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中国最神秘的史前文明(中国最早的文明遗迹)
有人能系统谈一下中国史前文明吗
1、中国史前文明之水晶骷髅
1938年在西藏巴颜喀拉山洞里发现了“716块花岗岩圆片”、圆石片2公分厚,好像我们今天的唱片,在山洞石壁上面还刻画星星、太阳、及其它天体图形。
直到1958年,一位中国教授(Tsum博士)对石碟产生了兴趣,经研究证 明这些圆石征中含有高量的钴及其它金属,发现这些石片曾在强电流中被处理过,并破译石碟上面象形文字,据说是记述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距今12000年以 前,一群外星球上的人来到我们地球上,由于他们的飞机已没有足够的能量飞离这个地球。
2、中国史前文明之史前玉器
安徽凌家滩发掘出5500年以前的“玉器”,用200倍显微镜观察,没有丝毫的毛糙感。
专家分析指出,如此高超的抛光技术在现代都是堪称一流的,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件玉人,上面有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孔,比头发丝还细,5000多年前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科技文明呢?
无锡史前文明爱好者steco先生猜想,也许是某一届史前文明毁灭后遗留下的少数遗物,在5500多年以前被安徽凌家滩古人收藏和陪葬。
安徽凌家滩发掘出5500年以前的“玉器”
3、中国史前文明之超级微雕石
2010年无锡惊人发现农民神传的“超级微雕石”,石头只有鸡蛋大小、并且铁锈斑斑,石头上面仅“头发丝截面”大小的点,竟然刻画五官特证清晰、大鼻子小眼睛、似人似猿的兽人脸头像、与现代人类拍摄的肖像一样逼真。
史前微雕石
令人费解的是、石头从不同角度竟然可以看出近百个逼真的图形,如正面观看石 头像“鱼头形状”,竖看石头像威风凛凛的“古猿人头像”;倒看石头酷似脑大嘴鼻小的“外星人人头”(目击外星人描述的形象),斜看石头是逼真的“大白兔” 图形;石头背型被敲打成轮廓完整的“古人头颅”形状。
大家知道,任何一块石头都可以想像成一二个图形并不稀奇,但是能够想像近百个图形,不管是人工微雕创作、还是对石头自然纹理的想像,充分证明石头具有奇特的超自然现象。
微雕石头上面刻画的似人似猿的兽人脸、古猿人人头、古人头颅等头像,与现代人类的脸容相比较没有本质的差异,他们 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却比现代人类更加智慧,因此史前文明业余探索者推测:微雕石刻画的似人似猿的兽人脸等头像可能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史前智慧人类头像》,我 们定义的人类祖先古猿人,可能就是史前《智慧人类》的少数幸存者”,由此推理人类祖先古猿人早已具有高智商基因,人类与猴子猩猩绝不是同一个祖宗。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石头正面凹凸区深色部分还刻画远古东南亚地形和近似现代的大公鸡形状(传说中国地形像大公鸡),阿拉佰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的轮廓线与地图比对惊人的吻合,这难道又是惊人的巧合?
国际微雕大师用“不同倍率的显微镜”做了微痕观察后非常震惊,光滑的石头表面是经过人为精刻细磨的,石头上面的C型孔洞是人为打造,不是自然形 成的,因为石头侵蚀铁锈,可见年代久远,根据石头生锈程度以及刻画的图案推测,石头微雕至少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待科学进一步验证)。
众所周知史前还没有放大镜和精细的金属刻刀,一万年以前的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石器时期,按照达尔文“进化论”推理,那时期的古人类只会用石头敲击石头制造简单的石器,不可能在碎石头上面三维雕刻图中图。
专家解释、现代人类即使运用高科技激光技术,也无法在小小岩石上面微刻近百个重重叠叠的立体图案,微雕难度远远胜过现代人类在“头发丝”上面刻字。
最说现代人类是不会用没有经济价值的碎石头微雕创作的,从现有的奇特现象表明,史前智慧人类的超级微刻,足以证明史前《智慧人类》早已掌握了超越现代人类的光学知识、天闻地理知识和精湛的微刻技术,超级微雕石头是史前高度文明的见证。
公元前4000年前,世上最早的文明才在两河流域刚刚产生。然而,人们在世界各地却不断发现了许多难以解释的“文明遗迹”。
它们的历史远远超过了4000年,有的甚至超过了上百万、上亿年,科学家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我国历史上,哪五大史前发明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上曾出现过许多的文明,有一些神秘的远古文明,他们离奇消失,却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些史前文明。
一、利莫里亚文明
利莫里亚是一个传说中的文明之地,拥有高度的精神与健康文化,是最早结合了身心灵健康的文明,远古时沉入海中。
利莫里亚(Lemuria) 是一个传说中的文明之地,远古时沉入海中。
在板块移动说成熟之前,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的动物学家根据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的狐猴种群分布,推测出一个曾存在于印度洋上的大陆,并提出非洲南部与印度半岛之间是否存在过“地桥”——Lemuria(利莫里亚)大陆的问题。
但是这文明却在某个时间里神秘消失了,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信息。
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文明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通过民间的神话传说编造的,但是有些人坚持认为存在这个文明,而且他们的文明世界极有可能淹没在了海水中,这个文明是否存在还有待科学家们的考证。
二、复活节岛文明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海上,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西距波利尼西亚地区皮特肯岛1900千米,东距智利西岸3540千米,面积近百平方公里。
