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奇葩的军阀(世界十大军阀)
民国哪个奇葩的军阀坐在马桶上办公,提拔下属先打骂一顿?
民国初年,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众多的军阀,其中有些很特别的。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比较奇葩。
在北洋军阀中,王怀庆是个老资格的将军,与“北洋三杰”同辈。他早年投靠袁世凯,后来又成为徐世昌的心腹亲信。
王怀庆最大的成就,就是在1913年时,曾率军收复过外蒙古。那么,这个人又怎么奇葩了?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王怀庆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外号,叫作“马桶将军”。
原来,王怀庆的办公桌后面,放的不是椅子,而是马桶。王怀庆平常就坐在马桶上办公、召开会议。行军打仗时,将军们都骑着马,而王怀庆依然骑着他心爱的马桶。每次出征,有几个人专门负责抬着马桶随行。人们只要看到那只硕大而鲜艳的马桶,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就知道这是王怀庆的队伍。冲锋陷阵的时候,士兵们扛着上书“王”字的大旗往前冲,王怀庆在后面坐着“王”字马桶督战。
至于他为什么对马桶如此情有独钟,有人说是因为他有便秘,也有人说王将军就喜欢那个味儿,具体原因已不得而知。不过,他也因此得到了那个著名的外号——马桶将军。
王怀庆在用人方面,也是与众不同。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非老实人不用,越是山乡的农民他越喜欢,必须脚板要脏,手上要有老茧。对于读书人,他一个也不要,不管你是什么军官学校毕业,还是喝过洋墨水,他都一概瞧不上。
他提拔下属的方式,那就更有意思了。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就行,就是能够无条件地忍受他的打骂。王怀庆每当想要提拔某个人的时候,往往就会无缘无故地当众将此人臭骂一顿,甚至还会拳脚相加。如果此人逆来顺受,始终对他保持恭敬,那么第二天委任状就到了。时间久了,他的这个套路被部下都摸清楚了,只要谁无缘无故挨了王怀庆的打骂,其他同僚便会让他请客,因为接下来他就会高升了。
也许,正是因为王怀庆这样的用人方式,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在北洋高层近二十年,始终大旗不倒。比起那些昙花一现,三五年就树倒猢狲散的同行来,他简直就如同一个不倒翁。
袁世凯麾下的“马桶将军”,连打仗都带着马桶,他是谁呢?
清朝灭亡后,中国涌现出很多军阀,这些军阀还都有自己的派系,比如说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西北军阀冯玉祥,晋系军阀阎锡山,其中势力最强大的便是北洋军阀了。北洋军阀主要由袁世凯麾下的北洋新军组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发生了分裂,主要有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北洋军阀中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军,毕竟身为军阀带兵打仗才是他们的老本行啊!但是军阀之中也不乏一些奇葩的将军,比如说王怀庆,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人们都管他叫“马桶将军”。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字,为啥王怀庆会获得如此雅号呢?
王怀庆在北洋军阀中的资格非常老,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为了生存他10岁的时候就承担了很多繁重的劳动。但是母亲死后继母对他十分不好,尽管他没日没夜的干活,人家依旧不满意。王怀庆一怒之下便离家出走,正好当时直隶提督在募兵,他因此也就加入了军队。由于在军队表现出色,他进入了北洋武备学堂学习。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王怀庆跟随直隶提督聂士成抵抗敌军,聂士成战死沙场。因为聂士成对王怀庆有知遇之恩,他冒着枪林弹雨抢回了聂士成的遗体,因为这件事他受到了当时人们的一直称颂。
聂士成的母亲也对王怀庆十分感激,1903年她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推荐王怀庆,此后他便成为了袁世凯麾下的一员大将,担任北洋常备军第一镇马一标标统。他深受袁世凯的信任,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册封他为二等男爵,并被任命为京畿军队总司令。王怀庆有一个缺点——十分贪财,他甚至命令手下的士兵种植鸦片卖钱。
除了贪财之外,王怀庆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嗜好,他非常喜欢马桶,这也是他马桶将军外号的由来。你说喜欢金银珠宝咱们能够理解,喜欢马桶就有些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了。王怀庆喜欢马桶简直称得上疯狂,他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房子用来收藏马桶,他在家里经常坐在马桶上,甚至连办公都喜欢坐在马桶上。
麾下的将领每次都要看着他坐在马桶上开会,画面实在太美了!有时候王怀庆需要领兵打仗,也不会忘记带上马桶,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只要做到马桶上就舒心了!王怀庆为啥对马桶情有独钟,也是一个谜题!
