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世界上最神奇的泉(世界上最神奇的温泉)
刚才看电视八马那边有个神奇的泉水在什么地方
您好,您说的是不是巴马镇的巴马活泉。巴马长寿村,地处桂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有生命超过百岁的老人存在,它是一个令人神往、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人称长寿之乡。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是巴马的长寿村。
巴马活泉水源地:
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活泉,在数亿年的喀斯特地层中形成,创造了四次进入地下潜行,又四次流出地表的自然奇观,独特的流程使之富含各种有益于人体、皮肤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钙离子达到四十到八十毫克。对肌肤具有舒缓、镇静作用,并缓解肌肤泛红、紧绷、干燥、灼热等敏感状况。同时受0.45~0.5高斯的强地磁影响,水分子被切割成仅为0.5纳米的小分子结构。
寿乡第一泉——巴马活泉,含人体需要的多重矿物元素:钙、镁、锶离子和偏硅酸等。泉眼位于原生态半山腰,泉水从地下深层自然上升涌流而出,从不枯竭、从不浑浊、四季恒温、无任何污染,可直饮。
通过大量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优质水源6条标准:
一、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二、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呈离子状态的矿物质
三、水的分子团六个以下,溶解力和渗透力强
四、应呈弱碱性(PH值接近7-8)
五、水中含有溶解氧(5ml/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
六、可迅速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和各种有害物质
急需我国各种神奇泉水的资料!要快!
第一部分
在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
前言
在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每一个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的神秘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种种契机。而人类天生具有探索征服新奇、不可知事物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通过对神秘现象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人类一步步从未知到已知,从混沌走向文明;人类智慧因此得到提升,人类潜能亦由此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开发。
《人类神秘现象》一书正是为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诞生的。它是一本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编者认真择取各个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神秘现象,分别从自然、建筑、生命、科学、星外、文化、艺术、宗教等八个方面予以重点介绍,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迷离奇妙的神秘事件,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力争给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
为了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阅读需要,编者精心挑选了近500幅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其中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或刻画环境,或模拟经过,或揭示内涵,或提供佐证,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最直观、最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这种图片、文字互济互补、相辅相成的解读方式,弥补了单纯文字说明过于抽象的缺憾,使知识的传输更加直接、快捷,也更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观点。
我们希望通过准确生动的文字、简明的体例、新颖的版式和精美的图片的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展示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带您进入一个精彩、神秘的世界,成为您探索未知世界的阶梯。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间歇泉即是因它喷喷停停、停停喷喷而得名。
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科学家经过考察指出,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首先,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于地表稍浅的地区。其次,要形成间歇性的喷发,它还要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炽热的岩浆烤热,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压水柱的压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滚沸腾。同时,由于通道狭窄,泉水也不能进行随意的上下对流。这样,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断地加热中积蓄能量,当水道上部水压的压力小于水柱底部的蒸汽压力时,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压、高温的热气和热水顶出地表,造成强大的喷发。喷发后,压力减低,水温下降,喷发因而暂停,为下一次新的喷发积蓄能量。
科学家虽已揭开了间歇泉的神秘面纱,但人们仍为它雄伟而瑰丽的喷发景观所倾倒。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
您看过杂技表演艺术家布朗亭在尼亚加拉瀑布的奔腾激流上方160英尺高处架起长达1000英尺的钢索,成功地空着双手走了过去吗?您看过他蒙上双眼、头套口袋,也同样成功地走过这1000英尺的钢索吗?您看过同样的一个人踩着独轮小车过去,踩着高跷过去,背上背着人过去,坐在钢索上烹调了一个煎蛋饼还将它吃了吗?是什么使勇敢而伟大的布朗亭有如此的力量呢?那就是尼亚加拉瀑布,是它给予了布朗亭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尼亚加拉瀑布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为神奇的地方之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视尼亚加拉瀑布的传说之谜吧。
