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稳定的挥杆(世界上最稳定的挥杆方式)

bj0012024-11-20奇闻异事0

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

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

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高尔夫球越来越受到体育爱好者的追捧和参与,但高尔夫的技巧繁复不容易掌握,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真正享受打球的乐趣,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1

练习挥杆的另类技巧

为了防止力量泄漏,可以使用门柱作为在后挥之中防止身体滑动和摆动的有用工具。(现在,一些人建议在脚下放一个高尔夫球,但是那样既不能利于身体保持稳定,又不舒服。

而使用门柱就好得多)这个练习的好处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进行练习,在家里还是练习场上都可以。为了利用这个装置,可以在后脚跟(右手球员的右脚)下面踩一个门柱,门柱较粗的一端贴近地面。开始的时候,门柱将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帮助你在后挥时后脚保持灵活性;

其二,这将帮助你在下杆的时候,将后脚内部推离地面。

脚踩门柱

优秀的球手知道,后挥杆时身体重心的转移是身体重心从一侧平移到另一侧。相反,当你进行后挥杆的时候,上肢和下肢都转到了你身体右侧上面。这个例子中门柱的作用是帮助你将身体重心保持在右脚的内侧,阻止重心处于右脚外侧。

这十分重要,就像赛跑者离开起跑器。高尔夫挥杆者的后脚应该保持稳定,以便下杆时杆面经过击球区时能将重心推离后腿内侧。使用门柱帮助进行几次挥杆之后,可以将门柱拿走,并感受此时挥杆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当你上杆转身以及下杆的时候,你后脚会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球场上怎么计算杆数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比赛时,每当你将小白球击出一次,就算一杆。每打出一杆,就将其记下来。每洞球赛结束的时候,将你在这一洞击出的杆数加起来填写到记分卡上。等到一轮球赛结束时将每洞的杆数加起来,其总和就是你在这轮球赛的得分。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严格遵守高尔夫规则,各个水平的初学者都极可能不时被罚杆(此时会加记1杆甚至2杆)。通常说来,高尔夫得分就是你在球场上击球的次数。

得分与标准杆之间的关系也易于理解和计算。每一洞都有一个数字代表“标准杆”——球员根据设计应当完成的杆数。如果你在标准杆为4杆球洞打出了5杆,那么你的得分就超过标准杆1杆。如果你在标准杆为4杆球洞打出了3杆,那么你的得分就低于标准杆1杆。如果球场标准杆数为72杆,而你打出了92杆,那么你的得分就超过标准杆20杆。

打高尔夫球的最佳状态

1、不要太在意旗杆的位置

对于一般球友来说,把球打上果岭是最关键的一点,这里的秘诀就是不要一开始就瞄准旗杆,相反,应该瞄准果岭上最宽广的地带。

要提起注意的一点是,尤其当你想把球打上果岭,而旗杆所在位置却不是果岭的宽广地带,要忽略甚至忘记旗杆所在位置,只要记得你的目标是把球打上果岭即可。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永远不能直接把球击向旗杆。事实上,当旗杆插在果岭最宽广的地带时,直攻球杆是最正确的选择。另外,在一轮球中,当你已经在十四个洞都打上果岭后,可以稍作冒险,试一下直攻旗杆,如果技术和运气都够好的话,也许有机会突破70杆。

2、打好远距离球

为了让你的球艺有突破性进展,必须用标准杆打上长洞。回忆一下我们在基础篇中讲的曲腕与回直,这里要告诉你的一点,除了曲腕与回直,还要加入一点儿身体转动,并提高的手臂挥动速度,这有助于你打好远距离球。

3、不要看计分卡

不看计分卡的目的是减轻你的压力,没有压力负担时,往往会发挥得最好。击球时只想现在,不想下一杆,也不要想上一杆,只要把现在这一杆打好就行了。

总结:

现在都学会了这两种挥杆技巧了吗?高尔夫指南中说过高尔夫不可靠蛮力,是需要知道很多技巧的不然你的球技永远提不上来!

挥杆技巧帮你轻松玩转高尔夫2

高尔夫挥杆

打高尔夫球的时候,挥杆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挥杆动作,会使身体平衡稳定,发力协调顺畅,只要你的运动量合理的进行安排,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损伤的。

不合理的挥杆动作,身体失衡失稳,发力既不协调,也不顺畅,加大了身体某些部位的负荷,如果再加上刻苦地练习,很容易发生损伤。朱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挥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干旋转不充分。躯干旋转不充分,然引起上肢过多用力来代偿;上肢过多用力,必然导致肩胛骨活动过大与前锯肌负荷明显增加,最终导致前锯肌损伤。

一、挥杆动作不合理的常见原因

挥杆动作不合理的常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没有理解挥杆动作的正确要领,动作不合理;另一个则是身体功能受限,不能满足挥杆动作对身体提出的要求。例如,有些球手或球友认为,挥杆时,应该大幅度转动躯干与上肢,髋和膝关节却保持不动。殊不知,如此挥杆,却可加大脊柱负荷,容易导致的脊柱损伤。再如,因腹肌薄弱,收杆时,身体呈明显的倒C型,除了腰椎承受很大的应力之外,肩背部的肌肉也承受着很大的负荷。练习过多,就常常会发生腰痛或拉伤附着在肩胛骨周围的肌肉。

二、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挥杆动作

我们回顾下四周,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名爱好高尔夫球55岁的人,他只会在周末的时候打球,而且还一直非常努力地模仿一名25岁职业球手的挥杆动作,可是他的体能、身高和体重和模仿的球手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位教练把适合自己的挥杆动作,非常卖力地教给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如此,就象想把脚塞进小鞋子里,穿的鞋子不合适,发生足痛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理论上讲,有多少球手,就应有多少种挥杆动作,适合所有人的挥杆动作从来就不存在!要想击出的球又直又远,,触球时杆面就要与球垂直,正对目标。触球时能不能如此,取决于球手的挥杆,而球手的挥杆,又取决于他的体能,取决于他的身体是否受到限制。由于每个球手的体能不同,身体受到的限制不同,因此,每个球手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挥杆动作。很多球友或球手盲目地模仿他人的挥杆动作,不但顺畅合理的挥杆动作没有练成,反而受了伤,原因就在于此。

