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袖珍钓鱼(世界纪录海钓最大的鱼)

bj0012025-01-01奇闻异事0

世界上最小鱼是什么鱼?

依靠0.1毫米之差,“世界上最小鱼”纪录再次刷新。 * t- {% u P: T1 Z( D

一些来自欧洲国家和新加坡的专家不久前发表研究结果称,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一种“袖珍鱼”,体长仅有7.9毫米,相当于蚊子的大小。 $ p9 Z, ^+ N+ _* ]" K- U

这种“袖珍鱼”不但夺得“世界最小鱼”的称号,也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 4 L/ w; u! N% q" x6 J( Z

刷新纪录 * U7 W- s9 ?5 ]. b4 L

这一研究小组由伦敦动物学家拉尔夫·布里茨领衔,成员还包括瑞士鱼类学家莫里斯·科特拉,以及来自德国和新加坡的两名同行。

% h' B. X( Q8 ] J《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一月下旬刊登了这一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了一种“袖珍鱼”(学名Paedocypris Progenetica),其中一条成熟雌性的个体从鼻子到尾巴总长为7.9毫米,刷新了“世界上最小鱼”的纪录。

F+ Q1 Z2 `% z- A( j6 D5 O研究报告说,这种“袖珍鱼”还是鲤鱼家族的“远亲”。它们通体透明,成年雄性能够长到8.6毫米,而雌性则稍小。 9 E7 Y6 A- |1 K2 e h1 h- L

此前,“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的桂冠一直戴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鰕虎鱼”头上,其最小个体在成熟期时体长为8毫米。 ( y+ i+ J8 E2 F$ Y" d+ W- r0 x

外形奇特

~* w6 |, o4 k( B来自欧洲和新加坡的科学家说,“袖珍鱼”成熟后就如蚊子一般大,需要借助一种特殊显微镜才能准确测量其长度。他们将这种鱼命名为“繁殖类幼介虫”。 / y+ Q- L% h$ i$ m

布里茨说:“这是我在研究生涯中看到的最奇特的鱼之一。”

; t% s L$ y. [ L研究人员在报告中介绍说,这种“袖珍鱼”的雄性个体长有奇特的腹鳍,相对于身体其它部位而言发达的多。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是便于它们在交配时抓住异性。

; j s3 F8 O$ d( C# }9 n科特拉还介绍说,“这种小鱼头部尚未发育”,脑部还裸露在外面。 % C9 Q1 i' E r

除了最新的“世界最小鱼”之外,研究小组还在马来西亚婆罗洲沙捞越邦附近,发现了“袖珍鱼”的“亲戚”(学名P. micromegethes)。这种鱼体长仅为8.8毫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淡水脊椎动物。

9 ?2 {# o; W: K1 Z) x/ v" f生于忧患 % r: h% E0 X3 `2 M

“我希望能在这种小鱼的栖息地完全消失之前,对它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布里茨说。

6 V' a) D4 u0 r$ ?+ v6 V“袖珍鱼”生活在一种奇特的热带雨林环境中,人称“黑水沼泽”,布满深达几米的泥炭沼。混浊的水体呈黑红色,像浓茶一般,酸性很高,PH值接近酸苹果。 # [* Q S; r* }$ @

尽管人们以前认为这样的沼泽中不会有生物存在,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这里竟然是不少生物赖以生存的家。 3 ~: M; V. |5 `, S9 T* H y

不幸的是,1997年的森林大火破坏了这片沼泽,现在又受到伐木业、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威胁。“世界最小的鱼”生存环境正不断恶化。

1 g, h M# W( X7 h% k$ ~布里茨说:“东南亚的许多沼泽地带都已经不复存在,不少物种完全灭绝。这种地区性微小生物的数目正在不断减少,濒临灭绝。” , W4 v" [2 S e1 l! d8 q

科特拉也表示:“这些生物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对于东南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不甚了解。由于这些生物的栖息地正在迅速消失,它们的命运岌岌可危。”

