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残忍滑冰(世界上最残忍滑冰场)

bj0012024-12-28奇闻异事0

冰上教父 普鲁申科 的资料??

1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2006年2月7日凌晨5点40分左右,CCTV5直播第20届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自由滑。普鲁申科以几近完美的表现赢得了全场人热烈的掌声,赢得世界所有人的欢呼。普鲁申科,这位代表男子花样滑冰世界顶尖级水平的冰王子化身为“冰上教父”,而他的自由滑《教父》,也将被书写在花样滑冰历史中最显眼的位置。

很多人叫他王者,却无从知晓他深入心底的辛酸和仇恨;很多人都知道他之前腹股沟受过重伤,却不知道这个伤折磨他整整两年之久,几乎致残;很多人以为去年4月接受手术后的他恢复得很好,却不知道他向外界一直隐瞒着身体的疼痛;很多人惊叹甚至怀疑他的258.33分,却不知道他一直忍受着肉体上巨大的疼痛和心灵深刻的创伤,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整套动作。

当所有人感叹张丹的顽强,为张丹的流泪而流泪时,当中国这个注重精神文明的华夏之都预备将张丹精神发扬光大时,普鲁申科用他的一切告诉人们——俄罗斯人不相信眼泪。

在这里,我无意评说张丹的精神,更没有崇洋媚俄之意,只是我想说,普鲁申科的这块金牌,是不是更加富有价值富有意义。这位为花样滑冰无比执着,宁愿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息的英雄,是不是更加可敬。

花样滑冰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却让太多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生命。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摔倒不过是练习甚至正式比赛中小小的一段插曲。面对这些插曲,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会瞬间调整姿态和心态,丝毫不会将这个阴影带到接下来几分钟的表演中去;而真正优秀的运动员,在即将摔倒的一瞬会竭尽全力调整重心,甚至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疼痛,不着痕迹地稳稳站立。

这次自由滑中,普鲁申科在短短4分多钟,就这样顽强而倔强地一次又一次稳稳地站立。

当普鲁申科在热身时间轻松自由地跳四周,我们无法想象他带着伤痛,只有在后半段热身时间中,细心的普迷会留意到他像05年世锦赛热身时一样,习惯性地扶扶双腿。曲目还是《教父》,虽然不是新曲目,却在编排上做了很大改动,而每一个改动都无疑是准确无误地命中新规则的采分点。

优美的起跳。

惊世的4-3-2。

轻松的四周。

稳当的3-2。

灵活轻盈的多种三周跳。

变幻莫测的步法。

眼花缭乱的接续步。

变化多端的旋转……

这个战场只属于他,这个舞台只属于他,他在只属于他的世界中,诉说着,诉说着……

诉说他儿时的体弱多病,4岁时为强身健体而学习并深深爱上花样滑冰;

诉说他得以有幸跟在俄罗斯名教练米申身边,像亲生儿子一般被悉心地照顾和磨练;

诉说他14岁展露惊人的天赋,成为世青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且从参加国际比赛起就从来没出过前5名;

诉说他一直和同门师兄亚古金明中暗里叫劲,在恩怨中成长和蜕变;

诉说他02年盐湖城明知自己无法得到金牌却仍用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表现力圆满完成自由滑《卡门》,成为历史中经典的经典;

诉说他是第一个做4-3-2和4-3-3的运动员,而背后是多少疼痛和辛酸;

诉说他每天被妈妈按在厨房练习身体的柔韧度,最终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完成贝尔曼旋转的男运动员;

诉说他顶住新规则的压力,在新规则摧毁了几近所有的名牌运动员后,带着伤痛,顽强的完成一个老规则运动员向新规则运动员顺利的蜕变;

诉说他被腹股沟伤痛折磨得险些成为残废,在05年世锦赛中因疼痛难忍而退出,致使俄罗斯丢了一张冬奥会的入场券时,被俄罗斯上下民众严厉谴责;

诉说他06年欧锦赛后,米申在采访中说:“对于普,教与不教都无所谓,他没有感悟力,总是不能很好的表达我要他表达的东西,但无疑他还是最棒的!”作为一名运动员,自己终究难逃一枚棋子的命运……

普鲁申科,在漫长等待8年之后,在意大利都灵这座久违的战场,在短暂而漫长的自由滑中,将他多年来的笑与泪、苦与痛、幸福与悲哀,淋漓尽致地全部倾诉给世界!

