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错误的逻辑(世界上最严重的错误并不是你做了错的回答)

bj0012024-10-21奇闻异事0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如下:

1、张三说国家应该投入大量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李四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谬误在于张三用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自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

2、张三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谬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它们的共存有可能只是巧合。

3、张三在饭店看到李四吃鱼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小鱼,小鱼多么可爱,就像小精灵一样,你忍心伤害小精灵吗?”。谬误在于张三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4、张三看到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谬误在于张三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5、张三反对同性婚姻,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谬误在于没能给出任何证据来证明A事件的发生一定会造成极端事件的发生,所以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谬误。

6、张三是一个国产手机测评博主,经常发一些测评视频。李四看到说张三不爱国,经常指出国产手机的缺点。谬误在于张三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而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

7、张三和李四争论的时候后李四指出了张三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张三不正面捍卫自己,反而回应:“你之前也犯了逻辑谬误。”。谬误在于张三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8、张三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谬误在于生物进化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9、张三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猜出李四明天会中奖,但是第二天李四并没有中奖,于是他说是因为磁场干扰了自己的判断。谬误在于张三的猜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10、张三怀疑李四拿了他的鞋,于是就问他:“我的鞋上面是不是有个红色的标记?”。谬误在于张三提问加入诱导的成分,让对方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回答。

11、张三说他相信宇宙是神创造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神不存在,所以神是存在的。谬误在于张三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12、地上一个猴子,树上有七只猴,一共几个猴。谬误在于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来歪曲事实。

13、张三抛硬币连续五次都是正面朝上,他认为下次硬币一定反面朝上。谬误在于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14、看到《货币战争》怎么那么畅销,张三相信一定是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谬误在于一个事物或观点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

15、张三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朋友李四是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谬误在于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或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16、张三买了辆汽车,当他发现车座是人造皮革的时候,他就认为这辆车其他部位也都是人造皮革。谬误在于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对于其它组成部分并不具有合理性。

17、张三说A城市的人都喜欢和胡辣汤,李四说他是A城市的人但不喜欢喝胡辣汤,张三反驳说只有真正的A城人都喜欢胡辣汤。谬误在于张三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18、张三说李四不喜欢喝胡辣汤,王麻子却说李四是是A城人,一定喜欢喝胡辣汤。谬误在于王麻子通过一个事物的出身来判断它的好坏。

19、张三说要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不支持那就是反对他。谬论在于张三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20、张三说这本书里写的内容都是真的,因为第一章里面提到了作者所述都是真理。谬误在于张三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21、张三认为中药比西药更有效,因为中药更“自然”。谬误在于张三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的。一个事物是自然的并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

22、张三认为爷爷是个老烟民,现在80岁身体还是很健康,由此说明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谬误在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或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或轶事要更加可信。

23、张三明明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他到处说是因为这道题设计的不合理。谬误在于张三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24、张三认为运动会造成A病症,李四研究后发现运动不会造成A病症,王麻子对两者观点进行统一认为运动会造成A病症,但不是全部的人都会患A症。谬误在于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十种最容易犯的逻辑错误(一)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张志 著 第四章 读书笔记(一)

1 轻率概括

例子:“河南人都是骗子”

成因:我们的大脑都有一种对事物进行分类,好进行归类简化的自然倾向。

解决方法:给自己提出的概括所涉及的概念下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

破解轻率概括的方法很简单,一个反例就足够了。

2 预设谬误

例子:“你是不是向我隐瞒了你过去的那些烂事”

预设谬误就是别人的提问里暗藏着或默认着一个预设前提,但是这个前提是基于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才成立的。

应对做法:应该直接回应这个并不存在的假设。

破解方法:只需要为对方澄清一下你做各种选择的可能性,自然就破解了。

3 不当类比

例子:政府像父母还是像物业

破除方法:指出两类类比对象的背景不同,成因不同,还有后果不同。

4 简单归因

例子:我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因为简历写的不好

简单归因是指我们容易将事情的结果简单地归咎于由某一种或多种显而易见的原因引起的。但是这些原因仅仅是某种表象,在这些表象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却被忽略掉了。

人其实还是蛮喜欢简单归因的,因为可以马上给自己遇到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让自己看上去很无辜。人之所以喜欢简单归因,就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思考习惯,因而得以让表面原因“趁虚而入”。

一个大众所认可的答案会阻止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思维更习惯于寻找认同而不是寻找真相。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会不时地提醒自己:“这个就是唯一的原因和答案么”还有其他的原因么?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在这里插一句:安迪格鲁夫得到最好的建议,如果众所周知某事如何如何,就意味著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从侧面的说明简单归因的现象。

5 乱赋因果

将时间上的有先后关系的事情当做是因果关系。

对于一个清晰的思考者来说,既然两者本来就不存在必然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那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就不会将两者按照因果关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乱赋因果现象,甚至出现因果倒置。所以要多思考一步。多了解点常识。

生活中逻辑错误的例子

生活中逻辑错误的例子如下:

1、有一次给初二的学生做家教的时候,她问我是否可以推出结论为全体金属都具有导电性,有的金属是固体,所以全体固体都具有导电性。从物理的角度而言,这个结论断定是错的。由于并不是全体固体都具有导电性,反例为固体塑料球不导电。

2、上海今年的立冬伴随着多场降雨。我们在去上课之前通常会看一下外面是否下雨,或者是否乌云密布来抉择是否带伞。有一天,我的室友说刚刚确定下过雨了,由于外面的地是湿的。这鲜明有规律错误,即论据缺乏的错误。

外面下雨,地确定会湿,这是常识,即我们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下雨是地面潮湿的充分条件,但是地面潮湿不是下雨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我的室友所引用的地面潮湿的论据对于确定下雨这个论题的真实性而言是必要的,因此地面潮湿不能推断出下雨。

3、有一次我和挚友议论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你看《琅环榜》了吗?挚友:我只看了《云中歌》。我:那你是没看过《琅珊榜》咯?挚友: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没看过。

虽然挚友事实上没有看过《琅环榜》,我也理解她的意思,但是留心推敲她的话,我察觉她的话存在规律错误。只看过就挨弃了她看过《琅环榜》的可能性,而她之后又说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没看过,这是两种相互冲突的处境,违反了同时否认一个命题及其否决要求,产生了模棱两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