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中医(中国十大中医专家)

bj0012023-09-25中国十大0

你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吗?良医教育带你走进古中医

人,生下来就要与大自然抗争,在吃的方面,只要能下肚,满足自己,就不可能不因为吃,带来不健康的因素,吃的多了、吃的少了,都会难免生出病因。所以人类自古一来都离不开医生,所有从古到今,就流传这么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都是人们对医生的崇敬和赞美之词。中国医术历经几千年,源远流长,且能够沿用至今也没有被西方医术所取代,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列数一下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医,以及他们的医术高明之处,以此来领略中国传统医术的博大精深。

1、 中医医祖——扁鹊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从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2、 中医医圣——张仲景

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3、 外科鼻祖——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

4、 中医药王——孙思邈

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5、 东方达尔文——李时珍

明朝医学家,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

6、 急症先驱——葛洪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7、 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魏晋医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后世称之“针灸鼻祖”。现在的针灸医学不但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风靡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批准,把针灸列为治疗专项,到处受到人们的欢迎。正因为如此,皇甫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

8、 儿科之圣——钱乙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9、 温病学派奠基者——叶天士

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10、 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关注良医教育,学习中医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五千年历史留下来的精粹,希望整理的这些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医是?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宓、叶贵、孙思邈、薛圣白、宋慈、李时珍、葛洪。

1.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 他本名扁鹊,但因医术高超,堪称神医,故人们称他扁鹊,古代神话中黄帝时期的神医。 在中国十大名医中,扁鹊开创了中医切脉诊法,开创了中医的先河。 中医经典《南京》、《扁鹊内经》、《外经》均由他撰写。

2.华佗

华佗是医术全面的神医,尤其擅长外科,精通外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他医术精湛,晚年却因曹操的怀疑而被折磨致死。 上一次介绍古代麻妃散是谁发明的,是华佗发明的。

3.张仲景

张仲景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被后世尊为医圣。 他在药学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皇甫宓

皇甫宓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 他在针灸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被誉为针灸的鼻祖。 他的著作《针灸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专着。

5. 叶贵

叶贵是中医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清代著名医学家。 》等经典医学著作。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擅长治疗奇经、脾胃、儿科等疾病。

6.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 被后世尊为药王。 他重视群众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探访,完成了《千金方》一书。 后来,在唐朝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心本草》。 关于他的年龄也有争议,有人说他活了141岁,也有人说他活了102岁。

七、薛胜白

薛圣白是清代名医,对温病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和叶天师同属一个时代,在医学上也同样出名。

8.宋词

宋辞与其他神医不同。 是南宋著名的法医。 中外法医学界普遍认为宋词开创了法医学鉴定,被认为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 他的著作《不义之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献。

9.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药师,被后人尊为药圣。 他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从事脉学研究,着有《试问八绝经》、《边胡脉学》等著作。

10.葛红

葛洪是东晋著名的医学家。 他写了《肘后》等书。 不幸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丢失。 流传下来的主要有《抱朴子》和《救肘后兵》。 等待。

中国古代10大名医

中国古代10大名医:

一、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他本名并不叫片却,是因为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人们用上古神话中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来称呼他。在中国十大名医中,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中医典籍《难经》、《扁鹊内经》、《外经》由他所著。

二、华佗

华佗是一个医术比较全面的神医,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他的医术极为高超,晚年却因为曹操的怀疑,而被拷问致死。上次介绍了古代的麻沸散是谁发明的,它就是华佗所创。

三、张仲景

张仲景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华佗同一时期的人,但是在生前却没有华佗那么大的名气。他在药剂学方面有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在医学上影响甚大。

四、皇甫谧

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被称为针灸鼻祖。他所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五、叶桂

叶桂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还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等经典医学作品。他从小就特别聪明,尤其擅长治疗奇经、脾胃、儿科等病。

六、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之后在唐朝政府的支持下,还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七、薛生白

薛生白是清朝著名医者,在温病学上有很大贡献,他所著《湿热条辨》也是十分经典的传世之作。他与叶天士是同一时期的人,两人在医术上齐名。

八、宋慈

宋慈和其他治病神医不同,他是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认为是世界法医学鼻祖。他的著作《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九、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学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他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中医学影响深远。他对脉学也有所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

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著有《肘后方》等书,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多数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等。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1、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齐国渤海卢(今济南市长清县)人。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2、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4、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5、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

其《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6、皇甫谧

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

7、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著作《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

8、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

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9、朱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叶桂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叶桂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叶桂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