张宗昌曾经拥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因为当时的张宗昌知道白俄军的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说张宗昌很有可能将他们藏起来或者啥死了,别人深知白俄军的实力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说当时的张宗昌肯定是非常的嚣张,所以说白俄军也会让很多人觉得非常危险的,毕竟白俄军的实力非常的强大,最后要是将自己给杀了还不如到自己将白俄军给处理了,这样也不用因为这个整天担惊受怕的,所以说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张宗昌看到白俄军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所以说将那些白俄军进行了处理,也就是这样白俄军最后消失了。
毕竟那个时候使用其他国家的人作为自己的军队,任何人都是不接受的这样会被人当做是叛国,所以说当时的张宗昌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自己是中国人这样做最后害的还是自己,所以说当时的他也会非常的纠结,毕竟这样强大的战力不能够就这样浪费掉了,所以说张宗昌也很有可能将这些人藏起来了。
但是具体的情况也是不了解的,毕竟那个时候经常会有打仗的时候,有可能是在打仗的时候全军覆没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忌惮白俄军,所以说想要除掉这个阻碍,那么肯定是将白俄军在一个地方全部杀害了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白俄军张宗昌是管理人,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的。
所以说很有可能就是张宗昌为了自己的白俄军考虑,所以将他们全部隐藏起来了,这样就能够让别人不再注意自己的白俄军了。
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却消失了,为什么?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兵败的张宗昌仓皇逃蹿,失了势的“白俄兵”们,不是被北伐军消灭,就是被张宗昌部的其他溃兵趁机袭杀,几乎全军覆没。不是白俄罗斯人,而是十月革命后匆匆赶往中国的沙皇难民。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少有20多万人。还有许多在俄罗斯内战中战败的士兵。虽然这批战败士兵无法与西方军队相比,但他们也比中国的各种军事力量更有效率。当他们来到中国时,他们很高兴。张宗昌是北方军阀中最臭名昭著的。他也被认为是一个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不诚实战士的榜样。
十月革命后,俄国爆发内战,最终白军被击败。大批拒绝向新政权投降的贵族和老兵逃往国外。因为当时革命叫红色革命,这些逃到国外的俄罗斯人就叫白俄。在成为军阀之前,张宗昌把牛放给了牛的主人,做过扒手和暴徒。后来,我在东北漫游。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还当过铁路工人,去西伯利亚淘金。通过这些经历,他在与俄罗斯人的频繁交往中学会了熟练掌握俄罗斯人。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亲自带领一百多人加入山东人民军省长胡英,然后前往上海担任光复军独立骑兵团团长。土匪出身的张宗昌,像一个土匪出身的潮流引领者,在军阀斗争中多次反水,清末民初曾在东北抢劫房屋,曾混入俄罗斯海参崴。今年也是沙皇俄国在东北部猖獗的一年。张宗昌早就看到了俄国沙皇士兵的凶猛战斗力,自然知道使用“白俄”的价值。
张宗昌当时是张作霖领导的第三混旅团长。当他进入关东时,他在俄罗斯控制的中东铁路上工作,懂一点俄语。此外,在俄日战争期间,张宗昌曾帮助俄军参与华马队的侦察工作。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由于军阀之间的争吵,张宗昌被迫走投无路,勉强投靠东北王张作霖。张宗昌多次派白俄军官到处招募年轻俄罗斯人。他在济南建立了一支正式的俄罗斯训练队,并将其重组为骑兵、大炮和装甲车。
