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高的最年轻的(世界上最高的最年轻的建筑)
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它包括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大步,甘肃、四川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分,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地势大致西北向东南倾斜,藏北高原海拔4500—5000米以上,如阿里地区谷地海拔就高达5000米以上。人称“高原上的高原”;高原中部海拔约4500米,至东南部仍有3500米左右。青藏高原以其高大的风姿赢得“世界屋脊”之称。
青藏高原和高原上的巨大山脉,是在上新世纪至早更新世的喜马拉雅第二幕运动时,才强烈抬升达到现今的高度的。也就是说,它现在的面貌是最近三五百万年才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巨型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什么被誉为世界屋脊
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什么?
是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包括中国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亚欧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亚欧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位于哪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高度在4500米以上。青藏高原自北而南绵亘着一列列长长的山脉。北面是广阔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中间是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蜿蜒在西南部。
全世界共有14座超越8000米的山峰,都位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而青藏高原以自己雄踞地球的风姿,得到了“世界屋脊”的称号。
许多山峰是一片皑皑的冰雪,群山间还有许多银练似的冰川,沿着山坡缓慢地下滑。冰川是大江、大河的“母亲”,供应丰富的水源,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恒河和印度河等都发源在这里。
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地势较低,但海拔也有二三千米。高原最低处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里的拉萨城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高1倍多。
高原上分布了广阔的草原,镶嵌着无数蔚蓝色的湖泊,湖中映着雪峰。许多喷泉从岩石缝里喷出来,热气腾腾,同附近的雪峰、湖泊相映成趣。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它西起帕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到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00多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地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的,中间有许多狭长的深谷。这条山脉的主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有10座山峰超过了8000米,而南美洲的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也只有6960米。
喜马拉雅是梵语,意思是“雪的家乡”。这里真是一个冰雪的世界,除了巨大的冰川外,还有千姿百态、气势磅礴、晶莹绮丽的冰塔、冰柱、冰墙、冰洞、冰帘、冰蘑菇等,它们银装素裹,在阳光辉映下,更加绚丽多彩。在冰雪线下面,还有湖泊、瀑布、草原、森林、奇岩和深谷,点缀着四周,更加显出河山的雄伟壮丽。
巍峨的珠穆朗玛峰是万山之首,地球之巅,高8848.13米。顶巅长10多米,宽约1米。珠峰在碧蓝的天幕里,显出那晶莹皎洁的英姿。晴天清晨,珠峰周围的姊妹峰还在沉睡中,她就悄悄地披上五彩缤纷的朝霞,山峦变化着各种绮丽景色,从灰暗色变为鲜红色、桃红色、金黄色,最后染成了白色。到了晚上10点钟,夜幕早已把群山隐没,而珠峰还有夕阳余晖照射,她仿佛戴上了一顶耀眼的金冠,昂首天外,俯视着宁静的大地。雨季一到,她整天沉睡在云雾中,很难见其真面目。
珠峰地区,高低悬殊,气候和植物垂直分布,在我国境内南坡山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带,从山脚下沿着山坡向上,有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寒漠带、永久积雪带等7个自然带。那里有苍翠茂密的杉树、樟树、漆树和高山栎,有广阔肥美的草地,有奇丽壮观的冰川,还有许多大雁、黄鸭、雪鸡、岩羊等动物在飞翔和奔跑。
世界屋脊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青藏高原发掘到的大量恐龙化石、三趾马化石、陆相植物化石,以及许多古海洋动植物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菊石、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有孔虫、海藻等,都埋藏在层层叠叠的页岩和石灰岩层里。
这些古代海洋生物化石,把地质学家的目光带到了遥远的地质年代。在2亿~3亿年前,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长条形的海洋,跟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来,地壳发生强烈的运动,形成了古生代的褶皱山系。海洋消失了,出现了古祁连山、古昆仑山,而原来的柴达木古陆相对下陷,成为大型的内陆湖盆地。经过1.5亿年的中生代,这些高山由于长期风化剥蚀,逐渐被夷平了。那些被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就沉积在湖盆内。
新生代以后,又发生地壳运动,那些古老山脉再次强烈升起,又“返老还童”似地变成高峻的大山了。在距今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区仍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基本上是连续下降区,沉积了厚达万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埋藏了各个时代的生物。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北移,最后和亚欧大陆板块相撞,处在这个地区的古海受到挤压,产生褶皱,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逐渐升起,高原也跟着大幅度地隆起,成为“世界的屋脊”。
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缓慢升高中。据1862~1932年间的测量,许多地方平均每年上升18.2毫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上升,1万年以后,它将比现在还要高182米。
- 上一篇:世界上最精确手枪(世界上最精准的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