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破的赛车(世界上最恐怖的赛车)
关于奥迪“银箭”赛车
银箭”不仅是四环标志赛车的名称,也是世界赛车史上一个传奇时代的象征。那是上世纪的30年代,汽车设计奇才费迪南德�6�1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2)于1934年为汽车联盟设计出了一款革命意义的赛车——Type A Rennwagen(A型赛车),它首次将16缸发动机安置在驾驶员后方(已成为当今F1赛车的安放标准),油箱安置在车身中部(无论油量多少都不影响车的重心位置),实现了1:1这一赛车的最佳车身前后比重。这款A型赛车由名将汉斯�6�1斯塔克(Hans Stuck)驾驶,首次面世即在柏林的阿瓦斯(Avus)赛道上轻松打破了世界极速记录,并接连囊括了欧洲GP汽车大奖赛(Grand Prix,即音译的“格兰彼治”大赛,F1比赛的前身)、德国公路赛以及山地赛(Hillclimb)冠军。
自此,银色的四环A型赛车与后来的B型赛车(Type Lucca Rennwagen)、C型赛车(Type C Rennwagen)如离弦之箭掠过赛道,所向披靡,为汽车联盟的四环标志创造了赛场神话,被德国民众誉为“Siberpfeile aus Zwickau”(“茨维考的银箭”,萨克森州的茨维考市为汽车联盟霍希和奥迪工厂的所在地)。
1936年,不朽的赛车手伯恩德�6�1罗森迈尔(Bernd Rosemeyer)驾驶着四环B型和C型银箭赛车包揽了当时的所有大奖,包括欧洲GP大奖赛冠军、德国冠军赛以及山地冠军赛。到1937年年底,汽车联盟的四环银箭赛车在其参加的54场比赛中赢得32场赛事的冠军,共刷新了15项世界记录和23项同级别赛车记录。
从1938年起,根据欧洲GP大奖赛的新规则,12缸发动机的四环D型银箭赛车(V12 Type D Rennwagen)取代了16缸发动机的C型赛车,继续席卷数项重大赛事的桂冠。作为罗森迈尔的后继者,当时最伟大的车手塔齐奥�6�1诺沃拉利(Tazio Nuvolari)驾驶D型赛车为汽车联盟赢得了3个GP大奖赛冠军,其中包括二战前的最后一站GP大奖赛——贝尔格莱德站的冠军。
在30年代,四环银箭赛车与梅赛德斯-奔驰银箭赛车分享着欧洲和非洲各类大奖赛的胜利。特别是1935年到1938年之间,施图克和罗森迈尔统率的汽车联盟车队与另一赛车名将卡拉乔拉领衔的梅赛德斯-奔驰车队之间的对决,其影响力堪与几十年后塞纳与普罗斯特、舒马赫与哈基宁在F1赛道上的较量比肩。而在人们更加熟悉的山地赛中,四环银箭赛车获得的奖项更多。
30多年后的1977年,这辆5号标志的四环银箭赛车在拉脱维亚(Latvia)被发现。由于它曾在一次比赛中严重受损,经过长达两年之久的修复才得以恢复了原貌,成为世上仅存的三辆银箭赛车之一。
2004年9月11日,在四环银箭赛车面世70周年庆典上,这款5号标志的1936年四环银箭C型赛车与2000年以来成就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三连冠神话奥迪R8(图库 论坛)赛车同场亮相,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除了F1,勒芒,MOTOGP,世界上还有哪些顶级的赛车赛事?
一、FIA-GT简介
FIA GT世界锦标赛是国际汽联所管辖最顶级的赛事之一,更是全球超级跑车制造厂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开办几年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广大赛车爱好者的关注。法拉利、沙林、里斯特、克莱斯勒、马莎拉蒂、林宝坚尼、保时捷,来自名门贵族拥有优良血统与高科技资源的九家超级跑车制造厂,所精心打造的超级兵器都是FIA GT世界锦标赛的座上嘉宾。再加上七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国驾驶技术一流的赛车手,在十一个国家各具有不同挑战性的国际赛道上,以最快速度全力完成比赛。
GT赛车是美感和动力的完美结合体,许多超级跑车制造厂都在GT比赛中建立起它们的名声,并让旗下的产品成为世界各国车迷们梦寐以求的超级跑车。在FIA GT的赛例中规定GT赛车必须由可在一般道路上行驶的跑车专业改装,并以引擎输出马力的大小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平均有600匹马力的Grand Touring组和400至470匹马力的Series Grand Touring组(N-GT)。
根据FIA规定,参加GT赛事的车队全都是私人车队,并且不能接受车厂的直接经济援助,跑车制造厂只能出售车辆和配件以及提供技术和物流上的援助,同时车厂不能只向某一个车队售卖跑车。每个型号的赛车在每年第一场赛事中至少要有6辆参赛,不过经由专业改装车厂改装并且已经在FIA登记的符合规定的赛车可不受此限制,参加整个赛季的赛车最多只能有36辆,每场赛事都允许两名当地车手参加(举办赛事的国家)。无论任何原因,参赛的车辆都必须参加赛季中每场赛事,如果在其中任何一场缺席的话,那么在该赛季接下来几场赛事都不准许参赛,这样的规定可保证赛事的参赛者数量以及比赛的竞争性。
每场比赛的赛程以500公里或3小时为限,比赛车辆采用动态起跑方式。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为基础经过专业改装制造而成,每一辆赛车至少由两名或最多三名车手连手参赛,每位车手最多只能持续驾驶赛程总距离之55%。赛事途中参赛车手与赛车必须几次经历进入维修站,与车队技术人员一起努力共同来完成、加油、换胎、换手的工作,也唯有紧密的团队合作才有机会击败强劲的竞争对手,在每一站赛事中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而在2007赛季,比赛的时间方面会有所改变。除了斯帕24小时大赛以外,整个比赛的时间缩短为两天,而且比赛的长度也减少为两小时,同时规定每一辆赛车必须在比赛中两次进站。比赛时间的改变将会大大减低参赛的费用。
