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畜牧基地(世界十大畜牧基地在哪里)
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产区
中国已形成若干独具特点、商品意义突出的区域性畜牧业基地。如大兴安岭两侧草原的肉、乳牛及细毛羊生产基地。
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细毛羊、肉用牛羊和养马基地;青藏高原东南部以牛羊为主的肉、乳、毛生产基地。
华北、西北半农半牧区以牛羊为主的肉、毛生产基地;长江流域主要盆地、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等农区,以猪、禽为主的肉蛋生产基地。
此外还有一些范围较小,但却具有某些特殊经济价值的畜产品基地,如宁夏及其毗邻地区的滩羊轻裘皮生产基地。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牛、三河马等良种牲畜和乳品生产基地;江浙湖羊、陕西奶山羊、北京鸭等生产基地。
上述畜牧业基地对稳定畜牧业生产形势,实现畜禽及其产品的供需平衡,推动畜牧业生产发展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
畜牧业基地是拥有广阔牧场或丰富饲草、饲料资源,畜牧业生产基础好,生产能力较强,能够长期隐定地向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畜禽及其产品的集中产区。
畜牧来冄头业条基地是畜牧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按其地区分布,大致分为牧区畜牧业基地、农区畜牧业基地和城郊畜牧业基地。按其生产目的分为产品畜(禽)、育肥畜(禽)、役畜、种畜(禽)等畜牧业基地。
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与本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或地区对某些畜禽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及某一良种的培育与推广的要求密切相关。世界上的畜牧业基地很多,如美国中部的牛羊生产基地、澳大利亚的羊肉和羊毛生产基地等。
世界上畜牧业或者奶牛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列举多一些。
新西兰,保加利亚,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有优良的牧场,温和的气候,科学先进的饲养生产体系,完备严谨的法律监督制度,国民对动物的喜爱情结,健康茁壮的良种)
世界上著名的畜牧大国是
(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2)阿根廷
阿根廷畜牧业非常发达,号称“世界肉库”。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产区之一,当地饲养的良种牛群被誉为“阿根廷的骄傲”。
黄金奶源带的世界著名的黄金牧场所在地
如果在全球黄金奶源带的大范围之内再次进行筛选,全球著名的黄金牧场所在地,大致有以下这些地区:
瑞士-被誉为全球黄金奶源基地
瑞士,是一个全世界都保护的地方,大部分国土都在阿尔卑斯山脉上,拥有纯净的水、丰富的牧草,秀丽的风景犹如一个童话王国,行走在上面仿佛走在仙境。被誉为全球黄金奶源基地。
据2014年环境表现指数(EPI)报告 瑞士综合环境全球排名居首,并连续几年多次都稳居全球第一。而乳业是瑞士的传统工业,其乳制品早在中世纪(1000年前)就远销世界各国。天然的森林与草场为瑞士提供了优质的牧场。其中60%的牧场属于天然草场,奶牛放养全年达200天以上,年产原奶约330万吨,30%的乳制品供出口,瑞士的畜牧业是全球发达的,乳制品的品质享誉世界。鲜奶质量好和牛吃的草有直接关系,不同草场的草、不同海拔高度的草,甚至不同年景的草对牛奶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瑞士人在割草时还特别留心不将夹杂在草中的野花弄碎,他们认为,牛吃了带花的草产的奶味道更鲜美。
瑞士法令规定:乳制品所用鲜奶,其奶牛食物全部为青草和干草,而不可使用饲料,更不能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和转基因原料。瑞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食品监管领域当中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一整套世界领先的、成熟的软件技术,可以把食品的采摘、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整个链条的监控和管理连接起来,用以对整个生产和销售链条进行监控和指导,一旦发现任何环节不达标,即可快捷、便利地找出问题并进行纠正。也是世界到目前为止,没发生乳制品事件的国家。
美国乳业之州—威斯康星州
美国的威斯康星州以其肥沃的土壤、广袤的土地、充足的水源和繁茂的畜牧资源,成为得天独厚的黄金奶源地。威斯康星州以乳业为标志性产业,乳业每年为该州经济贡献206亿美元;威斯康星人以奶牛为荣,自称“乳酪之头”;就连威斯康星州的车牌和硬币都印着奶牛或奶制品的图像,可见威斯康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乳业之州”。
威斯康星州的乳业资产在美国傲视群雄,其中奶牛场数量在美国首屈一指,共有15000个,约占美国奶牛场总数的20%;奶牛数量位居美国第二,共有126.5万头奶牛,占美国奶牛总数的14%,每头奶牛每年可为该州经济贡献17,000美元;还有约500个有机奶牛场,名列美国第一;威斯康星州还可以生产450多种不同种类的获奖奶酪,据2014年统计,奶酪生产量位居全美第一。
