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谁的葬礼最隆重(世界最盛大的葬礼)
这4大明星葬礼规格超高,张国荣上榜,你还知道其他人是谁吗?
在娱乐圈,以下明星的丧葬规格最不寻常,因为他们在娱乐圈有很高的地位,有很高的人气,也有很高的成就,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都值得尊敬。
第一,黄家驹。他的歌风靡全国,有很多经典歌曲,很多人喜欢听他的歌,喜欢他的风格,他的歌,有着独特的沙哑嗓音,他是一代流行歌星,有着庞大的歌迷群体。不幸的是,在日本录制综艺节目时,他从高处坠落,但抢救失败。他当时31岁。他去世后许多香港艺术家前来悼念,包括刘德华,张卫健和其他著名的明星。
第二,张国荣。他是一位著名的男歌手和演员。他在音乐、电影和电视领域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音乐方面,他有许多经典歌曲,如《风继续吹》、《莫妮卡》、《爱》等。在影视方面,他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阿飞正传》、《霸王别姬》、《金枝落叶》等。
可惜的是,他在2003年4月1日跳楼自杀了,他的自杀也让很多人伤心。他的死是娱乐业的一大损失,葬礼上,王菲、周润发、梅艳芳、张学友等明星到场悼念。此外,葬礼在凤凰卫视进行直播规格罕见。虽然他多年前就去世了,但他的名气并没有减少,他的许多作品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三,梅艳芳。她是一位同时发展歌曲和电影的艺术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的许多歌曲仍然很受欢迎,如《女人的花》、《亲密的爱》、《我爱你千遍》等等。她也是世界华人个人演唱会中女歌手最多的,在歌坛的地位也很高。影视方面,她凭借《胭脂扣》获得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电影节。她的才能真是无与伦比。
但她如此才华横溢,美丽动人,40岁时死于癌症。她死后刘德华、梁朝伟等名人亲自帮助她。200多位明星前来悼念她,她的访问规模巨大。
四是刘家良。他不仅是导演,还是武术导演。他也是南方功夫洪嘉全的直系后裔,也是一位大师。在普通观众看来,他似乎不那么出名,但在香港的娱乐圈里,他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一生中有许多优秀的学徒。例如,郑少秋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去世后,不仅武林界和徒弟前来吊唁,成龙、甄子丹、郭秀云、吴妈、白彪、麦家、石田等娱乐圈的朋友薛家燕等也前来吊唁,堪称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去世之后,他的葬礼是如何的隆重?
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40分,贝多芬与世长辞了,享年57岁。
1827年3月29日下午,维也纳人怀着悲痛的心情为贝多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天春光明媚,温暖适度。20000多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维也纳市民主动走上街头,前来向死者致以最后的敬意。
下午3点钟,贝多芬的灵柩盖上了棺盖被抬放到了庭院里。辛德莱将订购的棺衣罩在灵柩上,然后将用漂亮的花环装饰起来的十字架以及《圣经》安放在上面。
抬灵柩的人,是在歌剧场服务的8位有名的音乐家。扶着灵柩的,是贝多芬的学生和那些晚辈音乐家,一共有36个人。舒伯特也是这36个中的一个。
灵柩前后有两个乐队,不断地奏着哀乐,16个歌手,以男声四部合声合唱着贝多芬所作的《庄严弥撒曲》。
此时,维也纳近卫军在街头维持秩序,学校放了假,所有商店也都自动停了业,表达对死者最深切的哀悼和敬意。跟在灵柩后面的人群好像没有一个尽头似的。
当拖着灵柩的马车绕着经过利希罗威斯基王宫后向着教堂进发之时,钢管乐队突然奏起了《葬礼进行曲》,这是根据贝多芬的《降AO大调钢琴奏鸣曲》改编的。这庄严、肃穆的乐曲声,合着那万人送殡、全城同悲的场面,构成了自拿破仑占领维也纳以来最令人惊叹、最为壮观的一幕。
在教堂里举行过仪式之后,送葬队伍在教堂钟声齐鸣中抵达了墓地。
墓地左面是个小山坡,右面是一条名叫丽林的小河。棺木落地之后,人们开始在墓地诵读祭文或挽诗。这些挽祭的诗词,使在场的人都受了极大的感动,全场只听到一片呜咽的哭泣声。
在寂寞庄严的气氛中,完成了为乐坛之王所举行的隆重葬礼。
英国女王的葬礼举办得空前隆重,却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余辉,为何会这样?
