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漂亮的黑颈鹤(黑颈鹤长什么样子)

bj0012024-11-11奇闻异事0

濒临灭绝的动物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斑鳖、中国虎、黑颈鹤、白臀叶猴、中华穿山甲、吸血鬼鹿、中华四大鲟、中华白海豚、扬子鳄、北极熊、亚洲象、爪哇犀牛、雪豹、蓝鳍金枪鱼、加湾鼠海豚、冠海豹、树袋鼠、墨西哥蝾螈、赛加羚羊、棱皮龟南方长鼻蝠 、普氏野马、座头鲸 白头鹰、大熊猫、阿拉伯羚羊 、关岛秧鸡 、睫角守宫 、西印度海牛等。

根据2018年最新更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我们了解到目前截止目前已经有96951个物种被列入红色名录,它们代表着这些动物数量稀少,物种的繁衍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26840种濒临灭绝,代表着它们它们已经接近于无法存续物种的基因。

1、斑鳖

野生斑鳖主要生存于我国广西、贵州和越南,但目前已经没有野生斑鳖了。2019年,世界上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死亡,因为频繁的人工授精而发生意外。自此,全世界仅剩下三只斑鳖,都是雄性,苏州动物园一只,越南两只。意味着依靠自然繁衍拯救斑鳖已经不可能,其灭绝仅是时间问题,所幸斑鳖还能活一百年左右,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有克隆的机会。

2、中国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老虎,所以也叫中国虎。华南虎分布很广泛,在长江以南地区纯种华南虎较多,而长江以北则有一部分与东北虎杂交,一部分与新疆虎杂交,形成了比较多样化的华北虎种。

3、 黑颈鹤

黑颈鹤是我国西藏、青海高原地区特有的物种,其脖子上有一圈黑色的羽毛,十分漂亮,黑颈鹤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原地区生存的大型鹤类。

4、白臀叶猴

我国海南特有的白臀叶猴,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也是珍稀的灵长类动物,曾经濒临灭绝,如今在我国大力保护下,已经有所恢复,但仍然是濒危物种。

5、 中华穿山甲

在我国,穿山甲曾经是随处可见的穿山甲会游泳也会打洞,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其鳞片被认为是一种药材,可以活血化瘀,所以遭受了大量猎杀

6、吸血鬼鹿

世界上濒临绝种的23种国宝级野生动物,有10种在我国因为这种鹿颜色灰暗,并且有一对獠牙,所以被命名为吸血鬼鹿,实际上,这种鹿是温顺的食草动物,主要以森林中的草和落叶为食物,它们生性警惕,胆小机警,但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如今野外已经很罕见了

7、中华四大鲟

中华四大鲟之一,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称,其中千斤腊子说的就是中华鲟,而万斤象所说的白鲟已经很灭绝了。

8、中华白海豚

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9、 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10、北极熊

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11、亚洲象

亚洲象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这意味着它们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目前有41410到52345头野生亚洲象。

12、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已经濒临灭绝。据说目前只在印度尼西亚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国家公园有月40头存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目前列为濒危爪哇犀牛。去年10月,偷猎者杀死了越南的最后一只爪哇犀牛13、雪豹雪豹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目前有4080到6590只野生雪豹。作为雪豹一个亚种的黑龙江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北方,目前野外只有不到50只。

14、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他们受到过度捕捞的威胁。10月的一份报告称,实际交易中允许东部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捕捞限额量两倍。今年8月,三菱高管计划购买数吨蓝鳍金枪鱼并且冷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供应紧张

15、加湾鼠海豚

据中新网2017年7月10日报道,昵称“小海牛”的加湾鼠海豚是世上最小的海豚,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它们经常因误入渔夫撒下的刺网而死亡。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资料,目前全球仅存约30只加湾鼠海豚。

16、冠海豹

冠海豹只生活在北大西洋的中部和西部。雄性冠海豹头顶上有充气的“帽”,似乎是通过给它充气来恐吓和求爱。从20世纪初以来,人们过度捕捞冠海豹,来获取它的皮毛和脂肪,并且把雄性生殖器官当做滋补品来食用。这导致了冠海豹数量逐渐减少

17、树袋鼠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生活在树上的袋鼠家族,栖息在昆士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由于原住民砍伐森林和狩猎,造成栖息地破坏,如今数量已经减少到以前的1%左右