为使比赛更加精彩,赛事组委会不断修订并完善新的比赛规则,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刺激性。按照比赛规定,每一轮比赛获胜的赛车都将在下一轮比赛中负载相应的附加车载重量,第一名加重25 kg、第二名加重20 kg、第三名加重15 kg、第四名加重10 kg、第五名加重5 kg,并以累积100公斤为上限,所加的额外配重在下一次完赛,并且成绩在第六名之外方可减重,第七名减重5kg、第八名减重10kg、第九名减重15kg、第十名减重20kg、第十一名及以后减重25kg,每次减重以25公斤为限。这一规定对于排名暂时落后的赛车非常有利。
二、赛事简介
(1)、赛车
阿斯顿—马丁、雪佛兰、法拉利、林宝坚尼、马莎拉蒂、保时捷、塞琳,全部都是汽车业界中最传奇的名字。赛车由私人的专业车队负责运作。由道路上使用的超级跑车改装而成的赛车,马力分别达到400或650匹,它们被分成两组:马力最大的GT1和比较接近生产型号的GT2。此外,国家级超级跑车锦标赛(第2组)和单一制造商锦标赛(GT3)也可以非锦标赛争夺者形式参加比赛。这些车辆包括摩士拿(Mosler)MT900、莲花Exige 300RR和吉列维迪高(Gillet Vertigo)。
(2)、车手
各式各样的车手都有份参加比赛—前一级方程式或3000方程式明星车手、耐力赛及超级跑车赛专门车手、年青和正在成长中的车手和有才能的君子车手。二或三位车手会共享一辆赛车。在24小时比赛中,更可以有多达四位车手。
(3)、比赛形式
- 自由练习:两个各90分钟的时段
- 排位赛:一个20分钟的时段决定起步位置
- 热身:在比赛日早上一个15分钟的时段
- 比赛:以500公里或者3小时为上限。除了巴西的Mil Milhas一千英里大赛和比利时的斯柏24小时大赛。
除了斯柏24小时大赛(星期六)和迪拜(星期五)之外,比赛将在星期日举行。每场比赛的前三名赛车都会被累积地增加重量。
(4)、FIA-GT的特殊规例介绍
1. 除了某些特定情况,组成锦标赛的每场赛事的赛程都控制在500公里和3小时以内,比利时-斯帕站比赛控制在24小时以内(不计暖胎圈)。
2. 车队的积分是计算每场赛事中该车队内得分最高的两辆赛车的得分,实行10-8-6-5-4-3-2-1的记分制度。
3. 任何车手在每场赛事中只要跑了20%以上的赛程,都可获得分数。每场500公里赛事中只允许2至3名车手驾驶同一辆车,每名车手至多只可以驾驶55%的赛程,在24小时赛事中最多允许4名车手,每名车手每次驾驶不可超过3小时,总驾驶时间不可超过12小时,其中休息时间不允许少于1小时。任何车手不允许换车。
4. 按前一站赛事中车手的组别排名,下一站赛事全程该车手的赛车要在前一站的车重的基础上加重或减重。列表如下:
上一站比赛的组别排名
GT组 N-GT组
第1名 + 40 kg + 20 kg
第2名 + 30 kg + 15 kg
第3名 + 20 kg + 10 kg
第4名 - 20 kg - 10 kg
第5名 - 30 kg - 15 kg
第6名 - 40 kg - 20 kg
第7名或以后 - 40 kg - 20 kg
三、FIA-GT十年
1997
国际汽联超级跑车锦标赛诞生。GT1有奔驰、宝马—迈凯轮、保时捷、柏路斯(Panoz)、莲花等等赛车;GT2有保时捷、马可斯和佳士拿毒蛇赛车。比赛在欧洲、日本及美国举行。史耐德(德国)和AMG奔驰车队胜出了GT1组别。贝尔(英国)和奥尼卡毒蛇车队(Viper Team Oreca)以一辆佳士拿毒蛇赛车胜出了GT2组别。
1998
GT1组是奔驰大战保时捷。GT2组是保时捷大战佳士拿毒蛇。比赛再次在欧洲、日本及美国举行。索塔(巴西)和洛维治(德国)为AMG奔驰夺得了GT1组别冠军。巴列达(摩纳哥)和拉米(葡萄牙)为奥尼卡佳士拿毒蛇车队出赛,以一辆佳士拿毒蛇GTS-R夺得GT2全年总冠军。
1999
GT2组别改名为GT。比赛第一次在珠海举办。另外也有在美国Homestead和Watkins Glen举行比赛。佳士拿毒蛇大战保时捷、李斯达和马可斯赛车。巴列达(摩纳哥)和温灵格(奥地利) 为奥尼卡佳士拿毒蛇车队出赛,以一辆佳士拿毒蛇GTS-R夺得GT组别全年总冠军。
2000
N-GT组别加入了超级跑车锦标赛。法拉利550首次在锦标赛中亮相。李斯达大战佳士拿毒蛇是GT组别中的最大看点。保时捷则垄断了N-GT组。巴利(英国)和金宝—禾达(英国)为李斯达暴风车队驾驶李斯达暴风赛车夺得总冠军。布库特(法国)为拉伯车队驾驶一辆保时捷996 GT3-R胜出了新创办的N-GT总冠军锦标。
2001
欧洲体育台超级赛车周末系列赛正式诞生。国际汽联超级跑车锦标赛跟国际汽联欧洲房车锦标赛同场比赛。斯柏24小时大赛成为了超级跑车锦标赛其中一站。布库特(法国)和贝洛(法国),以一辆佳士拿毒蛇GTS-R赛车为拉伯车队胜出了GT组别锦标。车队也在斯柏夺标。泰利安(法国)和彼斯卡图利(意大利)经过了一整年的激战之后,以一辆法拉利360赛车为JMB车队胜出了N-GT组别冠军。
2002
改名为LG超级赛车周末系列赛。GT组别中,法拉利550、李斯达暴风和佳士拿毒蛇展开了连场激战。不过拉伯车队的布库特(法国)得到了最后胜利,驾驶其佳士拿毒蛇GTS-R第三度成为总冠军。费新格车队的柯迪利(法国),驾驶其保时捷996 GT3-RS,也在N-GT组别也取得冠军。费新格车队和拉伯车队在斯柏24小时大赛中也分别胜出了他们的组别。
2003
赛季展开,BMS意大利车队的波比(意大利)和比亚治(意大利),驾驶一辆法拉利550,便破纪录地连胜5场比赛。他们顺利取得了总冠军,BMS也获得了车队冠军荣誉。在N-GT组别中,柯迪利(法国)和利耶波(德国)得到了总冠军,两者共享着一辆保时捷996 GT3-RS。塞琳S7加入了锦标赛。法拉利575也首次在锦标赛中亮相,首次出场便在葡萄牙为JMB车队夺得冠军。
