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隋炀帝皇后萧氏(隋炀帝皇后萧氏和李渊)

bj0012023-12-17奇闻异事0

隋炀帝的萧皇后你了解吗?能和我说一说吗?

说起萧皇后,那可是梁武帝与张皇后的掌上明珠。隋朝建立之后萧皇后嫁给了杨广,成为了晋王杨广的正妃。萧皇后精通医术,而且非常知书达理,颇知占侯,深受隋文帝的喜爱。在自己夫君夺取皇位的经历中,萧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久之后杨广继位,成为隋炀帝。隋炀帝册封为萧后,至此母仪天下。到了这个时候,萧后已经接近40岁了。

后来江都发生政变,隋炀帝杨广被自己的部下宇文化所弑,此时的萧后与皇室成员都深陷江都。宇文化垂涎于萧后的美色,但是萧后提到要以帝王的规格厚葬杨广,不然自己宁死不从。于是宇文化满族了萧后的要求,在这一切事情都处理完之后,萧后便无可耐可的嫁给了宇文化。不久之后,宇文化称帝,册封萧后为淑妃。从此宇文化对萧后就进入到一种痴迷的状态,导致荒废朝政,不久之后便被窦建德所杀。

这窦建德也是早就听说萧后的大名了,令人去寻找萧后。见到萧后后果真就是一见倾心了,立即被接到了宫中。不过,这窦建德也没得以多久,在与唐国公李渊的战斗当中被杀了。而此时北方突厥的实力也是突飞猛进,远嫁到突厥可汗和亲的,原来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打听到了萧后与自己家人的下落,于是便派了使者前来迎接萧后一起其他亲属。

唐太宗贞观四年向突厥发起了进攻,最后把萧后从突厥人的手中给救了回来。这个时候萧后已经48岁了,可即便已经是高龄女性,唐太宗李世民对萧后依然是一见钟情了。最终萧后得以安享晚年,贞观21年,也就是公元647年萧后崩逝,享年81岁。

隋朝萧皇后的资料简介

萧皇后,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萧皇后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萧皇后生平简介

萧皇后,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出身于名门世家兰陵萧氏,父亲是西梁孝明皇帝萧岿。

萧皇后于二月出生,而江南的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所以萧皇后自幼由叔叔萧岌抚养,但萧岌夫妇带了萧皇后不满一年就双双离世了,萧皇后便交给了舅舅张轲抚养。但是张轲家境贫寒,因此彼时贵为公主的萧皇后也不得不跟着操劳家务。

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为次子杨广选妃,最终将萧皇后迎回,封为晋王妃。萧皇后与杨广婚后生活和谐,夫妻恩爱,成婚不久便随着杨广到晋阳赴任。后有孕被迎回大兴,生子杨昭,即后来的元德太子。杨广夺嫡时,萧皇后亦出了不少力,后杨广被封为太子,萧皇后亦成为了太子妃。

杨广即位后,萧氏被封为萧皇后,杨广在位多有失德,萧皇后也时常规劝,但杨广都不听。杨广在江都之变遇害,萧皇后与皇室诸女流落多处,公元647年,萧皇后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将其以皇后之礼与杨广合葬,赐谥号愍。

萧皇后的野史

萧皇后,是隋时期杨广的皇后,因父姓萧,故被人称之为“萧皇后”。萧皇后本就是西梁国的公主,只是因为出生的月份在二月,在古代,二月出生的女子被视为不详的代表,所以萧皇后一出生便没有在父母身边度过,而是辗转在自己的叔叔和舅父家居住。

萧皇后的一生是带有神秘的色彩,根据野史上的记载,萧皇后是一位身边都有桃花围绕的女子。萧皇后与第一任丈夫杨广相差十二岁,然而因为萧皇后对于杨广夺储君之位有功,所以不管之后杨广身边又有多少美女,杨广对萧皇后都是敬爱有加。