三、教练是能否掌握合理挥杆动作的关键

一项研究非常有趣,研究者将受伤的业余球手与他们未受伤的伙伴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受伤的球手,大多不愿上高尔夫球课程,而更愿意每周多打几场球,并自述在打完球之后,会感到非常疲劳。由上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教练指导的球手很容易受伤。

你能不能很好的练好挥杆动作,这的关键还是看教练的水平怎样。高水平的教练对高尔夫球运动的理解深,对挥杆原理的理解透,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学生的挥杆动作加以传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及时肯定正确的动作,又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如此,正确的动作因不断得到肯定而得以强化,错误的动作因不断得到提醒而得以纠正。因此,学生可花费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进步。

我们都知道高尔夫球,也时常的见到。在普通人的眼中,高尔夫是高大上的代表,但是高尔夫作为一项室外运动,也拥有者它的运动精神,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打高尔夫的基本要领以及高尔夫的精神吧。

高尔夫,俗称小白球,是一种室外体育运动。个人或团体球员以不同的高尔夫球杆将一颗小球打进果岭的洞内。大部份的比赛有18洞,杆数最少的为优胜者。英国公开赛、美国公开赛、美国大师赛和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锦标赛是高尔夫球界的四大大满贯赛事。高尔夫球普遍被视为苏格兰人的发明,今日的高尔夫球18洞制度亦由苏格兰制定,当地亦有全球最历史悠久的高球会,被视作苏格兰国粹。

打高尔夫的.基本要领

基本要领包括:

握杆、击球姿势和脚位。

握杆

双手握牢球杆,防止滑动,又要确保两手腕的灵活性,达到最大的杆头运行速度和控制杆头方向的目的。握杆后将手臂、手掌和球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击球。一般握杆的方法有:重迭式、连锁式、十指式等。

重迭式:右手小指嵌入左手食指与中指间,双手部分重迭。

连锁式:右手小指与左手食指咬合。

十指式:双手除拇指外,八个手指掐在杆柄上,两手手掌相向,但不重迭。

击球姿势

按握杆要领握好球杆后,身体自然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头轻松下俯,注视杆头。双膝稍弯曲,使杆头底部着地。身体左侧与目标(果岭或球道)保持适当角度,身体重心平均落在两脚上。

脚位

六大高球挥杆诀窍

巴勒斯特罗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天生的高尔夫球星,他的球技是如此地自然且随兴,浑然天成,彷佛与生俱来。

在今日百家争鸣的高坛里,无数的高尔夫教练或球星对于高尔夫技巧,各有不同的观点与理论;但其中有不少见解,其实都源自巴勒斯特罗。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可以一窥这位高球大师的各式击球技巧;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中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球技水平。尤其当你面对各种困难球位时,无需再惊慌,记得他所说的,或许你也能在球场上,打出让人啧啧称奇的魔术般好球。

学习巴勒斯特罗的这六个挥杆秘诀,提升你在球场上的战斗力。

1、 用你的强势手启动上杆

运用我的强势手来启动挥杆,这有助于让我控制好起杆的步调。这能帮助我将球杆沿着正确的路径往后拉,让它维持在正确的平面上移动。我并不会试着在起杆过程中让左手背正对目标,而是以强势手将球杆往后拉离球位时,顺势地让双手以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接着,当我的双手移动到略为超过右腿时,我的左手背与右手掌已经平行目标线。这个姿势就像所有顶尖好手一样,当他们在上杆顶点时,左手背与右手掌也都会平行目标线。

2、 触球瞬间和目标成方正─这是任何良好挥杆的底限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就已经学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任何挥杆动作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例外,就是挥杆中最重要的那一点:触球瞬间。在触球瞬间,每一位好球员的左手、手臂、杆身都连成一直线,而且杆面方正对准目标,扎实地触击在球的背面中央处,进而打出足够的高度。对我来说,这是高尔夫最重要的基本功。

3、 果岭边的随兴练习有助于强化手感

在果岭周围练习时,不妨尝试一些不同的打法,像是用叁号铁杆把球切高!要打好这种球,你非得要把膝盖放软、打开杆面且在上杆中途让杆身与左前臂成90度角。如果你要用挖起杆打好噼起球,上述这些都是需要做到的重点。

4、 握短球杆以打出漂亮的沙坑爆破球

在打沙坑球时,我会握短球杆,让右手碰触到杆身部位,这么做让我打出高高飞起且柔软落地的漂亮沙坑球。此外,在上杆初期我的手腕就会快速曲起,让我能以相当陡峭的角度下杆击球。在挥杆过程中我会把大部分的身体重量都维持在左脚,这么做能让我挥动杆头切过球位下方,漂亮地溅起沙尘,同时做出短且平衡的送杆。

5、 头部稳固,让推杆更靠近地面

在推杆时,我会专注于让头部从瞄球准备到触球的过程中都保持稳固。在瞄球准备时,我会用右手将推杆杆头轻轻地往后拉来启动上杆;至于下杆时,则专注于让杆面方正地回到触球瞬间。我会感觉左手带领着杆头通过触球。

6、 瞄球设定时让球滚过洞一呎

距离洞口20呎以内的任何推杆,都是我心目中的「得分区」。想要成为这个范围内的推杆好手,你必须学会扎实触球,才能让球沿着预设的路径滚向洞口。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让杆头加速通过触球。如果你减速,触击力道就会衰减而不足。再也没有任何事情,比看着小白球在快接近洞口时,因为马力不足而「死掉」偏离目标线来得更呕了。所以,当你面对一记有机会进洞的推杆时(而非那种你只像让球靠近洞口的长推杆),要专注于以足够的力道扎实触球;所以,如果球错失洞口,至少也要滚到洞口后方一呎处。

