己的父亲还曾是状元。 而王阳明曾有次考试名落孙山。对于许多人来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而王阳明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他告诉别人,任何人都需要经过困苦的磨练,他背诵过孟子所说,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然是要经历艰难困苦才能成功。
他没有成功,说明他经历的困难还不够。对于困难保持如此平和的心境,才会让王阳明后来披荆斩棘荣获自己的胜利。
每个人或许要明白,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我们心态的转换。如果我们被困难所打败了,我们将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
而我们能够战胜困难,我们就有了赢的机会和赢的可能。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在面临困难来临的时候,会把困难当作自我成长的孵化器,认为这是我们要成就自我必然要经历的,这种到位的认识,让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多了几分淡定。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把世间当作自我修炼的道场,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都会保持良好的战斗力,做好手头的事情。
李善友老师曾说,一个人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就会呈现。一个人内心强大就不会吐槽自己任何选择,而是专心做好身边的事情,等待机会的逆袭。
事实上任何选择从来都不是最好的,每个选择背后都有自己好与坏,而我们最需要养成平和心态让每个选择做到最好。
曾经有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案例与故事。他告诉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大学毕业服从工作安排被分配在一个最不起眼的位置,不过他从不灰心,总是把自己手头事情做好,做到极致。
曾经有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案例与故事。他告诉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大学毕业服从工作安排被分配在一个最不起眼的位置,不过他从不灰心,总是把自己手头事情做好,做到极致。
有次,他因为写的文章被领导赏识, 因为他平时工作的认真,上上下下的人都非常的佩服他,他的良好口碑与才华让领导直接把他调到办公室做总裁助理。
他的升迁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持续努力奋斗过程。因为在下班后这几年来,他很少与同事出去玩,更多的时间他用在学习与精进上,这份努力与实力才会让他得到领导的青睐。
真正的成长是从不抗拒手头的事情,而是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会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做好它。
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本质上是懂得未来就在每个当下,当我们把每个当下做好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得到更好的机会, 拥抱属于自己人生逆袭和改变。
有一句古话叫做,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他们修炼不仅只是自己的心态,还会明心见性,看到自己的良知。
每个人需要明白,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这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正确的事情往往来自我们内心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我们良知的体现,更是我们内在价值观彰显。
每个人需要明白,真正的强大往往来自我们厚德载物,如果我们做事不只是为了自己,还有为了别人,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朗与开阔,而你也会聚齐更多的人气。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真正的强大是因为利他,懂得成人达己,我们就越能拥抱更大的世界。
从某些方面来说,一个人要想强大,我们就需要克服自我自私的一部分,不断净化自己内心世界,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明白,人与人是相互需要与相互成就的,独木不成林,唯有团结他人,帮助更多的人强大,我们才会变得更为强大。
这就是王阳明后来会推崇心学的原因,他用自己的知识与发现,帮助更多的人拓展自我的认知,让更多的人打破成长的偏见,看见一个更为纯粹与本质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内心强大的人,明白这个世界的害怕往往源于我们内在恐惧与无知,如果我们懂得困难是我们成长的孵化器,转换心境,我们就会用平和心态去塑造他。
其次,我们需要明白,所有发生在我们事情,我们都需要学会臣服与接纳,不要抱怨,而是做好身边的事情,接下来命运就会自然呈现。
第三个方面,我们需要懂得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懂得尊崇内在的良知,让自己可以厚德载物,我们就能集聚更多的支持与人生底气,毫无畏惧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今日话题:你认为内心强大的人会修炼哪些行为?欢迎探讨与交流。
人生是一场自我修炼的过程
人生最美好的姿态,是淡定从容,坚毅果敢,不卑不亢,智慧得定。
人生实苦,需要修炼,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精进修行,自我约束,才能有所建树,人生就是一场修炼的过程。
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真正自爱的人,首先是修炼自己的外表。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什么环境,都会认真打理自己的仪表。得体的装扮,干净的外表,是自己待人接物的第一张名片,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别人的尊重。内外兼修,优雅的气质,不凡的风度,才能给别人神清气爽和肃然起敬的美感。
叔本华曾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如何,看他的外表就知道了。修炼外表,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漫长人生的自信。
懂得修行的人,一定要修炼好自己的谈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人一开口就会语惊四座。一个谈吐不凡的人,往往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会让人不知不觉与他靠近,向他好好学习。
说话有讲究,听话有艺术。一个人的谈吐,藏着他最真实的修养。有的人为达目的咄咄逼人,有的人为了炫耀而滔滔不绝。然而,点到即止才是大智慧。俗语有言,话不在多,意达则灵。说话有分寸,沟通不强势,是一个人高级的情商。
懂得修炼的人,更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脾气。常言道,发脾气是本能,克制脾气才是本事。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擅长克制自己的脾气。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浪费情绪。当一个人学会控制脾气,便离成熟不远了。
懂得修炼的人,一定要修炼善良。著名作家罗素说的一句话:“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当我们付出善意,也会得到来自世界的回馈。人生在世,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句话说,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心存善意,温暖他人,是我们在这人世间最好的修行。
懂得修炼的人,一定要好好修炼心态。人活到极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有一颗极致的恬淡之心。在这个名利至上的时代,人人都焦躁不安,心总被外境外物所扰而变得心神不定;而每个人终其一生,修的不过是一颗心。在闹市中修炼淡然的心性,在掌声中修炼平和的心态。
作家三毛曾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得去等待就好了。”
成功的路上没有人为你买单,你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突破,优秀是严格自律出来的。人的潜能无限,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你将会被淘汰,只有严格自律,突破自我,将会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一定要与优秀的人为伍,要与智者同行,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余生很长,不必慌张。当你精进修行好自己,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 上一篇:世界上最神奇的烟民(世界烟民排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