直到杨广离世之后,宇 文化 及打起了萧皇后的主意,逼迫萧皇后留在自己的身边。然而或许是命运弄人,刚打胜仗的宇文化及却打败给了窦建德,并被窦建德在聊城杀害。宇文化及死了之后,萧皇后又一次成了别人的王妃,也就是窦建德的王妃。后来远在突厥的公主打听到她的下落,将萧皇后接到了塞外,因为萧皇后的美貌没有减退半分,到了塞外之后便成了可汗的新王妃。平静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很久,老可汗死后不久,萧皇后又成为了新可汗的宠妃。政局的变化总是让人无法预料,突厥军队被唐朝的将领打败,萧皇后因此机缘回到了中原。本想着回到自己久别的故土便能平静地过上生活,可是唐太宗自从第一次见到萧皇后开始便不顾年龄上的差距,执意立萧皇后为昭仪。最后萧皇后在六十岁时死于唐朝的宫中。

虽然萧皇后的经历是野史上的相关记载,是否真实也难以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历史 上的萧皇后确实存在过。

杨广与萧皇后的 故事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出身中古 政治 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隋炀帝即位后,萧后虽年过四十,仍得到其宠爱和敬重。炀帝之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

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归长安,居长安城兴道里。萧后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其与炀帝合葬扬州,谥曰愍。

杨广的皇后是萧皇后,但是她和很多有记载的皇后不同,史上对她没有记载。萧皇后在9岁的时候就被隋炀帝选中了,从此她在宫中学习生活,到了13岁的时候嫁给了隋炀帝,开始了她坎坷的皇后生涯。之所以称她的命运坎坷是因为她在隋炀帝死后就被突厥送去侍奉可汗,杨广和萧皇后的故事以这样的结局结束,着实令人觉得凄凉。

猜你感 兴趣 :