高球魔术师的神奇戏法

在高尔夫球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人的救球功力能和巴勒斯特罗相提并论。在下文中,他将透露一些他的救球秘诀,并且亲自示范四种「神奇」救球的打法。换成一般人,面对这些情况,只能手足无措了。

1、 荷包蛋球位

沙坑荷包蛋球位要怎么打?众说纷纭。你大概也听过要把杆面极度关闭,并已非常陡峭的下杆将球从沙子里挖出的打法。对我来说,那样子太复杂了。我个人使用的打法较为简单,而且更重要的,较容易控制。

我会维持我在打一般沙坑球的开放站位,但置球位会稍微往后移,约正对右脚跟内侧。一旦我感到舒适自在,我就会握得比平常更用力一些,然后让杆面方正瞄准洞口。此时我的首要想法,就是把左肩膀转到下巴下方,这么做再加上往后移的置球位,让我得以用双臂快速地将球杆往上举;而非用双手、用曲腕动作上杆。

接下来,我会用右手尽可能地用力下杆击球。杆头会以非常陡峭的角度切入沙面,同样也会遭遇极大的阻力。换言之,送杆绝对会因此而缩短。

这颗球落地之后会滚多远,取决于沙子的特性。如果沙子很软,杆头可以切过球位下方,球落地之后会很快停止。如果沙子较硬,杆头容易弹起,球落地之后会滚得比较远。

2、 用挖起杆前缘切球

当你的球半埋在果岭周围的蓬松粗草内,同时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运用时,这种打法是很好的选择。这是推杆击球的改良版本,我甚至连握杆都会使用和推杆相同的反重叠握法,只是把手中的推杆换成沙坑杆而已。这种打法手腕动作较少,而是要用双臂与肩膀控制,专注于以杆面前缘触击小白球的赤道线上方。

如果你能乾净地触击小白球的上半部,就能施予小白球足够的正旋,让它跳出粗草,一路滚向洞口。

所以,先摆出一如推杆时的瞄球准备姿势,但是要让挖起杆的杆面前缘对准小白球的上半部。接着,摆动你的手臂与肩膀,让双手与手腕保持被动,简单地做出钟摆击球动作即可。

这种球要打得精准,一定得击中球的赤道线上方。所以,在整个挥杆过程中,你的头部要保持稳固,同时尽可能减少身体动作。

3、 高抛球

当你拥有足够的果岭空间以及还不错的球位时,高抛球是用来取代标准的切滚球的诱人选项。这种打法能让你避开果岭上的坡度、球位与洞口之间的障碍,而让球直接飞到洞口附近。

同样的,瞄球设定是关键所在。球正对于我的左脚跟,站位较窄但舒适,同时双脚、膝盖、臀部与肩膀都瞄准目标左侧。双手稍微位于球后方,同时较多的身体重量落于右脚。结合上述的这些设定,让我得以获得最大的杆面角度。由于身体瞄准线打开,让我自然地沿着略为外侧的路径起杆。同时在双手达到肩膀高度时,会自然地反应杆头重量而曲腕。

我感觉整个上杆动作是明显地受到右手控制的,进而设定好上杆顶点时的杆面位置。在我启动下杆击球时,仍会把大部分的身体重量留在右脚。在下杆过程中,我的膝盖与臀部会朝着目标方向回转,所以当我完成挥杆时,身体将会正对目标方向。

4、 球卡在高耸沙坑前缘

在面对这种球位时,我会让球正对左脚跟内侧,同时双脚与身体瞄准线整个打开,瞄准目标非常左侧处。这种开放的身体瞄准能促使我做出由外而内的下杆路径,进而让球快速地往上窜,越过边坡。

一旦我满意自己的瞄球设定,同时觉得双脚紧紧地辗入沙中后,我会轻柔地握住球杆,将杆面打开。将杆面打开有助于增加杆底反弹角的作用,让杆头更轻易地切过沙子。而且将杆面打开也能让我以右手信心十足地用力击球,而不用担心杆面关闭而挖得太深。此外,瞄球准备时我会将较多的身体重量落在左脚,藉以让上杆更陡直。大约六成到七成的重量放在左脚,同时在整个挥杆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在上杆时,我会用右手将球杆往上拉同时快速地曲腕。因为我把大部分的重量放在右脚,我的身体转动与腿部动作会很少。所以,上杆的幅度顶多都只有一半而已。

下杆时,我会专注于将右手转动到左手下方。这个动作能确保杆底凸缘率先接触沙面,而非杆面前缘。虽然我保持良好的双手速度通过触球,但我的送杆幅度会因为沙坑边坡而受限。尽管如此,球还是能从沙垫上高高弹起,落到果岭上。

高尔夫挥杆七大要素

《挥杆七大要素》包括,握杆、站姿、上杆、转身、击球和下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击球。

击球——表面看来是一个独立而有力的动作,其实,它只是一个副产物,一次自然挥杆的自然结果!事实上,高尔夫运动中,并不存在刻意去“击”的动作,只要你的挥杆漂亮,“击球”自然漂亮……

击球时右臀与双臂同步

在通过击球前后,应感觉以左腿为轴并支持身体大部分重量,右臀与两手肘靠近且同步向前移动。如果能做到右臀与两手肘同步,则表明你的上半身方正的对着球,左肩、双手和杆头几乎同时到达击球位置,击球时杆面正对目标,从而打出扎实、笔直的球。如果臀部转动过多,双臂落后,则击球时杆面会右开,球会飞向右边。

“打穿”而非“击中”

很多球技较差的球友总是发费很多的时间想着“击”在球上,结果挥杆动作很不流畅,容易打出坏球,也用不上力。现在请改变想法,想着打“穿”球,将注意力用在挥杆头上,把球作为杆头轨迹上的一个物体顺势撞击而已。

在练习场上可用以下方法练习,想象你要打四颗连成一线的第一球,然后感觉打中第一个球后继续延伸,使杆头与所有四个球“接触”。以这样的方法练习,就能感觉到杆头的释放,而不是在击球时停住。

