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车的国家(世界上最多汽车的国家)
世界上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截止2019年12月,世界上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国的发展速度,我国2020年的汽车总保有量有望达到2.7亿,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业内不少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从12%左右向5%左右自然回落。但当前汽车销量依然处于4%-5%的潜在增长区间,2019的一些因素会逐步弱化,降幅会逐步收窄,到2028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接近4.1亿辆,千人汽车拥有量约288辆左右。
扩展资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11月的销量信息。2019年11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4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3%和7.6%。产量同比增长3.8%,销量同比下降3.6%。
2019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从整体数据来看,产销降幅比1-10月继续小幅收窄。乘用车方面,2019年11月,产销量分别为216.3万辆和205.7万辆,环比增长11.6%和6.7%,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下降5.4%。与上月相比,MPV销量略有下降,其他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SUV销量继续增长,其他乘用车品种依然下降。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11月车市降幅趋缓 明年车市或将回暖
2021世界汽车最多的国家排名
2021世界汽车最多的国家排名是德国,日本,美国,中国,法国。
人们在买车的时候除了看车辆本身的综合表现以外,汽车品牌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大品牌不仅有着相对靠谱的质量,还能让车主更有面子。然而在市场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汽车品牌,究竟哪个品牌更好呢?下面来看看2021世界汽车集团十大排名。
根据英国品牌机构Brand Finance在2020年3月发布的全球十大汽车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可以看到,世界汽车集团前十名分别为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德国,大众集团旗下包含了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布加迪等众多世界一流品牌,其中仅凭奥迪和保时捷两大汽车品牌每年就可以为大众集团带来极为可观的利润。
戴姆勒集团Daimler AG 德国戴姆勒集团是全球第一大豪华车生产商以及第二大卡车生产商,戴姆勒集团旗下主要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迈巴赫,Smart,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戴姆勒金融服务等品牌和业务。
丰田集团Toyota Motor日本丰田集团一直在我国汽车市场上占据着不少的份额,其中卡罗拉,凯美瑞,汉兰达等车型遍布国内大街小巷,该集团旗下汽车品牌主要有丰田,雷克萨斯,日野,塞恩,大发,斯巴鲁等。
宝马集团BMW Group德国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通称BMW,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集团旗下拥有宝马,MINI,劳斯莱斯几大汽车品牌。
本田日本本田集团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一家同时在东京证交所和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跨国机动车制造商,本田现役产品线主要有汽车,摩托,动力产品和飞机四大业务,其中汽车业务由核心品牌本田和豪华品牌讴歌构成。
通用汽车美国通用集团在全球生产和销售包括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GMC,五菱,宝骏,霍顿等一系列品牌车型并提供服务,该集团旗下车型自2014年起便畅销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特汽车美国福特汽车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世界重要跨国企业之一。早在1988年公司销售便在在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居第2位。该集团主要产品有汽车和汽车零件,拖拉机,电视机,收音机,电子通讯系统,导弹控制系统,卫星和地面站设备等。
日产集团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是一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跨国汽车制造商,旗下主要包括核心品牌日产和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中国是日产最大的单一市场。
吉利汽车中国作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吉利集团一直专注于事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专车,荷马,盛宝银行,铭泰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雷诺集团旗下产品虽然在国内名气不大,但是在雷诺在整个欧洲市场上有着较高的市场地位,并且一直占据着颇高的市场份额。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是哪个国家呢?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是哪个国家呢。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是哪个国家呢?
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日前报道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欧盟退居第二。 中国的汽车产量早在2012年就已超过欧盟,2013年达2198.41万辆,远超欧盟的1460万辆。2014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将达2400万辆左右,将超过欧盟1000万辆,相较于2014年全球汽车总销量7550万辆的规模,几乎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其实,不仅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产能都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从国内媒体披露的全球汽车品牌布局中国的产能看,到2015年,仅通用、福特、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标致雪铁龙、菲亚特、丰田、本田、现代、起亚这些欧美亚企业就计划在中国实现汽车产能总计1486万,相当于欧盟往年销量总和。
如果再算上路虎捷豹和沃尔沃的产能,进入中国的汽车总量还会更大。可见,全球汽车产能向中国偏移势头强劲,直观表现则是合资企业国内四处扩大规模,如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之外又在广东佛山、四川成都建厂;上海大众安亭工厂之外,又在浙江宁波、江苏仪征、新疆乌鲁木齐、湖南长沙组建分厂;北京现代目前也正在筹建第四工厂。
全球汽车产能向中国转移,是因为中国市场需求集中释放,销量及增幅为世界之冠,非常诱人。由此带来的正效应是就业人员大幅增加,汽车行业员工收入明显提升,产能的转移带来技术设备人才资源向中国集中,有助于带动中国汽车行业水准的提升。产能的竞争带来产品的充分竞争,可以让中国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汽车商品,提升汽车生活品质。燃油需求大量增加也会给石油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带来的利润也很可观,使汽车经济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地方政府“卖地财政”失去根本经济依赖之后,成为中国经济暂时的“稳定器”。
但中国汽车发展更富深远意义的目标是建成汽车强国。世界汽车产能向中国集中,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产能也在扩大,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3200万辆,到2018年更将突破4000万辆大关。但随着中国汽车产能逐年加剧,利润摊薄,未来的汽车产销将进入惨烈的竞争状态。
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汽车产业虽大却不强。众多全球品牌汽车巨头与中国合资后,中国组装替代了中国制造,没有自主研发,成了合资外方的附庸,技术上受制于人。别人的技能没学会,自己研发又错过了好时机,创新能力被削弱。
坚持独立研发的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虽然急起直追,用十几年时间取得了国外汽车数十上百年的进步,但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生产研发力量分散,品质提升缓慢,市场认同度低,在世界各大汽车品牌优质产品强势围剿之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连续下滑一周年。
J.D . Pow 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预计,到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将追平国际品牌。但品质追平之后,想让更多消费者愿意购买自主品牌的市场认可,还需要8-10年时间。而目前正是中国汽车消费增长高峰,8年之后,大面积市场将趋于饱和,即使自主品牌最终赶上,如何消化膨胀的产能?
此外,世界产能转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可能面临更大汽车社会问题,比如拥堵、雾霾、道路与停车设施等,汽车行业过度发展的弊端更加凸现;大量汽车产能转移到中国,风险也将接踵而至;一些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单一的城市在城市容量和汽车需求饱和、销量不再增长之后,经济增长将面临断崖式下滑等,美国底特律就是前车之鉴。
在经济全球化、国家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汽车合资是必要的。但目前,汽车行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主导地位明确合作研发项目,确保付出市场最终换来技术,保证汽车行业科学布局可持续发展,在汽车消费需求饱和之前,给自主品牌以喘息之机。在这一问题上,国家需要整体考虑海外投资合作条件。即便是欧美,对一些核心产业的保护比中国更为严格。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在取消钢铁等逾十个行业的外资限制同时,“汽车整车”仍被明确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保持“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红线”。此举十分必要。建议在此基础上,慎重对待即将到期的汽车合资企业的续约问题。
在考虑与国外相互对等的资本开放模式的同时,建议为中国汽车行业留条后路。这关乎中国汽车强弱盛衰。当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强国的希望。
- 上一篇:世界上最清的人(清朝世界上最高的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