18、墨西哥蝾螈

墨西哥蝾螈,俗称“六角恐龙”,栖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霍奇米尔科湖。但由于墨西哥城的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造成栖息地破坏。以及填海造地、水质污染等原因,导致墨西哥蝾螈数量急剧减少。201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甚至都没有发现野生墨西哥蝾螈

19、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又称高鼻羚羊,生活在准噶尔盆地和欧亚大陆的草原。长而粗的鼻子是其特征,像捂着嘴一样,占了脸的大半部分。由于羚羊角是名贵药材,长期遭到大量捕杀,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原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蒙古国及中国新疆北部,现仅见于俄罗斯

20、棱皮龟

棱皮龟也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在大西洋大约有34000只雌性棱皮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太平洋只有约2300只雌性棱皮龟。他们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在浅层水域的活动使它们收到捕捞者的威胁。从去年9月的一项研究称,尽管美国渔业海龟捕捞数下降到1990年的90%,但这仍不足以维持海龟种群。

21、南方长鼻蝠

南方长鼻蝠是几种龙舌兰的主要传粉者之一,因此人们才得以获得梅斯卡尔酒等龙舌兰酒。它还履行着对其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的生物功能。尽管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动物很重要,但它一直被列为濒危物种,直到2013年才从濒危物种名单上消失。

通过科学家、社区和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可持续的做法包括让蓝色龙舌兰在田野里开花。而被称为“墨西哥蝙蝠侠”的罗德里戈·麦德林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项计划。此外,这种动物对于拯救最近受到影响的龙舌兰的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22、普氏野马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今天所有现存的普氏野马都是20世纪初在动物园捕获并饲养的少数马的后代。这个物种在1969年被宣布从野生栖息地灭绝。但幸运的是,到1992年,16匹马被重新引入蒙古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后来被指定为蒙古哈斯台国家公园,在那里它们继续自由奔跑着。截至2011年,普氏野马的数量已经达到1400匹,其中250匹生活在野外。从那时起,马的数量开始继续增长。

23、座头鲸

座头鲸是一种海洋动物,在世界各地游荡,迁徙时间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哺乳动物都要长。1988年,这种奇妙的动物面临着过度捕捞的后果,这使其被列为濒危物种。

如今,由于国际组织努力保护该物种,大多数种群已经恢复。从1982年开始的国际捕鲸委员会仍然有效的商业捕鲸禁令,似乎依然对座头鲸的回归起了决定性作用。

24、白头鹰

在20世纪70年代, 白头鹰赖以为生的鱼类中残留的农药残留以及不加选择的捕猎,使这种鸟类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被归类为濒危物种。要知道,在美国,这种动物是国家的象征。

在执行了一项恢复计划之后,增加该物种和扩大被占领领土数目的目标得以实现。1996年,它被认为是最不受关注的物种,2007年,它最终被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但依然保留了对该物种及其巢穴的法律保护。

25、大熊猫

熊猫是一种超级可爱但又孤独的动物,毫无疑问,它异常的珍贵,而且深受世界各地人的欢迎。它在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稀有物种,在经历了多年保护之后,如今野生栖息地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

2016年,在熊猫数量增长了近17%之后,熊猫从“濒危”变成了“易危”。对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保护对于包括金丝猴、羚牛和朱鹭在内的各种森林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为了确保对大熊猫的保护,必须对其进行保护。这些区域无论是大小还是质量,都包括许多独特的物种。

26、阿拉伯羚羊

阿拉伯羚羊是一种美丽的羚羊,专门生活在沙漠中,也一直处于阿拉伯半岛和西奈沙漠消失的边缘。

好消息是,自2011年以来,该种群被认为已经稳定下来,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物种红色名录,在1986年至2008年期间,该物种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

自2007年以来,从圈养环境中繁殖和重新引进物种的项目取得了成功,其目标是恢复阿拉伯羚羊的历史分布范围,并在其自然栖息地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种群。根据最近的报告,阿拉伯半岛大约有1220只野生阿拉伯羚羊。

27、关岛秧鸡

关岛秧鸡是西太平洋关岛特有的一种非飞行鸟类。到目前为止,它是历史上第二种被认为已经在野外灭绝的鸟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一种树蛇的意外引进,关岛秧鸡的数量减少了。到1987年,这种树蛇已经把这种鸟从它的自然栖息地消灭。