如果在触球时的瞬间有“停顿”倾向,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想象在球的正前方一英尺处有另一颗球存在。然后,在触击第一球后,又继续触击想象中的第二颗球,或者想象拳击动作。

高尔夫球杆的十大品牌介绍

高尔夫球的球杆品牌有哪些呢?高尔夫球杆是高尔夫球运动中的基本装备,由球头、杆身、握把组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尔夫球杆的十大品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尔夫球杆的十大品牌介绍有哪些

第一名

自1979年创立之后,TaylorMade高球一直是高球科技发展的先驱。在1998年运动鞋巨擘阿迪达斯收购后,消费者便可在TaylorMade的连锁店同时买到运动鞋。然而,TaylorMade高球本身只专注在高球杆的生产。Taylormade生产的球具适合大众的需求,产品新、奇、特,性价比很高。

Taylormade在中国球友中的认知度最为顶尖,从产品来说,Taylormade的木杆可以说独霸一方,独占螯头。最早采用可调节重心技术,这个技术的出现使它的木杆具备了科技含量的卖点,称霸木杆于一方也是水到渠成。

第二名Callaway

Callaway的创办人Ely Callaway在1982年创立了Callaway 高尔夫公司,在当年并不是叫做Callaway而是称做为 Callaway Hickory Stick USA,Inc.,在当时他们的主力产品则是以推杆及挖起杆为主但最特别的地方则是在于杆身,因为在当时并不是用铁制的。

创立之初,Callaway的主力产品是挖起杆和推杆,早在那时,卡拉威的杆身已经不是铁质。主要技术:S2h3 注意观察的朋友应该知道,Callaway的铁杆都是杆身贯通到底部,通过缩短杆颈部将重量重新分配至需要的地方,配以低重心设计使击中甜蜜区的概率提 升,保证了稳定性。旗下知名品牌包括:Callaway,Odyssey,Top-Flite和Ben Hogan 。代表作:X系列铁杆 最好产品:铁杆

第三名 Titleist

Titleist高尔夫球具公司成立于1932年,Titleist坚持着它偏职业的制杆方向,那套著名的量身订做系统也名声在外,为无数忠实FANS提供了Titleist最专业的球杆。

第四名Dunlop

自从1910年创立以来,就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品牌之一。Arnold Palmer, Seve Ballesteros, Tom Watson 和 Fuzzy Zoeller都曾经是dunlop品牌的忠实忠实拥蹇.dunlop球杆的良好性能帮他们赢得了不少荣誉。

第五名PING

自从1959年KarstenSolheim发明了heel-toe balance以来,PING就一直善于挑战常规。Specify系列继续研发出外观、感觉和重量均适合各种水平球手的推杆。

第六名MacGregor

马基高公司(MacGregorGOIf)创建于1897年,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的乔治亚洲的亚特兰大,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高尔夫球具用品供应商她 是一个全球的品牌公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于研制高尔夫用品的108年历程上,不断创新,拥有璀璨光辉的成功记录,其中包括了赢得59项大赛冠军。

第七名Cleveland

Cleveland高尔夫球具成立于1979年,在挖起杆领域,Cleveland Golf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Cleveland高尔夫球具公司生产的各种高尔夫产品被广泛应用于LGPA和PGA巡回赛。

第八名honma

honma以手工制造球杆而闻名于世,其中beres系列5星球杆杆颈镶嵌24k黄金,纯白金,身价不菲,深受富豪们喜爱。是成功人士的标志,是其拥有者身份的象征。

第九名 NIKE GOLF

在Bob Wood于1998年加入成为NIKE GOLF总裁后,NIKE GOLF才正式成立。2000年,Nike与伍兹签订了为期5年、总额1亿美元的合同。从此,Nike的高尔夫球部分脱鞘而出。

第十名 KATANA

KATANA是纯日本的一个品牌,他在木杆方面很专业,这个品牌也只生产木杆。他的木杆以距离著称,它的最大特点是超标,杆壁非常薄,杆身长,而且杆身轻。

选择高尔夫球杆的技巧

一、发球木

杆头

1、杆头尺寸

发球木的杆头越来越大,目前的限制是460CC。今年,绝大多数的球杆都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这个限制。杆头越大,容错值也随之上升,但伴随而来的是更大的扭矩导致杆面不易回正等等问题。为此,厂商使用了扭矩更小的杆身来修正这个问题,也大量使用了由独立杆身名厂代工的杆身作为标准装备。目前可选的杆头尺寸并不多,只有少数厂商如Miura,Tom Wishon高端或订制厂商才会生产尺寸较小的,其余的基本都做到了当前规则允许的最大值。在视觉可以接受的情况下,选择略大一些的杆头没有坏处,不过记得要考虑一下杆身扭矩,有条件的话最好更换为独立品牌杆身,可以更加稳定。

2、杆面角度

发球木常见的杆面角度从8.5到12度(HT),2009年的Tom Wishon目录中出现了15.5度的超高弹道发球木。发球木不同的杆面角度主要是为了配合使用者的挥杆特点及弹道特征。为了选择到适当的一号木杆面角度,球友需要了解自己的挥杆特点。在挥杆击球时,杆头前进路线与目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称之为攻角。有由下向上的正攻角,有平打的0攻角,有由上自下的负攻角。具体的判断方式为,如果你的一号木挥杆击中甜区时所打出的角度低于球杆标识的角度,那么你的挥杆一定为负攻角,反之亦然。

为了产生适当的弹道,负攻角的球友要选择杆面角度较大的球杆,而正攻角的球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杆面角度来优化自己的开球距离。

很多球友可能不知道自己挥杆会产生什么样的攻角。在这里我们将选择稍微简化一些。如果开球距离有一半以上超过260码,选择9度左右的杆面比较合适,否则选择10度左右的杆面是比较合适的。

3、杆面高度

常见的发球木杆面设计有两种,浅杆面和深杆面。现在的发球木为了保证高MOI值,一般都会将杆头做的比较扁平,杆面相对较浅。对于大多数球友而言,发球木偏离甜区主要向球杆的杆趾和杆跟两个方向,所以浅平的杆面比较合适。如果你的一号木经常打地,或者打到球杆的杆冠(球杆上沿),最好选择一款杆面比较高(深杆面)的产品。