2004
林宝坚尼Murcielago及马莎拉蒂MC12加入了锦标赛,而日产的350Z也首次在N-GT组别中露面。锦标赛中的制造商总数达到了七间之多。BMS意大利车队的表现继续是光芒四射,哥林(意大利)和卡彼拿利(意大利)驾驶法拉利550获得了总冠军。维他风车队为塞琳夺得了首次胜利,之后再在两场比赛中夺标。JMB车队为法拉利575夺得英国站冠军。锦标赛再次远征海外,成功地在珠海及迪拜举行赛事。马逊(德国)和卢尔(德国)在最后一站夺得了N-GT组别全年总冠军。费新格尤高斯车队胜出了车队荣衔。在胜出了斯柏24小时大赛之后,拜拿(瑞士)成为了第一位胜出主要的24小时大赛的女车手。
2005
雪佛兰科尔维特C5和阿斯顿—马丁DBR9加入了锦标赛,世爵和摩士拿分别在GT2和第2组中亮相。马莎拉蒂MC12胜出了四场比赛、法拉利550夺得了三次冠军、雪佛兰科尔维特C5和阿斯顿—马丁DBR9各胜两场,在最后一站总共有七位车手有希望成为总冠军,是锦标赛多年来最精彩的一年。拉伯车队的加度尔(瑞士)夺得锦标,而维他风车队获得了车队冠军。在GT2,英国车队格拉柏M完全垄断了局面,胜出了全部11场比赛。他们的两位年青车手利耶波(德国)和洛肯费勒(德国)夺取了车手锦标。维他风的三位车手巴杜斯(德国)、史艾德和范迪保利(比利时)协助马莎拉蒂在斯柏胜出比赛和初次主办的制造商奖杯。保时捷在GT2也获得了相同的荣誉。
2006——10周年!
已经10年了。光阴似箭!2006年是国际汽联超级跑车锦标赛的第十年,而第六站在法国迪逊的比赛将是锦标赛第100场比赛。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锦标赛已经目睹了很多改变,由旧的GT1组别到现在的马莎拉蒂、阿斯顿—马丁、科尔维特、法拉利、林宝坚尼和塞琳之间的激战。有一样东西是没有变的,那就是车队和车手对锦标赛的支持。许多有份参加1997年史上第一场比赛的车手,也有参加在迪逊举行的第100场比赛。布库特、哥拉德、海泽曼斯、拉米、彼得、彼斯卡图利、列特…等等。
四、2004 FIA-GT中国珠海站
(1)、时间
2004年11月12-14日
(2)、观众人数
超过20000人次
(3)、媒体报道
比赛由珠海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中国旅游卫星电视台现场直播,覆盖全中国百份之六十八的人口。
(4)、GT创下珠海赛道新记录
国际汽联GT锦标赛中国珠海站的练习赛当中,马莎拉蒂车队的MC12 GT赛车不负众望,以打破珠海赛道单圈纪录的时间,做出了最快单圈时间:1分31点909秒。
已经胜出全年总冠军,BMS车队的法拉利550赛车也无法击败马莎拉蒂的MC12,只能屈居第二快。
N-GT组别中,中国香港车手关兆昌及马依思的最快时间只做到1分37秒,比同组最快的1分35秒只慢了两秒。
另外一支香港车队,由马清扬、蔡冠明及陈启耀所驾驶的蓝博基尼Murcielago R-GT,只可以做到1分38秒,比两位驾驶同样赛车的队友慢了5秒之多。
(5)、赛果
马莎拉蒂赛车包办了2004国际汽联GT锦标赛中国站的冠亚军。这场瞩目的大战在全长4.3公里的珠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是2004年度赛季的压轴大战。AF Corse车队旗下的前芬兰一级方程式车手萨罗(Mika Salo)和意大利籍好手贝尔托里尼(Andrea Bertolini)在这场三小时的比赛仅以1.671秒之微击败两名队友,同队的战车由英国车手何博特(Johnny Herbert)和德西蒙尼(Frabrizio de Simone)负责驾驶。
在竞争剧烈的N-GT组比赛,驾驶G.P.C Giesse Squadra Corse车队法拉利360战车的帕斯卡托利(Christian Pescatori)和美露(Jamie Melo)合力夺得冠军。获得亚军的是Freisinger Motorsport的马臣(Sascha Maassen)和卢亚(Lucus Luhr),参赛车是保时捷996 GT3-RS。虽然这对组合在本站比赛只屈居第二,但是已足以让他们登上N-GT组的总冠军宝座。
来自英国的马依思(Matthew Marsh)和香港名将关兆昌,他们合作驾驶G.P.C. Giesse Squadra Corse车队的第二辆法拉利战车参赛。这对组合起步顺利,在第一次入站前守在N-GT组的第四位。可是,由于战车的点火器发生故障,导致赛车滞留在维修站,二人亦损失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第二次入站的时候,同一问题再次发生,他们合共损失了10分钟。最后他们获得N-GT组的第四名,遗憾地错失了在这项享负盛名的国际大赛登上颁奖台的机会。
(6)、支援赛事
珠海房车锦标赛:由驾驶本田DC2的冯文伟获得冠军,同样驾驶本田DC2的苏华龙得亚军,上届亚洲房车赛总冠军得主岑基堂则获得第三名。
超级跑车挑战赛:第六回合赛事,丘永材在比赛中光芒四射。驾驶三菱EV8 MR参赛的丘永材虽然排在最后位置起跑,但是他凭借杰出的技术从后赶上,最后获得第三名。同样以三菱战车作赛的李兆华则成为了赛事的冠军,他以18.887秒大胜驾驶保时捷993 Turbo的蔡冠明。香港汽车会莲花车挑战赛:由覃光昊获得冠军,他以一辆莲花Elise S2参赛。驾驶Westfield Megabusa的Hugues Ripert成为亚军得主,第三名则落在驾驶Lotus Elise MS的陈伟萱手上。
迷你车赛:香港老将潘炳烈获得亚军。潘炳烈在这场10圈比赛的前9圈一直领先,可是在最后阶段却因为战车的推杆发生故障而导致车速减慢,而且更遭张国良越过。江校明获得赛事的季军,同时亦成为D组赛事的冠军。.