新西兰南奥塔哥—南纬46°的极致纯净
新西兰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黄金牧场。8000万年前,新西兰从地球大陆板块中脱离,完整保留下最初的原始风貌与自然环境。洁净空气、纯净水源、肥沃土壤与四季温润的海洋性气候,都是新西兰乳品优越品质的保障。尽管总产量只占世界的2%,新西兰却拥有国际乳品贸易的35%份额。因为高品质,新西兰出产的奶源,大多被加工成为婴幼儿奶粉。
而在新西兰南岛、南纬46°的南奥塔哥地区,更是百里挑一的婴幼儿奶粉产区。这里四季温润,年降雨量可达5000ml,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100多种天然牧草。这里的牧场几乎全年都能纯天然运作,奶牛也几乎全年都能呆在室外,无需顾虑夏日的高温及冬日的寒冷。这里与南极隔海相望,可是说是“世界尽头的黄金牧场”,严格限定的每英亩一头奶牛的畜养密度、清新富氧的清新空气、就地掘井即能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源……这些条件都保证了乳品的高营养、高品质与极致的纯净。
荷兰—牧场之国
荷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由四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拥有温润的海洋性气候,而且国土之中河流综合,水资源特别丰富。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是欧洲重要的肉类和奶制品出口国。
法国诺曼底—欧洲乳仓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奶酪出口国、最大的乳清出口国,法国在乳制品的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法国地处地中海气候带,法国农业土地面积28000万公顷,其中牧草面积14900公顷,为发展乳制品行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法国的诺曼底地区,有着“欧洲乳仓”的美誉。
澳大利亚东南部 – 袋鼠之国的第三产业
与新西兰一样,澳大利亚拥有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纯净生态。在沿海、由于是东南沿海地带,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些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
乳业是澳大利亚继牛肉和小麦之后的第三大农业部门,从业人员4万人,乳产量约占世界乳产量的2%,贸易量约占世界乳品贸易总量(按折成牛奶计算)的10%,居世界第三位。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潘帕斯草原的主要部分在阿根廷境内,少部分在乌拉圭南部。潘帕斯草原的牧场,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牧场的规模特别大,有些草场面积在5000公顷以上,经济效益良好。
阿根廷约有850家乳企和11800个牧场,2012年牛奶产量达1200万吨,是世界上第五大乳品出口国,约占全球乳品出口市场的4%;阿根廷生产的25%的乳品用于出口,主要是奶粉、奶酪和乳清粉。
爱尔兰—小岛国与大基地
爱尔兰这个“翡翠岛国”共有440万公顷用于农牧业生产,其中80%以上的土地均为优质草场。这里总计有13.56万个农场,牲畜存栏总数1600余万头,牲畜数量是人口数量的4倍。爱尔兰的国花为白三叶草,这也是著名的一种高营养牧草。
历史上,爱尔兰本就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被称为“欧洲的农村”。农牧产品、尤其是乳制品出口依然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虽然爱尔兰只是一个小小岛国,却是全球著名的乳制品原料基地,这里的奶制品90%用于出口,多数被作为奶粉原料。
世界十大草原之最-详细资料
一. 最“豪华”的草原
世界上所有草地中组成最复杂、景观最华丽、产量最高、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一类草原不在别的 地方,就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东部以及其它类似的一些地区,这就是温带草甸草原。
温带草甸草原是森林向草原过渡的一种植被类型。形成在比较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一般在450毫米左右。土壤为?钙土。这类草原植物种类组成相当复杂,一般每平方米内有不同植物5种,其中多数是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的种类,如贝加尔针茅、地榆、黄花、日阴菅等等。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高度可达到40-50厘米,每公顷可产干草1600-2400公斤,因而是温带草原中产量最高的一种类型。这类草原是发展牛、马等大家畜较好的畜牧业基地。也是草原生态旅游极好的去处。但是这类草原自然条件较好,因而被开垦作农田,种植春小麦、油菜的面积较大。也正由于如此,草甸草原保存面积不大。而一旦被开垦为农田,则严重退化现象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内蒙古草甸草原
二. 最“典型”的草原