构成了部分加拿大与美国的边境线,将纽约州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开的尼亚加拉河从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长将近30英里。它位于北面,面积为25万平方英里,并成为这些湖的通畅出口。它的最大水流量达到每秒25万立方英尺,十分令人敬畏。这条河被草莓岛和格兰德岛劈开分成3段,头5英里只有一条河道。向东的美国河道有15英里~16英里长;向西的加拿大河道则较短,只有2英里~3英里长。在格兰德岛后两个河道又合并到一起,再流过3英里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这条大河最终可到达安大略湖,先后途经7英里的峡谷、一片开阔的湖区平原和7英里~8英里的陆地。尼亚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岛分成两个部分。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160英尺,顶部宽度将近3300英尺。比加拿大部分的还要高上大约10英尺,但是宽度只有990英尺的瀑布则位于美国一侧。
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英尺~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
令人望而却步的昆仑山“地狱之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因没有肥草吃使牛羊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渲染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由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亲眼所见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的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作用,导致电荷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动物作为袭击的对象。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
有行星轨道数据的美洲“黄泉大道”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被称为“黄泉大道”的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在公元10世纪时,最早来到这里的阿兹台克人,沿着这条大道来到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没有一个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所以就给它起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人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美洲人大会上声称,他在特奥蒂瓦坎找到一个适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筑的测量单位。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这个单位长度为1.059米。例如特奥蒂瓦坎的羽蛇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高度分别是21、42、63个“单位”,其比例为1∶2∶3。
哈列斯顿测量“黄泉大道”两边的神庙和金字塔遗址时,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情况:“黄泉大道”上那些遗址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在“城堡”周围的神庙废墟里,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金星为72,水星为36,火星为144。“城堡”后面有一条运河,它离“城堡”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刚好是木星和火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离中轴线520个“单位”处是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是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刚好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假如再把“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戈多山上的两处遗址。其距离分别为2880个和3780个“单位”,刚好是冥王星和海王星轨道的距离。
“黄泉大道”很明显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肯定早已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的情况,并了解了太阳和各个行星之间的轨道数据。但是,人类在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才发现冥王星。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又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给建筑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奇石。屹立在沙漠中的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这块怪石通过每天很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随太阳光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外,还会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幻形象:时而像一条巨大的、悠然漫游于大海之中的鲨鱼的背鳍;时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乌黑发亮的潜艇;时而像一位穿着青衣、斜卧在洁白软床上的巨人……
怪石为何具有“报时”的功能?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试图这样解释怪石产生的“怪现象”:怪石之所以会变色是由于怪石处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终日无云,空气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较光滑,在这种情况下,怪石表面有镜子的作用,能较强反射太阳光,因而从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颜色的变化能相应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现。
怪石变幻其形象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活动而产生反射、折射的数量及角度的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即成为怪石幻形。
科学家对怪石“报时”的说法虽不能完全解释怪石现象产生的原因,但也为世人稍微解开了一丝谜团。
蒙着神秘面纱的中国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中国长江与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有“华中屋脊”之称,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处达3105米,有多种气候类型。
提起神农架,人们不能不想到“野人”。从古至今,大量的关于野人的记载和野人的传说让人难辨真伪。1977~1980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考,搜集到大量关于野人存在的证据,如野人毛发、脚印、粪便等,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窝。考察结果似乎向人们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一种不为人们所知的奇异动物。