世界上最小的鱼是什么鱼

世界上最小的鱼是斯托特微型鱼

这种鱼虽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体重最轻的鱼,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婴鱼”。

“胖婴鱼”外形细长,看起来像条小虫子,雄性平均体长7毫米,雌性平均体长大约为8.4毫米,估计再小的鱼钩对它们来说都无法下咽。它们无鳍、无齿、无鳞,身体除眼睛外无色素沉着,全身透明。雌鱼在2~4周大时产卵,鱼的寿命一般在两个月左右。

这种鱼只有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一座岛屿附近才能找到。科学家1979年首次发现它,但直到目前才为其最终划清归属,将这种鱼登记为新物种,并作为最小的脊椎动物申报了吉尼斯纪录。

胖婴鱼的生活环境

据研究胖婴鱼人员介绍,这种鱼生活在茶色的水里,这些水的酸性至少是雨水的100倍。过去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酸性沼泽不太可能有动物生存。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在这样的水里,也生活着许多像胖婴鱼一样独特的水生生物。英国皇家学会于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鱼的雄鱼拥有很大的腹鳍和肌肉,可以用于繁殖。

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栖息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附近鱼鹰礁、卡特礁、蜥蜴岛等。

请求“袖珍鱼”信息!

一些来自欧洲国家和新加坡的专家25日发表研究结果称,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一种“袖珍鱼”,体长仅有7.9毫米,相当于蚊子的大小。

这种“袖珍鱼”不但夺得“世界最小鱼”的称号,也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

《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学报》25日刊登了这一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了一种“袖珍鱼”(学名Paedocypris Progenetica),其中一条成熟雌性的个体从鼻子到尾巴总长为7.9毫米,刷新了“世界上最小鱼”的纪录。

研究报告说,这种“袖珍鱼”还是鲤鱼家族的“远亲”。它们通体透明,成年雄性能够长到8.6毫米,而雌性则稍小。

由于图片看不清,所以也可能是斗鱼!

【斗鱼的前世今生】

广义上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所有小型热带鱼的通称,狭义上指攀鲈亚目斗鱼科的小型热带鱼,亦专指暹罗斗鱼(Betta splendens)及其亚钟。与其他鱼类相似,主要以鳃呼吸,但另有一种辅助呼吸器官——迷鳃,并因之得英文俗名。迷器位于鳃上方一腔内,满布血管,空气经口吸入腔内,斗鱼便能靠这些空气中的氧存活於低氧水中。斗鱼见於亚洲及非洲的淡水生境内。多数种类的雄鱼会构筑、保护、维持一个由黏液组成的泡沫构成的浮水巢,而常称筑泡巢鱼。斗鱼约有70种,一些种类常饲於家庭水族箱。各种斗鱼可全部归属攀鲈科(Anabantidae),或分属步鱼科(Badidae)、攀鲈科、搏鱼(斗鱼)科(Belontiidae)、吻鲈科(Helostomatidae)以及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等5科。

暹罗斗鱼,野生品种是在稻田和小水潭中活跃的小鱼,有红或绿的色彩。它生活在东南亚泰国,雄鱼与同种间争斗性强,会为抢占领地、争夺雌鱼等进行激烈搏斗,有时甚至会因此导致死亡。于是,渐渐地,泰国民间利用这种小鱼进行搏斗赢得乐趣和金钱的活动日益盛行,并从野外捕捉,到简单饲养逐渐转向有目的的繁殖与改良,以提高斗鱼个体的战斗力。时间流转,在漫长的培育与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品系的变种,一个支系形成用于打斗的搏击型斗鱼,而另一个支系则向提高观赏性发展,最终形成了展示级斗鱼。使这种小鱼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150年后的今日,斗鱼早已脱离的原生姿态,成为常见观赏鱼类,展现出多样的色系与尾型,受到玩家青睐,展示级斗鱼的竞赛逐渐也形成,与此相关的斗鱼协会在美国、日本、德国及东南亚等地纷纷成立,观赏性斗鱼已经成为国际鱼友的新宠。