在那么多类型的草原中,那一种草原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呢?所谓最典型,就是说它的气候、植物、动物、土壤等最能代表草原的生态环境。根据各方面的研究,一致认为大针茅典型草原是最有代表性的类型。为什么呢?因为大针茅草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温暖半干旱的气候,年降水量平均350毫米左右,土壤为栗钙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区。组成大针茅草原的植物约60种,每平方米15种左右。主要有大针茅、羊草、克氏针茅、冷蒿、苔草、知母、糙隐子草等。这一类草原平均高度30厘米左右,每公顷产草量1300-2000公斤。在土地利用上主要是用于打草场,局部地区为放牧场。但如果用于放牧,由于大针茅的果颖有很强的芒针,常常刺入羊皮,在羊皮上留下许多针孔,会影响羊皮的质量。这一类型草地不可开垦为农田。大针茅典型草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的退化。
内蒙古大针茅典型草原
三. 最“湿润”的草地
草原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降水量较少,土壤和大气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很缺水的状态,但是有一种草地不仅不缺水,而且很湿润,这就是沼泽,它是草地的一种。在我国辽阔的东北平原,除羊草草地外,还有大面积的沼泽草地。沼泽草地主要分布于相对低洼的地方,如齐齐哈尔附近的札龙。沼泽草地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比较简单,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如芦苇、香蒲、茭笋、水烛等,芦苇沼泽草地植物高度一般较高,可达到150-250厘米,生物量较高,每公顷可产干草3000公斤,沼泽草地常与大面积的水体相联,因而常成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沼泽草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所以成为许多候鸟迁徙停留之处,如有名的丹顶鹤和许多其它鹤类,从三月底到八月底常在这些地区停留、繁殖、生活。因而在这些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十分必要。我国有名的札龙、向海、达里诺尔等自然保护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类沼泽地有绝佳的景观和极好的科研价值,所以要很好保护。
东北芦苇沼泽草地
四. 最“干旱”的草原
最湿润的草地是沼泽,那么最干旱的草地是什么呢?地球上最干旱的草地是--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是草原植被中最干旱的一类草原。在我国,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京二线以西地区,如西苏旗等地。这类草原年降水量一般只有200毫米左右,生产力较低,平均每亩约455公斤。不过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很有价值,发菜就是其中一种。发菜是一种低等植物,形状如头发,故而得名,因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因而受到希望发财的人们的喜爱。搂取发菜对草场常造成严重破坏,故我国政府命令禁止搂取发菜,自2000年起,更颁令取缔发菜市场。荒漠草原地区生态环境严酷,放牧牛、绵羊都很困难,只有山羊、骆驼等可以生存。
荒漠草原
五. 最“干热”的草地
在我国云南南部元江、澜沧江、怒江及其若干支流所流经的山地峡谷地区,分布着我国最为干热的草地,这里气候炎热而干旱,年降雨量小于1000毫米,集中于雨季,而旱季较长,蒸发量一般大于降雨量的2-4倍,具有非常明显而特殊的干热河谷气候。土壤是红褐色的红壤,多含砂质和石砾或碎石。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而贫瘠,在河漫滩以上较低的台地上,首先形成稀疏的旱生草丛,逐渐演化形成稀树草原。
元江干热河谷的稀树草原,以扭黄茅为主构成草本层,高度达60-80厘米,地面覆盖度可达到90%。草本层中还有双花草、小菅草等,灌木生长分散,丛生,高度多在100厘米以下,覆盖度很小,虾子花、牛角爪、疏序黄荆、红花柴、元江羊蹄甲、火索麻、朴叶扁担杆等有零星分布。稀疏孤立的乔木树种,一般高3-7米,树种有木棉、厚皮树、毛叶黄杞、火绳树、余甘子、九层皮等。这种稀树草原多作为放牧场,也种植某些热带作物。但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壤贫瘠,所以生产力都较低。
干热河谷稀树草原
六. 最“高寒”的草地
世界上海拔最高,温度最低,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草地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三个地形阶梯,其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这里温度低,气候寒冷,太阳辐射强,尤其是紫外线辐射高,风大、风多,植物生长期很短。土壤被强烈风化,且土层浅薄。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必定能适应这一恶劣的生态环境,蒿草等植物就具备这一能力。在青藏高原有大面积的以蒿草为主的草地。如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以及阿坝等比较湿润地区。而构成这一草地的植物,除蒿草外,还有高禾草、苔草及杂类草等,蒿草高寒草甸草丛平均高度低于20厘米,产草量较低,但地下部分生物量很高,而且植物地下部分根系纵横交错,密集成网,十分发达。这类草地由于温度低,故有机物质分解很慢,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但有效养分常很缺乏。青藏高原的这种高寒草甸由于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食口性强,是很好的牧场,家畜也很具特色,牦牛、藏羊是其代表。同样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农轻牧,以及重家畜而轻草场的观念与政策,所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