其实,神农架不仅仅是野人令人称奇,还有更多的神秘现象。
在一个叫阴峪河的地方,栖息着大量的白色动物。这里终年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白蛇等动物栖息,此外还有白乌鸦、白猫头鹰、白龟等等。据说,那里的白蛇通体洁白无瑕,盘踞时犹如一尊玉雕,挺立时就像一根银棍,贴地而行,速度奇快。世界原来只在北极地区才发现有白色动物,这么多动物在神农架变白,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因为这绝不仅仅是气候因素能决定的。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了3只巨型水怪,它们全身呈灰白色,头部与大蟾蜍相似,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1米多长,两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喷出的水柱高达数丈。
不仅如此,与水怪传闻相呼应的还有关于棺材兽、独角兽、驴头狼的传闻。据说,最早发现棺材兽的地点是神农架东南坡,这是一种长方形怪兽,长着很大的头、脖子短粗,全身为麻灰色毛,跑起来的惯力可以撞断树枝。独角兽体态像大型苏门羚羊,后腿略长,头像马,前额正中生着一只牛角一样的黑色弯角,约40厘米长,从前额弯处呈半圆弧弯向后脑。驴头狼好像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是个体型远大于狼的灰毛家伙。
除了奇怪的动物耐人寻味外,神农架还有许多地质奇观更是蔚为壮观。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让人迷惑不解的是河水一日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更神奇的是潮水的颜色会因季节而有所不同,梅雨之季水色碧清,干旱之季水色混浊。
宋洛乡有一处冰洞,洞内温度与洞外气候大相径庭。当洞外自然温度高于28℃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十余米长的冰帘,晶莹剔透,美不胜收,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顶端如蘑茹状的冰柱,而且为空心。洞外天气转冷时,洞内的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反而高于洞外。
与宋洛冰洞相应成为另一奇洞的是木鱼镇的冷热洞,洞中时而冷风习习,时而热浪滚滚,目前还没有一个最合理的说法来解释这一冷热忽变的现象。还有官封乡的鱼洞,洞里水色伴着春雷产生变化,春雷过后,水色由清变浊,等水色完全浑浊后,成群的鱼在洞里游来游去,这些鱼如筷子般长短,无鳞无甲、洁白如银,场面蔚为壮观。
神农架这块神奇之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好奇的人,不知道谁何时才能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冷热颠倒”的中国地温异常带
每当数九寒冬和酷热的盛夏来临之际,爱幻想的人们总渴望能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地方。虽然春夏秋冬的变换是一种规律,但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就是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被人们称为“地温异常带”的地方。这条“地温异常带”一头开始于浑江左岸满族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处的船营沟里,另一端结束于浑江右岸宽甸县境内的牛蹄山麓。整个“地温异常带”长约15千米,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夏天到来时,“地温异常带”的地下温度开始逐渐下降。在气温高达30℃的盛夏,这里地下一米深处,温度竟为零下12℃,达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后,这里的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在隆冬降临、朔风凛冽的时候,“地温异常带”却是热气腾腾。人们在任家山后的山冈可以看到,虽然大地已经封冻,但是种在这里的角瓜却依然是蔓叶壮肥,周围的小草也还是绿色的。任家在这个地方平整了一块地,在上面盖上塑料棚,在棚里种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两茬,大葱长得翠绿。经过测定,发现在这个棚里的气温可保持17℃,地温保持15℃。在这小冈上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雪。
还有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个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这里,阳春三月开始结冰,冰期长达5个月;寒冬腊月,却又热浪滚滚,从乱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暖宜人,小溪两岸奇花异草,鲜艳嫩绿。
人们知道,自然界的气温变化取决于太阳的光热,随着地球的公转,当它和太阳距离缩短时,太阳辐射给地球的热能就会增加,使地球变热、变暖。反过来,地球就变凉、变冷。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这些奇异的土地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出现了神奇的现象,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寒热两条储气带同时释放气流,遇寒则出热气,遇热则出冷气。他们还认为,在这种冷热异常的地带,它的地下可能有庞大的储气结构和特殊的保温层,在这特殊的地质构造之中产生的大气对流导致了这奇异的现象。还有人认为,这个地下庞大的储气带的上面带有一特殊的阀门,冬春自动开闭,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但这些分析只是推论而已,这地温异常带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的地质结构有什么与众不同?还需要科学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考证。
诡秘幽灵岛
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中国有哪些神奇的泉
1.河北喷鱼泉
河北省涞水县野山坡风景区有一个“喷鱼泉”。泉口只有水桶粗细,横在离地面两米高的山座上,每年谷雨前后,泉水从洞口外溢,成群的活鱼随水涌出,最高时可连续涌出活鱼一千多斤。“喷鱼泉”可为泉中奇观。
2.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二龙眼泉
拓展资料:
还有下列这些泉都是值得去观赏的
1.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镜。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
2.西藏羊八井泉
西藏地处高原,温泉数量居全国之冠。羊八井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喷泉与间歇喷泉、温泉、热泉、沸泉、热水湖等。羊八井还拥有全国温泉最高的水泉,以及罕见的爆炸泉和间歇温泉,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温泉矿物质含量高,浸泡洗浴可治疗多种疾病。
3.台湾水火泉
水火泉——位于中国台湾台南县境内,泉水温度高达84℃,泉水既咸又苦,只要划根火柴伸到水面上,会顿时烟火腾空。
法国“圣泉”水有什么神奇之处?