叉尾斗鱼又名中国斗鱼、天堂鱼、菩萨鱼、花手巾。属攀鲈科。原产于中国南部。叉尾斗鱼体呈长圆形,稍侧扁,尾鳍深分叉,体长可达8厘米。体色呈红、蓝、绿三色,体侧有11条蓝色和红色横向条纹,头部有黑色条纹,鳃盖后边缘有一绿色斑块,眼眶为金黄色。叉尾斗鱼颜色协调、艳丽,深受热带鱼爱好者的喜爱。这种鱼十分易于饲养。适宜水温为20℃~25℃。它也是最耐寒的热带鱼之~,可以忍受4℃的低温,在14℃以上的水体中就可以很好地生长。对水质不苛求,喜食孑孓,和泰国斗鱼一样长有褶鳃,可直援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一般雄鱼体色艳丽些,延长的鳍条较长。雌跫产卵极多,多者可达1 000粒左右。叉尾斗鱼好斗,不仅互斗,还厮咬其他品种的热带鱼,适宜于单独饲养。

泰国斗鱼又名暹罗斗鱼、搏鱼。属攀鲈科。原产地为泰国。泰国斗鱼体呈长形,稍侧扁,体长可达8厘米,背鳍、臀鳍、尾鳍都特别宽大,尤以雄鱼更为突出。原生颜色较暗,但现已有鲜红、紫红、绿、蓝、黑等各种颜色,还有杂色的。泰国斗鱼英武飒爽的矫健身姿和骁勇善战的独特个性,吸引着众多爱好者。

【繁殖篇】

这里探讨一这斗鱼在交配上出现的问题。斗鱼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鱼种,对配偶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两情相悦,互相配合才能成功交配。如果其中一方不悦,或体型上差异,那便会发生严重的后果,轻则不能成工交配,严重的可能会令两败俱伤,或死亡。所以应要挑选一些体型相近的鱼种,而雄鱼的体型不应太大亦不应太小,最合适应是比母鱼细少许,这样在交配期间便不会因母鱼受到雄鱼的猛列攻击至死,母鱼则以腹陪胀大索线成熟为佳。在年龄方面以四个月大至两岁惟适合。繁殖期间亲鱼体被婚姻色,出现平时没有的色彩,尢以雄鱼为明显。绝大多数卵生,体外受精,雄鱼有吐泡营巢和护幼的特性。受精卵和苗很小,开口饵料需要活饵料。

尽管雄斗鱼斗架时非常残忍,然而它对自己的子女却爱护备至,雄鱼可谓一个亲。它除在产卵前修建气泡巢外,在鱼卵孵化时,它一刻也不休息,时而拾起沉向粒,时而维修气泡巢,经常环绕气泡巢四处游动,警惕地防范着可能入侵的敌人。动鱼能独立生活后,可以把雄斗鱼从繁殖箱中捞出喂养。一对亲鱼每次产卵200受精卵在36小时左右孵化,仔鱼在孵化后三天后能自由游动。泰国斗鱼雄鱼不能合养。每条斗鱼的雄鱼应该单独饲养在一口小缸里。雌鱼可水质要求不严,在21℃-30℃的水温下生长良好。实际饲养中可把一雌一雄与相同的鱼混养。

【斗鱼的求爱活动】

斗鱼在生殖时期,雄鱼体色非常艳丽,并有一套求婚和筑巢的过程。产卵前,雄鱼先选择一处水面平静避风的地方,由口吸空气和吐粘液形成小泡,无数小泡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浮巢。