经过动物园和一群从事人工饲养繁殖的人们之间长达35年的共同学习,以致力于恢复关岛秧鸡。但依然的是,已经很久没有人看到这种鸟类了,它们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28、睫角守宫

睫角守宫是位于澳大利亚海岸的法国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的所谓拉撒路分类群的两种物种之一。人们对这种爬行动物在其自然栖息地的情况知之甚少,自从它再次出现以来,它就被列为易危物种,但它还是经常被人作为宠物养在家里。

它目前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

29、西印度海牛

另一种正在恢复的海洋动物是西印度海牛,它已经从濒危物种变成了易危物种。这一消息是由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2017年发布的,被称为西印度群岛的地区范围很广,该地区包括美国东南部、波多黎各、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

虽然它仍然受到威胁,但这一重要成就意味着海洋哺乳动物的数量正在增加,它们的栖息地也得到了改善。因此,保护该物种的努力和合作正在发挥作用。

30、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一种亚种大猩猩,生活在中非的一个地区,即所谓的维龙加山脉,由3个国家和4个国家公园组成。

尽管面临威胁,这种猿类的数量也在增加。2008年估计有680只,到2018年增加到1000多只,这是该亚种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因此,这种动物从极度濒危变成了濒临灭绝。

大熊猫栖息地工作者首次拍到黑颈鹤,你对这种动物了解多少?

黑颈鹤这种动物属于“易危”级别的动物,喜欢在2500-5000的高海拔地区生活。黑颈鹤的外形与丹顶鹤非常接近,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在于脖颈部位的羽毛颜色。丹顶鹤的脖颈只有部分黑色,而黑颈鹤的脖颈则大部位都为黑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外形特征,黑颈鹤才会被称为“黑颈鹤”。黑颈鹤的体型在鸟纲领域属于大型范畴,其整体体长能够达到1.2米。

黑颈鹤这种动物大都选择在高海拔地区栖息,它们的栖息地海拔高度大都在2500至5000米这个范围里。就栖息地的环境来说,黑颈鹤在河滩、草甸以及沼泽等地方都能够生存。黑颈鹤这种动物偏爱群体活动,不过在繁殖期时它们会单独、或者成对,又或者只是以家族为一个群体进行活动。黑颈鹤的活动力非常强,一般都是从天亮一直活动到黄昏。这期间它们的活动主要是进行觅食。进行午休的时候黑颈鹤都是以单脚站立的方式进行休息,休息时它们还会将嘴埋进后背中。

在吃方面,黑颈鹤属于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十分广泛,既可以是植物的根茎叶,也可以是昆虫、鱼类等物。在觅食时,黑颈鹤主要通过尖尖的嘴巴在土里或者水中翻找食物。黑颈鹤其实是中国特有物种,在中国境内它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以及西藏等省份。前段时间,四川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便曾出现了黑颈鹤的踪迹。从红外相机中传达的信息可知,当时这只黑顶鹤是单独行动。

此次对于黑颈鹤的发现其实是误打误撞,因为拍摄到黑颈鹤的红外相机是为了检测大熊猫的动态而架设的。这只被红外相机意外捕捉到的黑颈鹤一直在镜头前持续活动了十来分钟,期间还曾对红外相机做出过试探。黑颈鹤其实是一种十分警觉的动物,平时只要有人稍微靠近,它们便会火速飞走。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这只黑颈鹤从它的活动状态来看,它的身体素质十分良好。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都遭遇了破坏与污染,这也给黑颈鹤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为环境破坏,再加上人类非法捕杀,黑颈鹤的数量也是比较稀少。也正是因为黑颈鹤数量不多,它才会被列为“易危”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黑顶鹤,中国也是在黑颈鹤经常出没的栖息地、越冬地等场所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世界十大最漂亮的鸟类

十大名贵鸟最漂亮的鸟是黑鹳,爱情鸟,金丝雀,鸟隼,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绣眼鸟,画眉,百灵。

1、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鸟类,数量非常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在世界各国都有少量分布,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非常的名贵。

2、爱情鸟

爱情鸟世界鹦鹉的一大品种,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因为它的颜色非常的绚丽多彩,但因为遭到捕捉饲养,从而使其数量越来越少,现已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最名贵的鸟之一。

3、金丝雀

金丝雀是中国十大珍贵名鸟之一,原产于非洲地区,有24个品种,拥有艳丽的羽毛和婉转的鸣叫,被国家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4、鸟隼