(7)、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助阵
世界模特大赛(Model of the world)是英国世界旅游小姐组织(The Miss Tourism World Organization)的国际性大赛之一,是最专业和最权威的世界级模特赛事,成为最值得关注的落地在中国的世界专业模特赛事。
11月10日-14日,参加世界模特大赛总决赛的60佳丽云集珠海国际赛车场,成为2004 FIA GT世界锦标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0日,佳丽们先参加由赛事主办方特意为她们主办的欢迎酒会。14日,在2004 FIA GT世界锦标赛中国站的开幕式上,佳丽们成为现场贵宾和车手的撑伞女郎和开幕式的剪彩女郎;之后佳丽们一齐出现在赛道上,和观众们玩起互动的小节目,将现场的气氛带入一个高潮。
五、2005 FIA-GT中国珠海站
(1)、时间
2005年10月22-23日
(2)、赛车焦点
世爵——世界跑车锦标赛的首辆开蓬跑车
首次来到珠海的世爵C8 (Spyker) Double 12R赛车生产于2002年,最独特之处是它乃是一辆开蓬跑车,也将会是今次比赛中唯一的开蓬车。赛车的马力高达480匹,而车重只有1050公斤,基本性能应该跟保时捷911 GT3 RSR很接近。
世爵赛车在05年度已经参加了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勒芒(Le Mans)24小时大赛、在美国Sebring举行的Sebring 12小时耐力赛及德国纽伯格灵(Nurburgring)举行的「勒芒耐力系列赛」。在纽伯格灵1000公里大赛中,世爵车队由Danny Crevels及Jeroen Bleekemolen驾驶的世爵C8 Double 12R赛车获得了亚军。
莲花——让马来西亚国旗在珠赛场飞扬
参加珠海站赛事的还有这款全球独一无二,马力高达400匹的莲花Exige 300RR GT跑车。今次是莲花赛车自1998年以来首次正式参加GT赛事。
05年度莲花Exige 300RR GT赛车曾经先后参加在马来西亚雪邦赛车场举行的日本超级GT赛及国庆12小时耐力赛。并在国庆12小时耐力赛中勇夺全场总冠军。
(3)、05 GT刷新珠海赛道纪录
2005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FIA-GT)中国站的排位赛,俄罗斯时代车队凭借其法国车手布库特和阿斯顿·马丁DBR9赛车的出色发挥,力挫两辆法拉利赛车,以1分30.661秒的单圈最快成绩,夺得05年度GT中国站正式比赛的首发位置,同时也刷新了珠海赛道的单圈最快纪录。
(4)、赛果
在珠海国际赛车场展开的这场竞争是2005年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第九站比赛根据竞赛规则,参赛车手要轮流驾驶赛车绕珠海赛道117圈完成总长503.1公里的赛程,但比赛“关门时间”为3小时。
驾驶GLPK车队6号科尔维特C5-R赛车的3位车手龙津、库彭、菏泽曼斯23日在珠海发挥稳定,以3小时0分21秒567的总时间完成110圈比赛,夺得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FIA-GT)中国站赛事冠军。拉博竞技车队的11号法拉利550赛车以总时间7秒160之差完成110圈夺得亚军。季军为维他风竞技车队9号马莎拉蒂MC12赛车,由德国车手迈·巴特尔斯和蒂·斯卡伊德尔驾驶,成绩为总时间3小时1分41秒156完成110圈比赛。
GT2组别前3名均为保时捷996赛车,其中赢得冠军的66号赛车由格拉帕M车队的德国车手马·利耶波和迈·洛肯费勒驾驶(总时间3小时1分57秒240完成107圈),其队友、法国车手艾·克拉德和英国车手蒂·苏格登驾驶的88号赛车获得亚军(总时间3小时0分41秒260完成106圈),季军为EBIMOTORS车队意大利车手鲁·莫西亚和克·帕苏蒂驾驶的74号赛车(总时间3小时1分36秒987完成104圈)。
(5)、支援赛事
亚洲房车锦标赛、超级跑车挑战赛、明星挑战赛、泛珠三角房车赛、莲花跑车挑战赛。
格兰披治一级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简称:F1)大奖赛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费用最昂贵、技术最高的比赛,它是赛车运动中等级最高的一种。
所谓“方程式”赛车是按照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SA)规定标准制造的赛车。这些标准对“方程式”赛车的车长、车宽、车重、发动机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压器以及轮胎的尺寸等技术参数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F1大赛的统筹工作,均由FISA安排。他们负责制订车赛的规则,拟定比赛时间表和选择赛车的场地等。
FISA要求F1赛车采用排量为3L、12缸以下、不加增压器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F1赛车的底盘采用碳化纤维为制造,重量很轻,很坚固。车赛的底盘很低,最小离地间隙仅有50-70毫米。与普通的汽车相比,F1赛车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它的车身细而长,车身高度很低,宽大的车轮极为显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谓“开式车轮”。
每辆F1赛车都是世界著名汽车厂家的精心杰作。一辆这种赛车的价值超过七百万美元,甚至不亚于一架小型飞机的价值。F1汽车大赛,不仅是赛车手勇气、驾驶技术和智慧的竞争,在其背后还进行着各大汽车公司之间科学技术的竞争。福特汽车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车大赛比作“高科技奥运会”。在汽车大赛中推出的新型赛车,从设计到制造都凝聚着众多研制者的心血,并代表着一家公司乃至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车大赛还是各国科技人才素质的较量。据悉,德国约有2000多名专业人才直接从事赛车的设计、制造和研究工作、美国约有1万人;而日本则最多,估计近2万人左右。
