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悲壮的时刻(世界上最悲壮的时刻是什么)

bj0012024-10-19奇闻异事0

作为二战最为悲壮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又称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里,仅仅是德军战俘就高达9万,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33万德军被消灭,这令信心十足想要利用闪电战攻占苏联的德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虽说这一仗苏联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场战争不但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是二战世界战场的风向标。

首先,双方在街巷之间的对决很是残酷,城市内作战街头巷尾的,敌我双方距离都很近,时常进行肉搏,即便是现如今,巷战都是各个国家所惧怕的。而在这场战役里,巷战可谓是家常便饭,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每一米土地都流淌着双方战士的鲜血……

其次,双方的统帅都下达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击垮对方。前苏联这边不用说了,斯大林格勒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苏德双方都不想将此地让给对方。再看指挥官们,苏军的崔可夫由于长期地下指挥患有湿疹,而德国的保卢斯由于时常看地图以至于眼部痉挛,两方的将领都这样了,更不用说是普通士兵的状态更不会好的哪里去了。

最后,在此战役最为紧急之际,斯大林格勒的市民也参与到战争里,几乎全民参战不分男女老少。据记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城市里有60万居民,但在战后仅剩于几千人,很多市民都无辜惨死,他们是守卫家园的英雄。

这场战役可谓是彻底的打击了德军,给二战带来了转折点。同时也可以说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块砖,每一块土地都是士兵和百姓用血染过的。战争很恐怖,愿世间再无争纷。

航天史上最悲壮的一次任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来,为何还要出发?

1967年4月23日,前苏联“联盟一号”载着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因主降落伞无法打开,高速撞击地面,减速发动机的燃料发生爆炸,搜救人员在残骸中仅仅找到几块骸骨!而科马洛夫上校在发射前就知道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强行发射,为什么科马洛夫还要执行任务?下文一一来解读!

联盟一号与美苏太空竞赛

前苏联宇航技术的发展超出了全世界的预料,“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升空,成为第一颗真正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4年后的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远地点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环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成功返回地球!前苏联成为第一颗卫星和第一个宇航员的双料王牌!

不甘示弱的美国人也在1962年2月20日也将宇航员约翰•格伦送入了太空,而且美国在苏联宇航事业全面领先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超越苏联的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登月的“阿波罗计划”,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自此展开了为时数十年的太空争霸赛,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后续的任务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惨烈事故,但没有一起比科马洛夫的事故更惨,因为这次事故本可避免!

联盟号系列宇宙飞船

在大家的印象中,联盟号飞船的安全记录极佳,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联盟号飞船成了各国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御用首选”飞船,其实也是唯一,因为中国的神舟系列没有被授权对接国际空间站,欧洲和日本根本就没有载人飞船计划!

联盟号宇宙飞船最早来自科罗廖夫设计局提出的北方号方案,1959年开始开始研究,目的是替代上升号(第二代载人宇宙飞船,最早是东方号),计划作为登月飞船使用,但后来并没有被制造出来,这个设计后来演变成联盟-A,也就是最早期的联盟号飞船!

联盟飞船谱系

由于联盟-A继承自北方号,返回舱比较小,因此又更改设计变成轨道舱(BO)、返回舱(SA)、仪器舱(PO)、动力舱(NO)以及对接舱等模块的联盟-A-B-V型,但这个设计也没有被真正制造出来,最后演变成联盟-7K-OK、联盟-P、联盟-R等型号!

而联盟-7K-OK就是科马洛夫将要上天的型号!由于联盟-7K-OK设计进度非常仓促,并且测试过程非常不顺,为了保密期间,曾以宇宙-133号和和宇宙-140号为代号的进行测试飞行,宇宙-133号为中就曾严重偏离轨道,为防止其坠入中国境内,苏联人启动了自毁程序!宇宙-140号测试中则更惨,第一次发射导致火箭爆炸,一名工作人员丧生,两个月后再发射同样偏离轨道,飞船坠入咸海!

在日本被拍摄到的宇宙-133号的轨迹

以上就是科马洛夫的联盟-7K-OK飞船上天以前的背景,这样的飞船换谁都不敢上啊,这不是要命嘛?

科马洛夫为何还要执行任务?

据《Starman, The Truth Behind the Legend of Yuri Gagarin》这本关于前苏联航天的书中披露,这次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科马洛夫的飞船首先上天,然后第二天再发射一艘飞船,两艘飞船在空中对接,科马洛夫转移到另一艘飞船上返航!

科马洛夫的飞船预计于1967年4月23日进行,安排在这个时候是因为要为五一劳动节献礼,因此一次科学探索任务变成了政治性质的任务,飞船在发射台上时就查出203处结构性设计缺陷,但没有人将此报告递交给最高领导,因为这背后是美苏竞争且苏联此时已经开始落后的压力所致,又或者是政治压力所然,但无论是哪种,这份报告都没有出现在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面前!

据书中披露,科马洛夫的飞船替补队员是加加林,但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安排,因为加加林是全世界第一位宇航员,他不容有失,所以科马洛夫在和朋友会面时说“这次飞行任务我不会再活着回来了”,他不想让好朋友加加林替他去死,所以科马洛夫义无反顾的登上了联盟一号飞船!但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无法考证!

