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中国象棋最经典的对局(象棋比赛经典局)
象棋棋谱的经典棋谱
象棋经典棋谱:胜宜得先、破车式、象局势、士相局势、飞炮局势。
1、象局势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
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2、破车式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3、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须要付车。
4、士相局势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在后为先。
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5、飞炮局势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
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若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棋有哪些经典的和棋谱,业余象棋爱好者需要了解哪些和棋谱?
象棋古谱有很多,以下列举16个古谱,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简单的介绍古谱名和作者:
1、《适情雅趣》
本刻本出版于公元1570年(明穆宗隆庆四年)的大型著名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精选,(李浭)改编,(李禔来)校阅。是最早、最全面、最实用、最精妙、最引人入胜的象棋教科书。书中有象棋宏观理论巨著《棋经论》;有气势磅礴、大刀阔斧的中局弃子攻杀技法;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起死回生、秘招陷阱般的残局“屠龙”绝技;有专讲全盘布局及战略战术的《金鹏十八变》等。洋洋大观,应有尽有,都是日常比赛或对弈中最实用、最需要的布阵法与战术杀法。
2、《桔中秘》
象棋古谱《桔中秘》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象棋古谱,由明朝朱晋桢编辑,于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该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其中,“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即“弃马十三招”)成为象棋布局陷阱的代表,“双马饮泉”则创立了全新的基本杀法。某些文学作品中习惯将象棋称为“桔戏”或“桔中戏”,足见《桔中秘》影响之深,影响之远。
3、《梅花谱》
象棋古谱《梅花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再越编著。属于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桔中秘》并列称为“桔梅"。全书共六卷,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当头炮破过宫炮、当头炮破转角马、顺炮直车破横车、顺炮横车破直车、列手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多变,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然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4、《反梅花谱》
象棋古谱《反梅花谱》,原称《象棋梅花心法谱》,清朝巴吉人编著。该谱第一局着重强调当头炮能战胜屏风马,与王再越《梅花谱》观点相反,从第二局开始提出了一系列其他后手布局阵法制约当头炮攻势的论点。
5、《梅花泉》
象棋古谱《梅花泉》是童圣公所作的全局谱,内容丰富,见解精细,共有六种布局,比较突出的有“当头炮鸳鸯马对屏风马”、“当头炮对单提马”、“当头炮对左叠炮”以及“弃马陷车”等,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让子棋中的“让车”、“让炮”在其他古谱中更是绝无仅有。
6、《会珍阁绿蓉桥》
象棋古谱《会珍阁绿蓉桥》,清乾隆年间周廷梅编著。此书无刻本,凭手抄本传世。
7、《善庆堂重订梅花变》
象棋古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原谱为手抄本,全书共三卷,对“当头炮对屏风马”布局及其他布局作了专题研究。
8、《崇本堂梅花秘谱》
《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作者、年代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
9、《吴氏梅花谱》
象棋古谱《象棋让先秘谱》,清朝吴梅圣编著,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本谱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第一局“屏风马先进7卒”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象棋让先秘谱》进一步总结、创造和发展了王再越《梅花谱》传世后的实践。
10、《梅花变法谱》
象棋古谱《梅花变法谱》以屏风马、顺炮类布局研究为主。
11、《无双品梅花秘》
象棋古谱《无双品梅花秘》,主要内容是“后手屏风马对先手当头炮”布局的各种攻防变化,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12、《韬略元机》
象棋古谱《韬略元机》,清朝张惠春等人编著,康熙四十六年刊印。全书共六卷,其中“左叠炮破当头炮横车”和“弃卒破挺兵局”、“象局破当头炮局”为明代象棋谱所无。棋路深奥微妙曲折,棋局盘面形势罕见,惊险动人,变化多端,对于象棋爱好者和专业棋手,颇有借鉴和启迪的作用。