所有参加F1大赛的车手,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世界车坛的精英。每一位车手在跻身F1大赛前,都必须经过多个级次的选拔,例如小型车赛、三级方程式(F3)车赛等等,堪称过五关、斩六将,而要成为世界冠军,更非易事。他必须身经百战,集赛车技术、天赋及斗志于一身。
根据FISA的有关规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资格驾驶世界F1赛车的车手不超过100名。所有驾驶F1赛车的选手,都必须持有FISA签发的“超级驾驶执照”;每年只有少数的优秀车手有资格参加决赛。
F1大赛每年都要选择地理条件迥然不同的16个赛场。他们有的现在高原上,那里空气稀薄,用以考验车手的身体素质非;有的则是街道串成的赛道,那里路面相对狭窄曲折,车手弄不好就会撞车;有的赛车场就显得路面宽阔,但也有上下坡考验车手的技术;还有的赛车场建在树木葱郁的森林中,那里跑道起伏大,车手很难控制赛车。由于赛车经常出现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办国的赛车场必须有足够的草地缓冲区。各赛场的救护人员也必须分布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争取在出事的一刹那,跑进现场,进行抢救。 每一赛车都需在车赛前三天进行试车,然后根据试车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试车的时候,共有28-30辆赛车参加计时,但最终只取前26辆赛车参加比赛。正式比赛开始,各车手按排位从相继不远的起跑位置出发。进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别是4到1分。
这是老的积分
现在是
1-10
2-8
3-6
4-5
5-4
6-3
7-2
8-1
第三便是每年6月举行的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的单项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法文为24HEURESDUMANS)。它是在位于巴黎西南200公里的小镇勒芒(香港称为利曼)举行的重大赛事,1923年举行,至2001年已经举办了69届(1936年,1940年-1948年未举行)。赛道是将当地的高速公路和街区公路封闭成一个环行路线,单圈长13.5公里,沥青和水泥路面。比赛一般从第一天的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的下午四点,历时24小时。
每部赛车由3名赛手分别驾驶(1980年中期以前为2名赛手),及采用换人不换车的方法,所有的加油、换胎和维修时间都包括在24小时以内。最后,行驶里程最多的赛车获胜,一般一昼夜下来,成绩最好的赛车行驶的里程将近5000公里。比赛用车有的是原形车改装的,有的是为比赛特制的,有开放式座舱的,也有封闭式座舱的。它们的车轮和普通轿车一样,是有翼子板遮盖的,而不象F1那样暴露在外面。赛车的刹车碟由于频繁、大力的制动,会在夜色中如同炼钢炉中的钢水一般眩目,这也是一般赛事的电视画面中无法看到的奇景。比赛的发车办法与F1相同,但是,有趣的是,各种不同排量和不同组别的赛车同时竞技,只是最后分别计算成绩而已,这也是各种时间长短不一的耐力赛的共同之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每场产生一组冠军,也就是说,同场驾驶冠军赛车的每一位赛手都是冠军。
由于勒芒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时间最长的比赛,而且选手驾车在同一环行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比赛显得单调、乏味。不论车手、维修还是观众,在下半夜的时候都会变得疲惫不堪。因此这场比赛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的赛事。大多数观众是带着宿营车或帐篷前来观战的,赛场旁的30个大型停车场每次比赛都停满了10万部汽车。观众最多的一次是1971年的比赛,人数达到了30万。赛场周围还有设施齐备的餐饮、娱乐和休闲场所,以及销售仿制的各大车队服装、帽子的铺位,让车迷们在这里如同过节一样。观众可以在餐厅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一边可以看见窗外时速达到300多公里的赛车飞驰而过。
第三便是每年6月举行的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的单项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法文为24HEURESDUMANS)。它是在位于巴黎西南200公里的小镇勒芒(香港称为利曼)举行的重大赛事,1923年举行,至2001年已经举办了69届(1936年,1940年-1948年未举行)。赛道是将当地的高速公路和街区公路封闭成一个环行路线,单圈长13.5公里,沥青和水泥路面。比赛一般从第一天的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的下午四点,历时24小时。
每部赛车由3名赛手分别驾驶(1980年中期以前为2名赛手),及采用换人不换车的方法,所有的加油、换胎和维修时间都包括在24小时以内。最后,行驶里程最多的赛车获胜,一般一昼夜下来,成绩最好的赛车行驶的里程将近5000公里。比赛用车有的是原形车改装的,有的是为比赛特制的,有开放式座舱的,也有封闭式座舱的。它们的车轮和普通轿车一样,是有翼子板遮盖的,而不象F1那样暴露在外面。赛车的刹车碟由于频繁、大力的制动,会在夜色中如同炼钢炉中的钢水一般眩目,这也是一般赛事的电视画面中无法看到的奇景。比赛的发车办法与F1相同,但是,有趣的是,各种不同排量和不同组别的赛车同时竞技,只是最后分别计算成绩而已,这也是各种时间长短不一的耐力赛的共同之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每场产生一组冠军,也就是说,同场驾驶冠军赛车的每一位赛手都是冠军。
