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透明飞机(英国透明飞机)

bj0012024-11-30奇闻异事0

全透明飞机是怎么回事?

相信很多朋友坐飞机时候都喜欢选择靠窗户的位置,在漫长的旅途中看看窗外的景色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但靠窗户的位置一般都比较少,而且除了波音787这种机型之外,其它大部分机型的舷窗都比较小,这是非常遗憾的。

在未来,大家可能就不必为飞机舷窗太小而烦恼了,因为英国一家科技公司,计划与空客合作,研发“透明飞机”,让乘客坐在机舱内,享受360度全外景的感觉,如同翱翔在天际中。

该客机将采用OLED技术,不仅让乘客可以一览窗外风光,甚至能变成触摸屏,满满高科技。

不管是美丽的夜景,还是空中自然天气的变化,都可以透过OLED全景一览无遗。如果你乐意,还能自己调节屏幕。

与此同时,空客自己也打算研发透明客机。他们的方案是让飞机透明一半,以及更加未来范。

英国发明了全透明飞机,投入使用后坐的人会有心理压力吗?

会有的,毕竟飞机在天空还会是很快速的,需要一定的承受能力。英国一家科技公司,计划与空客合作,研发“透明飞机”。让乘客坐在机舱内,享受360度全外景的感觉,如同翱翔在天际中客机将采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就诺贝尔奖那个啦)技术于机身上,不仅让乘客可以一览窗外风光,甚至能变成触摸屏,满满高科技。OLED能让机身更轻薄坚固,座位也变得更加宽敞,降低油量损耗,还能减少碳排放。对于起飞前安全检查,不需要再仰赖小小的窗口,进而节省航空公司的成本。

不管是美丽的夜景,还是空中自然天气的变化,都可以透过OLED全景一览无遗。如果你乐意,还能自己调节屏幕。飞机不再需要小窗子,整体成本都会降低。唯一的问题就是,你敢不敢往上坐了。

与此同时,空客自己也打算研发透明客机。他们的方案是让飞机透明一半,以及更加未来范。此项计划对航空公司而言也是一大卖点,因为运用OLED的技术能让机身更轻薄也更坚固,乘客的座位也会变得更加宽敞舒适,降低油量损耗,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乘务员起飞时的安全检查工作也更加方便,不需要再仰赖小小的窗口,就能查看机外的状况,进而节省航空公司的成本。

不管是美丽的夜景还是空中自然天气的变化,都可以透过OLED全景一览无遗,更加贴近美丽的世界。该科技公司也表示,这项新计划有望在未来10年内研发完成,乘客“翱翔天际”的梦想将实现。

对那些喜欢在旅途中看风景的人而言,飞机的智能化壁板可以变成完全透明,一定能让你大饱眼福。乘客不但可以看到头顶的蓝天,还能俯览五大洲美景。想休息时,只要把手轻轻一挥,机舱壁板就会变成遮光模式。

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

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

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很多人经常需要乘坐飞机出差,因此对于飞机不会感到很陌生,虽然有时候会出现飞机事故,但是人们对于飞机的安全性还是非常信任的,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是怎么样子的。

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1

一、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

飞机不像铁路、公路运输,它是飞在天上的,尤其是有些人还恐高,就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而现在说的这种类型的飞机无疑是恐高症小伙伴的噩梦了,因为这种飞机的机舱是完全透明的,乘客可以从自己的座位上直接看到飞机外面的状况,堪比世界上长相最奇葩的飞机。

二、透明机舱,科技感满满

大家都知道,平常的飞机是有窗户的设计,我们在购买机票时,可以选择靠近窗户的位置,但是并不是每次都能买到靠窗的座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有靠窗的位置,这时,一些想要欣赏天空美景的小伙伴就看不到窗外美丽的景色了。

开发设计这种透明飞机的设计师的初衷就是让所有乘客都能够看到飞机外美丽的景色,这种新研发的飞机,是通过机身来实现全透明的,研发人员用了一种叫做OLED的材料,将它安装在机舱内壁,乘客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科技感爆棚的屏幕360观看飞机外的美景啦。

有的小伙伴担心全景屏幕的飞机会不会安全系数不好呀。相比传统的飞机来说,这种透明的飞机反而更加坚固呢,新型材料还能够让机身变得更加薄,从而使得飞机内部的空间变大,还更环保呢,是不是很好呢!

