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海兰珠皇太极(海兰珠皇太极小说推荐)
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的生平简介
海兰珠全名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孝庄文皇后之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海兰珠简介
海兰珠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一员,她也是皇太极的一个妃子,在她之前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已经有两人成为了皇太极的妃子。在1625年的时候海兰珠26岁,她以庄妃亲姐姐的身份朝见了皇太极,因为海兰珠长得很美丽,深得皇太极的喜爱,所以他想把海兰珠娶进宫。虽然海兰珠的家族已有皇太极的一后一妃,但皇太极执意一定要娶她,所以海兰珠与姑姑妹妹一起侍奉皇太极。
虽然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但是她天生丽质,再加上有别的妃子不具有的成熟之美,所以她成了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后来海兰珠为皇太极诞下了八皇子之后,海兰珠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更高了,他还决心把他们的儿子列为皇位的继承人。
但是好景不长,这个备受关爱的孩子最后夭折了,这让海兰珠十分伤心,她的身体本来就弱,加上这样的精神打击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她生了一场大病,在33岁的时候就离开人世了,她的去世让皇太极深受打击。那么海兰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让皇太极如此爱她呢?
海兰珠和皇太极
在1634年的时候,海兰珠进宫,那时的她已经26岁了,早已不是豆蔻年华,但是她独有的成熟和美丽还是深深地吸引了皇太极,所以她后来成了皇太极的妃子。那么海兰珠和皇太极有着怎样的 故事 呢?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她就得到了皇太极所有的宠爱,对于海兰珠为何会得到皇太极的独宠,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海兰珠很漂亮,而且她有着宫中很多女子不具有的成熟美,所以深得皇太极喜爱。除此之外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在古代,妃子有没有儿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妃子会因为生了儿子而母凭子贵,加上当时皇太极很长时间没有嫡长子,所以海兰珠生下皇子后皇太极更喜欢她了。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之外,皇太极疼爱海兰珠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海兰珠当时生下的那个孩子不久就夭折了,这令海兰珠和皇太极伤心不已,海兰珠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皇太极明白海兰珠的痛苦,他也因此对她有了更多的关心和疼爱,无奈的是海兰珠没有熬过那段痛苦的时期,最后香消玉殒了。
在古代,一般皇帝的身边都会有很多的妃子,所以很难有真爱,但是海兰珠和皇太极却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们的 爱情故事 告诉了后人什么是真爱。
海兰珠与庄妃相处的怎么样
海兰珠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人,其实除了她和她妹妹,她的姑姑哲哲也是皇太极的妃子。其实海兰珠和庄妃相处得非常好,她们和姑姑哲哲也相处得很好。
但是后宫难免少不了争斗,海兰珠和大玉儿也曾有多矛盾。当时海兰珠得到了皇太极所有的爱,她 怀孕 生了孩子后有贵妃经常去她的宫里,在她面前挑拨离间,说趁着她怀孕的时候大玉儿每天都缠着皇帝,让自己也有了身孕。海兰珠相信了,开始憎恨她的妹妹,后来海兰珠生病了,挑拨是非的贵妃没有来看过她一次,倒是她的妹妹大玉儿一直照顾着她。海兰珠为此感到抱歉,她向大玉儿道歉,大玉儿是个通晓是非的人,所以俩人也算就这么和好了吧。
虽然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把海兰珠和大玉儿的关系描写得十分差,但是 历史 上她们之间还有她们的姑姑有着同样的利益,都承担着复兴蒙古的责任,所以她们相处得很好。
海兰珠和大玉儿两个姐妹共侍一夫,同在后宫,加之姐姐海兰珠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远远地超过了妹妹大玉儿,所以她们的关系受到了后人的猜忌。其实现实中俩人难免会有摩擦,但是她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因为她们都是一个家族的人,有着共同的使命,所以她们十分团结。
猜你喜欢:
1. 皇太极长子豪格的生平简介
2. 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秘史
3. 孝庄文皇后生平资料简介
4. 清朝皇帝皇太极生平简介
5. 孝庄皇后是谁
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故事是什么?
