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生存风险(世界十大生存风险游戏)

bj0012024-05-27奇闻异事0

2021年,全球将面临哪些风险?

2021年,全球可能将面临两大风险。一个是新冠肺炎持续蔓延的风险,另一个就是粮食风险。

1、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风险

现在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9422万例,昨天一天又增长了74.32万例,这样的疫情增长速度可能讲给2021年的世界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而且现在美国已经出来了变种病毒,英国也出现了变种病毒,传染速度更快,这个对于未来全球的疫情防控,可能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现在来说,虽然中国,美国等国家新冠肺炎疫苗已经出来了,但是疫苗生产需要时间,运输和接种也需要时间,这样可能2021年都不见得能够全球接种上新冠肺炎疫苗。

因此,2021年,全球面临的首先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风险。

2、粮食风险

2020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世界可能未来将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将新增1.3亿人,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而到了2021年,新冠肺炎还在全球流行,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9400万例,仅仅昨天一天新增人数就达到了74万例,因此,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粮食的影响可能仍然不容乐观。

因此,2021年,全球可能将面临比2020年更严重的粮食危机。

3、结论

综上所述,2021年,全球可能面临着两大危机,一个是新冠肺炎持续蔓延的风险,另一个就是粮食不够的风险。

2021年全球将面临哪些风险?关于这一问题全球最大的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在本月4号就做出了预测并发布了《2021年最高风险报告》, “报告”中提到了2021年全球可能将面临的十大风险 ,并认为这10大风险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欧亚集团的风险预测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该集团的预测准确度极高 ,其预测团队的成员包括现任或已经卸任的世界部分国家领导人、政府顾问以及金融巨头、工商业巨头等。 最为著名的就是在去年欧亚集团的2020年最高风险报告中就准确的预测到美国将出现一次争议较大的总统大选。 果不其然,“特拜之争”很好的印证了欧亚集团的预测。

那么《2021年最高风险报告》中所预测的2021年全球将面临的10大风险包括哪些呢?

其一:全球首要风险——分裂的“山姆大叔”

分裂的“山姆大叔”被列为全球首要风险,甚至超过了还在持续蔓延的新冠疫情。

之所以作出该预测是建立在米国内部仍然对大选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议,这将会影响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权威,其政治模式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党之争、联邦与各州的关系都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经受考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其二:全球第二大风险——持续的新冠疫情

该报告指出疫情不仅会威胁生命,而且会影响经济和 社会 稳定。虽然疫苗已经投放使用,但是大流行的局面不会“急刹车”,其给 社会 给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会随之消失。而且疫情蔓延会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并很可能给一些国家造成 社会 动荡。对于一些贫困国家来说,疫苗接种不像发达国家那么迅速和全面,所以贫穷国家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复苏放缓的威胁。

其三:全球第三大风险——全球气候政策从合作转为竞争

全球气候政策在2021年将从合作转为竞争,印、澳、巴西等国将将大力保护其碳密集型资产;而欧洲将力推绿色能源,并提高对高碳国家的进口关税。

其四:全球第四大风险——中美关系紧张

报告指出中美关系在“拜”时代不会像“特”时代那样公然对抗,虽然对抗不会摆在明面上,但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会蔓延到米国盟友,两个大国之间在贸易、绿色能源、疫苗外交等领域都会保持长时间的摩擦,两国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复杂化。

其五:全球第五大风险——全球数据流动风险

数据将会成为两个大国间冷战的主战场,东方大国会加快推进“数据主权”,减少对欧美技术的依赖;而山姆大叔则会更注重数据安全,减少甚至禁用来自东方大国的软件、通信软件、基站以及其他硬件,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开始效仿山姆大叔的做法。

其六:其他风险

排在第六位的是网络冲突;

排在第七位是土耳其问题;

排在第八位的中东和低低油价问题;

排在第九位的是欧洲的未来,欧盟内部可能出现分歧或分裂;