鸟隼是常见的猫鹰科鸟类,它不仅飞翔能力非常好,视力也极好,在我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处于鸟类食物链顶端,它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5、朱鹮

朱鹮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及一些外国地区,主要栖息在1400米以下的疏林地带,有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它的数量急速下降,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

6、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名鸟,主要栖息在14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一些天敌,乱砍滥伐加上盗猎等众多原因,使它的分布数量越来越少,种群数量也急速下降,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7、黑颈鹤

黑颈鹤是一种大型鸟类,也是中国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因为一些原因使其数量非常稀少,所以是中国华师大珍贵名鸟之一。

8、绣眼鸟

绣眼鸟是中国四大名鸟之一,是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及大洋洲地区,其羽毛非常鲜艳,叫声非常悦耳,被很多人用来当做观赏鸟。

9、画眉

画眉是一种中型鸟类,是中国的特产鸟类,不仅长相十分好看,其鸣叫声也委婉动听,还能模仿其他鸟类叫声,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笼养鸟,非常受人喜欢,是中国最美丽的十种鸟之一。

10、百灵

百灵是全国都很出名的笼养鸟之一,是草原盛产的名贵鸟类,具有非常漂亮的羽毛,因其叫声非常的婉转动听,还能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声音,被称为“鸟中歌手”。

世界十大美丽的动物是??

1. 海獭宝宝

海獭出生在水里,且多在春夏时光。它们天生就有浮力,大部分幼儿时光都漂浮在海面上,完全依赖其妈妈喂食。

水獭宝宝到处走动的惟一方式就是骑在水獭妈妈的胃上,直到学会自己游泳为止。在学会狩猎、潜水之前,海獭宝宝需要在妈妈的身边生活5到15个月。

海獭是珍稀的极地海洋动物之一,现全球仅存1000余只,我国只有3只,它们生活在大连老虎滩极地馆。

2. 变色龙宝宝

变色龙宝宝由卵孵化而成,因种类不同,它们可能是在妈妈的子宫里面或外面孵化。变色龙宝宝长得很快,几周以后就什么都能吃了,还会脱皮。

3. 熊猫宝宝

刚出生的熊猫宝宝体重只有90-150克重,大小和肥皂差不多。相对于它们的父母来说,熊猫宝宝是最小的哺乳动物新生儿,大小是妈妈的900分之一。事实上,没有妈妈的熊猫宝宝根本就不能生存,刚出生6-8周的熊猫宝宝不能打开眼睛,出生大约3个月之后,它才学会走路。

4. 食蚁兽宝宝

食蚁兽宝宝几乎一生下来就会爬到妈妈的背上。小食蚁兽背上还会长出一些与妈妈匹配的条纹,以便伪装自己,避免被食肉动物吃掉。小食蚁兽一旦习惯了自己的皮毛,出生的第一年就会骑在妈妈的背上四处走动。从妈妈背上掉下的小食蚁兽会发出哼哼声,以吸引妈妈的注意。

5.豪猪宝宝

豪猪宝宝生不来时的刚毛是软的,但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这些刚毛会逐渐变硬。此外,小豪猪从妈妈子宫里出来是先出来脑袋,以保护妈妈不那么阵痛。新生豪猪一来到世上就能机灵地睁大眼睛,1小时后就能爬行。一周内,妈妈就不用花什么时间来照顾它们了。

6.黑豹宝宝

黑豹宝宝头二年都呆在妈妈旁边,学习生存技能,观看妈妈如何捕获猎物。 在这二年里,黑豹宝宝就像妈妈的影子。

7.河马宝宝

河马宝宝在水里出生,小河马宝宝一出生就会游泳,潜水一整天都没问题。之后,它会划水来到水面上,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通常,姿态优美的雌河马宝宝也会照顾其它母河马的孩子。

8.北极熊宝宝

雌北极熊有本事能保持其新生宝宝处于温暖之中,这对北极熊宝宝的存活至关重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妈妈得在雪地里挖一个舒适的窝,把她的宝宝放在里面。

洞穴的大小有电话亭大,洞穴里比外面温度高40度。在头几个月里,北极熊宝宝要喂食,要受到保护,之后,北极熊宝宝与妈妈一道去探索陆地,妈妈在野外看着它们是如何捕猎和逃生的。