居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岛上耸立着许多石雕人像,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遗迹,它们背靠大海,面对陆地。
1722年4月5日,荷兰著名的航海家雅各布洛加文在智利海域内发现了一座小岛,由于这天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于是,航海家雅各布洛加文便给这个小岛取名为“复活节”岛。
据现代科学家研究得出,该岛是由于一百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而火山灰土壤肥沃很时候植被生长,所以在理论上该岛应该植被茂盛才对,可实际上现在的复活岛“简直就是一个荒岛”。
但另人惊讶的是,该岛有许多尊巨石人像,当地人将这些石像叫做摩艾,目前该岛上拥有880多尊石像,其中有288尊雕刻完成的巨石人像立在被称为“阿胡”的祭坛,其余大部分被放在采石场或者遗弃在运输途中。
这些石像高度平均约4米,重12吨,而最大的一座巨石人像高21.6米,重160-182吨,遗憾的是该巨像并没有完工。而且奇怪的是大部分雕像都是按照同一模样雕刻,大耳朵,大鼻子,深眼窝。
根据不分资料显示:在数千年前,曾有波利西尼亚人来到这座小岛上,他们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或是为了恐吓敌人,相竞在岛上建造巨人像。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哪个部落建的石像大,哪个部落实力便强。
后因为欧洲航海团队的到来,带来了各种传染病,因岛上生存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就这样,这个能够建造吃宏伟恢宏的巨人像的文明就此衰亡了。
三、亚特兰蒂斯文明亚
特兰蒂斯位于欧洲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大西洋之岛,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国家或城邦之名。
有记载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据称其在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
在西方传说中,约一万多年前,有一个高科技文明——亚特兰蒂斯。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大量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印证了这个传说。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到过亚特兰提斯。他说这是一个美丽、先进、发达的岛屿。书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拥有惊异文明的巨型大陆,那里被人称之为“亚特兰蒂斯”。在那里,文明的程度令人无法想象。这里拥有设备完善的港埠,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飞车”。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
2011年时,一支考古队声称他们已找到了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在西班牙南部的泥滩之下;2013年12月,葡萄牙西边海域发现海底金字塔,疑似亚特兰蒂斯遗迹。
四、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ivilization)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形成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
公元前4000-3000年之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为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以也被人称为两河文明,和印度河,黄河-长江中下游,并称为亚洲三大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最早创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就是苏美尔人,肯定很多人都听说过苏美尔文明,很多人都认为古苏美尔历史可怕,因为苏美尔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一个文明,有着许多惊人的创造发明,比如首次创造了楔形文字,绘画出了与现代星图相似的天文图案等等。
同时苏美人也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据历史记载,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不是一瞬间消失的,而是因为战乱的原因,在其他文明的冲击和融合中,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五、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根据历史记载: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
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
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
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
与古中国、古埃及等古文明不同的是,玛雅文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而是数以百计的城邦组成的玛雅文明。但不一样的是,数以百计的城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同时,玛雅文明最出名的就是玛雅预言,当然他的预言失败了,但也有人说预言所指的并不是2012年。
中国发现的史前文明有哪些??