此时此刻,他不是教练的得意弟子、不是俄罗斯人的骄傲、不是世界瞩目的王子。

他是普鲁申科。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俄罗斯媒体从来不会大肆炒作受伤的普鲁申科如何顽强地顶住一个又一个国际大规模的赛事,从来不会跟踪报道他手术后恢复练习的进展情况,从来不会对因伤退出的普鲁申科表示同情,更不会容许他在此次冬奥会中出现任何差错。一旦出现,普鲁申科将成为整个俄罗斯的罪人!

因此,在这次的比赛中,王子谨慎而执着,平静甚至落寞。虽然面对生命中最重要的金牌,没有完成生命中最精彩的表演,却为自己23年如歌的生命,作出第一个完美的答案!

也许,我们再也无法看到惊心动魄的4-3-3;或许,我们再也难以目睹世上最优美的贝尔曼旋转。但是,2006年的都灵,我们见证了一个真正的王者,用孤独求败的心境,以高傲孤冷的姿态,在无声、平静、残忍、冷漠的战场,创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传说!

从此,他的历史将被改写;新规则的历史将被改写;俄罗斯的历史将被改写;世界的历史将被改写!

功成却不身退,只因有执着的心,有超人般的毅力跟勇气。

短节目:90.66

技术:85.25

艺术:82.42

自由滑:167.67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经典的历史时刻!

并期待,第21届冬季奥运会上,再见他英雄般坚毅的冰上教父!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滑冰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同时还可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以下分享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1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速度滑冰是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足登冰鞋,在冰面跑道上滑行竞速。速度滑冰是滑冰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

速滑比赛

速度滑冰又分为大跑道速滑和室内短跑道速滑。速滑通常指的是大跑道速滑。大跑道速滑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分内、外两条,每组2人同时滑跑。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

运动员滑跑时呈蹲屈姿势,借助窄而长的冰刀,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及与全身协调配合而形成的周期性动作来获得滑行的最快速度。速滑比赛分为全能比赛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通常是分开进行或分为两个赛会。

比赛项目

成年男子第1天500米、5000米,第2天1500米、10000米;成年女子第1天500米、3000米,第2天1500米、5000米。短距离全能比赛男女均为;第1天500米、1000米、第2天500米、1000米。

各单项比赛名次的排列依据运动员滑跑的计时成绩。全能和短距离全能比赛按4个单项的成绩换算成分数,4项累积分少者名次列前。冬季奥运会的速滑比赛男子项目,从第1届至第11届一直是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共4项,从1976年第12届起增加1000米,成为5项。

女子项目从1960年第8届开始一直是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共4项,从1988年第15届起增加5000米,成为5项。

标准速滑跑道

标准速滑跑道是由两条直线跑道连接两条弧度为180°的半圆式曲线组成的两条封闭跑道。最大周长400米,最小周长为333.1~3米。国际比赛应在400米周长的跑道上进行,其直线跑道长为111.98米,跑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假定跑道为南北方向,终点应设在西南角,东边直线跑道为"换道区"。跑道分界线应用宽10厘米、高5厘米严密整齐的雪砌成(冰刀稍触及即能清楚地看出痕迹)。除换道区无雪线外,其余均应堆砌雪线,但不使雪线冻结在冰面上。

如无雪,可将宽5厘米、长10厘米、高不超过5厘米的橡皮、木块或其他合适的物质涂上协调颜色代替雪线。起点线、边线、起跑预备线、终点线前5米每隔1米的标线均为蓝色,终点线为红色,线宽均为5厘米。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2