法国比利牛斯山脉中有个叫劳狄斯的小集镇,镇上有个岩洞,洞内有一眼清泉长年累月不停地流淌。泉水以其神奇的治病功能吸引了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这就是闻名全球的神秘的“圣泉”。
传说1858年,一位名叫玛莉·索毕拉斯的女孩在岩洞内玩耍,忽然,圣母玛利亚在她面前显圣,告诉她洞后有一眼清泉,指引她前往洗手洗脸,并且告诉她这泉水能治百病,说罢倏然不见。
100多年过去了,神奇的泉水经年不息。前来圣泉求医的各地人也络绎不绝。它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穆斯林圣地麦加、天主教中心罗马、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及基督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据统计,每年约有430万人去劳狄斯,其中不少人是身患疾病、甚至是病入膏肓已被现代医学宣判“死刑”的病人。他们不远千里来这儿,仅为在圣泉水池内浸泡一下,便能病情减轻。不过,有的病人真的不药而愈。
有个意大利青年,名叫维托利奥·密查利,他身患一种罕见的癌症,癌细胞已经破坏了左髋骨部位的骨头和肌肉。经X光透视发现,他的左腿仅由一些软组织来同骨盆相连,看不到一点骨头成分,辗转几家医院后,他的左侧从腰部至脚趾被打上石膏,被宣告无药可医,而且预言至多能再活一年。
1963年5月26日,他在其母亲的陪伴下,经过16小时的艰难旅程到达劳狄斯。第二天就去沐浴。密查利在几名护理员的照顾下,脱去衣服,光着身子被浸入冰冷的泉水中,但打着石膏的部位却未浸着,只是用泉水进行冲淋。奇迹出现了。打这以后,密查利开始有了饥饿感,而且胃口之好是数月来所未有过的。
从圣泉归家后仅数星期,他突然产生从病榻上起身行走的强烈欲望,而且果真拖着那条打着石膏的左腿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此后几个星期内,他继续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体重也增加了。到了年底,疼痛感竟全部消失。
1964年2月18日,医生们为他除去左腿上的石膏,并再次进行X光透视,片子上明白显示出那完全损坏的骨盆组织和骨头竟然出人意料地再生。4月,他已能行动自如,参加半日制工作,不久便在一家羊毛加工厂就业。
这一病例,现代医学竟无法解释。
像这样的病例并非个别。据报道,在124年中,为医学界所承认的这样的医疗奇迹就达64例。这64例均经过设在劳狄斯的国际医学委员会严格审定。该机构由来自世界10个国家的30名医学专家组成,各个专家均是某个专科的权威。
那么,圣泉这种“起死回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人们一定能剥去圣泉的扑朔迷离的宗教外衣,揭示它的本质,从而解开这个谜团。
中国有哪些神秘的奇泉?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在河北省涞水县(有称易县)境内的野三坡风景区,据称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的山泉会喷出大量的鲜鱼。每尾鱼约重六七两,黑脊白肚,肉味鲜美,鱼骨坚硬,当地人称之为“石口鱼”。
据专家观察,这种“石口鱼”是一种多鳞产颔鱼,但这种鱼平时究竟生活在哪里?为何在谷雨时节才喷吐出来?是来自地层深处的暗潭中吗?至今还是个谜。
在江西武宁县宋溪乡山口村,有一个泉水洞,高4.5米,宽2米,弯着腰人可以进去10多米,然后渐小。这个泉洞四季流水不止,有趣的是,泉里平时见不到一条鱼,可是到了五六月间就有成群的鱼涌出。鱼群每次出洞后,结伴嬉戏两三个小时,游一段路程就不往下游去了,然后它们掉头逆水而上,重返回洞中。
湖南省慈利县伏龙山腰,有眼奇怪的山泉——感声泉,它隐没在一个石灰岩洞中。每到雨季,尽管四周山水如注,这口泉却滴水不出。而当雷声轰鸣时,清澈的泉水便哗哗外流;雷声一息,又滴水不流。夏旱季节,伏龙山上干得冒火,方圆数里之内河干地裂,而这口山泉附近却冷风习习。只要有人在洞口叫喊一声,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有几人如果在泉边小憩,无意中爽朗地大笑,泉水在突然间就能溢流。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学大寨运动中,曾经有人试图从叫泉开挖一条“长流水”以灌溉山拗农田,但是,那山泉仍然是不叫不流,无声不淌。工程进行了十来天,不得不停工。估计这口泉所处地形一定是天然的感声构造。