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海兰珠虽然嫁过人(史上无载),但皇太极对她的宠爱甚过了任何一个娘娘,任何一个贵妃,包括漂亮,华贵,又善解人意的皇后,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宸妃,他给海兰珠的爱使他倾尽了他所有的真情,这是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海兰珠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妹,姓博尔济吉特氏。她是皇太极清宁宫皇后哲哲(史称孝端文皇后)的侄女,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史称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于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x0d\x0a这次婚姻是在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皇太极中宫皇后之母科尔沁大妃偕次妃前来盛京访问时商量决定的。\x0d\x0a当时皇太极最小的弟弟多铎,先已想要娶科尔沁大妃的小女儿,就是哲哲的亲妹妹。皇太极最初不同意,因为他听说此女才貌都不太出众,而多铎自幼娇生惯养,心高自傲,放荡不羁,十分任性。恐怕两人合不来,引起不愉快。这次科尔沁大妃亲自前来,既是带女儿走亲戚,也有意让多铎相看小女的意思。多铎相看之后,更加钟情。皇太极不忍违背汗父留下的幼小弟弟的意愿,更不愿为徇庇戚属而与幼弟发生矛盾。皇太极经过反复考虑,准备同意这桩婚事。\x0d\x0a皇太极带领后妃造访科尔沁次妃的幕帐,次妃热情款待,由于有后妃的光临,全部女眷出场承担招待,海兰珠也跟随前来拜见姑母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大玉儿)见面。对于既是姑夫,又是妹夫的皇太极,海兰珠当然也会问候一番。\x0d\x0a海兰珠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然而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抚媚动人。而且,当时姑娘多在十几岁就出嫁,海兰珠时年25岁,据说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人的,但是在任何历史资料中都没有关于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资料,究竟嫁没嫁过不详。不过海兰珠更具一种成熟的美。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x0d\x0a这次大妃及次妃的来访,也确定了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婚姻关系。\x0d\x0a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海兰珠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被皇太极封为关雎宫宸妃,成了关雎宫的主人,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来源于《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是皇太极爱恋宸妃,并为之最动真情的象征。\x0d\x0a崇德二年(1637),宸妃入宫两年多就为皇太极生了个男孩,即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召集文武群臣,颁发了大赦令。宠妃生子,大赦天下,这是不合礼制的事情。只有皇后才有此荣誉。但皇太极对宸妃一往情深,只愿与她厮守终老。她生的儿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所以才这样的兴师动众的。\x0d\x0a皇太极还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对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一门大加封赏。除爱新觉罗家庭之外的封赏之隆仅此一家。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宸妃的原因。谁知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极为之伤心不已。宸妃本人当然更伤痛,日日夜夜哀思亡儿,竞大大伤了身子。当然,皇太极对她的钟爱并未因此而稍减,反而更加倍地怜惜她,抚爱她,希望能为她分担忧伤,恢复健康。\x0d\x0a祟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在松山城西北十里处安营扎寨。一天,朝中大臣满笃里、穆成格等从盛京(沈阳)来到军营,报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立即召集军事会议,对围困杏山等地做了具体的部署,然后,他就启程返回盛京。\x0d\x0a可是,他没有回到盛京,海兰珠已命归西天,皇太极听说之后悲痛不已。“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大臣们都劝他节哀,但效果不大,仍然茶食不进。祖可法、张存仁、马国柱、雷兴等大臣见此情景,纷纷劝他说:“伏念皇上以万乘之尊,中外仰赖,臣庶归依。今者皇上过于悲痛,大小臣工,不能自安。以臣等愚见,皇上蒙天眷佑,底定天下,抚育兆民;皇上一身,关系重大,况今天威所临,大功屡捷。松山锦州,克取在指顾问。此正我国兴隆,明国败坏之时也。皇上宜仰体天意,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x0d\x0a皇后、宫妃及大臣们都为他祈祷。\x0d\x0a一天中午,皇太极突然昏迷了过去,嘴里胡话不止,而所有的胡话几乎都是在呼唤着海兰珠。嫔妃和大臣们非常害怕,赶忙在神像前摆设祭物,进行祈祷。过了好大一会儿,皇太极才苏醒过来。大臣们把他昏迷说胡话的情况讲了一遍。皇太极开始受到震动。他懊悔地对大臣们说:“自知过于悲悼,乃大悔日:‘天之生朕,原为抚世安民,今乃过于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过,以此示警。朕从今当善自派遣也。皇太极还说:“太祖(指努尔哈赤)病逝时,我也没有这样悲痛过。我怎么能就为一个妇人而活着呢”。\x0d\x0a后来,皇太极出猎路过宸妃墓地时,还是不能自制,放声大哭,可见皇太极对宸妃的感情之深。\x0d\x0a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但宸妃埋葬后,由于怀念宸妃,皇太极仍然不时地悲伤。大臣们看他那个样子,就劝他说:“皇上每天居住深宫,忧伤的心情没有全部消除,不如出外打猎,换一换心境。”皇太极听从了大家的劝告,遂和众大臣外出狩猎。当走到蒲河岸边,看到宸妃的坟墓时,他又开始痛哭起来。此后皇太极再也没有重返战场,结束了他四十几年戎马征程。他每次出猎,必经过宸妃墓地,总是下马伫立,长时间地凭吊默哀,以茶酒奠祭,痛哭不止。\x0d\x0a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可谓当世英主,一个以武功见著、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他亲临战场作战,流血牺牲都不离开战场。却为了宸妃在最不能离开战场的时侯离开了。从此永远离开了战场。当初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运筹帷幄,此时随着海兰珠的去世而消失殆尽。\x0d\x0a但,这世上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这种铁汉的柔情。\x0d\x0a宸妃后来居上,在宫中的地位远远超过比她年轻五岁、早嫁九年的亲妹妹庄妃,仅次于姑母皇后哲哲。\x0d\x0a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x0d\x0a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入膏盲,死在清宁宫,灵魂追寻宸妃而去了,享年52岁。\x0d\x0a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想问一下皇太极和海兰珠什么关系?