三、恐高的乘客也能乘坐透明飞机

许多恐高的.小伙伴在出差或者长途出行时不得不选择乘坐更加方便的飞机,但是这个要乘坐这种透明飞机,就吓退了他们。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因为这个全景屏幕是可以进行操控的,如果怕高或者想要休息,屏幕是可以关闭的。这种透明的飞机您是不是也觉得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呢。

世界上最恐怖的飞机2

世界上最丑的飞机排名

世界上最丑的飞机分别是水上反潜机VVA-14、日本EC-1电子战机、Alekseyev A -90、卡普罗尼试验机、CH54、空客A300-600、胜利者轰炸机、猎迷反潜侦察机、费尔康预警机、运-8电子站飞机。其中水上反潜机VVA-14是前苏联在1972年设计的特殊水陆两用机,但它的造型实在怪异,就像是给飞机加了两只臃肿的大脚。

1、 水上反潜机VVA-14

虽然说这款飞机具有很强的水陆空三方作战能力,但它巨大的机翼舱就像是给飞机套上了一件大棉袄,两边的机翼看起来就像是飞机穿了一双雪地靴,非常的笨重且臃肿,真不愧是世界上最丑的飞机之首!

2、 日本EC-1电子战机

这款飞机的功能其实还算是非常强大,但它的机头部分就像是长了一双香肠嘴,实在太丑了。不过据说这样做是因为雷达的个数太多,所以才在机头上加了这个膨胀的雷达罩,搞得机头看起来肿的不行。

3、 Alekseyev A -90

它的外形不知道该说是飞机还是船,机尾实在太长了,而机身又是笨拙的长方形,机头的两个窗户看起来就像是带了一双眼镜的鹦鹉,看起来非常的诡异。

4、 卡普罗尼试验机

这架飞机带有很小的螺旋桨,整体的机身非常的圆润,长度基本只有普通飞机的一半,与其说它丑,不如说它丑萌,看起来似乎还有点可爱。

5、 CH54

被称为空中吊车的CH54是由美国专门研发的起重机,机尾的部分是向上架空的,因此可以帮助吊取其他的物品,但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直升机被挖空了尾巴,非常的怪异。

世界上第一架隐身战斗机是什么飞机?

F-117A是美国前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隐身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战斗机。设计始于70年代未,1981年6月15日试飞成功,次年8月23日开始向美国空军交付,共向空军交付59架。F-117A服役后一直处于保密之中,直到1988年11月10日,空军才首次公布了该机的照片,1989年4月F-117A在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公开面世。F-117A自装备部队以来参加了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多次实战行动,战果显著。2008年退出现役。

研发1977年,洛克希德获得关于低可侦测性飞机的合同,包括建造2架可实际飞行的原型机,一架用来评估飞行性能,另一架则是测试对于雷达信号的反应。此2架原型机名为拥蓝(Have Blue)为了节省时间与经费,拥蓝采用2具无后燃器的通用动力General Electric J85喷射引擎、主轮移植自费柴尔德的A-10、线传飞控系统则摘自F-16。

第一架原型机于数个月后便从臭鼬工厂制造出来,新飞机有着奇特的外形,完全没有圆弧的表面,整个机体全部用平面构成。事实上,它跟F-117极为类似,外观上较为明显的不同是较F-117小、而且机体表面并没有涂上可以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涂料。拥蓝不能携带任何筹载武器,很明显的,它只是一架实验用飞机。飞行测试十分成功,由于线传飞控系统它飞得相当好,空中预警机与地对空导弹阵地只能在极为靠近的距离侦测到它,既便被侦测到也无法进行锁定攻击。最终的测试得知拥蓝在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源时有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换言之拥蓝将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来源是最安全的方法。

两架原型机(编号1001、1002)先后都因重落地还有发动机及液压系统线路失火等2次意外而坠毁了,但拥蓝已经证明了可以躲避敌方雷达的侦测,而且可以稳定飞行。由于拥蓝的成功,促使了F-117的诞生。在2号机坠毁后,拥蓝计划即告终。

命名

关于这架飞机使用“F-”系列飞机编号并没有官方的说明,不过似乎是延用1962年以前美国空军战斗机系列的编号顺序,比如说F-111。其它的现代飞机如B-52,C-130以及另外一些名气不太响亮的飞机也是使用62年以前的序列,但是F-117似乎是唯一一款新近制造却没有使用新命名规则的飞机。即使美国大部分近代的军用机都是使用1962年后的命名规则,这项规则基本上遵循固定模式,如"F-"就是指空对空战斗机,“B-”是指轰炸机,“A-”通常是指对地攻击机。前述规则的例子包括:F-15鹰式战斗机,B-52同温层堡垒以及A-6入侵者。尽管F-117隐形战机实际上主要是一款对地攻击机,空军以F命名应该有其它的原因。美国空军对于空对空战机的自豪感是优于空对地战机的,后者被讥为“泥土搬运工”官员们认为这一款非常重要的新飞机被称为“战斗机”比轰炸机或攻击机更能获得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或者,以“F-”命名夜鹰部分原因是保密需要(研制计划一直保密到1980年代后期)。这个误导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夜鹰的研制会违背条约或者激怒其它国家。在研制过程中,人们经常以LT也就是后勤训练机来指称它。据推测,黑鸟被命名为“SR-”应该是指战略侦察机(Strategic Reconnaissance)。