由于勒芒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时间最长的比赛,而且选手驾车在同一环行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比赛显得单调、乏味。不论车手、维修还是观众,在下半夜的时候都会变得疲惫不堪。因此这场比赛被称为最辛苦、最乏味的赛事。大多数观众是带着宿营车或帐篷前来观战的,赛场旁的30个大型停车场每次比赛都停满了10万部汽车。观众最多的一次是1971年的比赛,人数达到了30万。赛场周围还有设施齐备的餐饮、娱乐和休闲场所,以及销售仿制的各大车队服装、帽子的铺位,让车迷们在这里如同过节一样。观众可以在餐厅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一边可以看见窗外时速达到300多公里的赛车飞驰而过。
还有很多,比如MOTO GP WRC 等等
十大拉力赛车品牌
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将军曾引用一首古老的军歌说道:“老战士们永远也不会死亡,他们只是慢慢地消失了。”而这句话,也正符合赛车迷们心中所想,那就是优秀的赛车永不被人遗忘,它们只是退出了表演的舞台。

在拉力赛车的编年史中,有很多称霸一时的道路之王,下面将要介绍的便是其中十位佼佼者。
第十名:日产240 RS

面对80年代个个肌肉发达的B组赛车们, 日产240RS240马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略显动力不足,但在传奇车手科林麦克雷手中,它大放光彩。麦克雷在1987年成功地驾驶这辆赛车取得了他19岁时的第一次全面胜利,而当时在他身边担任副驾驶的正是他未来的妻子艾莉森。
第九名:法拉利308 GTB GR4

法拉利公司和专业制造商米歇洛托推动这些中置引擎的意大利帅哥进入了泥泞的拉力赛道,并随后在法国和意大利拉力锦标赛中取得了几个赛季的成功。1982年,让-克劳德-安德鲁特驾驶法拉利赛车在WRC批准的环岛赛上登上了第二名的领奖台,使法拉利再次成为了当时国际新闻的头条。
第八名:福特-Escort Rs Cosworth

在于1997年退役前,福特-护航员科斯沃思在5年的时间里取得了10次WRC的完胜。在狂热的拉力赛车迷中,它是最受欢迎的赛车之一。
第七名:雪铁龙C4 WRC

法国制造的雪铁龙C4 WRC是21世纪后期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在2007年WRC季节中,雪铁龙+塞巴斯蒂安·勒布的致命组合,在当时横扫拉力赛场,并随后连续三年重现这一壮举。连续四年的拉力赛冠军使得雪铁龙C4成功跻身于史上最成功的拉力赛车之列。
第六名:丰田-赛利卡GT 4

丰田赛利卡GT4在很多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进步,在这项由欧洲人主导的运动中,塞利卡在其6年的WRC历史上取得30胜,可谓战绩辉煌。然而,在1995年GT4因著名的限制器作弊事件而声名狼藉。这件事的起因是丰田团队设计了一个涡轮限制器,如果从发动机上拆下检测,它完全符合规定,但一旦安装到发动机上运行时,它允许额外的空气绕过该限制器进入发动机,从而获得高达25%的功率增益。
第五名:大众 Polo WRC

大众Polo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WRC赛车之一,在四年内累计43胜。塞巴斯蒂安·奥吉尔在他驾驶Polo参赛的四年中完全处于统治地位。大众在研发这辆车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在没有WRC计划的情况下发展了整整两年,而事实证明,这一蛰伏是值得的,在它赢得了第一赛季的第二场比赛后,势如破竹,战绩辉煌。
第四名:福特-福克斯RS WRC

福克斯RS是WRC赛道上使用寿命最长的车型之一,从1999年到2010赛季,使用了11年。尽管期间该车经历了几次改动和设计上的变化,比如减轻外壳重量和改善空气动力设计等,但外观基本保持不变。在科林·麦克雷、马库斯·格朗霍姆和米科·海沃宁等传奇车手的驾驭下,福克斯RS在173场WRC赛事中获得了44场胜利。
第三名:斯巴鲁-翼豹WRC

纵观WRC,没有哪个品牌能比斯巴鲁更能代表拉力赛。在WRC早期的1994年的比赛中,在斯巴鲁在车手卡洛斯·塞恩斯的率领下赢得了第一场胜利,并在其14年辉煌的职业生涯中赢得46场胜利,同时还获得了1995-1997年的三项制造商冠军。
第二名:蓝旗亚 Delta A组

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拉力赛车之一,蓝旗亚Delta在WRC的六年中的统治地位无可撼动,期间它取得四次车手总冠军,而且一直是制造商头衔的领取者。历史上蓝旗亚 Delta总共取得了46场胜利,这一战绩只有斯巴鲁翼豹能够接近,而且经过了多年才实现。
第一名:奥迪quattro

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是WRC全轮驱动系统的先驱者可以说,奥迪Quattro彻底改变了拉力赛车的面貌,传说中的B组时代开始了。Quattro以其超过450马力的直列5缸发动机和革命性的全轮驱动系统,取得了创纪录的10次WRC胜利。虽然B组的结束也宣布了Quattro统治时代的终结,但它将永远是全世界车迷心中的传奇。
世界上最快女车手 试图破纪录的时候意外车祸身亡(原因尚且不明)
在当地时间8月27日的时候,美国39岁的职业女赛车手康姆斯,在试图破纪录的时候不幸车祸身亡,目前车祸原因尚且不明。她曾因为时速777公里的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快女车手,这次她试图打破自己的纪录,结果发生了撞车事故。
最快女车手意外撞车身亡
据外媒报道,美国职业女赛车手康姆斯,在美国阿尔沃德沙漠参与竞速时,发生撞车不幸意外身亡。年仅39岁的她是世界上最快女车手,她去世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家人也已经证实了这项消息。至于车祸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据悉康姆斯这次竞赛,是为了打破自己的记录,没想到这次发生撞车意外当场死亡。在意外发生前的三天,她还在社交平台上面,发布分享了现场做准备的照片,还发文表示:“置生死不顾去追求极致速度似乎有点疯狂,但我愿意一试,因为我想成就伟大。人们都说我疯了,但我想说谢谢,我不会放弃的”。
在意外发生之后,不管是喜欢她的粉丝还是家人,对她的离世都悲痛不已,表示将永远铭记她的笑容和正能量。康姆斯的离世引起了许多人的哀思,他的家人也发声明表示“她是少数有勇气将可能化为现实的梦想家。”她的男朋友兼队友特里·马登,也对她的离世表示哀思。