1964年的科马罗夫

故障频发,科马洛夫一一解决,却未能挽救任务

发射当天,火箭系统出乎意料的飞船顺利,将飞船送入了预定轨道,但入轨后各种故障开始出现,首先是天线无法打开,然后是太阳能电池板只打开了一侧,自动稳定系统也出现了问题,科马洛夫的经验让他临危不乱,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当天晚上第二艘飞船进行了紧急维修,但比较可惜的是当天晚上拜科努尔的雷暴天气破坏了飞船的助推电气系统,导致任务被取消,因此科马洛夫只能乘坐原飞船返回!

拜科努尔发射场

飞船在围绕地球飞行到18圈时启动了制动火箭,联盟一号进入返回轨道,下降轨迹与防热护盾都正常运行,似乎胜利在望,到达30千米高度时开始打开减速伞,首先被拉出的是减速伞,飞船速度开始下降,最后是主伞,结果由于设计缺陷,主伞无法打开,然后又打开备份伞,结果两者缠绕在一起。

飞船速度仍然保持在40米/秒,反推火箭在落地前工作了,但由于速度太快,根本就无法有效减速,触地后火箭爆炸了,其燃料导致飞船外壳融化,飞船整个底部已经烧毁!当救援人员赶到时飞船仍然在燃烧中,由于没有收到宇航员死亡的信号,因此还呼叫了医疗救助。

最后救援人员将飞船从深深陷入地面的洞中挖出时,科马洛夫还在中央的宇航员座椅上,但已经面目全非,能整理出来的也就部分黑色不明物质,据资料保存完整的仅有腿部骨骼!

据《Starman, The Truth Behind the Legend of Yuri Gagarin》中描述,美国在土耳其的一个监听站截获了科马洛夫和地面的通讯,据称听到了科马洛夫最后时刻的咆哮声!

延伸阅读:谣言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悲壮的2小时,说的就是科马洛夫,尽管整篇文章非常感人,但却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因为科马洛夫从飞船无法打开降落伞到坠毁,不过短短数分钟,所谓的2小时根本就不存在,而在真正打开降落伞前是不会知道降落伞打不开的!

延伸阅读:阿波罗1号

1967年1月2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34号发射台正模拟地面测试的阿波罗一号指令舱突发大火,当时飞船内充满纯氧,且飞船舱门向内打开,燃烧的高压导致舱门紧闭无法开启,宇航员在短短17秒内被烧死!如此惨痛的教训在火灾后迅速得到改进,后续任务中再无类似灾难!

阿波罗11号为纪念14位已故的美国和苏联宇航员,旁边的是一个名为“坠落的宇航员”小雕塑

从1961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的将500多位宇航员送上了外太空,也许未来的太空之路将变得更为便捷,但我们将永远铭记并缅怀这些长眠在通向宇宙道路上的先驱!

历史上有哪些悲壮的时刻?

第一、义和团百姓

清末,有这么一群毫无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只是普通人,但他们大多抱着驱逐鞑虏的心理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反帝的道路。

也许是亲人被洋人所杀,也许是看不惯洋人的横行霸道。尽管他们可能分不清好洋人和坏洋人,但他们一腔的爱国热情无比使人热泪盈眶。他们也只是普通老百姓,大可当个鲁迅笔下的看客,但他们却怀着壮志,用一身身肉躯去抵抗洋人的坚枪利炮,最后却还惨死在同胞的刀枪下。

他们就是参与义和团反帝运动的老百姓们。历史书上的那张义和团照片,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散不去……那部影片中,一排排骑兵冲向洋人的枪炮中,一排排倒下,再倒下……却没一人回头逃跑,明知是死,但仍慷慨就义…………义和团运动真实地反映了在特定国情下爱国老百姓所做的事情。

第二、崖山之后无华夏,十万军民殉国殇。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 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1941年11月7日苏联红场阅兵是很悲壮的吗?

如果说世界上最悲壮的阅兵,自然要数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阅兵。因为此时的莫斯科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随时可能被法西斯德国所吞没。斯大林在这个时候继续留在莫斯科还要做出红场阅兵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

红场阅兵仪式苏联最为重要的大型庆祝活动,苏联的政治军事高官,包括苏联所有的精英都会出席。如果这时候纳粹德军派空军过来轰炸,苏联高层有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被一锅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众所周知,1941年6月22号,恐怖的希特勒悍然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巴巴罗莎计划。希特勒派550万大军闪电进攻苏联。德军兵分三路进入苏联,在攻占苏联西部的战役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

9月6日希特勒宣布进行台风行动,目标直指莫斯科,为此,纳粹德军出动了180万大军,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和1400架飞机。到10月底,苏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打到了莫斯科郊外100公里的地方。很多人呢劝告斯大林这个时候千万别冒巨大风险搞什么阅兵仪式。正在冥思苦想进行艰难抉择的斯大林对是否要阅兵仍然把不准的时候,朱可夫的专业分析让其吃了一颗定心丸。

朱可夫分析:首先,现在天寒地冻,德军已经没有力量发动新的攻势。第二,莫斯科周围已经部署了非常严密的空中火力网,绝不会让任何一架纳粹空军的飞机飞到红场上空。第三,阅兵过后的士兵士气达到鼎盛,直接投入战场最为有利。当天莫斯科下着鹅毛大雪,斯大林冒着极大的风险在红场做了彪炳史册的演讲,场下的观众没有任何人欢呼雀跃,参加阅兵的士兵没有光鲜亮丽的服装,有的只是誓死战斗到底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