安徽省寿县也有这么一眼怪泉,人站在泉边对泉喊叫,立刻便有泉水涌出。大喊泉水大涌,小喊泉水细涌,不喊则不涌。
据1987年5月8日《农民日报》报道,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的雪宝顶东南悬崖上,突兀着一块苍绿的巨石,会随人的呼叫涌出清流,被藏胞们视为圣地。“雪宝顶”距县城25千米,是藏族佛教信徒朝佛举行转山会的地方。每当朝佛的信徒来到突兀的巨石下,叩头长作拱毕,老喇嘛便带领信徒们齐声呼叫:“东巴雪洛(藏族的智慧之神)——丑耸(赐水)。”喊声过后,巨石濡湿滴水珠成串而下。在阵阵“丑耸”的呼唤声中,越来越大的水流从巨石上奔腾而下,抛掷出根根银柱,悬挂起幅幅水帘,从几十丈的高处直撞崖底,似雪崩腾起白蒙蒙的烟雾,甚为壮观!最大时瀑水可达水桶般粗。人们停止呼唤,瀑水也渐渐隐去,这确是名副其实的喊瀑。
在云贵高原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发现了一眼神奇的太阳泉。这股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间流出,被储在青石的泉池里。但是,你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叮咚泉流。太阳泉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的泉水,也不是间歇泉,它泉涌的时间是由太阳光决定的。
天气晴朗的早晨,当太阳光照到泉口石缝,清澈的泉水就缓缓流出,持续40分钟左右,水量约2吨。如果天气到中午或下午才放晴,泉水同样在太阳光照射到泉口时流出。倘若整天没有阳光,这个泉也没有一滴水流淌出来。专家考察发现,太阳泉的水质不同,其比重比一般的水要大3%左右。据介绍,这种神奇的太阳泉现象,在别的地方尚未见报道,其科学奥秘何在,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广东省湛江市有一口地震观测井,叫罗屋井。该井水位变化还可以反映鱼汛,渔民能从水位记录线上看出次日可捕到什么鱼,捕鱼量有多大。这可真是让人费尽思量。
四川省长宁县也有一眼井,井内有两道水脉,味道一淡一酸。若是堵住其中一脉,另一脉也就不会出水了,放开以后,两脉都又开始涌水,这是什么道理,人们还弄不清楚。而江西于都县紫阳镇有一井,逢单日水酸,逢双日水甜,一年四季如此。
安徽省安庆市郊有一泉,当人们抢着汲水时,泉水就断流;而当人们相互礼让按顺序汲水时,泉水即涌流甚欢。为此人们叫它礼让泉。
1987年6月,在海南岛万宁县尖岭山发现了5眼神奇温泉。这5眼温泉分布呈弯月形,泉与泉之间的距离远的约10米,近的仅几米。但泉水温度高的达80℃,低的只有40℃左右。温泉的泉水均清澈透底,稍带硫磺气味,能提神醒脑,消炎解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
从前曾发现能预报天气的岩石——气象预报石。近来,人们也发现了可预报天气的温泉——预报气象泉。这座泉叫仙人塘,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此泉在大雨前2~3个小时,原本清澈的泉水会变成米汤样的乳白色溶液,大雨后2~3个小时又变清。另一眼温泉叫巴腊掌2号泉,在下雨前,水温下降。例如,1985年5月5日上午9时,有几位科学工作者在现场测试,雨前水温为30℃,但雨后温度上升为37℃。为什么雨水能使泉水温度上升?雨水一般都是较冰的,因它是来自温度较低的空中,但雨水下来后,泉水温度反而升高(按理应降温),其原理是什么?还有待专家们去揭秘。但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泉眼周围地质(比如有生石灰岩)有关,雨水和潮气会使生石灰产生化学反应而生热,水质变浊,温度升高,沉淀后,水又变清。
云南西畴县有一口井叫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变浑、起泡,并有隆隆的吼叫声。
在贵州剑河县一个山谷中,有3个天然湖泊,叫媳妇塘、姑娘塘和狗塘,当地群众根据媳妇塘和姑娘塘水的清浊,可判断是否要下雪或有冰冻。每当要下雪时,媳妇塘里的水变浑浊,而姑娘塘里的水则是清澈的。但当有冰冻时,姑娘塘的水变得浑浊不清,而媳妇塘则是清澈透明。
江苏东海县石梁河乡贾庄村,村民杨明吉家1977年打了一口深6米的泉水井,多年来这口井能准确的预报雨情。