对于这位勇敢的女士,许多人都对她的历史表示哀痛。不仅是美国的网友和粉丝,在消息传入中国之后,许多网友对她的不幸也纷纷表示遗憾,在微博下留言向她致敬。这个勇于挑战速度的女性,是值得大家敬佩的,她虽然发生意外去世,但是她的事迹却让很多人所铭记。
路特斯的发展历程
1952年,路特斯成立
1952年1月1日,Lotus在英国成立,随后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运动汽车生产厂家。
1954年,路特斯车队诞生
路特斯车队走上历史舞台。路特斯车队携Mark 8赛车参加国际汽车赛,并一举成名。
1955年,路特斯汽车初期投产
Mark 8赛车倍受市场青睐,为满足车迷要求,公司又相继开发了操控十分敏捷的Mark 9赛车以及动力更为强劲的Mark 10赛车,成为“英国汽车生产和销售协会”会员。
1956年,Lotus Eleven赛车诞生
公司以Mark 9赛车为蓝本,开发出了3款基本车型Lotus Eleven(查普曼为新赛车取的名字,开始了路特斯“E”系列车型生产)赛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1957年,Lotus Seven和Le Mans赛车
Lotus Seven作为一款“经济型”赛车投放市场,出售整车和组装车。1957年,Eleven型赛车也在赛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勒芒耐力赛上取得历史性突破,获750cc级性能指标冠军。
1958年,Group Lotus公司成立
这一年,查普曼成立了Group Lotus公司。Lotus 12成为路特斯第一辆进入一级方程式(F1)的路特斯赛车,并勇夺第四名。查普曼参与开发了“Vanwall国际大奖赛”赛车,该车随后赢得了1958年的“汽车制造商世界冠军赛”冠军。
1959年,迁往Cheshunt
路特斯汽车工厂搬迁至位于Cheshunt的新建厂房。继路特斯Eleven赛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公司又新开发了一款命名为Type 17的小排量赛车。 1960年,采用中置发动机设计,路特斯夺得了第一个方程式大奖赛冠军。
Type 18赛车在设计上比Type 16赛车更为简洁,斯特林·莫斯在蒙特卡洛大奖赛上代表罗布·沃克车队,驾驶Type 18赛车夺得方程式大赛冠军。
1961年,Lotus Type 20和Type 21
查普曼为了维持路特斯在少年赛车比赛中的优势地位,专门开发了Type 20赛车。Type 21赛车的设计和制造仅用了6周时间,并马上参加了1961赛季的F1大赛。Type 21赛车是首个摘得世界方程式大奖赛冠军的路特斯车队赛车。
1962年,推出新型跑车与赛车
在1962赛季F1大赛开赛阶段,路特斯推出了Type 24赛车,但很快就被Type 25所取代。Type 25赛车是首款采用单壳式车身底盘设计的F1赛车,在第一年参加F1比赛就获得4个分站赛冠军。这年Type 26推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路特斯Elan),之后连续生产了11年。
1963年,Cortina和F1的成功之年
Type 29是查普曼设计的第一辆印第安纳波利斯比赛用车。车手吉姆·克拉克在Indy 500赛中领跑了28圈,最终夺得了亚军。路特斯开发制造了Type 28 Lotus Cortina赛车,帮助福特车队赢得“英国轿车锦标赛“冠军。
1964年,Type 33
路特斯开发了Type 30赛车,这也是其为Group 7大赛设计的首辆赛车。公司还开发了Type 31、32和33赛车,分别为F3、F2和Tasman汽车赛以及F1打造的。Type 33是对单壳体结构的Type 25的改进版。
1965年,更多的F1冠军头衔和Indy 500赛事冠军
车手吉姆·克拉克代表路特斯车队驾驶Type 33再次收获汽车制造商和车手冠军头衔。Clark驾驶Type 38赛车还赢得了美国著名的Indy 500汽车赛。首辆固定车顶的双门跑车路特斯Type 36 Lotus Elan第一次亮相公路赛。
1966年,迁往Norfolk郡Hethel市
路特斯迁往Norfolk郡Hethel市一座专门修建的工厂。改进的Type 45 Elan S3敞篷车首次亮相,之后是中置发动机Europa(Type 46)公路车,投产后不久路特斯又开始研制Type 47赛车。吉姆·克拉克驾驶Type 47在Indy 500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1967年,具有传奇色彩的考斯沃斯-福特DFV V8发动机
Type 49 F1赛车成为首辆搭载具有传奇色彩的考斯沃斯-福特DFV V8发动机的汽车,这种发动机随后称霸F1十余年。吉姆·克拉克驾驶Type 49赢得了荷兰大奖赛,并在此后的11个大奖赛中取得杆位。 1970年,Elan Sprint面世以及更多F1胜利
一月份,著名Elan Sprint赛车面世。路特斯车队首次亮相创新型Type 72 F1赛车,它共赢得20项大奖赛桂冠。奥地利车手Jochen Rindt驾驶新型Type 72赛车赢得了1970年Brands Hatch英国大奖赛桂冠,再次收获汽车制造商和车手冠军头衔。
1971年,Europa使用新款发动机
经过更换发动机,并对操控性、车内空间和造型进行改进,Europa赛车的潜力得到更好的挖掘,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跑车之一。
1972年,路特斯Type 72问世
路特斯车队又一个成功之年。Emerson Fittipaldi身穿著名的John Player Special品牌服装,驾驶Type 72赛车夺得了1972赛季F1年度车队和车手两项冠军。
1973年,“德士古之星”
路特斯将其下一款赛车命名为Type 74,这款车通常被称为“德士古之星”。路特斯车队第六次夺得制造商冠军头衔,Emerson Fittipaldi在车手冠军赛中名列第二,Ronnie Peterson位列第三。
1974年,Lotus 2+2 Elite
路特斯推出了首款四座车Type 75 Elite,外形非常迷人,采用2升容积4气缸发动机,4个座位宽大、舒适。Elite可以说比之前的任何路特斯车都更豪华,但仍然采用了公司自主品牌底盘,其跑车味道十足。 1980年,路特斯盛宴