杆身

对于原厂球杆,杆身的选择很单一,但独立杆身厂商的产品五花八门,很容易让你看花眼。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原厂所用的杆身使用了哪个品牌的OEM杆身,这个品牌的相同零售型号一定要比原厂使用的性能要好。这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无需多言,说到底还是一个成本问题。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把原厂的杆身换成适合你的独立品牌杆身,你会得到更高的稳定性,更远的距离和更加优化的起飞弹道。杆身性能主要为弯折点,重量和扭矩。高折点产生低弹道,低折点产生高弹道。重量越高,相对稳定性越高,但影响挥杆速度。扭矩越低,球杆越稳定,尤其是在非甜区击球的时候。选择杆身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杆身硬度。

1、杆身硬度

杆身硬度的选择首要原则就是——选你可以控制的最软的球杆,以产生最大化的距离。举例说明,如果你的挥杆速度刚好处于R和S的交界处,那么最好选择R杆身。当然,如果你追求绝对的控制而对距离无所谓,那么可以取上限,选择S。挥杆节奏的快慢也影响杆身的表现,如果你的挥杆节奏较快,那么要选择相对硬一些的杆身。如果你的挥杆节奏较慢的话,那么还需要选择更软一些的。国内市场常见的男性杆身硬度选择为R和S。有美规和日规之分。一般来说,日规的球杆在相同硬度标识的情况下要比美规的软。如果挥杆节奏较慢,可以选择日规的R杆身。否则考虑S。如果是美规球杆,挥速在105MPH以下的,选R就可以了。新款TAYLORMADE R7 limited是美规产品,所以针对亚洲还有硬度标识为M的产品,如果挥速一般而且挥杆节奏慢,就应当选择硬度为M的产品。

2、扭矩

杆身扭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杆身的抗扭能力。随着球杆尺寸的加大,触球瞬间,杆头施加给杆身的扭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厂家也开始选择扭矩较小的产品。但是,原厂杆身的扭矩和稳定性依然无法与独立品牌杆身相提并论。在选择的时候,优先选择扭矩较小的产品。扭矩越小,当偏离甜区击球时,杆身的扭转也就越少,球歪的也就没那么多,反之亦然。

3、重量

常见的木杆杆身重量大致在5x、6x、7x、8x克这个区间。理论上来说,越轻的杆身,可以让挥速越快,所以现在很多日系球杆的杆身都在50克左右,而大部分的女士杆也都在这个范围,甚至更轻。虽然轻杆身可以让使用者拥有更快的挥速,但也会导致挥杆不稳定。一般来说,6x克的发球木杆身是男性选择杆身重量的下限。低于这个重量,受成本因素的影响,厂家的超轻杆身的性能会有所下降。为了提高稳定性,建议挥杆速度在90-100MPH的男性选择6X克重的杆身,而超过100MPH的球友宜选择7X克的产品。不要担心重杆身会影响你的挥杆速度,10克重量对挥杆速度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4、杆身折点

杆身折点大致分为低、中、高三种。折点是指球杆受力时弯曲度最大的点。高折点产生低弹道,低折点产生高弹道。折点会对弹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选择杆身时要根据自己的起飞弹道做出选择,或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5、球杆长度

最后一点是球杆的长度。对于身高在170-180之间的人士,一般情况下适合的发球木长度在43寸至44.5寸之间。PGA TOUR的球员平均身高是5英尺11英寸(大约180厘米),而他们使用的发球木大多为44或44.5英寸。市售的球杆一般长度都是45英寸起,这个长度对于大多数球友而言太长了。过长的长度会导致挥杆稳定性差,击球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球的方向和距离。购买市售球杆后,最好立即将其截断至合适的长度,也包括球道木。很多球友会认为球杆变短后会对挥杆速度产生影响,这是没错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挥杆速度会确实变慢,不过只是变慢一点点而已。但变短的球杆可以让你更容易击中甜区,更容易控制球杆。所以你得到的往往是更远的距离。

二、球道木和铁木杆(小鸡腿)

为节省篇幅,我们这里只谈谈选择球道木、铁木杆与发球木的不同点。

1、角度和距离

球道木有号码,不同的号码对应不同的杆面角度。一支3号木的角度就是15度,最多15.5度。13度的叫3+(其实应该叫做2号木,厂家怕卖不出去,所以还是叫3号)。选择球道木的时候,不能像选择发球木那样买打的最远的那一支,而是应该考虑一下如何让球道木和其他球杆的距离有效的衔接起来。

购买铁木杆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杆面角度小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包里面最长的铁杆距离和角度来决定应该购买什么角度的铁木杆。如果你包里最长的铁杆是5号铁,距离是175码。那么买一支角度为19度,可以打210码的铁木杆是没有用处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购买一支21甚至24度的可以打到185-190码的产品。

2、弹道

球道木追求的是高弹道,无论是在TEE台上还是在进攻果岭的时候,高弹道都会带来更准确的落点。如果遇到顶风,可以借助改变挥杆方式轻松打出破风球。现在市场上有些厂家的产品为了满足球友对距离的盲目追求,将球道木杆的起飞弹道设计的很低,这是不实用的,购买的时候要尽量避开这些产品。

买铁木杆的时候则更要注意这一点,铁木杆是对铁杆的补充,除了有距离上面的要求,还要考虑用途。铁木杆不但是对铁杆的补充,也非常适用于困难球位救球,或在球道沙坑使用。铁木杆是在铁杆射程以外进攻果岭的最佳武器,过低的起飞弹道不利于上果岭停球,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中高弹道的产品。

3、长度

市售的球道木和铁木杆对于绝大多数球友而言都太长了,购买后要立刻截短。球道木和铁木杆对精准度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发球木,稳定、精准是首要目标。

4、杆身

球道木杆身的选择与木杆类似,能换则换,这里不再赘述。

猜你喜欢:

