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牛的外语(世界上最强的英语)

bj0012024-10-21奇闻异事0

世界公认十大最好学语言

世界公认十大最好学语言如下:

1、英语

2、法语

3、日语

4、意大利语

5、瑞典语

6、西班牙语

7、世界语

8、韩语

9、波斯语

10、越南语

一、英语

英语现在是被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在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英语课程,就像中国,英语这门课程就被列入到了除语文、数学外的主课程,每一个学生的十几年学生生涯都会接触到它。

二、法语

法语是法兰西民族的专用语言,是罗曼语言的独立语言之一,被使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国际上的社交和外交都有使用,法语的结构和发音都非常的温柔浪漫,在全球有超过8700万人都将它作为母语。

三、日语

日语是日本国的官方专用语言,关于日语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在中国古代还没有进入日本时,他们没有自己的字,可以说古代汉语影响了日语的存在,导致现在许多日语文字都是用的中国的汉字。

四、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是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西罗曼语支,意大利语听起来非常的优美,说起来像是唱歌一样流畅,艺术又优雅,所以许多人都爱学意大利语,朗朗上口。

五、瑞典语

瑞典语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主要被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国家广泛的使用,有九百多万人都将它作为母语,而它和丹麦语和挪威语是非常相通的,语法用起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学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我听过最牛的外语就是室友的方言!

潮汕

有一种单车叫脚车。

有一种淤血叫乌青。

有一种老师叫做啊姥。

有一种神经叫脑莫。

有一种犯困叫目涩。

有一种害羞叫小理。

有一种炫耀叫划扑。

陕北

哪里叫啊达。

你干啥去叫腻弄啥嘁。

受不了叫么背住。

心慌叫木乱。

失败叫毕咧。

厉害叫增怂。

嚣张叫扎势。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你猜

喝水不叫喝水叫喝肥。

说话不叫说话叫佛话。

睡觉不叫睡觉叫费觉。

高兴不叫高兴叫喜哩航。

收拾不叫收拾叫拾捣。

1,养娃不读虚,不如养头居。

2,安徽合肥的室友老问: 你洗(si)不洗?不洗(si)我洗啦?我去洗(si)啦!

3,和室友开黑,只听那边一个劲地吆喝“肥城!快肥城!”

4,拖孩!拖孩!十块一双了啊!

5,室友戴上耳机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港恩的心,港鞋有你,绑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6,那嫩是想死类?

7,我室友是石家庄平山县人,她那边说,你干嘛呢,说成你脑门里。

8“石头,帮我糗个快递!”(取个快递)

面对即将分别的室友们,

最后回忆一下他们的方言吧……

世界上最强势的十大语言有哪些?

现在全球有超过6,000种不同的语言,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语言各自只有不到1,000人会说。而还有15种语言的使用者加起来,就超过了全球人口的一半。

在一个多语言的全球化社会中,语言是让我们能够与他人交流、允许我们参与社会的文化、经济等活动的首要前提。那么哪些语言是最有用的?如果外星人降临地球,它们学会哪种语言最能有效地和地球人充分交流?

为了定义语言的“有用性”,我们需要考虑语言能给我们铺平怎样的道路。广义来说,语言能给我们带来五种机会:

1.地理:旅行的能力

2.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3.交流:进行对话的能力

4.知识与媒体:消费知识与媒体的能力

5.外交:参与国际关系的能力

基于以上五种机会,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基于不同领域的有用性,对语言进行比较或排名的指数。语言能力指数(PLI)采取了20个指标以评价语言的影响力(参见下表)。该指数评价的是语言对人类整体而言的有用性,而并非针对受到任何地理环境、人文情况和个人偏好影响的单一个体。这一指数也无法衡量语言和其相关的文化的优美程度和价值。

这一指数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很多指标经常是与民族国家挂钩,而非和语言本身直接相关。此外,单一国家可能对应多种官方语言,而这些语言的使用面和地位的区别也十分复杂。举例来说,即使某一国家中说某一种语言的人很少,这种语言依旧可能成为该国官方语言。其他挑战还包括如何区分语言和方言。因此我们需要一套条理清晰、经得起推敲的方法,将国家要素与和该国相关的语言逐一挂钩。

接下来的表单列出了语言能力指数最高的全球十大强势语言。英语到目前为止能力最强:她是三个G7国家的主导语言(美国、英国、加拿大),同时大英帝国的遗产让英语具备了全球影响力。英语目前就是全世界事实上的通用语。汉语普通话尽管排名第二,但能力值只有一半。法语凭借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卓著地位排行第三。第四和第五分别是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排名前六名的语言恰好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而即便排除掉外交影响,她们也依然排名前六。前十名中剩下的四种语言中,两种来自金砖国家(葡萄牙语-巴西、印地语-印度),两种则是两个经济强国的官方语言(德语和日语)。

对于竞争力而言,语言是一项关键要素。这一指数结果(部分的)揭示了为什么伦敦和纽约是 全球两大中心城市 。与之相似的是,拥有英语基础的香港和新加坡,比起日语为主导的东京,更能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自然,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有八个 以英语为主导语言,也绝非偶然。

英语的强势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一面。英语的地位正在帮助一个全球化社会建立国际交流。但另一方面,英语入侵其他语言并取而代之的“英语化”正在威胁其他较小语言的生存和完整性。例如法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防止英语表述进一步入侵法语。

下图显示的是语言(语言指数)和竞争力的相关关系。竞争力的数据来自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竞争力指数 ,该指数排行前十的国家中,有四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另外六国中,有五国的英语母语使用者或 流畅使用者 比例也很高,唯一的例外是日本。

语言能力同时可以(部分程度上)解释全球精英的分布。换句话说,全球领袖和塑造者倾向于拥有英语的基础。因此 英语普及程度低的国家,拥有的精英人士更少 。英语普及程度要比人口、GDP和亿万富翁的数量,更与精英人士的数量相关。因此总是使用英语进行的全球政策讨论,可能忽视那些英语弱国的关切。

全球化让说英语成了世界趋势。但实时翻译之类的科技能不能抵消学习语言的这种需求、让各语言之间更加平等?的确,翻译科技将是一项重大革新,就像GPS地图淘汰了地图集一样。

然而语言不只是把词汇堆叠起来。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更是人格情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此外, 研究证实了 多语言使用者能够更批判性地解决问题。类似的是,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时,也能 展现出不同的人格 。简单来说,翻译设备永远不能完全替代人声,也无法带来学习外语的好处。就连谷歌都没能把所有人变成研究者,翻译设备就更不能让我们更了解异国文化、产生共情了。

尽管英语现在主导了全球语言界,未来汉语或者其他语言会不会对其构成挑战呢?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2050年最强势的语言是什么语?下表就是语言能力指基于2050年的20个衡量指标得出的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