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张宗昌曾经有一只非常强悍的白俄军,他们的战术非常奇葩,而且作风凶残,之所以后来消失那是因为在国民政府北伐的时候,张宗昌失败逃跑了,所以剩下的白俄军全部被北伐军给消灭了。
张宗昌的白俄军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一支军队了,也是一只很重要的军事力量,而张宗昌本人是土匪出身,在清末明初的时候,经常在东北打架劫舍,而那个时候沙皇俄国也在东北捣乱撒野,非常的凶残,而张宗昌看到了这一幕,见识了他们的凶残,所以他也知道白俄的利用价值。
所以后来他跟着张作霖驻兵在中俄边境的时候,就浑水摸鱼,收编了一支俄军,而且还是很厉害的一支俄军,这里边的人甚至参加过第1次世界大战,而且他们还有很多的军火,所以说张宗昌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了,从那个时候起,白俄军就诞生了。
当时的张宗昌也是非常的大方,这批军队虽然很强悍,但他们以前都属于是走投无路的难民兵,现在被张宗昌收编了以后,整个咸鱼大翻身了,张宗昌给他们双响,甚至纵容他们作奸犯科,装备方面也都非常的厉害,因为张宗昌对他们不管是哪方面待遇都非常的好,所以这些白俄军对张宗昌非常的忠诚,而且每次打仗的时候他们都是横冲直撞,非常的勇猛。
但其实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这只白俄军里边有很多人,都还想着要回俄国,他们和张宗昌之间可能只是相互利用,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战斗力确实非常的强悍,导致那个导致那个时候,军阀看见洋人就害怕,所以张宗昌他们更多时候是不战而胜。但不得不说这个部队简直是土匪,非常的凶残,在中国的地盘上作威作福,得了很多好处,后来国民政府北伐的时候,这群白俄兵战败了,全部被北伐军给消灭了。
四川军阀杨森为何爱娶年轻姨太太,他有什么奇葩理论?
俗话说得好: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民国时代,那些拥有权力的各地军阀,身后都有一个或多或少的“姨太太军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就不说了,他的姨太太连他自己都不知有多少。就连享有清誉名称的段祺瑞,也先后娶了两房太太和五房姨太太。鉴于军阀拥有姨太太现象的“泛滥成灾”,民国政府主席林森表示深感不满。一次,他在捐建的庐山山道旁边的石凳上,别出心裁地刻上八个大字:“有姨太太的不许坐。”结果,在场的民国要人,竟然没有一个敢坐上去。这件事也成一时之笑谈。
其中四川的军阀杨森,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
杨森,字子惠,四川广安人。他曾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做过贵州省主席。与别的军阀相比,杨森的“姨太太军团”有两个特点。人家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
咱们先说说数量:一般的军阀,“姨太太军团”无非是五六个,七八个。而杨森明媒正娶、有据可查的姨太太,是人家的两倍有12个,号称“杨府十二金钗”。这与著名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简直就不相上下。除了这个庞大的“姨太太军团”之外,杨森还有一个“临时夫人军团”。杨森作为一名军人,要是在外面有生理需求怎么办?有办法。部下投其所好,为他准备了“临时夫人”。“临时夫人”的数量当然远远高于正式的姨太太。
再说说质量:杨森迎娶姨太太,与别人家不同。他特别喜欢年轻、漂亮、有文化的女子。杨森的姨太太,迎娶进门时,大多是14、5岁的中学生。正是含苞待放的年龄。而杨森,已是40、50岁了,从年龄上足够做这些姨太太的父亲甚至爷爷。而杨森本人说“我这个人喜欢与时俱进”。
- 上一篇:世界上最奇葩的弱点(每个人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