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幸运机长(世界上最幸运的空姐)
挥中国国旗的塞尔维亚机长去世,他做过什么事情让人难忘?
12月24日,一则在塞尔维亚曝出的消息,让许多中国网友感到痛心。这名挥舞着中国国旗的塞尔维亚机场,在连续飞行30多个小时之后,最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永远离开了人世。自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中国帮助多个发展中国家,派遣多个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帮助他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这名挥舞着中国国旗的塞尔维亚机长,为塞尔维亚带去了中国医疗队,相信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塞尔维亚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在生命最后关头,他为塞尔维亚人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带去疫情治疗的希望,相信塞尔维亚人民将会永远的记住这个伟大机长。
目前全球疫情处于严峻阶段,不少国家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导致经济退后,同时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疫情的打击而民不聊生。在全球因为疫情而焦躁的时刻,中国在疫情期间所处做出的表现相信在世界各国都是优秀表率。同时中国秉持着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各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疫情难关。
但即使如此,当今世界各国依然面临着疫情以及其他因素的困扰,例如说战争。不少国家因为争夺土地石油等自然资源,而对其他国家不断干涉内政,试图用暴力来统治其他国家。更有国利用恐怖分子试图推翻当地政府。对于这些武力镇压,全球人民应该给予谴责,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经济复苏,在这个时候再次挑起战争,是对全世界人民的不尊重。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处于战争中人们表示同情。在和平年代,依然有许多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些战争中的国家,人民是无辜。和平是当今时代发展主题。
萨利机长真实事件是什么 为什么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
真实事件为: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
哈德逊河奇迹: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从纽约长岛起飞后出现故障。飞行员应变迅速,驾驶客机避开纽约人口密集街区,无损坠落于哈德逊河。地面救援人员接应及时。机上155人全部获救。
因此纽约州州长戴维・帕特森称这起无人遇难的空难事件为哈德逊河奇迹。
拓展资料
迫降原因
飞机飞进哈德逊河河道上空,并以滑翔方式缓缓下降。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克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
事件调查
事件初报确定,飞机失去动力的原因是因为飞机于爬升期间遇上一群加拿大黑雁,引擎可能吸入数只这类候鸟结果飞机承受不了这庞大撞击力而停止运作。飞机于出事后两天被打捞出水面,以详细调查更多失事原因。
事发后机长普遍被生还者及美国民众(特别是纽约市民)推崇为英雄,因他于飞机出事时临危不乱,以高超技术急降飞机于河面上,飞机不但没有受损,还令机上所有人生还,而且在疏散乘客时,他还两度检查机舱,确保没有乘客被困才最后一人离开机舱。
萨伦伯格机长在1980年加入全美航空,此前曾在美国空军驾驶F-4战机的经验。他亦曾多次参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即NTSB)协助调查飞机失事事故,并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研究灾难危机管理。因此一般认为,机长丰富的经验及拥有危机处理的理念,是他可以安全令客机迫降河面的原因。
参考资料
哈德逊河迫降事件——百度百科
为什么川航3U8633事故中,机长刘传健能够获奖500万 ?
为什么川航3U8633事故中,机长刘传健能够获奖500万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创造了民航界的奇迹。网友都非常好奇,“英雄机组”被奖励了多少钱?刘传健奖励500万,第2机长奖励200万,副驾驶奖励100万,其余6名机组人员均奖励100万人民币。除此之外,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之长”称号!
整个机组挽救了100多条人命,金钱的奖励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也是给他们最好的褒奖!机长刘传健在回顾这件事情时,依然非常忐忑,但他并没有说自己是多么的艰难,而是讲述了二级长当时是拉着乘务长的手被推进来的(电影《中国机长》的也真实的还原了这一幕)。
相对于机长和副驾驶,第二机长其实面临的危险更大,因为在危机发生时,整个座舱的人都系上了安全带,第二机长并不知道驾驶室的情况到底如何,没有系上安全带的他,很有可能被高空的风吸出去。
高空的风到底有多大呢?其实看副驾驶在系了脚部安全带以及腰部安全带的情况下,上半身直接被吹到机舱外就知道了!但是第2机长没有犹豫,在乘客和乘务员的推动下,顺利地进入了驾驶室,紧接着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第二机长梁鹏也曾经回顾这件事情,他进入驾驶室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拍了拍刘传健的肩膀,确认机长没事再去看副驾驶。接着想帮刘传健戴上氧气面罩,可是由于超高的气压,刘传健的整个身子趴在操纵台上的,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于是梁鹏赶紧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再和队友进行“无声”的沟通。
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超大的气压将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已经完全撕裂,只能听到狂风怒吼,第二机长通过手势和他们进行交流,做一些辅助的工作,终于拿到了刘传健的话筒,接着也摘掉了自己的氧气面罩,尝试和地面人员建立联系。
当成都区管中心联系不上8633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指挥航路上的其他飞机赶快避让,同时不停的呼叫3U8633,希望尽快获得联系。8633风挡破裂的12分钟后,飞机终于飞出了危险的山区,并且成功的将高度下降到了6千米,此时8633和成都区管中心也已取得联系,双向配合,最终惊险地完成了降落!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旦面临如此严峻的高空缺氧条件,不到几分钟意识变模糊了,但是四川航空8633的机组人员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持到飞机降落!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四川3U8633在备降过程中,一共有36次犯错的机会,随便一次都能直接影响飞机的成功将军,而中国机长一次未犯!
