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简单的数学题(世界上最简单的数学题又最容易错的)
一些很简单的数学题
您好!
1.半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是(62.8 )厘米,面积是(314 )平方厘米。
2.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3.14 )分米,面积是(.785 )平方分米。
3.直径是6厘米的圆,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6.28)厘米,面积增加(15.7)平方厘米。
5.一个环形,内圆的直径是6厘米,外圆的半径是4厘米,这个环形面积是(21.98)平方厘米。
6.周长是50.24厘米的圆,直径是(16)厘米,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
7.在长1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最多可以剪(15)个。
8.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是半径的( 6.28)倍。
判断:括号里添“√”、“×”
1.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2.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
3.圆有4条对称轴。 (×)
4.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直径越小,圆周率越小。 (×)
5.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6.圆的半径增加5厘米,它的周长增加5×3.14厘米。 (√)
选择题:
1.一个半圆形,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B)
A.∏r B.∏r+2r C.∏r+r
2.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面积相等,他们的周长相比较(A)
A.正方形的周长大于圆形的周长
B.圆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C.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圆形的周长
3.一块长方形铁板,长10分米,宽8分米,在这块铁板上取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B)平方分米
A.45.76 B.50.24 C.96
4.半径为2分米的圆,周长与面积(C)
A.周长大 B.面积大 C.不能比较
解决问题:
1.把25.12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圆(接头处不计),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5.12/3.14/2=4厘米
面积:3.14*4*4=50.24平方厘米
2.用6米长的绳子把一头牛栓在草地上,这头牛能在面积多大的草地上吃草?
3.14*6*6=113.04平方米
3.有一个圆形花坛,它的直径是3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的外围修一条一米长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2=15米
3.14*15*15=706.5平方米
15+1=16米
3.14*16*16=803.84平方米
803.84-706.5=97.34平方米
4.一台压路机前轮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8周,一小时前进多少米?
3.14*0.4*2*8*60=1205.76米
5.在一个直径是80厘米的圆木版上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0/2=40米
3.14*40*40=5024平方厘米
世界上最简单的数学题
从1到10,连续10个整数相乘:
1×2×3×4×5×6×7×8×9×10。
连乘积的末尾有几个0?
答案是两个0。其中,从因数10得到1个0,从因数2和5相乘又得到1个0,共计两个。
刚好两个0?会不会再多几个呢?
如果不相信,可以把乘积计算出来,结果得到
原式=3628800。你看,乘积的末尾刚好两个0,想多1个也没有。
那么,如果扩大规模,拉长队伍呢?譬如说,从1乘到20:
1×2×3×4×…×19×20。这时乘积的末尾共有几个0呢?
现在答案变成4个0。其中,从因数10得到1个0,从20得到1个0,从5和2相乘得到1个0,从15和4相乘又得到1个0,共计4个0。
刚好4个0?会不会再多几个?
请放心,多不了。要想在乘积末尾得到一个0,就要有一个质因数5和一个质因数2配对相乘。在乘积的质因数里,2多、5少。有一个质因数5,乘积末尾才有一个0。从1乘到20,只有5、10、15、20里面各有一个质因数5,乘积末尾只可能有4个0,再也多不出来了。
把规模再扩大一点,从1乘到30:
1×2×3×4×…×29×30。现在乘积的末尾共有几个0?
很明显,至少有6个0。
你看,从1到30,这里面的5、10、15、20、25和30都是5的倍数。从它们每个数可以得到1个0;它们共有6个数,可以得到6个0。
刚好6个0?会不会再多一些呢?
能多不能多,全看质因数5的个数。25是5的平方,含有两个质因数5,这里多出1个5来。从1乘到30,虽然30个因数中只有6个是5的倍数,但是却含有7个质因数5。所以乘积的末尾共有7个0。
乘到30的会做了,无论多大范围的也就会做了。
例如,这次乘多一些,从1乘到100:
1×2×3×4×…×99×100。现在的乘积末尾共有多少个0?
答案是24个。
总是找不到请问世界上最简单,最难的数学题分别是什么?
最简单:1+1=?最难: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的和,简写为1+1,可不是那些道听途说的人说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的弱智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证出,人们将它弱化为如下猜想,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m个奇素数的积与n个奇素数的积的和,人们的目标就是减小m与n值,直到m=n=1。目前最好的成绩是由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的,他证出了1+2。
- 上一篇:世界上最性感屁股的简单介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