肯定有的,
《中国史前神话解密》 《人类文明起源研究》
还有历代史书中有引用过,如《太平御览》中引用过的《三五历记》等
都是描绘中国有史前文明的书籍
泥河湾文化 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发现,目前发现的遗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一万年以前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指距今一万年左右到四千年左右的时期。
泥河湾文化 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距今2万~10万年间浙江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地。
距今1.5万年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
以下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主要文化遗存简单记略:
距今1万年左右,有一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地带生息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以出土玉器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萌芽于公元前8000~6000年前后,发展于公元前5000~4500年前后,辉煌于公元前4000~2500年前后,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这一时期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玉石器通称为红山文化。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的地层比较单纯,主要为裴李岗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BC7000—BC5800年,距今9000年左右。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 ,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4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
三星村遗址 三星村遗址位于江苏金坛市西岗三星村,年代为公元前4500—3500年左右。它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和文明起源等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区域研究、体质人类学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相当于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早期到马家浜文化中晚用。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石钺,是一件礼器,表示拥有者的权力、身份、地位。较目前最早最完整的良渚文化玉钺的年代早1000余年。
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 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玉龟和玉版。专家推测,玉龟和玉版,有可能就是远古洛书和八卦。在即将开始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的第五次发掘,将采用红外线摄影技术,寻找可能存在的5000年前的文字。
石家河文化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多达五十余处。该文化已经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陶塑个体均很小,有狮、象、虎、鸡、鱼、龟,还有人像。这些小塑像集中出土于窖穴之中,有祭祀的味道。在埋小孩的瓮棺中,往往出有不少玉器,造型丰富,有人面、飞鹰、猪龙、蝉、璜、管等,雕刻精细,工艺水平相当高。
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 、狗 、羊 、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邓家湾似为专门产地,通过交换输往各地。
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3米多 ,随葬品百余件 ;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钟祥六合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
庙底沟文化与仰韶文化形式由于时代、地域或部族的不同,有其独特的内容,因首先在庙底沟发现,所以称庙底沟类型文化。"碳化"测定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动125年。
河姆渡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
北阴阳营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南京市北阴阳营遗址而得名。分布在江苏省宁镇地区和安徽省东南部。估计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北阴阳营文化大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但已孕育着父系氏族社会的萌芽。
马家浜—崧泽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前2685年。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南部与浙江北部。以红陶为主,少量灰陶、黑陶、黑皮陶,有夹砂、泥质、夹炭陶。烧成温度760—1000℃。陶器大部分手制,少量轮修。
大汶口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大溪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3825—前2405年,主要分布于三峡地区和湖北西部长江沿岸。多泥质陶,细泥陶、加砂陶比较少,还有少量的夹炭陶;红陶为主,少量灰陶、黑陶。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600—800℃。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城头山古城内遍地可见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陶片和文化堆积。城头山城始建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屈家岭文化时期又经过两次筑造。陶鬶、陶觚和陶温锅的发现,说明城头山及周边地区,5000年前饮酒已相当普遍和讲究,酒文化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
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村,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距今3500年),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
良渚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00年,正式进入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就是良渚人与吴越人有着某种关联的一种印证,其后马桥文化可能是他的继承者尚无根据;良渚文化先民分为两只一只到达粤北融入石硖文化,一只与中原部落交战,被吸收同化融合,出现在龙山文化之中。分布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承继崧泽文化发展形成的,得名于杭州附近的良渚遗址,良诸文化的稻作农业、竹木制作、养蚕、丝织、麻织等都有重要发展。尤为令人注目的是发现了以琮、璧、钺为主的大量玉器,浙江余杭的反山和瑶山、江苏武进的寺敦等地都出土有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不仅说明制玉工艺精湛,而且其器形和纹饰多反映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
马家窑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3190—前1715年。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于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的中下游为中心。
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得名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其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间。
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灰陶为主,少量红陶。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900℃左右。
龙山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含3层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 :上层为春秋战国时代印陶文化遗存;中层出土大量商代石、骨、陶器,为太湖地区早期印陶文化的典型遗存,被命名为马桥文化;下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和墓葬,为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迹。文化遗存下面还有一条贝壳沙带,说明遗迹所在地是古代海岸。遗迹的发现对于研究上海地区古海岸位置和成陆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齐家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1890—前1620年。继马家窑文化而发展起来。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小结: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大多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由于年代的久远,文史资料的匮乏,思想的蒙昧等给我们的先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他们,这无疑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夏商周的断代工程已经可以暂告一段落,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即史前文明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巨大任务!有待我国广大的考古,文字,历史等学者的进一步努力。
[img]- 上一篇:中国最烈的啤酒(十大最烈啤酒)
- 下一篇:中国最牛人(中国最牛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