9.大象宝宝

刚出生的大象宝宝生存能力很弱。但幸运的是,整个大象家族都在保护和照看小象宝宝。大象妈妈甚至会“征集”其它大象妈妈和成年雌大象来帮助自己照看孩子。所有这些额外的支持对小象的生存很关键,因为大象宝宝行动笨拙,还要学会如何使用它的象鼻。而且,这要观看成年大象几个月之后,它才能学会。

10.犀牛宝宝

对犀牛妈妈来说,幸运的是,犀牛宝宝出生时没有角。新生的犀牛宝宝出生后3小时就能用脚走路,且成长迅速。小犀牛每天喝妈妈的奶达12加仑,一个月体重可长大约100磅。并非所有的犀牛宝宝都有一样举动。比如,黑犀牛宝宝走在妈妈的前面,而白犀牛宝宝走在后面。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动物也可能同样拥有。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在自然界中,那些非常迷人的生物。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基本上,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是迷人的。

这是云豹,它比远在非洲的远亲要小得多。

它们的身长从80到100厘米不等,肩膀高达55厘米,体重不超过18 公斤。

虽然它们很小,但它们非常敏捷,一旦有猎物靠近,云豹会以比任何其他猫科动物都快的速度,跳到猎物的身上,它甚至还可以捕获一些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

云豹的脸狭长,大眼睛呈棕黄色或者灰绿色,通常生活在东南亚海拔2000左右的山区。

云豹的四肢粗短矫健,还有几乎和身体一样长的的尾巴,爪子非常大,因为身上覆盖着大块深色的云状斑纹,被称为云豹。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这是小熊猫,它们非常可爱,但是小熊猫并不是指大熊猫的幼崽,它与大熊猫的区别很大。大熊猫是猫熊科的生物,而小熊猫属于浣熊科目的生物。

小熊猫有着毛茸茸的爪子和脸,还有它笨拙的小动作,这些都使它的可爱指数翻倍。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缅甸北部、不丹、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

它们虽然只有普通的猫那么大,但是它可是名副其实的食肉动物,尽管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

这很矛盾,它们吃浆果和蘑菇,攻击小型啮齿动物,可能仅仅取决于它们的情绪。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这是孔雀蜘蛛,它是跳蛛科的一员,尽管有些讨厌蜘蛛的人,会认为它们十分恶心可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很漂亮。

它腹部的扇形延伸使它看起来像一只孔雀,当雌蜘蛛接近雄蜘蛛时,它会举起它的翅膀,和它的腹部形成一个圆圈,抬起它的两条腿,在雌蜘蛛面前表演一段精彩的舞蹈。

孔雀蜘蛛体型相较于其他类别来说算是庞大,并且它是一个优秀的猎手,它能在20厘米范围内发现猎物,这个距离可能看起来不多,但对于这么小的生物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成就。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这是树袋鼠,世界上的袋鼠品种超过50种,而树袋鼠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们生活在树上,并且是长得最可爱的一种。

这种袋鼠并不生活在澳大利亚,而是生活在新几内亚。

树袋鼠有着巨大的爪子,可以帮助它们爬上它们生活的山区雨林中。

这些树袋熊生活在树上,它们可以轻易的从十几米高的树上跳下来,强大的肌肉和关节内置的减震器为它们保驾护航。

但唯一一个不同点是,树袋鼠没有汗腺。

在动物世界里,有很多动物都不曾有汗腺,它们通过舔舐自己来调节自己的体温。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非同寻常的可爱生物,已经濒临灭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大量狩猎,使它们在灭绝的边缘徘徊。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孔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之一,它们的羽毛丰富多彩,但是这种多彩的尾羽也只有雄性孔雀才拥有,雌性孔雀只有暗褐色的羽毛。

有一种比普通孔雀更美的孔雀,它们是由人工繁育出的蓝孔雀变异品种。

这是白孔雀,它数量极少,极为珍贵的观赏性鸟类。

这种孔雀通体白色,就像是得了白化病的病人一般,眼睛是淡红色的。

但是白孔雀的白色体色并非白化病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体色表现。

世界上最美的动物有哪些?会跳舞的蜘蛛,你有见过吗?

这些生物拥有天使般的面孔,在人类的眼里,散发着极致可爱的魅力。

描写黑颈鹤散文

青峰苍柏舒云叶, 缥缈浮云夕阳斜。描写黑颈鹤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黑颈鹤的散文,希望你们喜欢!