1. 隋朝萧皇后的历史

2. 历史上一代妖后萧皇后简介

3. 历史上萧后是指哪位皇后

4. 隋朝皇帝杨广生平简介

5. 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的萧皇后叫什么名字

萧后(隋炀帝杨广皇后):萧后虽无名字记载,但萧后历经五主而不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妖娆的皇后,《隋唐演义》中为萧后取名萧美娘。 隋炀帝萧皇后(约566年—648年),天保五年(566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西梁国都江陵(今湖北省沙市),后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隋炀帝杨广的皇后,性婉顺,好学能文,此女天生丽质,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 古代江南风俗,认为二月份出生的子女,命运多舛,萧氏是二月出生的,萧岿以为不详,把她送给远房亲族萧岌抚养,萧岌夫妇早逝,又转送母舅张轲抚养,张轲的家里一贫如洗,萧氏虽是出生于帝王之家的千金小姐,却在民间长大,并亲身劳作,自小却经历了不少苦难。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杨坚为14岁的晋王杨广向后梁求选晋王妃。但宫中几位公主的八字全都与杨广不合,于是萧岿将萧皇后从舅舅家接回来,一合八字,竟然大吉,于是选为晋王妃。萧皇后美貌有德行,很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杨广对比他大三岁的萧氏也十分宠爱和尊重。婚后夫妻恩爱,生下两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暕。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广被立为太子,萧氏为太子妃。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杨广即皇帝位,册封萧氏为皇后。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广罗美色,萧后曾对他进行劝谏,说:“母后驾崩之前,曾与臣妆谈及治家之道,一要检朴,二戒女色,今皇上所为,恐非社稷之福,”炀帝认为母后过于固执迂腐,反劝萧后不要受母后的影响,认为人生在世,应及时行乐,萧后劝谏不纳,便写了《述志赋》以明志,炀帝拿来一看,当读至”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时,点头称赞,并认为皇后太自谦了,继读至“原立志于恭俭,私自兢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苟无希于滥名。”看出皇后是以赋进谏,便再也不愿看下去了。 萧后颇旷达,地炀帝临幸其他妃嫔,也不嫉妒,只是劝皇上不要因玩乐而废政事,她性喜恬静,炀帝则喜到处巡游, 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 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隋炀帝带领一、二十万人,乘船游江都(今江苏省扬州),令太子杨昭留守长安,炀帝在扬州玩乐了八个月,杨昭从长安跋涉来朝见,炀帝命他赶快回去,时值酷暑,杨昭中暑大病,不久便死了,萧后十分痛心,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乘机进谏,炀帝勉强答应不再巡游。 大业六年(610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因而,大业十二年(616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608年至616年,炀帝又两次巡游江都,一次巡游长城,三次发兵征伐高句丽,耗资甚巨,横征暴敛,民怨沸腾,激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密谋兵变,宫人禀告萧后,萧后令其上奏,炀帝闻奏大怒,竟把上奏的宫人斩首,以后宫人再向皇后禀及兵变消息,萧后叹气道:“天下事一朝至此,业已不可挽救,奏报了,只有增加烦恼而已。”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杨广于江都,船载萧皇后、宫人和珠宝西归。不久,宇文化及又被王薄所杀,萧皇后被窦建德接入军中。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封萧皇后八弟萧瑀内史省内史令。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八月,嫁入突厥的隋义成公主从突厥派使者接萧皇后入突厥。萧皇后携孙杨政道、侄孙萧嗣业共赴大漠,寄居突厥长达10年。 公元627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萧瑀任左仆射,后迁晋州都督、太常卿,长子萧锐尚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公元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打败突厥,遗使迎回萧后,这时她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萧后在回长安的途中,举目环顾,不禁兴叹道:“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李世民对这位表婶颇礼遇,赐良宅,留居京城。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皇后以82岁高龄病逝于长安。唐太宗下令把她和隋炀帝合葬在江都。 关于萧皇后的年龄,虽然史书上没记下她的生卒年月,但是根据她丈夫和儿子的年龄推断,她应该只会比杨广大。 《隋书》:“开皇元年,(杨广)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然后又有:“(开皇)十年春正月乙未,以皇孙昭为河南王,楷为华阳王。” “(杨昭)年十二,立为河南。” 有许多书籍上称萧皇后比杨广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时年四十多岁、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封为昭容等等(清朝褚人获《隋唐演义》,近代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都采用此说)。 按:杨昭在开皇十年(590年),年十二。应生于579年(北周大象元年,西梁天保十八年),萧皇后至少十二三岁,当年杨广十一岁。所以618年江都政变,萧皇后至少五十二岁;630年自突厥南反,萧皇后至少六十四岁;648年去世,萧皇后至少八十二岁。 另:小说《说唐》和评书《隋唐演义》里说,萧皇后叫“萧美娘”,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还有萧美娘调戏李世民,私通李密的故事。这些更是无稽之谈。 《萧氏族谱》上说萧皇后是比杨广大三岁,推算为天保五年(566年)出生。

隋炀帝皇后萧氏一生嫁了6位帝王,她到底有多漂亮?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女性,一生嫁了6位帝王,即使在63岁的时候,还风韵犹存,还有一个臭弟弟甘愿为其接盘。那么,这位女性到底是谁,到底有多么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探这位传奇的萧皇后的绝世美貌。

她就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皇后,这个女子不简单,一生令六位帝王倒在了自己的石榴裙下。她出身于兰陵萧氏,父亲为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为张皇后,出身高贵。在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隋文帝通过占卜,选她为晋王杨广的妻子。她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卜之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生育三子一女。

萧皇后最牛的是精通占卜之术,在隋文帝考虑废除太子杨勇的时候,萧皇后通过占卜就早已知晓,并且说晋王必定坐拥天下,坚定了杨广夺嫡的信心。总之,萧皇后在杨广的夺嫡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杨广称帝后,对萧皇后更是宠爱有加。