四川3U8633的成功备降,不仅仅是中国民航的奇迹,也是世界史诗级的奇迹,外媒点评:难以置信,向他致敬!后期再次看到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信息,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第一阶段的试飞,刘传健有幸参与,虽然这一次刘传健并不是“掌舵者”,但他笑着说:争取在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后,争取飞第1个航班。
《萨利机长》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很有幸,在纽约过夜的时候,和我的机组成员去电影院观看了《萨利机长》,这部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
影片根据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但对他在这次事故中的质疑却远没有结束,电影一开始就是从(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他几乎严苛的调查开始。委员会的成员怀疑开飞机的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也许飞机并没有飞行员想象的那么危急,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纽约拉瓜地亚机场。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不过多剧透,此部优秀的电影将在1月29日在中国公映,非常希望我们所有的空勤人员都去看看。
《萨利机长》电影有导演优秀的编导才能,也有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有空难逼真的情景再现,但我更希望我们民航人去看却是电影中一直强调的以萨利机长为首的全部民航人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全神贯注的专业精神,对安全对旅客高度的责任感,一种应该被我们所有民航人学习的最高职责:我们民航人最高责任和义务就是保证安全。
电影中的几处情节让人动容,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沉没,冰凉刺骨的河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在离开飞机的时候,连钱包都没有拿,但专门回驾驶舱拿了旅客名单,回到岸上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
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要水上迫降,高度只有500英尺的时候,用旅客广播系统向自己的机组和旅客宣布“抱紧防撞”,本来毫无准备的乘务员开始用最响亮的声音嘶喊:“抱紧防撞“,当飞机因为两个发动机停车,原本落地前喧嚣噪音的驾驶舱在整个落地过程中都充斥着乘务员响亮的口令。飞机接水,一个乘务员腿部严重受伤,但依然指挥旅客撤离,打开撤离滑梯。
当年轻的管制员竭尽全力的帮助机组,当看见飞机的应答机信号在雷达屏幕消失的时候,口里虽然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也不一定会坠落,但一颗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他离开工作岗位,却一直为自己不能为机组提供更多的帮助而深深的自责。
电影中,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委员感谢萨利机长为这次飞行奇迹做出的贡献时,他谦逊的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这次水上迫降的成功,首先要感谢自己的机组配合默契的精诚协作,还有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水手,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感谢和这次空难有关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
电影中让人感到的人物还有那些迫降后刚开始慌乱但后面一直有序互助的旅客,拥抱机长英雄的酒店员工,帮助妈妈亲吻机长的化妆师,和用英雄名字命名的酒吧酒保。导演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些人物拿捏的相当好,他让那些飞行员机长,飞行机组,管制员参与救援的人以及围观的民众都那么有个性、充满自信,温和而体贴,在一次空难中处处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一次飞机因为意外原因严重故障但全部旅客生还的飞行奇迹,保证飞行安全是所有感情的基石。
因为自己是一名飞行员,又非常认真的看过萨伦伯格机长的自传小说《最高职责》,
电影看得非常有感触,。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和台词几乎都能从《最高职责》中找到出处,在书中萨伦伯格机长在整个飞行职业生涯中,他认真对待他的职业,认真进行每一次飞行准备、飞行过程中,精确掌控他已经很熟悉的飞机性能,他“把驾驶飞机当做一门艺术,精雕细琢”。萨伦伯格机长的高尚,来自其他时候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履行职业操守时,是一丝不苟的,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选择,帮助他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发动机发生故障的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让我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哈德孙河上。”
在电影中萨利机长在电影中说:过去的42年中,我飞过成千上万个航班,但我在其中一次的表现却决定了人们如何对我整个飞行生涯做出评价。在一万九千小说中,只有这短短的两百秒决定别人对你一生的看法。
萨利机长是个幸运者,他和他的机组尽了最大努力,运用了平时积累训练中学到的技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没有放弃,珍视飞机上的每一个生命——于是最终他们有了一个好的结局。作为和飞行安全相关的民航人,我们必须每时每刻尽力做对,还要努力做好,因为不知道生命中的哪一个瞬间会决定对我们一生的评价。
我们民航人对待安全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也许平安飞行了上千次起落,安全指挥了数万架飞机,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一贯”,而只是你的“一次”,偶尔一次疏忽就成千古恨。这样认识和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特性,生命只有一次,事故无法重来。安全永远是民航人最高职责。
如萨利机长一直在电影中强调: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就是我们民航人对安全对工作最真诚的表白,也才是我们这个民航群鲜活民航安全工作中的真正体现。《萨利机长》的故事,最感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 上一篇:世界上最结实的鞋(世界上最结实的鞋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