Esprit Turbo在伦敦“皇家艾伯特大厅”隆重推出。路特斯汽车产品线包括:Elite S2、Eclat S2、Esprit S2.2(根据S2开发的过渡车款)以及Turbo。在该赛季,路特斯车队用Type 81 F1赛车鏖战赛道。
1981年,路特斯与007《最高机密》
路特斯公司将Turbo车型的底盘和悬挂系统应用到非涡轮增压的Esprit S3上了。1981年7月份,Esprit Turbo成为明星,在007新片《最高机密》中成为邦德的座驾,非常抢眼。
1982年,悲剧降临
路特斯10月份推出2+2(Type 89)Excel,替代Eclat。Elio de Angelis驾驶的Lotus Type 91赛车在奥地利大奖赛上夺得F1大奖赛桂冠。悲剧发生了,1982年12月16日,路特斯车队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柯林·查普曼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而去世,享年仅54岁。
1983年,精彩必将继续
查普曼虽已逝去,但他所遗留下来的精神永世长存。丰田公司接受路特斯公司的请求,收购了路特斯一部分的股份。年末,经过更新换代的Excel和Esprit Turbo在伦敦London Motorfair展上亮相。
1984年,路特斯公司发展壮大
路特斯公司为了彰显其欲成为汽车工程咨询公司的决心,采取了大胆举措,投资了50万英镑在欧洲建立了两家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发动机实验室。自1966年以来在Norfolk工厂共制造了3万辆汽车。
1985年,路特斯车队人才辈出
事实证明,路特斯车队已成为培育英才的基地。新赛车手埃尔顿·塞纳在他的第一赛季驾驶Type 97T一举夺得葡萄牙冠军,并再次拿下Spa站的冠军头衔。Type 97T是首辆安装了空气动力学破风板的赛车。 1990年,Lotus Carlton全球最快的轿车之一
路特斯推出了Lotus Carlton,使其成为了全球车速最快的轿车之一。在美国,由三辆Esprit Turbo SE组成的车队参加了“Showroom Stock”系列赛,车队赢得了4场比赛胜利、取得了6个杆位、6圈最快速度的成绩,并在汽车制造商冠军赛中取得亚军。 2000年,Exige驾到
路特斯工程公司持续快速扩大,在密西根州的Ann Arbor组建了路特斯工程有限公司。在Brands Hatch举办的Autobytel路特斯锦标赛前夕,路特斯推出了一款新开发的Exige赛车。该年路特斯推出了Sport 160和新一代Elise赛车。
2001年,路特斯工程运营中心在马来西亚开业
2001年路特斯公司制造的汽车比其53年历史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多,Autocar杂志不久前通过投票方式将其评选为“英国最佳驾驶车”。路特斯公司宣布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来西亚技术园(TPM)”新建“工程运营中心”。
2002年,荣膺女王企业奖
Proton成为莲花集团国际有限公司(Lotus Group International Limited,缩写为LGIL)股份100%的股东。“路特斯汽车(Lotus Car)”被授予女王企业奖(Queens Award for Enterprise)以表彰其对“国际贸易”的贡献。2002年有85家公司获此殊荣。
2003年,一个时代的终结
2003年年末,路特斯最后一辆Esprit下线,标志着Esprit逾27年生产历史的终结。除了宣布2004年将在美国上市销售Elise外,路特斯还宣布Elise将继续在墨西哥和俄罗斯销售。
2004年,第2万辆Elise下线
在2004日内瓦车展上,路特斯公司展示了新款Lotus Exige。与此同时推出了赛道版Lotus Exige Series 2。在1月末公司推出了新款Lotus Elise 111R,该跑车被誉为“2004年最佳超级汽车”称号。11月份,第2万辆Elise下线,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路特斯汽车。
2005年,增长、扩展与成功
新Elise在美国创下了年销量记录,重新牢固地确立了路特斯汽车在美国市场作为纯运动车品牌的地位。逾2300辆Elise交付客户,从而使Elise成为路特斯成立57年来最为成功的车型。
2006年,宣布了新的计划
George Mackintosh和Sam Blogg驾驶Sport Exige GT3赢得了2006年英国GT汽车制造商冠军赛冠军。新款Europa S Tourer上市销售。莲花集团国际有限公司(LGIL)宣布计划在今后3年再推出两款新车型。
2007年,创造吉尼斯记录
1月份,311辆路特斯汽车出现在Brands Hatch,并头尾相连形成一个圈,从而创造了吉尼斯的最多同一品牌汽车首尾相连的记录。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的2-Eleven拥有卓越的性能和高可用性。
2008年,Evora登场以及荣获环保奖项
Evora是路特斯公司继1995年推出Elise后推出的第一辆全新车型。Eco Elise在伦敦国际汽车展亮相,该车为环保概念车,采用可持续材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都体现环保。路特斯工程公司庆祝其另一个环保项目获得“2008年工程技术与创新奖”。
2009年,路特斯荣获众多奖项与其慈善事业发展
Evora赢得了众多奖项,其中包括知名的《Top Gear杂志)“年度超级汽车”奖、《Car杂志》“世界年度性能车奖”、《EVO杂志的》“世界年度汽车奖”以及《Autocar》“英国最佳驾驶车奖”。10月份,路特斯公司十分荣幸的迎来马来西亚国王和皇后前往Hethel访问。模特娜奥米·坎贝尔与路特斯公司联手推出了一款限量版路特斯汽车,为海地地震受难者筹集善款。这批汽车通过拍卖,筹集了逾30万英镑的善款。
2010年,合作与创新
2010年,路特斯公司与KV Racing Technology车队建立了新的技术与商业合作关系,准备参加2010年IndyCar系列赛。路特斯IndyCar参赛车将使用路特斯赛车上世纪50和60年代使用的经典绿黄相间涂装。这一新的赛车涂装将在IndyCar系列赛美国首站中亮相。
- 上一篇:世界上最破烂的(世界上最破烂的飞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