最近一部电视纪录片引用某位F-117A研究团队资深研究人员的话说,顶尖的战斗机飞行员们要求试验新飞机的时候更容易被F系列的飞机所吸引,而不是B或者A系列。在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行员之间是有等级区别的,尤其是在美国实行战略空军时期(1945-1991),并且飞惯了某种机型后飞行员很难对其它机型感兴趣了。

美国空军称F-117A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使它在主要执行对地任务时还能进行空对空战斗。尽管在技术上可行,但这款飞机是否有空战能力还是未知,而且加装空空导弹可能损失隐身性。它可能不善于空中缠斗,因为为了保证隐身性,机动性相对不佳,但对其其它性能尚无专家出具意见。

关于飞机性能还有一些推测。有人说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它不可能以5g的负载运行。有人说它由于缺少可以侦查远距离导弹的雷达,也没有携带短程导弹用以防卫。美国空军的官员们曾考虑过在F-117上安装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飞行员们甚至训练过如何发射这些导弹──但没有证据表明曾经安装过AIM-9。不过它的隐形性能使得它很难被其它战斗机发现并被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锁定。

设计

F-117有着与F-15C鹰式战斗机相似的尺寸,它是单座双引擎战机,由2具通用电气公司F404无后燃器型涡轮扇发动机提供动力,并配备四重线传飞控系统。F-117可以接受空中加油。为了降低研发成本,F-117的电子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其它一些部分来源于F-16,F/A-18及F-15E等战斗机或是攻击机。(这些零部件以备件名义在预算上出现,以使工程保密)

为了达到隐形的目的,F-117牺牲了30%的引擎效率,并采用了一对高展弦比的机翼,然而,由于需要向两侧折射雷达波,夜鹰还采用了很高的后掠角的双翼。

F-117A有一套整合精密导引和攻击系统的数位化飞航控制装置。为了降低电磁波的发散和雷达截面积,夜鹰没有配备雷达。导航系统主要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高精确性的惯性导航装置组成。自动任务规划系统可以协调所有的攻击任务,计划出攻击路线,并且自动执行,包含武器的释放。目标可借由红外线热影像仪确认,并利用雷射测量距离和标定雷射导引炸弹的目标。

夜鹰机身内的两个武器舱提供了2,300公斤(5,000磅)的酬载能力。一般而言是携带成对的GBU-10、GBU-12或GBU-27雷射导引炸弹,也能携挂2枚风偏修正弹药散布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 Dispensers,WCMD)、2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或是借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导引的远距遥攻炸弹。理论上,F-117A几乎能携带任何美国空军军械库内的武器,包含B61核弹。少数的炸弹因为体积太大,或是和F-117的系统不相容而无法携带。

1964年,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莫切夫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颇有创意的论文“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物体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物体的尺寸大小无关,而和边缘布局有比例关系。乌菲莫切夫说明了如何计算飞机表面和边缘的雷达反射面。从他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一个很大的飞机,仍然可以被设计成能够“隐身”的。然而,这样设计的飞机在空气动力特性上是不稳定的,而且,在1960年代,计算机科学还不够发达,还不能够帮助科学家计算并设计出既隐身又能实际飞行(如F-117,F-22猛禽和B-2幽灵)的飞机。到了1970年代,当洛克希德的分析师们回顾其他国家的科学文献时,发现了乌菲莫切夫的论文,这个时候,计算机和软件获得很大发展,研究隐形飞机的条件都已成熟。

F-117A立项于1973年,最终洛克希德先进发展计划(著名的“臭鼬工厂”,地处加利福尼亚伯班克)获得了合同。项目的负责人是本·里奇。F-117首飞于1977年,从计划开始到首飞只花了31个月。第一架F-117A于1982年交货,于1983年10月进入可操作状态,最后一批于1990年夏天交货。在1988年之前,空军从未承认过该型号飞机的存在。1990年4月,空军在内华达州耐利斯空军基地公开展出了一架,并吸引了数万观众。