该井正常水位1.3~l.5米,水清且甜。遇有干旱,附近水井的水位会下降,但这口泉水井的水量不减。然而,每当天气变阴要下雨之前,这口井的水位会突然下降40厘米左右,而且井水变浊,预示着天要下雨。不过这现象其实还较普遍。
新疆腾格里沙漠有一处鸣泉。此泉每当地震前夕便发出声似短笛的鸣叫声。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白头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药用的清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将这气泡滚滚的泉水加上白糖,就像喝汽水那样清凉可口。据介绍,这股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镁、钙、钠等,对胃炎、消化不良、便秘、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据1994年10月13日《新晚报》报道:辽宁省康平县郝官屯乡顾家屯村有一眼水井,据说该井水能医治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传说这眼井是清朝皇帝路过此地时打的,原名孤家井,因而该村取谐音顾家屯。该井常年水温保持在5℃以上。该乡经委主任刘才说,经常用此水的人没有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并且对妇产后无乳现象有明显治疗效果。井中还有一奇观,就是在深井内生长的30余条泥鳅生活常态全部仰游,令目击者惊叹不已。目前,有关部门对该井水进行监测化验,发现水中含有高浓度碘和偏硅酸,这些物质有软化心脑血管的作用。但为啥该水能防癌、催乳,至今仍是个谜,至于“泥鳅仰游”的自然奇观更是谜中之谜,有待科学专家们去进一步破解。
湖南省新宁县烟村乡岩顶村里,有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边有个直径约80厘米的石洞,不管是天干地旱,还是阴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准时涌出3次泉水,从未间断,被当地群众称为“报时泉”。“报时泉”每次出水不仅有一定规律而且十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内一阵阵狂风呼啸着旋转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烟雾,尔后,浑浊的泉水便从洞中涌出……几小时之后,泉水又带着呼啸声退进洞内,一切又恢复平静。为什么“报时泉”每天3次准时涌出泉水,目前人们还不能解释。
据《新晚报》1997年7月10日第10版报道: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甘家子满族镇的一个山谷里,一眼由于矿物质丰富而带有乳白色的矿泉被当地居民称为“奶泉”。长期饮用此水,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功能。由于此泉眼远离农作物和工矿区,所以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当地74岁的农民李少先介绍说,自从他饮用了奶泉的水,身上的老年斑不见了,几十年的关节炎也基本痊愈了。他们同村的人也都喝奶泉的水。有的群众还介绍说,坚持每天饮用此泉水,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从“奶泉”的成分看,主要是内含稀有元素,因为多数矿泉水中都含有元素碘、钾、钠、镁、锌、钴、硒和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矿泉水、黑龙江五常市红旗林场凤凰山泉水也都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功能,值得广为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南麓有宽度、深度各两尺多的乳白泉,它常年不枯也不涨,每天早晚9点左右,流出的泉水如鲜乳莹白夺目,随后又逐渐清澈透明。用这种泉水浇灌的西山茶被奉为佳品,用此泉酿造的酒,被誉为“广西茅台”。这种泉水含有丰富的天然氧,是我国最好的软水。
河南省雅县城南有一条地下流泉,该泉水清冽甘美,并带有槐花香味,醒郁醇厚,人称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用来酿酒,被品酒家称为天然琼液。