高寒草甸
七. 最“耐盐”的草地
在我国内蒙古、陕北、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盐生草甸,这是一种最耐盐的草地,这种草地由具适盐、耐盐或抗盐特性的多年生盐生植物(包括潜水中生植物)所组成。盐生草甸由于环境条件严酷,种类组成比较贫乏,很多种类具有适应盐化土壤的特征。有些种类根系很深(如大叶白麻、甘草、芨芨草),以躲避含盐量很高的表层土壤;有的叶肉质化(如西伯利亚蓼、盐爪爪等);有的通过向外分泌盐分以避免过剩金属离子的危害(如补血草、柽柳等)。芨芨草盐生草甸是其中一个代表,这种草甸中的芨芨草为盐生旱生禾草,生态适应幅度很大,常形成巨大的密丛,草丛高一般100-150厘米,高者可达200厘米,叶层高约60--80厘米;群落的种类常有10多种,总盖度40-60(80)%。因地下水位深浅和盐渍化程度的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群落 。与芨芨草一起还有赖草、小獐茅、芦苇、鹅绒委陵菜、野胡麻、肉叶雾冰藜、樟味藜等。
芨芨草草甸产草量变动较大,亩产鲜草一般为400--600斤,高者可达1000斤;芨芨草幼嫩时期草质较好,花期以后秆硬叶枯,草质显著变差。
芨芨草草甸广泛地作为天然放牧场利用,主要是大牲畜的冬季放牧场,春秋也常利用,部分地区也放牧羊群,特别是寒冷季节和干旱时期,牧草缺乏,但它能残存。
盐生草甸
八. 最“漂亮”的草原
在新疆阿尔泰山以及塔尔巴哈台山,乌尔卡沙尔山,沙乌尔山等山地分布着最漂亮的山地草原,这里的草原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连为一体,成为欧亚大陆草原的一部分。
这一草原区域,山前平原及低山区的降水量约为120-200毫米,随着海拔升高,有所增加;1500-2000米的中山地带降水量可在500毫米以上。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自西北向东南有很大差异。其中夏季降水量占30.6%,春季占21%,冬季占18%,秋季占30%,降水分配还比较均匀。
这一草原以广泛分布的沙生针茅为其重要特点。其次还有沟叶羊茅、小蒿等。这一草原区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其天然草场有效利用面积占全新疆的1/5,在全新疆草场平衡中的载畜能力为1/4,草场的主要缺点是冬场面积太小,所以四季草场不平衡,夏场有富余,冬场不足,这种情况成为更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的严重障碍。所以改良冬场,建立稳产高产的人工饲草饲料基地,是保证该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山地草原
九. 最“肥沃”的草原
地球表面有20%的面积都是草地,如此大面积的草地,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并具有不同的动植物种类组成。草地科学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草地类型,如高草原、矮草原以及稀树干草原、荒漠、草甸等。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草原中,高草原是生产力最高、土壤最为肥沃的类型。
高草原是指草丛高度1米左右的天然草地。这类草原多形成于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比较好的气候条件下。在优良的气候条件下,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好的环境。因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生产力高,植物地上部分以及根系生物量都很高,这就为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提供了好的物质基础。因之形成了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肥沃的土壤。由于这类草原条件较好,所以大都被开垦为农田。如我国的东北、乌克兰、美国的南部等地。而且成为好的玉米、小麦产地。而保存较好的高草原在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国仍有较大面积,这些地区的牧草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资源。
加拿大高草草原
十. 最“脆弱”的草原
与高草原不同的是矮草原,矮草原是指草丛高度50厘米左右的天然草地。这类草原形成于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这类草原植物种类组成比较简单,产草量较低,自然条件较差。如欧亚草原的中部,美国西部、非洲荒漠的外围等。从全世界来看,这类草原多数都还保存着原始面貌。没有开垦为农田,主要用于放牧利用,饲养羊、牛等,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由于这类草原生态环境比较差%A
- 上一篇:世界十大珍稀石种(世界十大珍稀石种排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