速度滑冰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

简称速滑,速度滑冰是冬奥会三大滑冰项目之一,与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并列。速度滑冰总共设有14个竞赛项目,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竞赛项目最多的运动。

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包括14个竞赛项目,男、女各7个。分别是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集体出发和团体追逐和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集体出发和团体追逐。

一般来说,每组由2名运动员组成。两条赛道中,内道起跑的运动员,滑行到换道区时应换到外道滑跑,外道运动员要换到内道。换道区,为了避免运动员冲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如选手在换道时发生冲撞,则判内道选手失去比赛资格。

一般规则如下:

起跑

运动员听到“各就位”口令后,须站在预备线与起跑线中间,保持直立姿势,听到“预备”口令后,应迅速做好起跑姿势,静止等候枪响。此时,运动员的冰刀不得越过或踏上起跑线,只能用冰刀的尖端触线。

如果运动员有意不立即站好位置或在鸣枪之前跑出,即为犯规。应叫回运动员,并对犯规者给予警告。如果由于某一运动员抢跑而引起另一运动员抢跑,只警告前者,不处罚后者。如同一运动员第二次抢跑即被取消其比赛资格。

滑跑

运动员在比赛时须按照逆时针方向滑跑,须在自己抽签决定的跑道内滑跑,如侵人他人的跑道滑跑,则被取消该项比赛的资格。运动员若在滑跑中摔倒,站立后可以继续滑跑,但不得妨碍他人的滑跑,否则将被取消该项的录取资格。

在进出弯道及在弯道中滑跑时,不得以缩短距离为目的而触及和穿过雪线,违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如果运动员被不属于自己的过失影响了滑跑,经裁判允许,可以让他重新滑跑,并取其两次滑跑中较好的那次成绩。但如果是因为冰刀损坏或冰场不洁而影响了滑跑,则不允许重新滑跑。

交换跑道

内、跑道的运动员滑跑到换道区时必须交换跑道。凡在换道区起跑的项目,开始起跑时不换道。内,外跑道的'运动员同时到达换道区并进行滑跑时,要让外道的运动员先换进里道,处于里道的运动员必须在外道的运动员由其前面穿过后方可换道。

在同一跑道内滑跑

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后者必须保持与前者有5米的距离,或者超越前者,但不得平行滑跑或带跑,否则予以警告,如再犯则取消比赛资格,并勒令立即退出跑道。

后者可以由内侧或外侧超越前者,但不得妨碍前者,如因此发生碰撞,则取消后者的该项的录取资格。但在后者要超越前者时,前者不得阻碍后者的超越,否则将取消前者的该项录取资格。

到达终点

运动员到达终点,以冰刀触及终点线为准。如临近终点时摔倒,只要冰刀触及终点线,即可判作已到达终点,运动员摔倒后,可以伸脚力争触及终点线,但不得因此妨碍他人滑跑,否则取消其录取资格。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所有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都将在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举行,该体育场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于曲棍球比赛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和用于射箭比赛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位置上。

冰丝带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制冰技术的冬奥会场馆,将生成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根据申奥手册介绍,它将能够在冬奥会期间容纳12000名观众(6800个永久座位和5200个临时座位)。场馆可以根据不同运动的不同需求和标准制冰。

历史最悠久的滑冰项目3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1年,短道速滑进入中国。1982年,国家体委正式决定在中国开展短道速滑运动,并将其列为全国和全运会比赛项目,国际滑联也将短道速滑列为亚洲冬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了短道速滑队。

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在平昌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且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平昌冬季奥运会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队首次在冬季奥运会男子项目中夺得金牌。

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跑道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短道速滑是固定逆时针方向滑行,这是多数人天生的习惯性方向,现有的短道速滑冰刀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设计的。

短道速滑的冰刀更高更短,弧度更大,这种设计使得转弯更流畅,刀托是可移动的,滑跑时选手可自行调节刀刃的位置。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k宝为什么叫六边形战士?