亡国飘萍,命运悲惨!在杨广称帝后,他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搞得民不聊生,萧皇后曾多次冒死进谏,但隋炀帝杨广固执己见。后来,天下大乱,隋炀帝杨广在扬州被宇文化及杀死,而萧皇后成了宇文化及的俘虏,暂时成了奸臣宇文化及的女人。后来,她带着幼孙、皇室诸女,被乱军带到了山东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萧皇后,并将其暂安置于武强县。在这之后,突厥可汗遣早年和亲的义成公主(萧皇后的小姑子)为使,将萧皇后等人接到了突厥,也是够奇葩的。后来,老突厥可汗去世后,她又到了新继任的突厥可汗手中,真是好不悲惨。就这样,萧皇后在不停地被转手。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灭东突厥,迎萧皇后回京。虽然此时萧皇后已经63岁,但风韵犹存,李世民对其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人生若只如初见,再回首,往事如烟!公元647年,萧皇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以后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2013年11月,在扬州一个工地的垃圾堆下发现的隋炀帝墓中,发现了一具身高约1.5米的女性骨骸。根据随葬品和遗骸的鉴定,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证实墓主人正是隋炀帝的萧皇后。史书记载萧皇后面容姣好,结合其身高,她应该就是一个小鸟依人的“萝莉妹子”。但关于萧皇后嫁给六个男人的事情,多见于野史,真假难辨。各位,你们说呢?

萧皇后简介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年-647年),出身中古政治 文化 世家兰陵萧氏。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隋炀帝萧皇后简介,供大家阅读!

隋炀帝萧皇后简介

贞献皇后萧氏(?-847年6月1日),福建人。唐穆宗的侍女,唐文宗的生母。在唐穆宗为建安王时,入十六宅得侍。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生儿子李涵(后来的文宗)。宝历三年(826年)正月,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想拥立穆宗的弟弟李悟。中尉王守澄与杨承和、魏从简、梁守谦率兵杀死刘克明,迎李涵即位为唐文宗。唐文宗以母亲为皇太后,敬宗的母亲为宝历太后,加上太皇太后郭氏,后宫一共有三个太后。萧氏老家有一个弟弟,因为萧氏离家时年幼,已经认不清弟弟的模样了,所以先后有萧洪、萧本、萧弘三人冒充皇舅,一时他们都有很大的权势,但是后来被发现,他们都被流放。而太后真正的弟弟却从没有和姐姐见面。开成五年(840年),文宗死后,他的弟弟武宗即位。萧氏改封为积庆太后,大中元年(847年),积庆太后去世,谥号贞献皇后,当时已是唐宣宗(穆宗的弟弟)在位时。

隋炀帝萧皇后人物生平

萧家有女

萧皇后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张皇后,南兰陵人(今常州武进万绥乡人)。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便双双去世。萧氏遂转由舅父张轲收养。张轲虽然为安平王萧岩僚属,但家境贫寒,因此贵为公主的萧氏亦随之操劳家务。开皇二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选妃于梁国,因为梁国诸公主的占卜结果皆不吉,于是从张轲府中迎回萧氏,占卜为吉,策为晋王妃。

密勿经纶

年轻的晋王夫妇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开皇二年成婚不久,晋王妃萧氏便随丈夫前往晋阳赴任。开皇三年四月初二,隋文帝梦见一位天神从天而降,说将会投生于杨家。不久,就传来了晋王妃在并州怀孕的消息。于是隋文帝便将晋王妃迎回大兴,安置在大兴宫的客省。次年正月,晋王妃生下长子杨昭,即后来的元德太子。

开皇五年,晋王妃又生下次子杨暕。开皇六年,晋王妃生下长女,即后来的南阳公主。

杨广坐镇江南、大力拉拢江南士族和佛教高僧时,晋王妃梁朝皇室的出身和佛教信仰的背景为其在江南加分不少。

在晋王杨广决心夺嫡的时候,王妃萧氏亦全力支持。杨广想与心腹郭衍商讨夺嫡之计,又怕无故往来招人非议,便借口晋王妃萧氏为郭衍之妻治病,郭衍夫妇方能往来江都。

每当独孤皇后派遣宫人前往探视晋王夫妇时,王妃往往与宫人同寝共食,借以讨好独孤皇后。

在隋文帝决定废除太子杨勇的时候,曾试探高颎说,晋王妃颇知占侯,有神附身于她,言晋王必定坐拥天下,怎么办。

开皇十五年左右,晋王妃萧氏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久久不能痊愈,杨广命柳顾言致书智者大师,请求他为萧妃祈福。智者大师率僧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之后萧妃便痊愈,晋王十分高兴并大肆庆祝。