描写黑颈鹤散文【1】

鹤是美的,那黑亮的眼睛,颀长的脖颈,那适称的身材,漂亮的羽毛,还有那长而直立的腿,和在一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原来一直以为,鹤是不吃凡间俗食的,世外一定有精美的食物在供养着它,不然这世间怎么会生出这么完美的造物来。后来我才知道,不是食物的滋补,而是鹤自身的修养才达到这般境界的。所以人们常常称鹤为仙鹤,还是很有道理的。你看仙鹤,那优雅的举止,流畅的线条,悠闲的姿态,颇有些仙风道骨呢。

鹤的美,实在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仅用漂亮二字是远远不够的。天鹅也很美,只是略显丰满,缺少了鹤的俊逸;大雁虽与鹤相似,给人的感觉却平常,不如鹤之高贵、儒雅;燕雀太小,体现不出自身的美来;而鹰又过于威猛,令人敬而生畏。唯有鹤是完美的,它性情温和,神态高雅,动作优美,让人看一眼而久远不忘,象印在心里似的。鹤的一切都是美的,动也是美,静也是美,或高飞,或盘旋,或低头觅食,或驻足眺望,举首抬足间,张翅欲飞时,都透着一种美,一种内外兼修,形神皆备,极具神韵的美,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一次去图书馆,正好赶上一楼大厅在举办画展,其中有一幅油画吸引了我。画面上,偏西的落日被云彩遮住了大半,晚霞将江面染得红红的。江边的芦滩上,几缕稀疏的芦苇沐浴在余晖里。画很美,可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至于少了什么,一时又想不起来。直到回到家里,我才蓦然觉得,原来是少了仙鹤呀。想想看,晚霞铺就的芦滩上,如果有两三只仙鹤或啄食,或漫步,或低飞,那该多美呀。不知这作者是否能察觉,,补上这缺憾。

以往,人们常常将鹤与松树放在一起,把这做为延年益寿、幸福吉祥的象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松树大多生长在山间旷野,而鹤则往往生活在水边,有了水,鹤才愈加灵秀。这世间有许多美的东西,由于人们审美的角度不同,观点和看法有很大差异,因而对美也就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受。人们可以不喜欢山水,不喜欢花草,不喜欢晨曦,不喜欢落日,也可以不喜欢这,不喜欢那,但我实在想象不出,有人会不喜欢鹤的,因为鹤是美的根本,美的极致呀。

描写黑颈鹤散文【2】

冬季是万物肃杀的时节,有什么事值得让人心动?如果你是一位玩摄影的“发烧友”,可干的事情多着哩,但要摆得上桌面且又让人信服的,恐怕还是去拍鹤。泛乌蒙广大山区的高原湿地正是黑颈鹤最为重要的越冬栖息地,而在鹤群数量最为集中的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湿地、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湿地、云南省会泽县大桥湿地和云南省永善县茂林湿地,年年追逐着一群群“长枪短炮”的摄客,用最原始的执着,为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留下了美丽的倩影。不知从何时起,拍鹤渐渐走俏成为了一种民间自发的“拯救事业”。

其实黑颈鹤古来就有,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和同伴过家家,偶尔瞥见天空飞过的鹤群,通常都会高兴地拍手跳跃,唱着“雁鹅雁鹅扯长,簸箕簸箕团团,犁头犁头弯弯”的儿歌。那时的黑颈鹤俗名叫“雁鹅”,是因其像大雁那样迁飞,又像家鹅那样的体形肥硕,儿歌中所描述的就是黑颈鹤成群飞过天空时的图景。几十年前高寒冷凉山区还相对封闭落后,山深林密,村单人稀,虽然尚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束缚,但土著的村民们通常不会侵扰栖息的鹤群,那时的保护意识是人类自觉向善的'柔意。而在自然灾害尤其严重和频繁的那几年,也确实有人打过黑颈鹤的主意,他们偷偷猎杀落单的鹤回来下锅享用,低调传出的消息是肉质酸瘦不堪下咽,与它十几斤重的分量和优雅的体态并不相称,鹤的种群似乎在一种因祸得福的天意中渐渐保存下来,直至迎来它身价倍增的黄金时代。