1. 高尔夫球杆品牌介绍及价格

2. 台球球杆十大品牌介绍

3. 高尔夫用具十大品牌

4. 高尔夫球杆品牌介绍及价格

高尔夫之9:法无定法,不同球位环境下挥杆轨迹(上杆通道)打法

高尔夫之9:法无定法,不同球位环境下的各种挥杆轨迹(上杆通道)和打法。

打高尔夫因为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打地上静止的球、把球打向身体左前方的打球约束条件,又因为打球的工具“人”的类圆规结构和人体的宽度,那么就要求人要水平方正地转身,这样才能杆杆稳定地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的球(地上的球)。水平则身体不起身、不抬头,方正则身体不侧移、不侧翻。人水平方正地转身,杆头自然就会走inside inside的挥杆轨迹,上杆通道是高速公路上杆通道。人也需要水平方正地转身,这样符合人自然的身体结构,挥杆轨迹才稳定,击球力道才稳定,球出去的距离和方向才能稳定。这些是高尔夫这一运动本身所定义的,事物就是这么产生的,事物产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挥杆轨迹,因为上杆时杆头往身体的“右后”方转上来,杆面会越来越开放、打开、open,所以叫开放式打法。绝大部分职业球员采用的都是这种标准的开放式挥杆轨迹的打法,所有书上、教练、教学视频教你的都是这种打法。这种打法是基于打球的约束条件和打球人的身体结构出发,采用的最可靠、最稳定的打法,因为利用人方正的转身,腰胯带着肩手走,完成方正地击球,球出去的距离和方向都稳定,打起来也轻松、不费劲。

但是,这是正常的情况,球道正常、球位正常、打球的人身体正常,就采用这种标准的开放式打法。一般的教学因为不可能去考虑你个别的身体条件,也不可能去考虑球位的异常情况和球道质量的异常情况,针对的都是练习场塑料垫子或者理想球位情况,所以教你的都是这种标准开放式挥杆打法。但是,这种打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是腰胯方正地转身带着杆头方正地走完成击球,是inside inside的挥杆轨迹,杆头会与地面存在较长距离的接触,击球前后会有一小段直线,大家看PGA球员打球都是挖起一块草皮。所以,当球位正常,球在球道的地表面上,这种挥杆轨迹可以完成非常方正地击球,球出去的距离和方向都方正而稳定。但是,如果球位不好,比如说球陷在球道打痕里,那么这种inside inside挥杆轨迹,行进的杆头的力道就很可能被高出于球底水平面的球道打痕环境破坏掉,球周边的球道打痕环境会对杆头行进造成羁绊,加之业余球员的转身速度不够,挥杆力道不够,不足以去突破球道打痕对杆头行进的羁绊,球就打不实,打出地滚球,球的距离出不来;杆头因为受到打痕的羁绊也不能完成方正的击球,球也往右飘。

所以,球位不理想,球并不是位于球道的水平地表面之上,而是陷在球道打痕之中时,或者球道质量本身不理想,比较硬或者比较黏(泥地球场),这种开放式打法就很可能会导致较大概率的击球故障。所以,根据球位环境和球道质量的情况,就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打法,业余球员同样需要掌握不同的打法和处理方式。关于球道打痕、球道打孔、球道铺沙、果岭打孔、果岭铺沙、泥地球场、沙地球场的不同打法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打法的原因在《高尔夫认知体系策略心法》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浪费时间展开了。

其实,业余球员打球会遇到比职业球员更多的异常情况,业余球员的球场不可能维护得像打职业比赛的球场那么好,甚至球道打孔、铺沙,果岭打孔、铺沙,你都得打,这在PGA比赛是不可能遇到的情况。当然,即使是正常的球场情况,你的球也可能落到球道打痕中,或者飞到三级球道没有草的泥地上、潮湿的泥土中,这时候还采用标准的开放式挥杆打法大概率就会出问题,因为业余球员的转身速度不够,击球力道不够,球位所处的不正常环境状况会极大地干扰你的杆头行进,使得杆头接触球时力道和方向都出问题,球就打不穿、打不透,距离出不来,方向往右飘。

因此,当球位所处的球道状况不理想,如打痕、泥地时,为了防止异常的球道状况严重干扰击球的扎实,就要减少杆头击打球前后与球道的接触距离,直接先打到球,避开球周边的球道环境(如打痕),从而避免球道异常对杆头行进造成羁绊,实现扎实地击球。那么,就要采用陡峭的挥杆轨迹,利用杆头自由落体的“势”的outside in的挥杆轨迹打法,而不是方正的inside line inside的挥杆轨迹打法,这样直接击打到球,减少杆头接触球之前与球道的纠缠,避开球道异常对杆头行进的干扰,从而实现扎实地击球。

