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世界稀有鸟类)

bj0012025-01-28奇闻异事0

世界上最稀有的鸟

世界上最稀有的鸟是大鹮。

大鹮是世界上最濒危、演化特异性最高的物种,主要分布于柬埔寨北部,极少量存活于老挝南部境内。狩猎、骚扰及低地的森林砍伐等均使它们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现时种群数目估计在100头或以内。

大鹮是鹮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成鸟体长可达102~106厘米,平均体重达4.2公斤。全身羽色全要为黑色,头及上颈部分裸露呈灰色。

生活习性

大鹮栖息于湿地、池塘或河流沿岸的落叶低地林内。以无脊椎动物、甲壳类及小型的两栖类或爬虫类为食。其繁殖过程仍然是个谜,但相信是一种树栖性的鸟类。

大鹮性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动觅食,晚上栖于高大树上。

目前大鹮在IUCN红色名录中评为极危物种,狩猎、骚扰及低地的森林砍伐等均使它们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现时种群数目估计在100头或以内。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世界上最珍贵的鸟是什么鸟?

朱擐(世界上最珍贵的鸟) 属鹳形目,鹗科。朱擐是珍奇观赏鸟,也是世界上濒与灭绝的珍稀鸟类之一。目前野生种群仅见与陕西汉中盆地洋县极偏僻的姚家沟一带。 雄鸟通体白色,羽干以及两翅与尾等均淡粉红色,颈项上有长矛状羽毛,形成羽冠,头的前端裸露呈朱红色,嘴长而向下弯曲,呈黑色,先端周红色,脾的裸露部分亦呈亮红色。 雌鸟在繁殖期间背羽有鲜蓝色渲染,两翅的粉红色较淡。幼鸟体羽初为灰色,随后换成白色而带烟灰色,外侧初级飞羽的端部为灰褐色。 栖于沼泽地或在山溪附近的大树上。食物主要为鱼、蛙及水生昆虫等。野生朱擐每年4~5月在高大的树上营巢,巢离地面5~10米,呈皿状。每窝产卵2~4枚,卵呈淡青淡绿色,并密布暗褐色斑。雌雄鸟共同孵卵,孵化期30天左右。雏鸟绒羽淡黄色,腿橘红色,为晚成鸟。 朱擐性成熟雄鸟较雌鸟早。雌雄鸟每年4月份进行交配繁殖,寿命为20~30年。

世界上最稀少的鸟是什么?

最稀少的鸟应该是朱鹮

朱鹮

鹳形目 朱鹮科

学名:Nipponia 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朱鹮分布于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国外见于日本,在19世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为候鸟。现在野生个体仅见于我国陕西的洋县,为留鸟。被誉为东方鸟类的明珠,是世界上最为稀少的一个物种,目前野生仅有100只左右。

朱鹮,我国古代称为朱鹭,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水田中觅食,喜欢栖息于温带山林、丘陵近水处。成对(繁殖期)或结小群,日行性,夜间栖于大树上。性孤僻、沉静,留鸟。以小鱼、泥鳅、蛙、蟹、虾、昆虫、甲壳类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体中大型,中趾内侧不具栉状突。喙呈匙筒状,向下弯曲,鼻沟几乎到达喙端。

繁殖期3-5月,亲鸟前半部羽色涂抹为灰黑色,营巢于高树上,每产-5卵,孵化期28-39天,晚成鸟,3岁性成熟,寿命可达17年。北京动物园1981年首次饲养朱鹮,1990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目前世界上有二种最为濒危的鸟类,一种就是中国的朱鹮,另一种是美国的加州鹰。

羽色:

朱鹮繁平时羽色为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下缀有粉红色。繁殖期则分泌灰黑色素,并用喙涂抹,使上背和颈染为灰黑色,此间,其裸露部的桔红色亦更加明显。

世界上最稀有的鸟是什么?

即将灭绝的肯定是最稀少的了,有马岛海雕,山蓝鸭,秘鲁,蓝燕雀,塞舌尔绶带,王子蕉鹃,象牙喙啄木鸟,约氏走鸻,细嘴杓鹬,林斑小鸮,冠旋蜜鸟,白肩黑鹮,姬伞鸟,黄颊麦鸡,阿拉里皮娇鹟,黑嘴端凤头燕鸥,黑长脚鹬,夜鹦鹉,夏威夷鸦,里普利氏果鸠,斯比克斯鹦鹉(小蓝金刚鹦鹉),剃刀嘴凤冠雉,冲绳啄木鸟,大鹮,褐秋沙鸭(巴西秋沙鸭)

科学发现世界上最稀有的鸟是什么,但仅只有1只?

地球上有着非常多的生命物种,比如什么人类,鱼类,猫之类的,然而有很多朋友开始疑惑地球上最稀有的物种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是熊猫,但目前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稀有的鸟,仅仅只有一只而已,在巴西被发现几乎消失了50年。

  

我们先来说一下为什么鸟类很稀有,虽然在自然界中鸟类非常常见,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小燕子,大雁之类的,导致很多人都认为自然界中鸟类就是最常见的物种,但其实鸟类存在的时间非常久,甚至远久起来可以和恐龙相提并论起来;而最近科学家们就在巴西成功找到了一个从未被发现过的鸟类,可以说是一大奇迹了,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鸟类有什么稀奇的,但其实非常地稀有,用一个概念来形容,就是堪比地球中的国家珍宝熊猫,小说里面的绝世珍宝等,对于地球上科学生物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来看一看怎么一回事。

 

科学家去到巴西的南美热带雨林,发现了其中有着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其中有着非常多其他地方并没有的物种,就比如南美热带雨林有着很茂密的深林,没有被人类开采过,自然环境保持地非常地原生态,因为被人类开采过得地方大部分会因为不够环保不充分的构建导致很多地方上的破损,而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就成功找到了一只从未再地球上发现的鸟类。

  

根据记载这个19世纪30年代被首次发现,但是由于当时没什么人重视这个鸟类的存在,加上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这个鸟的数目很快地下降,最后到今天才被重现发现,但很可能已经只剩下一只了,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最稀有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