当巢筑成后,雄鱼开始向雌鱼求婚,美丽的雄鱼在雌鱼的周围不停地游来游去,尽量把美丽的鳍舒展开,口也张得很大,鳃膜突出,可以看到鳃膜内鲜红色的鳃。在求爱过程,身体颜色变得特别鲜明,身体和各鳍出现虹光样的灿烂。雄鱼由于极度兴奋而战抖。如果雌鱼对雄鱼的求爱表现无所反应,雄鱼就会恼羞成怒,追逐雌鱼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面脱逃为止。在经过复杂的求爱动作后,雌鱼接受了雄鱼的求爱,接近雄鱼,接着突然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着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下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时在下面等待着的雄鱼,用口接住,并在卵上涂上一层粘液,再向上游泳,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尽管雄斗鱼斗架时非常残忍,然而它对自己的子女却爱护备至,雄鱼可谓一个亲。它除在产卵前修建气泡巢外,在鱼卵孵化时,它一刻也不休息,时而拾起沉向粒,时而维修气泡巢,经常环绕气泡巢四处游动,警惕地防范着可能入侵的敌人。动鱼能独立生活后,可以把雄斗鱼从繁殖箱中捞出喂养。一对亲鱼每次产卵200受精卵在36小时左右孵化,仔鱼在孵化后三天后能自由游动。

【斗鱼饲养】

(一)饲养水质: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内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残留氯0mg/l、亚硝酸盐0mg/l、硝酸盐5mg/l、氨0mg/l、磷酸盐0mg/l为标准来检验您的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二)饲养管理:由于斗鱼是一种比较耐粗养的观赏鱼,使许多人饲养过程中疏于管理,即使斗鱼能顽强的生存,也会以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来回报您,要想让鱼儿生活的悠游自在,同时给您的生活增添快乐,还得尽点主人的爱心。

饲养斗鱼的容器,大至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无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质,为了避免它们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单独饲养。如若您想饲养两只雄性斗鱼激斗它们各展雄姿,可在鱼缸中间设隔一块玻璃再插一无毒塑料板,即可让你一饱眼福,又不伤害鱼只。近年来台湾不断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丰富的色彩都极适合于展示斗鱼的美丽。然而不论使用何种容器饲养,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装饰和设备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鱼生长的最佳生存环境。首先在鱼缸底部要铺入一层清洗干净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稳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水与底砂的比例以5:1为宜。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气和提供鱼躲藏的外所,应适当的植入金鱼藻、黑藻等对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盏小型光线柔和的灯具。

饲养斗鱼不仅设备轻巧简单,饲养起来也毫不费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胶软管通过虹吸法清除缸底粪便污物,并抽去约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来水即可创造清洁的水质环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于无动力设备带动水循环,因此要随时注意除去因残饵、粪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夹一吸水纸,轻轻在水面拖动即可,此外还应适时根据水质情况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斗鱼是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鱼种,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种饵料,尽量不要让斗鱼的食谱过于单调。通常人工干燥饵料营养成份齐全且干净卫生,是大多数人饲喂斗鱼的必备饵料;为适应斗鱼水上层活动的习性,最好选浮水性饲料,若能间隔投喂新鲜的活饵,如丰年虫、孑孓、丝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鱼体色更加鲜艳,同时让您在喂鱼的过程中尽情享受鱼儿摄食的乐趣,但由于这类饵料大多带细菌而易于给鱼只染病只能做为斗鱼口味的调剂品,投喂时一定要经过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钟内吃完为度,每天投喂一

世界上哪条河流长度仅17公里最窄处仅4厘米,鱼都游不过去?

世界上最袖珍河流:长度仅17公里最窄处仅4厘米,鱼都游不过去!