这种outside in挥杆轨迹的打法,因为上杆时杆头往身体的“右上”方转上来,上杆陡峭,上杆时杆面越来越封闭、关闭、close,所以叫封闭式打法,上杆时杆头走的是乡村公路通道或者介于省道和乡村公路之间。这种outside in陡峭挥杆轨迹的封闭式打法,下杆时利用了杆头重量自由落体的“势”,腰带肩手带着杆下来,因为陡峭的下杆轨迹减少了杆头与地面的纠缠,可以更扎实地击打到球。封闭式打法因为杆头走outside in的挥杆轨迹,上杆时不需要像开放式打法那样腰胯方正扭转的能力,下杆时是顺着杆头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的“势”,下杆也不需要如开放式打法那样的腰胯方正扭转能力,把球杆举上去后,用身体把球杆带下来,利用杆头重量的自由落体的“势”,就可以非常扎实地击打到球,而不像inside挥杆轨迹那样需要腰胯的充分方正扭转带着杆头前进。当然,封闭式打法因为上杆时杆头走乡村公路通道,存在腰手分离,身体的自由度大,下杆时outside in的下杆轨迹,那么下杆的可能路线很多,杆面击打到球时杆面不方正的可能性增大,球出去方向的稳定性差一些;同时,因为挥杆陡峭,杆头下来更多是拍球而不是砍球,球的倒旋少甚至没有,球就会比较冲,球上了果岭不容易立即停住,距离的稳定性差一些;另外,因为腰手分离,下杆时肩手回到方正位置的不确定性增大,腰带肩手可能会存在延迟,容易造成转身击球的不充分,必须坚决强力地转身才能避免转身不充分;同时,因为腰手分离,挥杆陡峭,腰胯的扭转平面不是符合人身体结构的近水平扭转平面,再加之球位情况不好,下杆时杆头被球道反弹或者阻滞而造成腰部的震伤或者挫伤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因为下杆时每次要腰去把与腰分离的肩手拉回来,而不像开放式打法腰带着肩手自然转就可以了,打起来会累一些。所以,综合起来,封闭式打法的距离和方向的稳定性比起开放式挥杆打法会差一些。但是,这种打法由于杆头击打球之前不会与地面发生纠缠,减少了球道异常状况对击球的影响,在距离和方向的精度差一点的情况下,可以把球打得很扎实,在异常球位下可以让球飞上果岭或者飞到果岭边,下一杆可以比较好地把球救回来。一旦球到了异常的球位(如球道打痕里),你要的是把球扎实地击出,距离误差大一点,方向偏差大一点,但扎实地把球击出on到果岭上或者果岭附近是首要的,而不能因为击球的不扎实而导致需要飞越水障碍的球下水或者距离出不来离果岭相距甚远造成多出一杆。

封闭式打法、outside in挥杆轨迹的打法,少数的PGA职业球员也是采用这种打法,并不是不可以的。所以,打高尔夫,大家不要有非黑即白的概念,不是只有一套标准挥杆形态,并不是其他挥杆形态就一定是野路子,因为很多时候是因为球员身体或者习惯原因,他们只能或者更习惯采用另外的打法,只要循道行术,同样也可以打得很好。

说到这里,业余球员肯定就激动了,说我就是这么上杆的,我就是封闭式打法,原来PGA职业球员一样的也有用这种打法的,那跟我是一样的。球场上,大部分的业余球员采用的是封闭式上杆的打法(只有少数是采用开放式打法)。但是,采用封闭式上杆打法却并不是真正的封闭式打法,而是“伪封闭式打法”。他们只是上杆时杆面越来越关闭,杆头走乡村公路通道上杆,表面上是封闭式打法。实际上,他们是因为转肩上杆,肩手把球杆举上去,形成的陡峭上杆,最后形成了上杆时杆面关闭;另外,他们上杆把左手打得笔直的,上杆通道又不在高速公路通道,最后就只能走到乡村公路来,才能维持左手的笔直,最后形成了上杆时杆面关闭。但是,他们的上杆是用肩发力转上去的,用肩手发力举上去的,用上半身发力转上去的,而并不是腰胯主动发力推着肩手把杆转上去的。下杆时,他们也是肩主动发力,腰跟着肩走完成下杆击球,而不是腰胯发力,腰带着肩手下杆完成击球。所以,业余球员表面的封闭式挥杆轨迹并不是真正的封闭式打法,而是“伪封闭式打法”。大量的业余球员采用肩发力上下杆的伪封闭式打法,以至于出现打深、打厚、剃头、砍飞等各种情况,主要的原因都在这里,用肩发力上下杆的伪封闭式打法。当然,还有他们球位不对,身体追着杆跑,杆追着球跑,自然就出来打深、打厚、剃头、砍飞等各种情况,这个问题在这里就不说了,是《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中说得口干舌燥的问题,大家自己翻翻书就行了。

一句话,“无论开放式打法还是封闭式打法,动力源都在腰力,封闭式打法同样也是腰力,同样是转腰胯上杆和转腰胯下杆,而不是用肩发力上杆用肩发力下杆”。封闭式打法同样是腰胯转身上杆,只是上杆到后半段的时候,会转肩上杆,手腰会出现分离,让杆头走outside的上杆路径,杆头走到乡村公路的上杆通道,形成陡峭上杆,以便下杆时利用杆头重量的自由落体的“势”,用陡峭的outside in挥杆轨迹下来,杆头接触球之前不与地面发生纠缠,从而实现更扎实地击球;下杆时同样是腰胯主动发力启动下杆,腰带肩手下杆,腰主动发力把分离的肩手拉回来,加速转身完成击球,而不是很多业余球员的肩主动发力下杆、腰跟着肩手走。因此,业余球员的“伪封闭式打法”和职业球员的“封闭式打法”是两回事。

所以,高尔夫存在不同的打法:开放式打法和封闭式打法。开放式打法就是开放式挥杆轨迹,inside inside挥杆轨迹的打法,书上和教练基本都是教你这种挥杆形态的打法,高尔夫之1-8讲的所有动作要领都是讲的inside inside挥杆轨迹和高速公路上杆通道的开放式打法,已经非常详细了。下面对采用封闭式打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补充讲一下,因为大量业余球员是采用伪封闭式打法,如何把伪封闭式打法变成真的封闭式打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打球成绩,避免各种莫名其妙的击球故障。

封闭式打法前面说过了,就是上杆是outside的上杆,下杆是outside in的下杆的打法,上杆通道在乡村公路或省道和乡村公路之间。那么,上杆的时候手腰会分离,腋窝下面会透风,当然左手也不可能自然打直。所以,采用封闭式打法时,不要去强迫自己左手打直,你的左手一定会有点打弯,不可能打直的。由于要利用杆头重量的自由落体的“势”,在陡峭上杆的情况下,下杆时要很方便地把杆头带下来,那么,上杆到顶点时杆头就不能水平指向目标方向,而会有点指向天空,以便下杆时更好地利用杆头重量自由落体的“势”。由于上杆陡峭,当然就没那么多引杆现象了,起杆时杆头会更早地离开球和地面。

