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失意的英雄(世界上最失望的人)
世界杯历史上有哪些失意者令你印象深刻?
齐达内,二零零六年世 界 杯 决 赛,这是齐达内的最 后一场比 赛,他信心满满的希 望可以拿到世 界 杯 冠 军,然后宣 布退 役,这样齐达内的职业生 涯就算是圆 满了。而当时他领 衔的法 国国 家 队,在实 力上也是超 过意 大 利 国 家 队的。法 国队在场 面上占 据优 势,可 惜的是齐达内没有经 受 住马特拉齐的挑 衅 ,最终他头 顶马特拉齐被 罚下 场,而下 场的时候,齐达内从大力 神 杯旁边走过,还默 默的看了一眼大力神 杯,当时齐祖的表 情令人心 碎,而最 终法 国队也折 戟冠 军赛 场,齐达内无 缘冠 军。而齐达内下场的那一幕,也成为世 界 杯赛 场上最令人难 忘的瞬 间。
而第 二个世 界 杯失 意 者就是斯内德,十年可以说是斯内德大丰 收的一年,斯内德带着“三 冠 王”的殊 荣和荷 兰国 家 队一起冲 击世 界 杯冠 军,在世 界 杯决 赛赛 场上,斯内德是一心希 望可以拿下冠 军的,那场比 赛斯内德的表 现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要 好,可 惜的是,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斯内德几次有威 胁的传 球,罗本都没有把 握住,甚至连单 刀都被罗本浪 费了,最终荷 兰不敌西 班 牙,无缘世 界 杯 冠 军。而赛后,斯内德一个独 自坐在草地上的一 幕,也让无数球 迷铭 记在心。
保镖队长?失意英雄?赵云:从五虎上将的排序说起
文 原廓
提及三国时代的武将群体,蜀汉的“关张赵马黄”五虎将组合,可能是被大家最先想到的。
众所周知,“五虎将”指的是为蜀汉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的关羽(云长)、张飞(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马超(孟起)、黄忠(汉升)、赵云(子龙)五位大将。当然正史中,蜀汉并没有“五虎将”的说法,而曹魏却有着“五子良将”的正式提法——“太祖(曹操)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一般认为,“五虎将”最早出现在宋元的讲史评话中。《三国志平话》卷下有一个小标题就是“皇叔封五虎将”,此后,宋元杂剧中也频频出现“五虎将”。到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正式提出“五虎大将”的组合,并将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当然,“五虎将”也不是无中生有,魏晋史学家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时,便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列一传《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仅次于《诸葛亮传》。将五人相提并论的同时,陈寿又做了进一步的评论:“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在陈寿这个曾担任蜀汉卫将军主簿、观阁令史的人看来,这五个人在能力和军功上,属于蜀汉方面最强阵容。
正是陈寿的定位与认可,给予了后世文艺创作者以灵感,将这五位蜀汉大将,打造成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文化大IP。当然,这和“五虎将”鲜明的个人形象与武略传奇是分不开的。关羽于万军中刺颜良,斩首而还,军围襄樊,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张飞当阳桥断后,入川义释严颜,巴西大败张郃,与关羽并称万人敌;马超大战潼关,险些击杀曹操;黄忠老当益壮,阵斩夏侯渊;赵云长坂救主,汉水空营寡胜众……这些身为武将的高光时刻与英雄壮举,经过相关文艺作品的传播,都为国人所熟知。要知道,蜀汉因为国小力弱,不太重视治史,加之相对位置偏僻,文献资料难以搜集。陈寿对其就有过吐槽,“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我们所能知道的“五虎将”那些高光时刻,只是他们武勇人生的一些片段。他们可能还有很多事迹,但已经淹没于 历史 的尘埃当中,永远无法为人知了。所以我们所熟知的“五虎将”并不等同于 历史 上的《关张马黄赵传》。学者易中天曾说过,任何 历史 人物和 历史 事件都有三种面目, 历史 上的本来面目,称之为 历史 形象;小说、戏剧和文学艺术中的面目,称之为文学形象;民间信仰、民众风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称之为民间形象。我们一般人接触到的大多是“五虎将”的民间形象,不同于其文学形象,跟其 历史 形象更有很大的差距。
其中,“常山赵子龙”赵云的 历史 形象,到文学形象,再到民间形象的演变,可以视作“五虎将”中最为鲜明和突出的案例,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你觉得世界上最失意的英雄是谁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 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贝多芬生平经过哪些不幸的遭遇
1、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 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 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 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 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 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2、1787年贝多芬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但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3、贝多芬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4、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5、1826年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
6、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
7、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
扩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参考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_百度百科
- 上一篇:世界上最阴暗的古宅(世界上最阴森恐怖的博物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