过去人们对于黑颈鹤知之甚少,有消息说它们迁飞于西伯利亚甚至更远的地方,然后就人为增添了许多曲折的过程。人们开始保护黑颈鹤,保护等级不断上升,终于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栖息地也相继成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各地纷纷成立或公或民的黑颈鹤保护机构,于是通过卫星定位跟踪,许多谜团被抽丝剥茧地一层层揭开,人们才恍然大悟,这种美丽的候鸟竟然是如假包换的“国鸟”,它的迁飞路线只有四百多公里,暑天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若尔盖湿地产卵孵化,繁衍后代,而寒天则向南迁飞至云贵高原北部的冷凉山区湿地过冬,没有一刻越出国门,拳拳爱国心可见一斑。

黑颈鹤是信鸟,每年春秋两季守时迁飞,以乌蒙山区的角度来说,它“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在南北两个栖息地各呆上半年时间,然后完成孵化、成长、交配、传宗接代的全过程;黑颈鹤是忠鸟,忠实于它的栖息地,假如没有其它特殊原因,鹤群年年只迁往同一目的地,并且将这一恪守代代传递下去;黑颈鹤是情鸟,它信守一夫一妻制,一旦失伴绝不另觅新欢,哪怕沦为鹤群中地位最低的孤哨也在所不辞;黑颈鹤是义鸟,相互为种群利益和整体安危奉献担当,从不计较自身得失;黑颈鹤是烈鸟,经常有人见到失伴的孤鹤在悲唳中一飞冲天,然后收拢双翅坠落地面,以极为惨烈的方式为爱殉情,于是关于黑颈鹤的故事总是那么哀婉动人。

最早为拍摄黑颈鹤而四方奔走的人是孙德辉先生,他几乎走遍了所有的黑颈鹤栖息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醉心大自然的摄影爱好拿起了照相机,每年岁寒隆冬去极端的环境中观察黑颈鹤,记录候鸟们越冬过程的优美身影。我曾遇见过孙德辉先生一次,是在大桥湿地,随着拍鹤者的跟风到了一种盲从的时候,也有人将这片由水库尾闸浅渚地形成的候鸟栖息地称为“念湖”,这次难得的相见也形成了我对孙先生的漫长牵系。那天一大早,孙先生带着京城来的几位摄影大师漫步鹤堤,就要擦肩而过的时候,经人介绍,我真真实实地握住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老师。孙德辉是最早站出来呼吁保护黑颈鹤的公众人物,也是昭通市黑颈鹤保护机构的首倡者和奠基人,他用手中的相机和勤奋的努力,将候鸟们的美丽神韵传播到世界。但出现在我眼前的孙先生看上去要平凡得多,老老的,土土的,尤显沧桑,生动体现了“平凡之中见伟大”的蕴意。较长时间以来,我都以孙德辉先生作行为楷模,踏实做人,认真办事,有一分力发一分光,只求付出而不图回报。这几年,我和我身边的摄影爱好者们也几乎都在往返于各个高原湿地间,以器材和伪装的优势拍着鹤的照片,却未必真正领悟到爱鹤的真谛,可以说盲目跟风是学术界中最大的公害。

但无论怎样,拍摄黑颈鹤都是最有意思的,因为除了较为极致的气候条件外,这种候鸟还具备聪明的头脑和较高的警觉。黑颈鹤有着正确区分人类属地的本领,外地人和本地人对于鹤群来说差别太大了,一眼就能看穿,即使穿上当地牧人羊毛披毡的外地摄客在它们眼中也无可遁形。陌生人是很难靠近鹤群而不致其惊飞的,通常百米以外便可引起鹤哨惊叫,相距七八十米就是临界了,再近便只能拍到惊飞的翅影。当地农牧百姓距离鹤群三五十米也可二下相安,若是鹤食投放员出现,距离可以更近,而远处的鹤也会闻讯飞来,像小孩那样的嘤嘤乞食,投食过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往往最能打动受众。

冬季拍鹤不能总待在一处,最好是四片湿地机动游走,因为各地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故差异很大,拍摄的环境也各有不同,因此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感。我经常会遇到有人问,你们不嫌幸苦地来拍这些“黑老娃(俗语,指乌鸦,也泛指各种大乌)”有什么用呢?说真的没用,但可以怡情。近年来随着影像器材的普及和“全民摄影”队伍的壮大,特别是自驾游的摄影者大行其道,哪一个曾经成功过的题材不在泛滥着?但拍鹤真的是一种理想题材,一是冬闲时可以串地方,二是拍摄中可以磨心性,三是无论新手老手可以平起平坐各有所得,四是反正大家的作品都愁销路也就都能漫不经心,有这么多好处的摄影活动,全中国大概也找不出第二个。