开皇二十年,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太子,王妃萧氏亦随之成为太子妃。

母仪天下

仁寿四年,隋文帝崩于仁寿宫,杨广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大业",并册封萧氏为皇后。这时杨广三十七岁,萧皇后三十九岁。隋炀帝在即位后,多有失德,萧皇后婉谏无果。杨广曾数次下江南,萧皇后必随行;史书中也所记录著许多杨广对萧氏所说的话。对于杨广的暴政,萧皇后因为惧怕而不敢直述,而作《述志赋》委婉劝戒。

萧皇后正位中宫之后,兰陵萧氏作为外戚,获得了不少恩遇,《隋书》记载:"琮之宗族,缌麻以上,并随才擢用,于是诸萧昆弟布列朝廷。"。萧皇后的亲人也得到了隋炀帝不少关照。

身若浮萍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杨广带领后妃、文武百官第三次下江都,至此,隋王朝统治陷入分崩离析,因杨广长期滞留江都,臣下大都怀有贰心,有宫女禀告后说:"在外听说人人都想要造反。"萧皇后说:"你去奏报陛下。"于是宫女向杨广禀告了这件事,杨广大怒说:"这不是你该说的话!"将宫女处斩。后来又有宫女来对萧皇后说:"宿卫们三三两两的商议谋反。"萧皇后说:"天下大事到了这个地步,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何必禀告呢,徒令陛下增添烦恼而已!"从这以后没有人再说这事。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江都政变,身在行宫的杨广被叛军宇文化及等所弑,萧皇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被乱军带到了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并将皇后暂安置于武强县。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兼杨广堂妹,因此关系,遂处罗可汗遣使恭迎皇后。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处定襄。

斜阳落处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灭东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氏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八十一岁。萧氏逝世后,唐太宗以后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隋炀帝萧皇后历史评价

杨广:"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

《隋书》:"二后,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文献德异鸤鸠,心非均一,擅宠移嫡,倾覆宗社,惜哉!《书》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高祖之不能敦睦九族,抑有由矣。萧后初归籓邸,有辅佐君子之心。炀帝得不以道,便谓人无忠信。父子之间,尚怀猜阻,夫妇之际,其何有焉!暨乎国破家亡,窜身无地,飘流异域,良足悲矣! "

《隋书》:"昔文皇潜跃之际,献后便相推毂,炀帝大横方兆,萧妃密勿经纶,是以恩礼绸缪,始终不易。"

隋炀帝萧皇后影视形象

1996年《隋唐演义》:吴丹饰演萧皇后;

2005年《开创盛世》:萨仁高娃饰演萧皇后;

2005年《秦王李世民》:阎青妤饰演萧皇后;

2005年《傻小李元霸》:宁静饰演萧皇后;

2008年《隋炀帝》:胡晓婷饰演萧皇后;

2012年《隋唐英雄》:刘晓庆饰演萧皇后;

2012 年《隋唐演义》:白冰饰演萧皇后。

隋炀帝萧皇后考古发现

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考古发掘执照,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合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考古队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迹象136座、夯土2处、沟2条、砖基1处、井5口、坑(塘)29个。

二号墓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12.64米,宽5.9米,残高1.6米。墓室东、西、北壁各有3个小壁龛;甬道两侧各有1小耳室。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质地莹润;铜器有编钟、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陶器有罐、炉、钵、灯、几、磨等,陶俑有牛、马、猪、羊、骆驼、双人首蛇身俑、文官俑、执盾武士俑等,部分陶器有 彩绘 ;瓷器有青釉辟雍砚1件,造型精美;一套女性用冠饰,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隋炀帝萧后。

隋炀帝萧皇后简介相关 文章 :

1. 隋秦王杨浩历史介绍

2. 隋炀帝杨广长子杨昭

3. 宣华夫人为什么嫁给杨广父子

4. 李世民一家的怪异性取向

5. 关于皇帝后宫三千佳丽的趣闻

隋炀帝的萧皇后真的侍奉过6位皇帝吗?真相如何?结局又如何?