排在第十位的是拉丁美洲的局势,极有可能出现动荡,因为拉丁美洲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存在一定的政治、 社会 、经济问题。

结语:

通过欧亚集团对2021年将面临的风险预测来看,其中 既有经济问题也有政治问题、既有单边问题也有双边问题 ,但总体来看对 抗大于合作、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问题将加剧、新老牌大国之间的竞争和桌面下的竞争也将加剧。

我觉得国内有识之士特别是决策层应该仔细分析下该份报告,研判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证据充分”,必要的时候做好充足的预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以下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正在于人类的活动。在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过程中,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有机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室,因此这类气体被统称为温室气体。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之一。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10-50公里范围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阻挡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因此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北极圈的臭氧浓度明显降低,南极圈的臭氧层还出现了空洞。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它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近数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化合物与哈龙作制冷剂、除臭剂、喷雾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释入大气并扩散入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为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统计表明,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种正受到威胁。1996年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毁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影响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四)酸雨蔓延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降落地面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及名胜古迹遭受破坏。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主要是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人类的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越高,消耗的能源也越多,酸雨的危害也就越大。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区,一个在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一个在北欧,另一个就在中国。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酸雨区不断扩大,目前酸雨区面积已接近国土面积的1/3。其控制已被列入国家绿色工程计划。

(五)森林锐减

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和不恰当的开垦,再加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近50年,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而且其锐减的势头至今不见减弱。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仅9%,约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1/3,而森林锐减的势头却并不逊色。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六)土地荒漠化

过度的放牧及重用轻养使草地逐渐退化,开荒、采矿、修路等建设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沦为荒漠,我国在这方面是较为突出的。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的贫困化。

(七)资源短缺

近数十年来,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有很多资源显现出短缺的现象。最重要的有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胁,2000年缺水人口增加到1/2以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为供应粮食所需的耕地日见紧张,而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却在不断地占用大量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在使耕地的质量不断降低,这一切使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正随着工业建设的速度急剧增加,很多矿产的储量在近数十年内迅速减少。专家预计,再有50~60年即可耗去石油储量的80%,某些贵金属资源则已近消耗殆尽。

如再不认真对待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人类总有一天会面临无米作炊的绝境。

(八)水环境污染严重

人口膨胀和工业发展所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水废水终于超过了天然水体的承受极限,于是本来是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鱼类死亡,藻类疯长,更为严重的是,本来足以滋养人体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质而使人染病,甚至致人于死地。

工农业生产当然也因为水质的恶化而受到极大损害。水环境的污染使原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加上水的洪涝灾害,构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水危机。

(九)大气污染肆虐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细小的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它们与太阳光作用,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1998年我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可见问题之严重。

(十)固体废弃物成灾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的,至今已成为地球,特别是城市的一大灾害。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周围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有的工业废弃物中含有易燃、易爆、致毒、致病、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更为严重。

显然,上述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这是涉及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挑战,人类不能回避,更不能听之任之,贸然对待。人类必须、也只有人类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

扩展资料

应对策略

1、提高认识,加强全球合作

目前地球面临着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社会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去试图解决它们,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情况有较大的好转,而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说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

2、政府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

各国各级政府的政绩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这就造成了各级政府都把追求地区经济目标和GDP的增长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如赤道附近的国家大肆开采热带雨林,大量珍惜动植物资源被破坏,但由于本国经济发展优先,对其他国家的规劝也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3、民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

社会的主体是民众,单靠政府行为是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的。民众的认识提高不上去,环境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够。

对于环境日趋恶化问题,引起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深度思考,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海洋污染、江河污染等问题,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单靠每个国家内部去解决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两个方面必须有所突破:一个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和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愿意行动起来努力改善地球环境。

另一个就是制定合理的规则、机制来公平地分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由于保护全球环境而在经济发展上遭受的损失,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优惠、补偿援助等方式进行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性。