1、海兰珠是皇太极的宠妃。
2、海兰珠是幸运的,刚入宫就受到了皇太极的宠爱。妹妹孝庄虽然比她进宫早,但是和皇太极之间并无感情可说。在史料记载中,皇太极刚见到海兰珠的时候,就对她一见倾心,于是便决定娶她进宫为妃。
3、皇太极对海兰珠十分疼爱,而且对她也是有求必应,所有最好的东西都会想着留给海兰珠。海兰珠为人善良,而且做事也很低调,她没有因为得到皇帝的宠爱而骄横,她依然还是温婉大方。
4、后来海兰珠的儿子夭折以后,她整个人都变了,郁郁寡欢,不爱说话。皇太极看到海兰珠这样十分心疼,经常去她的宫中逗她开心,但海兰珠还是没躲过这一劫,最后死在了自己的宫中。
更多关于皇太极和海兰珠什么关系,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皇太极与海兰珠
不爱江山爱美人,七年相爱一生恋。
娶了15岁的贝勒之女,未育;再娶其侄女,却只生女,于是,再娶侄女的亲姐姐,终于生育一子。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曾经出现过博尔济吉特氏三女共伺一夫。其中为皇太极生育儿子的海兰珠,与皇太极这位铁血帝王谱写了一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海兰珠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她的妹妹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著名的孝庄太后。虽然海兰珠比妹妹大4岁,却比妹妹晚9年嫁给皇太极。海兰珠出嫁时已经26岁。
其时正逢皇太极西征明朝凯旋、察哈尔诸臣举国来附,天聪(皇太极国号)王朝举行了盛大庆祝仪式。
海兰珠文静贤淑,秀丽妩媚,深得皇太极喜爱。自入宫后,两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一年之后,她被皇太极册封为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姑姑哲哲皇后。
皇太极还为她专门修建了一所“关雎宫”。三年之后,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一子。欣喜若狂的皇太极马上大赦天下,把这个刚刚降生的婴儿立为皇太子。
不幸的是,婴儿未满周岁夭折,海兰珠悲痛欲绝,身染重疾。
皇太极御驾亲征,正处在战争紧急关头,忽然接到盛京皇宫来报海兰珠病危,竟然不顾一切起驾回朝,星夜疾驰。
但是,这位清朝开国皇帝还是迟了,最终只见到薨逝的海兰珠。
声泪俱下柔肠寸断,涕泪交加哭昏过去,堂堂皇帝一腔痴情。强抑悲痛,亲撰祭文,超常规丧殓,令举国哀悼。
海兰珠与皇太极7年的婚姻,却赢得了他最大的爱恋,可以说是无数女人一生也得不到的殊荣。
皇太极为什么独宠海兰珠?
因为海兰珠是皇太极的真爱。
皇太极为了大清江山一直在战场上拼搏,母亲去世之后就没有人再真正关心过他,后宫佳人虽多,但都是政治婚姻,带着功利目的。
皇太极位高权重,女人众多,可是内心却没人来抚慰,肩负满蒙联姻的孝端文和孝庄文无法袒露真心,而西宫贵妃和东宫淑妃则是死敌的遗孀,更是无法接受,至于其他人,功利性太强,更是不能袒露。
而海兰珠刚好弥补了心灵上的缺失,她性格温婉,善解人意,完全符合皇太极内心对女子的要求,而海兰珠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新的感情让她更加珍惜,她的体贴入微,完全明白皇太极所想,默默的陪伴在他身边。
入宫之后,海兰珠还能够帮皇后处理宫中庶务,可以处理好和宫中各嫔妃的关系,恪守本分,也不因为宠爱而恃宠而骄,这让征战沙场的皇太极更加的喜爱。
后来海兰珠被封为宸妃,这个字是只有正宫才可以用的,但海兰珠只是个妃子,皇帝还特意给宫殿赐名为关雎宫,表达自己的爱意,由此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偏爱。
海兰珠的结局
皇太极在外作战时接到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战况激烈,正值紧要关头,但还是做好部署,让将士们坚守阵地,皇太极即刻返京,一路快马加鞭,不敢停歇,但还是未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在途中的皇太极伤心欲绝,到了京城后冲进大门,看着昔日爱人已经闭上了眼睛,抱着海兰珠痛哭起来,昏天地暗,为此昏厥几次。
皇太极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在海兰珠的初祭大典上,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和众多嫔妃海兰珠进行祭奠,亲自宣读祭文,并让高僧为其超度。还进行了隆重的追封礼,追封其为元妃,并不让宫中再举办宴席歌舞。爱得轰轰烈烈,可人终究还是不在了,结局凄婉,不过此生能遇一知心爱人,也算无憾了。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过得幸福吗?