一些电视剧把隋炀帝的萧皇后塑造成美貌绝艳的形象,并且还十分受到隋炀帝的宠爱。

事实上,这位萧皇后,在 历史 上确实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一生经历丰富,除了隋炀帝,还和另外5位皇帝打过交道。

那么,隋炀帝死后,萧皇后经历了哪些事呢?

她真的如传闻中所说侍奉过6位皇帝吗?真相如何?她的结局又如何呢?

据《隋书》记载,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她出生在二月,根据江南的风俗,二月出生的人不详,所以他的父母就把她交给叔父萧岌抚养。

可是萧岌夫妻俩收养萧氏不久后就双双去世了,萧氏就改由舅父张轲收养。

张轲家境贫寒,萧氏虽贵为公主,身份地位高贵,可还是要跟着舅父为生活操劳,为此她吃了不少苦。

隋炀帝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隋文帝为他选妃,选了好几个占卜都不吉利,萧岿把女儿从舅父家迎回来,让使者给她占卜。

占卜结果为吉利,于是萧氏就被册封为晋王妃。

萧氏的性格温婉顺从,有才智和学识,隋文帝很喜欢她,隋炀帝也很宠爱她。

等到隋炀帝继承皇位,萧氏就被册封为皇后。‘

每次隋炀帝出门巡幸,萧皇后都会跟随。

后来隋炀帝大兴土木、频繁发动战争,劳民伤财,百姓多有怨言,萧皇后知道隋炀帝这样不对,但是因为害怕不敢进言,只敢用 《述志赋》表达自己的担心。

等到隋炀帝巡幸江都,朝堂上下君臣离心,有宫人和萧皇后说外面人人都说要反,萧皇后让那宫人去告诉隋炀帝,宫人去了。

隋炀帝大怒,把那宫人斩了。

后来又有人对萧皇后说,常常听宿卫的人说要谋反,萧皇后其实心里很清楚这些事,但是她也无能为力,因为大势已去,告诉隋炀帝也没意义了,只不过增加隋炀帝的烦恼罢了。

之后,宇文化及、司马德戟等人发动“江都兵变”,隋炀帝被用练巾绞死。

作为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没有被杀,因为她还有用处。

在“江都兵变”这场政变中,宇文化及被推举为首领,所以隋炀帝死后萧皇后自然落在了宇文化及手里。

隋炀帝死后,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总理百官。

萧皇后一后宫妇人,没什么反抗的能力,她成了傀儡,宇文化及以她的命令立秦王杨浩为皇帝,住在别宫。

当然,杨浩这个皇帝也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宇文化及只让他签署发布敕令,还派人看住他。

而在东都留守的隋朝百官,得到隋炀帝去世的消息后,果断拥立越王杨侗继位。

而早在公元617年,裴寂等人就请求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而改立代王杨侑为皇帝,等到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后,唐王李渊就接受了杨侑的禅位。

一时之间,三帝并立。

之后,宇文化及绞杀了想要夺权袭击他的司马德戟、赵行枢等人,宇文化及的权力得到了巩固。

但好景不长,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很快就被李密的军队打败,部下大都逃跑了。

宇文化及自知要败北,于是在失败彻底来临前疯狂了一把,那就是自立为皇帝。

宇文化及称帝,还把拥立的皇帝杨浩给毒死了。

此时,萧皇后还在宇文化及的阵营中,虽然她处境艰险,但是阻碍不了宇文化及当皇帝,所以她没有性命之忧。

公元619年,窦建德带兵前往聊城,以自己诛讨反叛隋朝逆贼的名义,去讨伐宇文化及,并和宇文化及连续交锋。

宇文化及大败,保守聊城,窦建德的军队从四面猛攻,最后王薄开门迎窦建德的军队,宇文化及直接被活捉。

宇文化及的政权就此瓦解,而等待萧皇后的不是隋朝王室振兴,自己拥有绝对皇后威严,而是从一个割据势力转入另一方割据势力,依旧只是名义上的皇后,实际上的傀儡。

窦建德活捉了宇文化及之后,他去拜见了萧皇后,在拜见时自称为“臣下”,还穿白色衣服为隋炀帝哭泣,表示哀悼。

由此可见,窦建德对萧皇后,该有的恭敬态度还是有的,不管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至少表面功夫做得还算到位。