4、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它包含四个相互关联和互补的方面:一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二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四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后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发展方式。

低碳概念的提出最初是源于发达国家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担忧。低碳经济已经被各国视为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富国(发达国家)还是穷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低碳经济都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

①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②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同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看,它是经济体为扭转过度依赖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5、加强科学研究

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研究,是指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对环境技术的研究,如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针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的科学研究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资金问题;

二是人员问题;

三是技术转让和信息共享问题。

6、加强环保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困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富裕的人们追求高消费,使环境污染加剧;贫困的人们一边忍受着最恶劣的环境,一边还要为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过度地开采地球的有限资源。

人们首先需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于是消费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这一点无可厚非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消费和地球的自我恢复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其次是人类不满足于基本生存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级别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类和地球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世界环境开始不断遭到破坏。

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气候变暖引起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

(2)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工业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臭氧层损耗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升高。

(3)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原因是过度捕猎、工业污染等。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4)酸雨蔓延。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入大气,在降雨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会损害农作物,导致湖泊酸化,鱼类死亡。

(5)森林锐减。人类的过度采伐,加上森林火灾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森林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等恶果。

(6)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采矿、修路等人类活动使草地退化。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

(7)资源短缺。其中最严重的是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短缺。目前全球约1/2人口受到缺水的威胁。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在不断占用耕地,这使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8)水环境污染严重。工业污水使得原本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在我国,七大水系的水源只有不到30%能满足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9)大气污染。悬浮颗粒被人体吸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二级空气标准适合人类生活,但我国目前只有1/3的城市一年中绝大多数天数空气能达到二级标准。

(10)固体废弃物成灾。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中含有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会污染周围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

世界10大灾难是什么

1、黑洞或吞噬地球

纽约布鲁克哈文实验室7年前建造了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将金离子以接近光速对撞而制造出高密度物质。物理学家担忧该座加速器可造出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把实验室甚至地球吞噬。

危险指数:10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几乎没有可能

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黑洞

2.机器人接管地球?

科学家预计不足半个世纪,机器人就会有近似人类的思考能力,甚至代替人类进行所有复杂的工作,甚至接管地球。

危险指数:8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高

3.动物染色体末端都有一种称为“端粒”的保护性结构。然而科学家指端粒的长度会随着人类进化而愈来愈短,令到染色体不稳定。当短到一定程度,人类就会受到与年纪有关的疾病打击,如癌症、老人痴呆、心脏病、中风等。

危险指数:8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低

放大了约13000倍之后的X染色体

4.理论上,核战将摧毁人类文明,但实际上真正危机已过。

危险指数:8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低

5.科学家估计,约每5万年便会出现超级火山爆发。地球出现一层薄薄的硫酸层,把阳光反射回去,令日光变得只有月光那样亮,维持数年。

危险指数:7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很高

6.在21世纪末,估计温室气体可能倍增,全球平均气温将会至少上升摄氏2度,可能完全改变各地的气候,引致全球粮食不足。

危险指数:6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高

7.地球受到这种撞击的机会是每100万年一次。陨石撞击会带来大量尘埃,遮挡太阳光,影响农作物生长。不过,这种影响只是短期性,人类应可以继续生存。

危险指数:5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中等

8.银河系发生星体爆炸后,若宇宙射线包括伽玛射线放射到地球,可导致气温急降,至于引致冰河时期出现。

危险指数:4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低

9.上个世纪曾出现4次流感潮,艾滋病及SARS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

危险指数:3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很高

10.科学家相信,目前全球多处地方均容易受到恐怖袭击。很多恐怖分子很容易便能制造出大量具杀伤力的生化武器。只要他们使用炭疽或天花病毒等,后果便不堪设想。

危险指数:2分

70年内发生的机会:很高

还有没有比拉登更恐怖的“恐怖大亨”?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1、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3、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4、酸雨蔓延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5、森林锐减

地球上,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6、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7、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8、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9、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