海兰珠以26岁的高龄,嫁给了皇太极。婚后,宠冠六宫,十分幸福。为什么说海兰珠婚后十分幸福呢?
第一、海兰珠生前风光无以伦比。
海兰珠比妹妹布木布泰晚进宫,可是地位却比妹妹高。
海兰珠比妹妹大4岁。妹妹布木布泰13岁嫁给皇太极,被封为侧福晋。9年后,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
海兰珠一来,就力压妹妹布木布泰和娜木钟、巴特玛璪,不仅独宠后宫,而且成为仅次于大福晋的侧福晋。位居后宫第二位。皇太极登基后,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宸妃,赐居“关雎宫”。
宸,封建时代指帝王住的地方,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宸妃就是皇帝的妃子,妻子。
诗经中,关雎,是一首爱情诗,皇太极用关雎给海兰珠的寝殿命名,表达了对海兰珠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君王对妃子的爱,而是男人对心爱的女人的爱。
第二、皇太极爱屋及乌,对海兰珠生的儿子极度宠爱,对海兰珠的母亲大加封赏。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海兰珠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为了新生儿而大赦天下。“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皇太极要让天下人都对宸妃海兰珠和她的儿子感恩戴德。
让皇太极大赦天下的儿子也就只有皇八子一人了。
顺治皇帝福临出生的那一天,永福宫一直萦绕着香气,直到晚上,这香气也没有散去。顺治皇帝出生时的形象也很特别,他顶发耸起,龙章凤姿,神智天授,一看就是当帝王的料。然而即使这样天有异象的皇子出生,皇太极也没有大赦天下,更没有表示出比对皇八子稍微特别一点儿的关爱。
皇太极宠皇八子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孩子天赋异禀,如何特别,纯粹是因为母亲海兰珠得宠。
皇太极不仅圣盛宠海兰珠生的儿子,对海兰珠的母亲也非常好。皇太极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
第三、海兰珠死后哀荣空前绝后。
崇德六年(1641年),海兰珠逝世,年三十三,谥曰“聪敏恩惠恭敬和谐大福晋”,葬于清昭陵。
清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和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铁骑,与明朝军队洪承畴部进行松山锦州决战。数十万大军披挂上阵,捉对厮杀,战斗激烈而紧张,正在紧要关头。
十二日,盛京使节惶惶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皇太极心急如焚,他不顾战事紧张,丢下数十万大军,第二天一大早,就星夜兼程,返归盛京。
十七日夜,驻跸旧边,刚过一更时,盛京使节又报“宸妃病笃”。皇太极连夜拔营起寨,催动战马,恨不得插上双翼飞回海兰珠身边。
十八日凌晨,奏报“宸妃已薨”。皇太极飞马疾驰冲进盛京,直扑关雎宫。33岁的海兰珠香消玉殒。皇太极扶棺大哭,几次哭到昏迷过去。
皇后宫妃和诸王大臣惶惶不安,纷纷劝告“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
海兰珠的谥号是敏惠恭和元妃。元妃是皇帝的结发妻子的意思。海兰珠并非原配,却给予了这个封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太极为海兰珠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奠。九月廿九初祭之日,他亲率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往。奠酒行礼后,宣读的祭文。
“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皇太极频繁地祭奠海兰珠,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以此来表达对海兰珠的爱与无穷无尽的思念。
为了海兰珠薨逝,皇太极连元旦大贺都免了“以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皇太极痛苦不已,他悲痛欲绝,每当想起海兰珠都泪如雨下。
皇太极自己不宴饮,不娱乐,也禁止王公大臣宴饮。据史料记载,在海兰珠的丧期内私自作乐的人,有数十人被罚。其中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差点被夺去王爵和公爵;其余人,有的被没收家产、有的被罚银、有的被鞭笞、有的被贯耳鼻。
从此以后,皇太极的精神和肉体,迅速萎靡不振,他没再带兵打仗。2年后,皇太极追随海兰珠而去。
在封建社会,在帝王之家,海兰珠能得到丈夫如此的厚爱,实在是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她是最幸福的后宫妃子。
- 上一篇:伪娘什么意思(伪娘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