由于挥杆轨迹是outside in,上杆通道陡峭,腰胯转动上杆的时候,杆头接近走乡村公路,上杆到后半段就会有转动肩膀上杆,就会出现肩手和腰分离,肩手的自由度就大,而不像开放式打法那样肩手被卡住了主动发不了力,那么下杆时非常容易造成肩膀主动发力下杆,这是很多业余球员封闭式上杆后用肩发力下杆,以至于打深、打厚、剃头等各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所以,下杆时一定要告诫自己,用腰主动发力下杆,腰发力带着肩手下杆,切不可肩主动发力由肩带着手、腰跟着肩走去下杆。这是关键,也是伪封闭式打法和封闭式打法的根本差异,任何时候都是腰主动发力,带着肩手走。另外,封闭式打法由于腰的扭转不是在近水平面扭转,不符合人身体的自然结构,容易造成转身送杆不充分,所以一定要下杆坚决、转身充分、送杆到位,将球打穿,不可半途而废。此外,由于封闭式打法是outside in 的下杆,杆面更多地会扣下来、拍下来,球更多地会打向目标左侧,所以瞄准的时候需要适当瞄着目标方向的右侧,适当进行瞄准方向的调校。还有球位的问题,outside in陡峭挥杆的封闭式打法,有点类似打剃头球,那么球位要更靠右一些,一方面是确保击球的扎实,另外一方面更大程度地确保在杆头下降中击球,球形成倒旋的可能性增大,更方便球上果岭后停止。

所以,你采用封闭式打法时,系统隐患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多,特别是上杆时腰手分离,下杆时腰要去把分离的肩手拉回来,打起来自然更累一些,稳定性会差一些;上杆时由于腰手分离,肩手的自由度大,很容易肩主动发力下杆,腰被动跟着肩手走,就容易出现打深、打厚、剃头、砍飞这些击球故障。而采用开放式打法,只要球位位置对,基本都不会出现这些故障。所以,你去问如何避免“打深、打厚、剃头、砍飞”这些击球故障时,采用开放式打法的人他是理解不了你的。

当然,除了球位环境原因需要采用封闭式打法以外,如果不是因为球员错误认知下采用伪封闭式打法,而是因为球员身体原因、年龄原因、习惯原因,他们需要这种打法。业余球员中很多因为腰不能方正地转了,腰转不动了,需要用肩膀或者上半身转动来辅助上杆,那么就会出现杆头走outside的上杆通道,就只能采用封闭式的打法。采用这种打法时,你只要告诫自己下杆的时候一定是腰主动发力下杆,肩手同样要释放掉,腰发力带着肩手下来就可以了。如果你肩发力抢占主动,击球就出问题了,这就是很多用肩发力打球的业余球员打出质量差的球的典型原因。因为腰转不动而借助肩膀转动、上半身转动去辅助上杆,下杆时由于腰力不够也会借助肩膀转动下杆增加击球的力道,很多时候这都是业余球员因为身体原因等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腰转不动了借助转肩上杆自然就形成了outside的上杆轨迹。下杆时,你同样会借助肩膀转动或者上半身转动辅助下杆以增大击球的力道,那么,再怎么样,你都得腰走在前面,一点腰力带着,辅助的肩之力跟上,手之力完全卸掉(打球无手),那么也不会出大的问题,出问题都是因为肩走在前面,腰跟着肩走,手上也不由自主的握紧球杆发力了。如果你实在转不了腰了,只能用肩打、用上半身打,肩走在前面,腰跟在后面,那么只能接受击球故障率高的现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好汉不提当年勇,英雄终有迟暮时,接受现实,这是自然规律。

除了打法的封闭式和开放式,对于站位来说,同样有平行站位、开放式站位(左脚退后)、封闭式站位(右脚垂直地退后),这个在书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这个主要是做球的需要。40码之内的短距离击球(切杆、沙坑)需要开放式站位主要是利用身体的本能实现杆头加速击球。其实,对于一号木来说,因为业余球员的转身能力不够,并不能做到人在水平方正转身的情况下实现杆头指向目标方向,那么采用适当的封闭式站位更有利于转身的充分和下杆击球的扎实,更有利于打出更远的距离。所以,法无定法,循道行术即可。

当然,还有杆面形态的方正杆面(square)、开放杆面(open)、封闭杆面(close),这个一方面是做球需要,一方面也要结合你的挥杆方式,如果是封闭式打法,更多的杆面会关闭一些,如果是开放式打法,杆面就会方正。

此外,还有站姿的开放式和封闭式,一般的开放式站姿是左肩高右肩低的站姿,因为球要打向身体左前方,握杆的时候自然会是左肩高右肩低。封闭式站姿当然就是左肩不是明显的比右肩高的站姿。但是,业余球手如果刻意站成明显左肩高右肩低的开放式站姿,而你的转身收杆又不够充分的话(很多业余球员击球时左手会开掉,而不是贴着身体),就很容易打出右曲slice球。所以,如果你的转身收杆不够充分,至少你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充分地转身方正收杆的话,那就不要刻意去做出明显左肩高右肩低的开放式站姿,正常把球杆握好即可(左手握杆右手包过去),所以就可能不会是明显的左肩高右肩低的开放式站姿,会是适当的左肩高右肩低的站姿,这样更有利于转身收杆不充分的球手可以把球打得更直。特别是你要做左曲球的时候,加之封闭式的站位,那么站姿就会更加封闭一些。

这就是《高尔夫之9:法无定法,不同球位环境下的各种挥杆轨迹(上杆通道)和打法》:

1、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方正地转身,很多情况不能用方正地转身去击球,以确保不理想球位情况下的击球扎实。

2、不是所有球员都能做到方正地转身,他们需要在人不能方正转身的情况下,采用适合他们身体条件的封闭式挥杆轨迹的打法。

3、法无定法、循道行术,你最终要求的是实现击球力道的方正,因为球位环境原因,或者因为球员身体、年龄、习惯原因,不适合标准的开放式挥杆打法,那么你可以基于球位环境和身体能力,通过调整站位、挥杆轨迹、杆面,来实现击球力道的方正。

4、无论什么打法,都是用腰力打球,腰走在前面,切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