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古老皇城(最古老的城)

bj0012024-12-16奇闻异事0

红墙黄瓦的明清皇宫紫禁城,紫在哪里?

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一座红墙黄瓦,庄严气派的古老建筑——故宫。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建构最为精致的一座古代宫殿建筑群,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不过,在明清两朝,这座经历了24为皇帝的古老皇宫,它的名字不是故宫,而是被称之为紫禁城。那么,为什么这座以红黄二色为主的宫殿,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紫禁城?“紫”在哪里?又因为什么原因,而改名为“故宫”呢?

故宫

先来了解一下,这座古老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这在座皇宫明初建成时,就被起名为“紫禁城”。但是在明代以前,皇宫在各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称呼,根据《史记》的记载,最早的时候皇宫被称为“禁中”或者是“省中”,而这两个词,都与当时的古代天文星象有关,在测天中,“禁中”所代表的是地的中心,而“省中”则代表了天的中心。

紫禁城

根据《甘石心经》中记载,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中,所测量出来的天的中心,就是紫微垣,那里就是天帝所居住着的地方。所以到了汉代时,皇宫除了上面两个称呼,还有了“紫宫”这个新称呼。

到了唐代时,“紫禁”这个称呼开始在文人所写的诗词中频繁出现,它成为了皇宫的另一种称呼,只是这个称呼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甚至在宋代的时候,“紫禁”的称呼都逐渐消失,被“大内”所取代。

紫禁城

直到明朝初年,“紫禁城”这个称呼,又开始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流传开来,随后坊间百姓也逐渐接受了这个认可,将当时的皇宫称为紫禁城。而且明朝所编纂的这部《大明会典》中,也直接把皇城称为了“紫禁城”,这也是首次得到了皇家官方的认可。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座宫殿按照“紫微正中”的方法所建造而成,房子的格局布置,甚至它的名字,都在体现着皇帝的威严,而“紫禁城”这个称呼才最符合。

紫禁城

那么“紫禁城”又是在何时被改名为“故宫”的呢?冯玉祥在公元1924所发动的,将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从皇宫中驱赶了出来。1925年,这座古老的皇宫,就在紫禁城原有的基础上,被改建成为了“故宫博物院”,而“故宫”两字的含义,就是“旧时的皇宫”。此后,这座辉煌宫殿作为帝王皇宫的职责就此结束,它不再是“天子”的房屋,成为了后人感怀历史、欣赏艺术精品的地方。

紫禁城

其实许多中国古老的建筑,在命名的时候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并不是随便起的名字,而是包含着古人的智慧,也有着特殊的含义。故宫也是如此,在它被称之为“紫禁城”的时候,代表着皇帝独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光是这栋宏伟建筑的名字,就已经包含了如此多的学问,不知道为了打造这座宏伟精致的宫殿,又花费了古人多少的心血呢?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

故宫于明朝明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中间历时14年,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见证了24位皇帝的兴衰成败。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自古以来,紫微星都代指皇帝,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被叫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整个城池呈长方形,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以金碧辉煌的彩画作装饰,整体上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是那一个?

一、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是故宫。

二、简介: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什么?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从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结束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故宫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经历了24位皇帝。故宫还是我国收藏最好,最丰富的文物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建成于1925年,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宫旧藏。抗战期间,为确保国家安全,曾将精选的五批故宫文物转移南方,抗战胜利后,部分运回故宫,部分运抵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千方百计收集流失文物,使故宫新旧藏品达到数百万,其中包括:青铜器、王器、金银器、陶瓷器、牙竹木雕、丝织刺绣、文房四宝、绘画书法、家具等,代表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