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中国最标准(中国最标准的身高是多少)
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水平不同,各地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不一样。国家规定一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除以21.75天除以8小时算出的。国家每两年就会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各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两档。在第一档里,上海的2190元最高。深圳的2030元和天津的1950元位于第二、三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规定》 第三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如果劳动者提供了超时劳动,或者劳动的场所、条件、方式、任务发生变化,使劳动者从事的劳动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体力、脑力等,即劳动者提供的是正常劳动范围的超额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应该得到额。
[img]中国哪里的普通话最标准?
中国标准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承德的滦平县。普通话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是北京话的推行区,记录区。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
滦平话属于北京官话怀承片,又有着当地的特色。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清脆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的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相互矛盾。普通话虽然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我们平时在公共场合也说普通话,但见到我们家乡的人还是会不自觉地说自己家乡的方言,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我们也不能忘记。
普通话是规范的,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低工资标准
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中通过并得到发布,《劳动法》中相关条款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994年10月8日,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上述条款规定正式定义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内容,在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最低工资标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自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于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有了系统的理解和广泛扩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之前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1]
进入2015年12月以来,吉林、宁夏、重庆等地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吉林第一档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320元/月调整为1480元/月;宁夏一类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300元/月调整为1480元/月;重庆第一档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1250元/月调整为1500元/月。
- 上一篇:中国最牛股民(中国十大牛股)
- 下一篇:中国最香的花排名(国内最香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