这是因为英国已经逐渐衰弱,办好女王的葬礼是英国最后的体面。
英国女王的葬礼十分隆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确实隆重,是英国人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丘吉尔举行国葬以来,过了六十多年又一次举行的如此盛大的葬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若干特色,确实让人开了眼界。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组织能力还是非常强大有序的,短短时间内,要组织安排这么大规模的悼念送葬仪式,确实需要有两把刷子才行。整个葬礼过程,井然有序,没有出现纰漏,除了英国人早就未雨绸缪外(据说灵车都是女王生前亲自参与设计制造的),也充分反映出了英国人那种虽然固执却有很强组织性和执行力的特点。但毋庸置疑,这些隆重奢华,很大程度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假象,反倒是处处映射出大英帝国日渐衰落的真相。
劳民伤财伤筋动骨。
这次盛大的国葬花费不菲,据说高达6亿英镑以上,这些花费的民脂民膏会让本已捉襟见肘的英国财政情况雪上加霜,天长日久,说不定就会是英国承受不起的一次黑天鹅事件的起因。
英联邦国家的貌合神离。
还在葬礼前,就分别有印度和南非两个国家要求英国归还超级宝石,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几颗宝石又正好镶嵌在女王的数个王冠之上。不知道查尔斯三世在葬礼行进过程中对英联邦国家国旗行军礼时是否心中苦涩不堪呢?英联邦国家的离心离德是迟早的事。
以意识形态大搞区别对待。
这次英国对各国参加葬礼的贵宾实行三六九等,可谓开创了国际外交史上的又一个不好的先例。俄罗斯总统普京是第一个给英国发出唁电的,却被英国将俄罗斯和其他五个国家一起硬生生排斥在外。对参加葬礼的贵宾区别对待,除美国、以色列等少数国家领导人可以乘坐自己的专车外,其他国家贵宾只能乘坐大巴车,事前事后都会引起普遍不满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一气之下拒绝出席,改让外长代为参加,其本人似乎出现在了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对抗不满的意味相当浓重。而据说基于什么法案,不让中国贵宾进入威特敏斯特大教堂,尽管真实情况不详,但就单以这种态度,也会让中英关系再蒙上阴影。还有沙特阿拉伯王储也是受到不公正待遇,一气之下乘专机返回国内。
总结
综合以上种种,都只能说明英国人抱残守缺,保守顽固,作茧自缚,大英帝国旧日荣光不再,江河日下之态显露无遗。
迈克尔杰克逊的死给全球带来了多大轰动?全球最大规模的追悼会和葬礼是谁的?
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将长眠于洛杉矶“森林草坪”公墓。伊丽莎白泰勒、黛安娜罗斯、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将到场,还有乐队现场演出。有媒体称,这场悼念仪式将成为杰克逊有史以来的“最盛大演出”。内外场共发出11.75万张悼念门票,由于太多人申请要票,弄瘫了网站,不得不通过乐透系统来抽取门票。
英国航空公司透露,在过去的几天里,出现了集中订票的高峰,订票者都试图前往洛杉矶参加杰克逊的葬礼和悼念仪式。
蜂拥而至的人群让洛杉矶警方如临大敌。公开葬礼将会由美国几大新闻机构现场报道,几大广播电视网也将现场直播。评论员指出,这场葬礼将成为美国电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线观看网站将面临巨大压力,其热门程度甚至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转播。
在美国独立日周末三天假期之后,迈克尔·杰克逊今日的葬礼成为全美国人最期待的“盛事”。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涌向洛杉矶。“很明显,这里将会上演一场空前的新闻大战。除了进入会场的人和看电视的人,很难估计全世界会有多少人通过网络实时观看这场葬礼。”一位受访者在著名杂志《MEDIALIFE》上说。
之前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已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向了洛杉矶,只有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时的消息,才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英国女王葬礼为什么这么浓重
登“优先”,数十万群众欢呼|英国
那是因为英国女王的葬礼实在是太隆重了。
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英国女王的灵柩被士兵推着出行的画面。 在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女王是被用独特的方式推着走上街头转一圈的。 这个画面,看起来真的是非常的震撼, 因为全世界能够像英国女王这样,离世之后被如此多的人、如此多个国家爱戴和尊重的人物,真的是屈指可数。 当然,说英国女王的葬礼现场隆重的堪比奥运会。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个直播画面。 在直播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各国来宾被专车护送,去到教堂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的过程中,也是让我们想不到的隆重。 在道路上,两边摆满的是英国的国旗。 在英国国旗之下,站满的是围观的人群,还有一些维护秩序的警力。 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得到,站在路边围观和欢呼的,目测应该有数十万的群众。 无数的群众,在护栏外面围观各国来宾被专车护送进教堂,这样的场景也是隆重且震撼。
查看更多
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是谁的葬礼?