见过萧皇后之后,窦建德收了隋朝的传国玉玺及车架,去安抚隋朝的百官,然后捉住宇文化及的同党宇文智及、杨士览等人,将他们斩首。

窦建德虽然以“讨逆贼”的名义打败了宇文化及,但是当他听说王世充称帝后,他的本性也暴露了,他开始设立天子使用的旗帜,出行像天子一样要清道,下达的文书也像皇帝一样称为“诏”。

其实不管是宇文化及,还是窦建德,在他们行使天子权利时,他们的存在对萧皇后来说都十分尴尬。

因为皇后和皇帝配对,前朝皇帝死了,皇后还在,宇文化及等人接二连三成为政权首领而不废后,后人就会联想,萧皇后和这些人是不是有些什么。

窦建德最后兵败被李世民俘获,斩于长安,当然这是后话。

在窦建德失败前,萧皇后就带着幼孙杨政道以及皇室诸女去到了东突厥。

为什么萧后和皇室诸女会去东突厥?

因为隋朝的义成公主在突厥当王妃,所以特地来迎接萧后和隋朝王室子嗣前往,想着庇佑他们。

杨政道又是谁?

他是齐王杨 暕的遗腹子,而 杨 暕是隋炀帝的嫡次子,当初杨政道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全都遇害,只有他跟着祖母萧后一起入东突厥。

杨政道入东突厥后,东突厥的处罗可汗拥立杨政道为隋王,还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官员、百姓交给杨政道管理。杨政道居住在定襄,依照隋朝的制度设置百官。

在东突厥,隋朝王室成员得到了优待,萧皇后在这里应该也是得到了礼遇和敬重。

萧皇后虽然一生历经坎坷,但她却十分长寿,她一直活到81岁才去世,而且她去世的地点不是在突厥,而是在唐朝的土地上。

突厥的处罗可汗去世,义成公主又改嫁给颉利可汗,颉利可汗继承了父兄的兵马,势力变得十分强盛。

这时候杨善经和王世充的使者一起劝说颉利可汗,希望他去攻打唐朝。

杨善经是义成公主的弟弟,当时在突厥躲避战乱,他去劝颉利可汗打唐朝,想必也是义成公主的意思,毕竟母国被灭谁都想尽力挽救或者复仇。

且东突厥颉利可汗之所以能兵力强势,是因为他的父兄曾受到隋朝皇帝的恩惠。如今隋朝灭亡,也该是他尽力回报隋朝后嗣的时候了。

于是,突厥进犯唐朝。

唐朝当时的局势是,窦建德、王世充这些割据势力还没消灭,唐朝内部围绕储君之争,李世民和李建成又有矛盾。

等到王世充投降,窦建德被俘,刘黑闼逃往突厥,李世民的威望和功勋积攒够了,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于是爆发了“玄武门政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成功夺嫡,并很快坐上了皇位。

李世民继位后的公元630年,唐朝将领李靖率领三千骁骑突袭定襄城,取得大胜。颉利可汗没想到李靖出兵这么快,一时间很是惊慌。

之后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秘密地携带萧皇后和杨政道投降了唐朝。

正月初九,杨政道等人到达长安,杨政道被授予员外散骑侍郎职务,而萧皇后也受到了大唐的礼遇。

萧皇后公元567年出生,到大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已经63岁,成为了一个老妇人,这样的年纪,就算年轻时貌若天仙,也早已美貌不在了。

对于一个老妇人,想必李世民是不会有任何遐想了。

萧皇后一直活到了贞观二十一年才去世,想必晚年时光过得还是挺安稳的,毕竟不用再辗转各地,担心受怕了。

萧后一生历经6位皇帝,随着隋朝的灭亡带着隋朝的血脉一路奔波,最后终于归顺大唐,确实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