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最恐怖的地震云(真的有地震云吗)
地震云是什么样的呀?
l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异常的带状云,好似把天空分成两半。此怪云被当时奈良市的市长看见了。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区真的发生了7.3级大地震。市长把这种「带状」、「草绳状」或「宛如长蛇」的怪云,称为「地震云」,认为「地震云」在天空突然出现後,几天内就会发生地震。市长的论断,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气象学家的支持。1978年1月12日下午5时左右,市长在奈良市商工会议所五楼礼堂讲话队突然看到窗外天空中飘动着一条细长的由西南伸向东北方向的红云,他立即停止讲演,向参加会议的大约三百多人宣布,那就是「地震云」!云的上浮力量很大,正要突破其它云层。「地震云」有时呈白色,有时呈黑色,这次因为发生在黄昏,所以呈红色,他估计在两、三天内将发生相当大的地震。结果,第三天(1月14日中午)在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的大岛近海发生了7级地震。
[img]这是地震云吗
谣言:
今天西安的云比较特别,非常美丽,但形状像放射性条纹图案,查了资料说是地震云。有网友说这预示着四川的地震。
辟谣:
天上的云和地震没有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甚广,到底存不存在“地震云”?
请大家查阅百度百科,“地震云,是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目前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
气象专业人士认为:从气象现测的专业角度分析,网上给出的各种地震云照片,可以将其归类为以下典型的云状,即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卷积云以及残留的飞机尾迹。这些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和地震没有关系。
网上关于地震云生成机理的描述,例如地热转变为云,地磁场变化生成及粒子发光等说法从天气动力学、云雾物理学、演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科学角度分析,均不能成立。地球物理学家也从未观测到“地震云”出现时磁热光的变化,因此,关于地震云产生机理的分析也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天空中的云彩千变万化,展现了大自然的杰作。气象部门在长期气象观测中记载了很多美丽奇特的云状。每一种云的形成、变化和某种天气的演变大多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但是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气象学博士李汀认为“地震云是个伪科学概念”。 所有被指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多集中于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它们比较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等“看起来怪异”的样子。所谓“地震云”就是气象观测中的一般云。
所谓“地震云专家”,他们采用地震云预报的地震,发震区域往往是几百到几千公里,貌似“准确”。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个误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大大小小地震500多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而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上千次,差不多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两三次。也就是说,任何人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预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尺度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因此很容易做到预报地震的“次次命中”。
揭穿这些地震预测术的方法非常必要。我们要认识到所谓的“地震云”是不存在的,那些拍摄到的“美丽云彩”与地震毫无关联。“地震云”就是伪科学谣言。
辟谣专家:陈会忠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研究员
复核专家:沈萍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 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地震云都是什么样子的?
地震云主要有5种形状:
1、单条震云: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
2、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3、卷震云: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4、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5、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
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
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
民间观测报告
2008年30日下午2时,宜宾李豆腐冬泳队一行16人,从宜宾春畅坝下水向历史名镇李庄游去.队伍游到盐坪坝附近,大概是: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5时左右,游在队伍后面的老莫通过观天及网上关于地震云的知识,向身边翠屏区审计局的李斌和宜宾市工行的唐国强说:发现了天上的地震云. 审计局的李斌当即表示了强烈的疑问.老莫回家后得知: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 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汶川地震前的地震云
网上疯传的“地震云可预测地震”已被证实为谣言。
“地震前兆”现在仍属于争议的范围,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现象是在每个地震之前都能发生、都能捕捉的。“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是美国《科学》杂志社发布的125个科学难题之一。
《科学通报》杂志也请中国地震局的马瑾院士和刘杰研究员撰写了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比如大家认为大的地震或许产生某种人感知不到的次分波,动物能感受到,会有些反应,但是其他环境方面的变化同样也会引起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地震只是其中可能的一种原因。
但是并不能排除别的原因;‘泉水冒泡’同样,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泉水产生影响”,与地震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中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地震发生前到底有无“前兆”?专家:目前无确定的一一对应现象
上海现弧状积雨云,你见过最恐怖的云有哪些?
春夏季节交替的时候,温度变化频繁,冷热交替变化大,这种气候很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和弧状积雨云,特别是弧状积雨云,气势惊人,压迫感非常强,视觉上很容易产生恐怖感。
弧状积雨云的形成多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因素,在大暴雨即将来临前,空气中的冷热气流相遇时,冷气流不断下降带动暖湿气流进行翻滚、涌动的扩展,而使得云朵出现圆弧形条状的形态,加上光线和距离感,看上去就像是一条长龙不断从天而来,向前舞动,气势逼人。上海出现的这波弧状积雨云,扩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所到之处乌云压顶、狂风大作随后大暴雨也倾泻直下,甚至局部地区还下起了冰雹,可见其威力有多大。
还有哪些让人心生恐惧的云?
第一、糙面云
属于积层云受到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使得云层不断堆积叠加,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褶皱和大波浪,且形成没有规律,线条粗糙颜色灰暗,这种云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所以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
第二、火烧云
顾名思义就是云层像是被火点燃了,天空像是燃起来熊熊烈火一般,厚厚的云层透着火红的光芒,很有气势,这种云多出现在夏季晴朗的傍晚。
第三、断层云
断层云的可怕之处是会被人们定义为地震云,其实它只是一种气象现象,跟地震没有什么关系,而且断层云看上去也没有那么害怕,它的出现仿佛把天空分成两半,一部分清澈无云,另一半则布满薄纱一样的云层,这因为空中的水汽受气流影响,分布不同而形成的。
第四、鱼鳞震云
这大概是密集恐怖症不能接受的的天花板级别了,云朵以鱼鳞状的云团分布在天空中,而且还比较有规律的排列成一行一行的,且云层感觉很有压迫感,这也预示着将有冷气流到来,会降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