毛泽东(1976) 的葬礼,8亿多人! 在半个世纪里10起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 1.约瑟夫·毕苏斯基(1935) 波兰政治家 在毕苏斯基元帅的灵柩送往华沙大教堂的途中,至少有 50万人沿街等候。约有十几万人到教堂内瞻仰了他的遗体。 当他的遗体准备送上火车运抵格拉斯哥时,华沙居民倾城出 动。约有200万人前往车站送别。在格拉斯哥又有15万人在 车站迎接。遗体到达后,他们又跟随护送遗体的队伍到沃韦 尔大教堂参加了最后一次弥撒。 2.乔治五世(1936) 英国国王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等候瞻仰乔治五世国王遗体的队 伍长达整整3哩。并排站立8人的长队跨过两座桥,沿着泰 晤士河的两岸延伸。总共568,387个人(其中有一天有306, 685个人)在他的灵柩前走过。当他的灵柩被送往西敏寺安葬 时,沿途约有200万人站立两旁等候。 3.圣雄·甘地(1948) 印度社会和宗教改革家 整整5个小时,印度新老德里市约有100万居民上街目 睹了护送甘地灵柩的队列的经过和随后举行的遗体火化仪 式。据报道,当甘地的儿子将他的骨灰撒入恒河和朱木那河 的圣水中时,约有300万人出席了这个神圣的仪式。随后甘 地的另一些骨灰被撒入印度各地其他50条圣河中。届时沿途 观看的人数多达1,000万。 4.约瑟夫·斯大林(1953) 苏联领导人 3天内,约有数百万苏联的公民前往莫斯科的圆柱大厅 瞻仰了安放在那里的斯大林的遗体。另有至少5万人出席了 在附近红场举行的葬礼。 5.约翰·肯尼迪(1963) 美国总统 估计约有30万哀悼者站立在宾州大街和宪法大街两旁 目睹护灵的队伍将他们被害的领袖的遗体从白宫运抵国会 山。在国会山,另有25万人鱼贯进入圆形大厅,凭吊被国旗 覆盖着的总统的灵柩。当他的灵柩从国会山运往圣马修教堂 以便举行最后一次弥撒,并从教堂运抵阿灵顿国家公墓落葬 时,沿途约有100万市民伫立迎候。在全国通过电视观看这 神圣葬礼的人数则高达数百万。 6.贾瓦哈利尔·尼赫鲁(1964) 印度总理 约有150万印度人拥入新德里街头观看护灵队伍将尼赫 鲁的遗体运到朱木纳河边的焚化场。在焚化场内另有10万民 众把葬礼台挤得水泄不通,当局不得不出动大批军警维持秩 序。1948年圣雄·甘地的火葬仪式就是在距离不到300码的 地方举行的。 7.温斯敦·丘吉尔(1965) 英国首相 总共有321,360人瞻仰了安放在威斯敏斯特大厅的丘吉 尔遗体。当他的遗体被送往圣保罗教堂举行50年来第一次为 一个平民举行的国葬时,沿途密密麻麻的人群,一层接一层, 顶着刺骨的寒风等着护灵队伍的到来。这个历时5小时的葬 礼通过电视向全世界作了现场转播。全球约有2500万人观看 了电视。 8.阿卜杜尔·纳赛尔(1970) 埃及总统 当总统的遗体被安放在开罗库巴时,宫外成千上万个哀 悼者捶胸顿足,情绪异常激动。在举行葬礼的那天,数百万 埃及民众拥入街头,等候灵柩的到来。痛哭流涕的人群大叫 "纳赛尔!纳赛尔!纳赛尔"!并冲破了军警组成的约6哩长 的防卫线,顿时出现一片混乱,造成几百人受伤,甚至差一 点将纳赛尔的灵柩撞倒。3个小时后,遗体葬入了开罗郊外一 个新建的清真寺的花园内。此时,人群的激动情绪才逐渐趋 于平静。1952年纳赛尔就是在此同其他一些青年军官发动了 推翻法鲁克王朝的革命。 9.毛泽东(1976) 中国领袖 估计有35万人前往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瞻仰了他的遗体。 另外约有数十万从社会各界挑选出来的人士参加了北京天安 门城楼前举行的简单而又严肃的仪式。此外,全国有8亿民 众为毛泽东默哀3分钟,同时所有的轮船和工厂鸣笛致哀。 10.胡阿里·布迈丁(1978) 阿尔及利亚总统 当戒备森严的护灵队伍抬着总统的灵柩从阿尔及尔大清 真寺前往伊阿林公墓时,沿途200万悲痛欲绝的哀悼者秩序 顿时大乱,他们争相挤到前面用手触摸安放领袖遗体的灵柩。 有的甚至在倒下的人身上踩过。为参加这次葬礼有不少人是 从外地徒步赶到京城的。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16年时间中, 布迈丁统治了13年。
麻烦采纳,谢谢!
- 上一篇:世界上最帅的动物(世界上最帅的动物的声音)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