据《江南晚报》报道,安徽省庐江县顺港乡大宛冲和小宛冲的两村之间,傍于火山下,有一泉名叫笑山泉。此泉有50~60平方米见方,2米左右深。它的四周长满了绿色灌木和花草,风景宜人。泉水常年不涸,清澈见底。泉水四周每天早晨笼罩着雾气,人若在其旁,会有飘然欲仙之感。最令人拍案称奇的是,这口泉的泉底有5~6个泉眼,平时出水时肉眼看不见,但若人到泉边哈哈一笑,泉眼即刻汩汩向上直冒泉水。笑得越响,泉水就越冒得欢,并且百试即验,故而笑山泉也由此得名。笑山泉里有寸许长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活泼可爱。人们将它捉来制成“西香鱼”,吃来鲜美可口。笑山泉清冽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水。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笑山泉仍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重庆晚报》曾有报道,说奉节县有一泉好奇特,雷电起时,伴声而喷。科学探测为间歇喷泉。报道说:迷惑人心几十年的奉节“水怪”,已于近日被科技人员探明,“水怪”并非“蚊龙”,乃一雷鸣喷泉。通过科学测试、解释,老百姓终于见怪不怪了。
雷鸣喷泉位于奉节县红土乡鸡鸣村周治平家的堂屋中心,喷泉口直径约50厘米,泉深不见底。从70年代中期开始,每逢电闪雷鸣,便从泉口喷出约1米高的水柱。泉水喷出时,还伴随着古怪的声音。老百姓惊骇异常,以为是天庭发怒,特派“蚊龙”作怪。于是每逢下雨、电闪、雷鸣时,老百姓便纷纷用五谷盐茶,跪拜、祷告老天爷,以保平安。更有甚者,如一些巫师、道士以此妖言惑众,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政府虽然多次派人制止,解释、教育大家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但始终无法说服当地百姓。红土乡政府曾3次请来成都有关地质勘探人员进行探测。现终于查明,原来该地下有一股间歇性泉水,并有一处天然磁场,所以每逢电闪雷鸣时,由于磁场的作用、雷声的振动,泉水就会自然喷发而出,形成了雷鸣喷泉,并非“蚊龙”作怪。类似雷鸣喷泉,国内还有按季节喷发的泉,如中国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虎头泉等。由于地下压力减小,这些现在已不是常年喷发,而是随季节而变,夏秋喷发,冬季间歇。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过间歇泉。
譬如在西藏冈底斯山打加冰峰脚下,也有一个间歇喷泉。它在喷发之前,泉口水柱一起一落,经过数次重复后,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直径达2米的白色水柱射入天空,高达100多米。水柱热气腾腾,入空化成一阵热雨。喷一段时间,水柱便又缩回泉口,一切恢复平静。
任何江河湖海,只要地处寒温带一定纬度以北,在冬天就会结冰,而夏天化为清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常识。然而,人世间还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怪现象——泉水伏天结冰,外面越热,泉水结冰越厚。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湖北省五峰县玉屏峰下的白溢寨海拔1700米处,有一个天然冰泉。该冰泉完全裸露于地表,每年夏天进伏后,冰穴之水开始结冰,天气越热,冰层越厚,“冰穴”最低温度可达-20℃,而此“冰穴”仅高出2米左右的穴口四周,却依然青枝绿叶。
冰穴之水四季澄亮,附近村民用生水泡菜不臭不腐。饮用此泉水及其邻近水源的白坪、湖坪两村村民人均寿命70.1岁,其中60~80岁的有69人,90岁以上的20人,100岁以上的2人。90岁以上高龄还健在的有21人。
另据《南方日报》报导,1994年3月四川省旅游局和长江三峡旅游线规划组的专家、教授,在万县市巫峡县红池坝考察时,新发现了世界奇观——夏冰洞。夏冰洞坐落在红池坝草场东一座大山顶的垭口。据当地人介绍,只要红池坝气温在15℃以下,无论冬夏,洞内均不结冰,但坝上气温超过15℃,气温越高结冰就越多;气温下降,洞内的冰则开始慢慢融化。