13、《金鹏十八变》
《金鹏十八变》初步构思了中国象棋艺术理论体系,对各种局势的优劣得失作了扼要精当的评述,指明了攻防要点。置于谱首的《棋经论》,后收入《橘中秘》作为“全旨”,被古代象棋艺人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经典。
14、《江南风景名局选评》
《江南风景名局选评》选自《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
15、《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
16、《炮马争雄》
《炮马争雄》包含黄少龙编著的《炮马争雄》与杨典、宋玉彬编著的《炮马争雄》全部棋局,从实用角度结合象棋名手的经典对局范例,对炮马双方战略斗争焦点及演变作了详细的介绍。
[img]中国象棋有什么著名棋局
中国象棋的著名棋局有:《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
载于《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心武残编》、与《渊深海阔象棋谱》等诸多象棋古谱中。
为便于记忆起见,通常又概括成“七星聚会降龙,野马千里独行”两句。
由于设计编排精巧,引人入胜,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并经历代棋手悉心钻研,推陈出新,变化丰富多采。这四个残局着法深奥、变化繁复。既是最典型的江湖排局,又是学习棋艺的经典资料,对于提高象棋实战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七星聚会”是清代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四大江湖名局之首,清代出版的著名棋谱几乎都刊有此局,只是局名略有差异。
在象棋排局中,“七星聚会”影响大,流传广,并被誉为“棋局之王”的“七星聚会”,亦名“七星同庆”、“七星拱斗”“七星曜彩”。
这局棋的棋图由红黑双方各七子组成,结局时又多以双方合计七子组成,所以又有“七星”、“七星棋”、“江湖七星”、“大七星”等名称。
大型著名古局“七星聚会”的红方一路边兵有两种摆法:一种是红兵在一·四位,如《心武残编》、《蕉窗逸品》中的便是。
另一种是红兵在一·五位,如《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中的便是,两种摆法在着法方面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前一种摆法的图势略为美观一点,着法也稍微复杂一点,民间棋局都是这样子摆的。
“七星聚会”构思精巧,陷阱四伏。乍一看,红方似有胜机,棋摊前的“初生牛犊”常因求胜心切,误中设局人的圈套,故江湖艺人多以此局为谋生的法宝。
“七星聚会”的图势美观严谨,着法深奥精妙,变化繁复多端,引人入胜,是一则车卒大斗车兵的高深排局,所以深得江湖艺人的青睐,并成为其谋生的法宝。
研究这局棋,可以提高人们对车(卒)兵残棋的攻防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技巧。
此局名闻中外棋坛,据说在民国初期,来中国弈访的国际象棋家丹麦人葛林瑞(Charles·Kliene)爱好上中国象棋,颇感此局变化莫测,引人入胜,故参用国际象棋的型式和记录方法。
罗列各类正劣变着达300多种,译成英文,于1916年在上海出版,并将这局棋译成英文单行本,介绍到国外。从而使此局的影响扩展到西方。
“七星古局”,各棋谱均有收录。由于着法编排古老,阅读不便,故而人民体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由杨官璘等编著的《中国象棋谱》第三集在收入此局时,重新改编了着法,起了很好的进步作用。
惜乎仍未能尽善尽美,历年来,各棋刊均有棋艺讨论意见提出。有关这局棋的所有文章中,最为全面完善的则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由丁章照、杨明忠、陈建国编著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选》(第31局),书中约有四万字介绍此局。
笔者在整理此局时,以《中国象棋谱》第三集所编的此局着法为主体,参照各棋刊的讨论意见及棋友们和愚见之新发现,以新编着法整理之,以期能有日趋完善之效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星聚会
关于中国象棋,世界上有哪些留名历史的经典对局
明代象棋古谱《橘
中
秘》中的“弃马十三招”,作者朱晋桢。
“橘中秘”是一本介绍斗炮局的古谱,书中的相关顺炮、列炮对局构思精妙,对攻激烈,棋中蕴含的象棋杀法和战术原则时至今日来看,都没有过时,书中最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是“弃马十三招”。
中国象棋有哪些留名于历史的对局吗
明代象棋古谱《橘中秘》中的“弃马十三招”,作者朱晋桢。
“橘中秘”是一本介绍斗炮局的古谱,书中的相关顺炮、列炮对局构思精妙,对攻激烈,棋中蕴含的象棋杀法和战术原则时至今日来看,都没有过时,书中最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是“弃马十三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象棋现如今已无法满足我们下棋的需求。以下是棋谱口诀。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宫。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解释如下】
将军不能离开九宫中的米字格,卫士保护自己也不能离开九宫。
象和相走田字格用来防卫军营,马要按着两格的对角线冲过去。
炮必须是隔着一个子去打对方,车虽然横冲直撞但是能任意走。
唯独小兵和小卒只能前进一步,过了河后横竖走当然不能后退。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