F-117共生产了54架,其中36架在战备状态,其余则作为训练用机等。

在计划早期,即1984年到1992年年中,F-117机队的基地在内华达州的托诺帕试验场,隶属于第4450战术大队。1989年,第4450战术大队整编入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1992年时,整个F-117机队转至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并移交至第49战斗机联队,这样就省去了曾经由钥匙航空公司担当的将22000人次从耐利斯送到托诺帕的每月300趟航班。

正如美国空军所说,“俄亥俄州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的航空系统中心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结合了突破性的隐身技术和一体化的研究与制造技术,高效的完成了这架飞机。F-117A项目说明隐形飞机是可以被设计成可靠和可维护的。”这架飞机的维护状态和其他战术战斗机的一样复杂。F-117A由加利福尼亚McClellan空军基地的Sacramento空军后勤中心负责后勤维护,维护工作一直使用最前沿的技术,这项工作也是位于加州Palmdale美国空军42号工厂的武器系统改进项目的一部分。

为了试验F-117在白天条件下的隐身效果,几架F-117曾经被染上灰色涂装。而且在2004年和2005年中,有几个中期改进计划涉及到F-117,其中包括一项航电系统升级计划。

构想

在F-117的设计中,其外形的设计已不能仅从常规气动力(如升力和阻力)角度来考虑,而必须把外形与隐形联系起来,尽可能做到二者统一。前据介绍F—117A飞机的RCS值只有0.001、0.01平方米(沿方位BCS值),比一个飞行员头盔的RCS值还要小。如此小的RCS值,部分是由于F—117A采用了各种吸波(或透波)材料和表面涂料,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它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

比如,一般来说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的探测角大都处于飞机轴平面的正负30度范围之内,所以设计师们把F—117A大部分表面的倾角都设计成大于30度,这样就可以将雷达波偏转出去,而避开辐射源。设计师还把F—117A机身表面和转折处设计成使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儿个窄波束,而不是象常规飞机那样全向散射。这样就能使两波束之间的“微弱信号”与背景躁声难以区别。这种波束很窄,以致于雷达不能够得到足够连续的回波信号,而难以确定是飞机目标,还是瞬变噪声。在对待一些小部件的设计上,设计师也作了周密考虑。如座舱盖接缝、起落架舱门和发动机维修舱门,以及机头处的激光照射器边缘都设计成了锯齿状嵌板,并让这些锯齿边缘与上述某窄波束方向垂直,这样其反射汲就不会形成另外的波束,而与该窄被束方向一致。

为了防止雷达波进入进气口,设计人员除对发动机进行了专门处理外,重点对进气口进行了特殊设计。进气口用相距1.5厘米的吸波复合材料格栅屏蔽起来,以防止雷达波直接照射到具有强反射特性的发动机风扇叶片上。F—l17A的进气口高约0.6米,宽1.5米左右。这么大尺寸的进气口,一可以给发动机提供进气,二可以提供冷却空气。冷却空气从进气口旁路通过,在尾喷口处与发动机的排气混合,然后排出去。这样做,可大大降低发功机的排气温度,减少红外特征。此外,F—117A还采用了V形尾翼(全动式)、埋入式武器舱、可伸缩的天线等。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小飞机的RCS值,达到隐形的目的。

实战

在北约对南联盟空袭作战中,1架F-117A隐形战斗机于当地时间3月27日晚上9时(北京时间3月28日凌晨4时)在贝尔格莱德以西60公里的沙巴茨与鲁马之间的地区被南联盟军队发射的SA-3击落,随后坠毁在贝尔格莱德以西40公里的布贾诺伏契村附近,从此打破了不败的神话。

隐形飞机是指肉眼看不到的飞机这种说法是什么?

隐形飞机是指肉眼看不到的飞机这种说法是错的。

隐形飞机不是透明的或者肉眼看不到的飞机,而是指雷达探测不到的飞机。雷达探测目标主要靠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回波,所以隐形飞机主要从两方面隐身:一个是外形,尽量使电磁波漫无目的地散射,不让雷达探测到。二是使用隐身材料,吸收电磁波,让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来了就别走了,使雷达探测不到回波。

首款隐形飞机——F117

F117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以隐形目的进行设计的量产飞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1年首飞定型,1983年服役,1988年首次公布,服役后参加过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军事行动。

第一代隐形战机F117的外形有棱有角的,看起来很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而之后的隐形战机就变得越来越平滑了。这是因为设计F117时,需要用计算机生成一个反射雷达波最弱的外形,也就是说F117的外形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计算机性能。但是当时计算机的能力十分差,无法用很多很微小的平面生成一个复杂的曲面并计算它的雷达波反射强度,只能计算一些复杂的多面体形状。

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计算模拟曲面的精度逐渐提高才得以设计出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隐形战斗机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