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排名)
世界上廉政国家中国排名第几位
80位。根据周三公布的廉洁排行榜,丹麦,芬兰,新西兰,瑞典,和新加坡分居榜首。索马里,朝鲜,阿富汗,苏丹和缅甸则居于榜末。美国世界排名为19, 985 211大学名单,在日本,英国之后,在智利和乌拉圭之前。中国并不是在榜单中排名靠后的新兴经济体,印度排名为93,比去年提升了一个名次。俄罗斯排名为133,比2011提升了10个名次。中国在包含176个国家的2012廉洁排行榜名列第80。
延伸: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和地区排行榜前25名
1. 丹麦;2. 芬兰;3. 新西兰;4. 瑞典;5. 新加坡;6. 瑞士;7. 澳大利亚;8. 挪威;9. 加拿大;10. 荷兰;11. 冰岛;12. 卢森堡;13. 德国;14. 香港;15. 巴巴多斯;16. 比利时;17. 日本;17. 英国;19. 美国;20. 智利;20. 乌拉圭;22. 巴哈马;22. 法国;22. 圣卢西亚;25. 奥地利;25. 爱尔兰;
芬兰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芬兰何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廉洁的国家;芬兰一向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政府官员和公;有关专家认为,芬兰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腐败程度;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芬兰法律专家认为,芬兰腐败案件少与公民的道德水准;芬兰人说话算数守信用,朋友之间相互信赖程度相当高;良好的教育环境使芬兰公民普遍具有法律常识,知法守;社会的透明与开放;透明和公开是芬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芬兰何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廉洁的国家
芬兰一向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国各地法院每年受理的行贿受贿案件不足10起,而且几乎没有大案。最近,总部设在柏林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度世界各国腐败指数排名,芬兰连续第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有关专家认为,芬兰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应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社会的透明与开放、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芬兰法律专家认为,芬兰腐败案件少与公民的道德水准以及民族的历史传统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在北欧严酷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的芬兰人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坚韧不拔、内向自律、善良宽容、诚信忠厚。至今,芬兰仍保持着纯真古朴的道德准则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例如,在芬兰各地超市里购买蔬菜、水果和糖果,普遍保留着自选、自称、自贴价签的自我服务购物方式,令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惊讶不已。人们在公共场所遗失的衣物几乎不会被过路人拿走,而是被放在明显之处等待失主自己来寻认。
芬兰人说话算数守信用,朋友之间相互信赖程度相当高,在口头上达成的君子协议如同正式签订的合同一样有效,使许多事情运作起来既简单又高效。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无形中会感到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相比之下,在芬兰,贪污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等非劳动所得如同偷盗抢劫一般,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芬兰公民历来鄙视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丑恶行为。人们不愿投机取巧,通过歪门邪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习惯于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和正当的努力去创造和获得财富。芬兰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马蒂·库西马基认为,公民的自律是防止腐败的最有效的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向他人行贿,或替他人办事而索取钱财,都不符合芬兰人的思维方式。在他担任法官的30年里,没有一个人以任何形式向他行贿。
良好的教育环境使芬兰公民普遍具有法律常识,知法守法。芬兰儿童在初级学校就学习社会学课程,在高中学习法律知识。这样,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已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在芬兰,具有法律知识是各级政府部门录用工作人员的必要条件。所有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官员,一律要宣誓守法,并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意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准确地把握社交和腐败的界线。
社会的透明与开放
透明和公开是芬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公共部门一切公开,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政府档案馆以及公共部门的所有档案材料不仅对专家和研究人员开放,而且也对新闻界和公众开放。同时还提供资料查询、借阅和复印等服务。芬兰公民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政府部门的有关情况,从而有效地防止政府部门产生腐败现象。
芬兰国家虽小,但社会的透明程度很高。在芬兰,不但不能开匿名账户,税收当局还有权了解全国所有账户的情况。此外,每个芬兰公民和团体的收入及财产(资产)每年都要在纳税表上加以公布。在公车管理方面,政府的透明度也相当高。芬兰政府机构公车数目极少,除总统外,在政府各部,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人享受配备专车的待遇,而且专车只限执行公务时使用。上下班用专车属于额外待遇,等于增加了个人收入,要照章纳税。其他部长在执行公务时,由秘书向政府办公厅申请用车。政府部门有义务定期如实地公布官员使用公车情况,媒体也有权查询。如果某政府官员多次使用公车办私事,将会被举报或被媒体曝光。
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
制定法律、严格执法,是防止和消除腐败的最有效手段。芬兰有一套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2002年6月,芬兰议会一致通过有关禁止议员接受贿赂的法律,该条款被纳入芬兰刑事法。如果议会议员接受他人贿赂,并答应按照行贿者的要求在议会中行事,就会被视为违法,并受到法律制裁,同时行贿者也将承担法律责任。受贿者和行贿者将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直至4年徒刑。