这一有悖自然常规的奇观原因何在?专家教授认为,这可能与洞穴岩层中藏有超量的二氧化碳有关。与此相类,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有一个夏冷冬热的怪地方。这是一条长15千米的“地温异常带”。炎夏,只要在“地温异常带”的裂隙口6~7米远处站上一两分钟,就会感到寒气透骨。入秋后,地温又节节上升,至隆冬寒风刺骨时,那里却热气腾腾,地上绿草如茵。目前这个“地温异常带”之谜尚未揭开。
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个叫“冰冰背”的地方,太行山花盛开时,恰在六月炎暑。十冬腊月,唯独冰冰背没有积雪,而且热气如蒸。
真可谓无奇不有,四川省广元县龙门山上的陈家乡,有一股只要受以震动就蜷缩起水流的含羞泉,当地群众称它为“缩水泉”。在泉边,只要你把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就缓慢地缩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见了生人就脸红的姑娘一样,羞答答地躲了起来。再过一会儿,泉水便又自动由细变粗地涌出来。
还有一眼水火泉,台湾省台南县关子岭有一眼水火同源的水火泉,称为关子岭温泉。只要划一根火柴伸到水面上就能让水燃烧起来。原来这里的泉水中有天然气混含和水一起涌出,所以可以在水面上点火。
贵州省安平县城西有一个怪异的珍珠泉。当人们来到泉边大声喧哗或鼓掌时,泉水就进出大量的气泡往上窜,形如串串珍珠,声音停止后,气泡就随之消失。贵州平坝也有个“珍珠泉”,游人对泉水鼓掌,泉水就冒出气泡。在左边鼓掌,左边的泉水冒泡;在右边鼓掌,右边亦然,好似在欢迎客人,因而也叫“喜客泉。”据地质学家解释,这是由“声震”造成的现象,与复杂的地质结构有关。
这么多神奇的泉,对人类来说对于它们的许多成因来说至今仍是个谜?
我国有哪些神奇的泉
我国神奇的泉很多,如:大理蝴蝶泉、四川含羞泉、羊八井温泉、南京珍珠泉、济南趵突泉。
1、大理蝴蝶泉
大理蝴蝶泉,因每年有大批的蝴蝶在泉边飞舞,形成一处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外界旅游者的关注。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期间,当蝴蝶泉周围各种山花相互绽放之时,阵阵花香,便引来成千上万的蝴蝶聚会,在泉边相互嬉戏,汇成了一副蝴蝶世界,场景十分壮观,令游人称赞不已。蝴蝶泉经过当地政府开发保护,已形成景区,并修建蝴蝶博物馆,供游人了解参观。
2、含羞泉
位于四川广元龙门山上。把一块小石头往泉里一扔,泉水受到回声与波震的影响会倒流。
3、羊八井温泉
羊八井地热位于当雄县境内,方圆7000公里;温度保持在47℃左右,去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从1974年开始,国家把羊八井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拨出2亿多元资金,经过藏汉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创业,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始被开发利用;是中国大陆上开发的第一个湿蒸汽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温泉矿物质含量高,浸泡洗浴可治疗多种疾病。
4、南京珍珠泉
南京珍珠泉位于南京浦口定山西南麓,景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类型,风景四季宜人。景区内群峰林立,怪石众多,山峰环绕,林木葱郁,峡谷深幽,流水潺潺,环境幽雅,给人带来静谧与清新感。对于习惯了都市繁华与喧嚣生活的游人,这里绝对是一处不错的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去处。而秋季则是观景的最佳时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赏心悦目。
5、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对于泉城济南来说,它在象征性和代表标志性是不能忽视的,号称“天下第一泉”的享誉。是一座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泉水汹涌,画面极为壮观。不仅如此,泉水也很清澈,里面的鱼类很水藻都清晰可见。
- 上一篇:世界上最传奇的军事(世界上最强的军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