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第一毒(世界第一毒的动物是什么)

bj0012023-10-29奇闻异事0

世界上排名第一毒的蛇叫什么名字?

是裂颊海蛇,它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裂颊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启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从毒液毒性来说,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的裂颊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

裂颊海蛇(Pelamis platurus),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

扩展资料:

裂颊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 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

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毒蛇

世界第一病毒是什么?

世界第一病毒是:“ElkCloner”病毒。

15岁学生乃世界第一病毒制造者

14:38美联社4日发表文章,回顾计算机病毒出世25周年。文章说,25年前,一名15岁的学生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起初它只是一个“小恶作剧”,但如今数以万计的病毒已成为所有电脑用户的噩梦,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

它最初只是一个九年级学生的恶作剧,为了戏弄那些对他先前圈套已怀有戒心的朋友,而这个恶作剧使得里奇·斯克伦塔成为电脑病毒第一人。

“愚蠢的小恶作剧”

接下来的25年里,尽管斯克伦塔创办了“Topix”在线新闻公司,协助开发了现在为时代华纳公司旗下的网景公司拥有的合作网页目录,但他被人们提起最多的仍是在世界上释放了“ElkCloner”病毒。

现年40岁的斯克伦塔说:“它只是个愚蠢的小恶作剧。我想,如果必须在因此出名或是不出名中做选择,我宁愿因此出名。不过,它是个奇怪的占位符号,代替了我所做的一切事。”

“ElkCloner”病毒和所有其他病毒一样会自我复制,但它与现在的恶意程序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然而,回顾过去,它是所有令人头疼的安全问题的鼻祖。这些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不断增多。斯克伦塔的朋友们当时已经不信任他了,因为在当时常见的盗版圈子里,人们常常互换电脑游戏和其他软件,斯克伦塔经常改变他交出的软盘,发布一些讥讽性屏幕信息。许多朋友开始拒绝他给的软盘。

从1到100万

他写了一种引导区病毒。当被感染软盘运行引导程序或启动时,它将病毒的复本放在计算机的内存里。一旦有人将一张没有染毒的软盘插进计算机,并输入“catalog”指令查找文件列表时,病毒复本也就写入了那张软盘。然后,刚染上病毒的软盘传到了其他人手里、其他计算机上以及其他地方。

尽管这个恶作剧对于受害者而言很讨厌,但相较于今天的病毒,它相对无害一些。第50次启动感染病毒的软盘时,将会出现斯克伦塔写的一首诗。其中写道:“它将感染你所有的软盘;它将渗入你的芯片。”

斯克伦塔于1982年初开始在学校和当地计算机俱乐部的朋友间传播这个病毒。数年后,他还会继续听到其他受害者的故事,10年后,一个水兵在海湾战争期间曾遭遇过它。

如今已有数十万种病毒,也许超过100万种,这取决于如何计算细微的变种。

首个感染微软公司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出现于1986年。据称,当时巴基斯坦的两兄弟写了一个绰号“Brain”的引导区病毒程序,以惩罚那些传播盗版软件的人。尽管该病毒没有造成严重损害,不过维修时会显示这对兄弟计算机商店的电话号码。

网络时代的病毒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传播病毒的新方式:电子邮件。

1999年的“梅利莎”病毒、2000年的“爱虫”病毒和2003年的“大无极”病毒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安全威胁使全球不计其数的计算机陷入混乱。其方式是诱骗人们点击电子邮件附件,启动一个自动给其他受害者发送复制文件的程序。

有些早期病毒破坏网络,其后的病毒则是毁坏文件或具有其他毁灭性特征。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计算机教授理查德·福特说,与早期安全威胁相比,“它们背后的基础技术非常相似,不过一旦病毒控制计算机后,它能做的事情就有了显著变化”。

后期病毒通过即时通讯和文件共享软件传播,还有一些通过Windows联网功能的漏洞而传播得更快。

最近,人们设计病毒窃取等个人数据,或者创建转发站使垃圾邮件更难追踪。不过,病毒传播突然没那么快了。病毒作者们现在在乎收益甚于名气。他们正试图保持低调,以免他们的作品被发现和清除,也避免他们获取收入的机制被清除。

最近的许多恶意程序从技术上讲并非病毒,因为它们不会自我复制,不过使用者在浏览恶意网站时会很容易感染。这些网站可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任何安全弱点。

迈克菲公司旗下的避险实验室Avert研究部经理戴夫·马库斯说,尽管病毒最近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不那么常见了,“不论你相不相信,如今(旨在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恶意程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我们每天会发现150到175个新的恶意程序。而5年前,每周可能有100个。”

催生反病毒产业

赛门铁克公司成立于斯克伦塔释放“ElkCloner”病毒的同一年,不过在1989年为苹果公司的Mac计算机推出杀毒产品之前,该公司涉足过非安全领域的软件。如今,全球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形成了一个价值380亿美元的行业,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计,201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670亿美元。

公司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建立了防护系统,病毒编写者们又看上了新兴平台,包括移动设备和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如社交网站。

赛门铁克公司安全响应中心主管戴夫·科尔说:“恶意程序的编写者们不会认为你只用电脑,也不愿将他们的目标仅仅局限于电脑。”

这并不是说,任何时候当有人收到经由病毒创建的转发站发送的垃圾邮件,或是发现计算机因潜伏病毒而运行缓慢时,都应该归咎于斯克伦塔。无论如何,并没有证据表明随后的病毒作者听说过斯克伦塔或他的诡计。

安全专家弗雷德·科恩于1986年写了一篇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博士论文。他说,条件成熟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在“ElkCloner”病毒出现之前就有许多病毒了,不过它们是试验性的或者传播范围有限。许多人认为斯克伦塔编写的病毒是第一个真正的病毒,因为当时它在主流家用电脑上传播开来。

世界第一毒蛇排名

世界第一毒蛇排名是贝尔彻海蛇。

贝尔彻海蛇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贝尔彻就是它的学名音译而来,不过它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所以对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威胁。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贝尔彻海蛇的特点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它们性情温和,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浑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