芬兰的公务员法和刑事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官员不得接受贿赂,绝对禁止公务员利用职权谋取任何好处。如果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索取或接受贿赂和其他好处,将以受贿罪处以罚款直至两年徒刑。其犯罪行为表明已不适合担任原职务者将被解职。如果公务员接受的贿赂和好处价值很大,或因受贿而给行贿者很大好处、给他人造成严重损失和伤害,将以严重受贿罪判处4个月到4年的徒刑,并免除其职务。向公务员和公共团体工作人员行贿以达到某种目的、获得很大好处者,根据情节轻重也将被处以罚款直至4年徒刑。所有行贿受贿的钱物和其他好处,不论数额大小一律上缴国家。
芬兰的法律还禁止工商界在国内的经营活动中行贿和受贿,并同时禁止芬兰公司在国外通过行贿来促进其产品出口。芬兰公司在接待客户时,通常只向客人赠送价值不高的小纪念品。这样既可避免客人涉嫌受贿,自己也不会因行贿而违法。在某些腐败成风的国家,芬兰公司通常因不行贿而失掉许多项目和机会。即使如此,芬兰人也不会因眼前利益因小失大触犯法律。 但是,如果真要以身试法,芬兰的法律也是铁面无私的。2003年8月29日,芬兰海运局3名高级官员因受贿罪被赫尔辛基上诉法院判刑。这是近年来发生在芬兰的少有的严重腐败案件。据报道,这3人在1993年至1999年间代表芬兰海运局同挪威DSND船舶公司
签订出租多功能破冰船合同时,以极低费用出租两艘芬兰破冰船,使国家蒙受很大损失。而他们则在此期间接受对方贿赂,利用挪威DSND船舶公司提供的款项进行私人旅游,总金额达到近10万欧元。涉及此案的芬兰海运局总经理屈厄斯蒂·韦斯特里宁和副经理埃罗佩卡·科伊武迈基分别被判处4个月的监禁,缓期执行,韦斯特里宁同时被开除公职;原海运局运输部门负责人莱纳特·哈盖斯坦因接受贿赂情节较前两人严重,被判处10个月的监禁,缓期执行。他们3人还必须将其所获得的好处全部退给国家。
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芬兰的违法案件少,各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起着重要作用。芬兰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体制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三个方面。
政府监督:议会督察员和政府司法总监是芬兰国家和政府机构中的最高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主要工作是依据宪法监督总统、内阁成员以及政府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
根据宪法规定,政府司法总监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和政府所作出的决定是否合法,同时对政府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并有权随时要求政府官员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司法总监还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团体对官员及公务员的举报;对官员的不当行为提出警告;对严重违法的官员提出起诉。司法总监还可以根据舆论和媒体透露的有关情况立案调查。
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芬兰国家小,有一点小事很容易被新闻界抓住。如果政府官员有不体面的事被媒体曝光,就会威信扫地,甚至被起诉。2002年5月,芬兰《晚报》披露,文化部长苏维·林登利用职务之便批准向奥卢市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赞助,帮助其扩建高尔夫球场,而她和她的丈夫及其数位亲属在该公司拥有股份。这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立即遭到公众的强烈抨击。芬兰政府司法总监帕沃·尼库拉闻讯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就此事进行调查。一周之内,林登便被迫辞职。
公众监督:在芬兰,官员的行为皆在公众的监督之下,任何公民都有权自由地检举和揭发违法的政府官员。芬兰政府为公民提供了各种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政府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如果有人发现政府官员有渎职行为可向警方告发,或向其上司检举。如果这样做仍不奏效,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另外,国家在采购物资和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尽可能公开招标,使行贿受贿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是哪国?
丹麦、瑞典等北欧诸国是世界公认的廉政国家。
丹麦如何能够成为“最廉政”的国家?
首先,丹麦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腐败预警制度中的“世界性经验”,也是丹麦反腐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要经过注册,财产登记部门不容忍任何瞒报,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财产都要曝光于公众眼球之下。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隐瞒个人财产变得难上加难。由于财产公开,税务部门就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公民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个人和企业逃税也就成了“白日做梦”。
其次,丹麦的预算监督体系也很给力。为了让所有的公共部门都公开预算和开支情况,丹麦成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公务体系的预算和开支进行调查、研究,检察是否有违规和滥用的情况发生,并把相应情况上报给丹麦议会。而政府各部委做出的任何一笔预算都要得到财政部认可,并且要送议会财务委员会批准,而且事后还设有严格的预算支出检查制度。另外,政府自有的许多政策也无时无刻不在约束公务员,例如在丹麦,政府规定在各种聚会或宴请中不提供香烟,更不用说是抽“天价烟”。甚至出差人员只能坐公共汽车,如果出差地没有公交车,才可以打车!
再则,丹麦拥有强大的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体系。在丹麦,媒体会对公共部门毫不客气的进行监督报道,只要公务员有丝毫的出轨,就会声名狼藉。现实中,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媒介舆论对官员腐败形成了强大的威慑。此外,在每年的年度预算白皮书中,每个公民都可以看到所有公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所有的公共开支信息也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以供民众监督,民众若有“怀疑”,可以“尽情”的“公众参与”与“实质监督”。另外,平等、严苛的法律制度和透明、民主的政府运行体制,公平的分配制度和强大的社会保障等因素也是丹麦反腐制度中不可或缺的潜在力量。
丹麦反腐的成功,绝不单单因为“人口少、地盘小、公务员高薪养廉”,其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建设成绩也有目共睹。虽然我国与丹麦政体不同、国情不同,但在反腐经验上还是可以交流与学习的。
- 上一篇:不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不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骗鬼啦)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