现在的人们只要有时间,就想出门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有山有水的地点,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地,其中能看到养眼的绿植,有适合人们锻炼身体的大山,到了旅游景点以后,会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人的心情会跟这里的景致一样美丽,其中河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中,经常见到的场景。

大部分河流都是比较宽的,让人感觉不可能从河岸的一头,一下子就跳到河对岸。其实那是因为大家没有见过。在中国就有一条最窄的河流,如果鱼稍微长些体宽一样,根本就过不去。如果有本书放在河岸上,就能搭建一个简易桥梁,因为这条河道最窄的地方只有4厘米,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书桥河。

这条河就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贡格尔草原上的耗来河,在贡格尔草原上的多伦诺尔湖,河道非常窄,多伦诺尔湖的面积不大,只有2.2平方公里,这里由于盛产鲤鱼而出名,耗来河,也是一条流进这条湖泊的河流之一。

耗来河全长17公里,水流得很慢,但却清澈见底,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蛇在爬行一样。正是由于这条河道太窄,还曾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虽然耗来河,是所有河中最为袖珍的一条,但是它的水流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在申请完吉尼斯世界纪录以后,这条河知名度越来越高了。这些年,慕名而来的游客数量也变纷纷前来,大家都想亲自见识一下,这条号称世界最窄的河流到底长什么样,还有一些人,跟这条河流拍照留念。

除了窄之外,这条河的水也很浅,通常深度为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许多人都认为这不像一条河,而是一条自然流淌的沟渠。其实它真的是条河,大家欣赏河水的同时,时不时还会看到有鱼游进这条窄河里,一些个头大些的,到了拐弯处绕不过去,则会被卡在那里,不能动弹,这在其它河道中,是见不到的。

耗来河的弯非常多,呈现出几字型,如果从远处看,仿佛就是一条洁白的哈达,在随风飘荡一样,成为贡格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所以给这条河取名为耗来,是指的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话,就是指嗓子眼,也就是说河道窄。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在耗来河上,竟然有一截河水流向了陡坡,这一奇观不仅中国人很好奇,就连外国人也都前来游览,想亲自见识一下耗来河的神奇之处。

请问世界上最小的热带鱼是?

依靠0.1毫米之差,“世界上最小鱼”纪录再次刷新。

一些来自欧洲国家和新加坡的专家25日发表研究结果称,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一种“袖珍鱼”,体长仅有7.9毫米,相当于蚊子的大小。

这种“袖珍鱼”不但夺得“世界最小鱼”的称号,也成为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

《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学报》25日刊登了这一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现了一种“袖珍鱼”(学名Paedocypris Progenetica),其中一条成熟雌性的个体从鼻子到尾巴总长为7.9毫米,刷新了“世界上最小鱼”的纪录。

研究报告说,这种“袖珍鱼”还是鲤鱼家族的“远亲”。它们通体透明,成年雄性能够长到8.6毫米,而雌性则稍小。

此前,“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的桂冠一直戴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鰕虎鱼”头上,其最小个体在成熟期时体长为8毫米。 竺暐(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bs=%D7%EE%D0%A1%B5%C4%C8%C8%B4%F8%D3%E3sr=z=cl=3f=8wd=%D7%EE%D0%A1%B5%C4%D3%E3ct=0

这里有很多,你可以去看看

另外,市面上如果想买到比较小的鱼,小丑灯算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小的鱼了!~

【学名】Rasbora maculata

【中名】小丑灯

【英名】

【科别】鲤科

【产地】马来西亚、印度

【饲养条件】PH:3.5-6.8、21-26℃、GH8-12

【形体特征】橙红色的身体上具有一个大圆黑点,雄鱼的背鳍、尾鳍、臀鳍上有鲜明的红黑斑,雌鱼相对来说要淡很多,最大体长约2.5cm

【饲养特点】性情温和,适宜生活在弱酸性软水中,定期稳定的灯光照射会增加其鲜艳体色。可以适应相对较低的水温。适合与其它温和的小型鱼混合饲养,建议20尾起饲养,可喂小颗粒的干饵、薄片和水蚤

【繁殖特点】产卵通常在清晨进行,多产卵于水草丛中,产卵数量多在几百粒左右。亲鱼有吃卵的习惯,产卵后需将亲鱼移走。在水温26℃的条件下,卵经过24~36小时可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2~3天后可游动,刚孵化的鱼苗必须喂于蛋黄鱼虫方可存活

【其他备注】也称圆点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