k宝叫六边形战士是因为她作为花样女子滑冰运动员,滑冰技术非常的好,360度无缺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甚至是每一根发丝都没有缺点,是滑冰届的天才少女,更是冰上之花,也是冰上孤独求败的典范。

k宝全名叫卡米拉 · 瓦莱耶夫娜 · 瓦利耶娃,昵称是K宝,是俄罗斯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运动员,2006年出生在俄罗斯喀山,在俄罗斯滑冰三套娃中,K宝年龄最小,但能力是最强的,9次刷新世界纪录,堪称战场上独孤求败的存在。

K宝的滑冰有舞蹈功底,更有芭蕾的艺术成分,表演出来的动作非常的漂亮,不管是短节目3A,自由滑三个四周都非常的稳,更具有美感,每一场比赛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现在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花滑女神。

个人简介:

卡米拉 · 瓦利耶娃(Kamila Valieva), 全名卡米拉 · 瓦莱耶夫娜 · 瓦利耶娃(俄语:Камила Валерьевна Валиева)。2006年4月26日出生于俄罗斯喀山,俄罗斯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运动员。

2019-20赛季,瓦利耶娃获得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和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冠军。2021-22赛季,瓦利耶娃获得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冠军。

瓦利耶娃在2021-22赛季的花样滑冰大奖赛俄罗斯分站上成功完成阿克塞尔三周(3A)、萨霍夫四周(4S)及后外点冰四周(4T), 创造了女单短节目 (87.42)、自由滑(185.29)和总分(272.71)三项女子单人滑世界纪录。

在2022年1月的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卡米拉再次更新了自己保持的短节目纪录(90.45)。2022年2月7日,卡米拉 · 瓦利耶娃获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冠军。2022年2月17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决出金牌,瓦利耶娃出现重大失误,无缘奖牌,名列第4。

日本推出冰冻鱼群滑冰场,是艺术还是残忍?

对于是残忍还是艺术,我个人认为还是残忍,毕竟我们要客观的去看待这一问题。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日本北九州市的主题公园“太空世界”,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园方处于艺术创作的思想,于市内的水产市场购买的鱼,鱼的种类包括常见的秋刀鱼、竹荚鱼等,并将鲸鲨和鳐鱼的照片埋入冰层,通过工作人员的造型摆放后,制作成冰冻鱼群的滑冰场,从而给游客一种与鱼群在海面滑行的效果。

第一,我们先说说数量。根据网上的消息,说是基本上有5000条鱼。5000条鱼是什么概念,就算是一个家庭平均每天消费一条鱼,也需要13.7年才能消费的完。要知道,仅仅为了一个滑冰场就残忍的将5000条生命伤害,这是有多么的血腥。不得不让我想起日本南极偷猎鲸鱼的恶行。国际法是不允许不杀鲸鱼的,但是日本仍然对该法不闻不问,置之不理,你禁你的,我补我的,压根没影响。在国际法庭2014年勒令日本停止捕鲸后,仍有国际组织拍到日本渔船捕猎鲸鱼的画面,可想而知,日本骨子里就只知道杀戮,压根就没有一点改变。

第二,我们来说说园方所谓的艺术。什么是艺术,我个人觉得,艺术应该是美好的,不带有任何杂质的东西。而园方所谓的艺术,在我眼里就不就艺术,这是丑恶的罪行。这不叫艺术,这叫屠杀。

第三,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给游客游客创造所谓的在海面与鱼群滑行的效果,简直就是胡扯。既然说是为了游客,那么在该方案制定的时候,有没有让广大游客朋友去一起探讨,让游客自己去决定这样的方案到底是所谓的艺术还是所谓的屠杀。如果真正的是为了游客,那么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行就是园方刻意有为之作,更或者就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故意做的。

第四,我有一点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想明白,既然说是艺术,就真的需要用屠杀去实现这一艺术么?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3D及仿真技术丝毫不比动物本身逊色,为什么就不能用高仿真的鱼去替换真鱼呢?总比你5000条真鱼的价格便宜的多吧,既节省了开销有能实现艺术创作,还能博得游客的好评,为什么又不这样做呢?

总之,园方这样的行为就是屠杀,没有艺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