如果你爱摄影,如果你有亲近自然的那份公益心,如果你还保留一点与生俱来的那份童真,那么我邀约你,冬季让我们拍鹤去。

描写黑颈鹤散文【3】

今天的社会,我们不能仅局限自己做一只终日饱食,然后再下一个蛋或者打几声鸣的鸡;许多时候,我们还应该更有点野心与奢求,让我们的精神层面上多点刺激和享受,就算做不了鹰,但做一只鹤,也是更好的。至少可以冲飞一下,在大地与天空间来个醉心的盘旋,或者临湖而照,悠哉游哉。

但是,好像做只鹤也很难,难的原因一是我们的身心常被俗务套牢,很难有挣脱的可能;二是我们周遭的环境已经恶化到惨不忍睹之状,想悠哉也悠哉不起来。

所以,我们常常苦闷之极,以至于把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也当成了一种梦想。

然而,来到钟祥大口林区,我们陡然发现,这里还有一片把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森林,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暂时栖身做一只鹤。

一入深秋,许多地方的山开始光秃,山涧断了流,鸟也失了影。但这大口却不一样,它有别样的动人之姿,林茂竹修,涧流不歇,众鸟穿梭,鸣声不已。大口仿佛还是一个较为原始的群落,山之林,层层叠叠;林之山,隐隐绰绰。山之水,急急缓缓;水之山,巍巍颤颤。林是山的毛发,山是林的肌肤,水是山的媚眼,林是水的情韵。山、水、林,相依为命,融为一体,大口便有了大情、大味与大道。

道在中国的文化中,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哲学。中国有道教,有道教文化,而大口也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云台观,可以算得上是中国道教的渊薮,据说张三丰最初是在这里修炼并想永远驻足于此的,但后来不知何因,却又跑到了武当山。这样算来,武当的道教应该算是大口道教的衣钵。如今武当山名扬天下,但山林的原生态已难以寻觅,山、水、林木均作了人文景观的点缀。而大口则不然,因张三丰的一走从此默默无闻,山中的香火不旺,人为的破坏也就不复存在,这里遂呈现了原始的山林状态。而原始的自然景观在今天恰是最难得的,因为它可以让人心宁静,澄澈。

如今,大口山林已开始开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但我只有一个请求,在这弯弯曲曲的山道中少砍几棵树,少割几根藤,少修几个亭,少划几个字。来往的游客多学学池中的小鱼,想游就游,不想游就停下,这水是自己的,石是自己的,山林是自己的,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该好好爱惜,好好享受。

大口的景观现今都被所谓的文人骚客命了名,这里不想多说,因为命名者总是绞尽脑汁地想着,让那些怪石奇树渊潭峭壁戴一顶天神般响亮的帽。以潭为例,这里有三潭,但命名者非要说是上中下三“天池”。天池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长白山或天山山顶之湖的专享,但这里的山海拔最高也不过三四百米,何谓“天”之池?可是这样叫着,一下叫出三个来,也并没有人反对。因为人们关心的是这池中的水,它清澈如碧玉,温柔若梦幻。细石游鱼,清可细数。山树人鸟,影皆入目。

因是深秋,这山林便着了色。红的枫,黄的栎,赤的杞,青的松,翠的竹,都在相互重叠与映衬下,调着色。山便成了画,成了蜡染。当你在这样的林间小道穿行,踏着松软的落叶,沐着秋风,和着鸟鸣,你便会忘记自己是个俗物。忘记了自己是个俗物,你便入了几成道,庄子的道,陶渊明的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便入了无边的幻境,神驰心旷,成为万物中最悠游的一个。即使有人把你当作一兽一鸟一虫豸,那也是天底下最爽的事。

一山之中,如果有洞,那山便会神奇,神话传说便会加载其身。大口有洞,洞也各异。最有名的当数金龟洞和老鹰洞。金龟在北,老鹰在南。这金龟洞的金龟据说是玉帝的童仆,犯了天威下凡的,与张三丰的交情很深。但竟然到钟祥的大口山中修炼,也亏这里的人们想得出。但这洞是很深的,据当地人讲,由洞口蜿蜒几里后,里面是个很大很深的湖。不过谁也没有进去过,山体内到底有没有湖,若有,湖是大是小,也从无人怀疑这话的伪,因为人进入了神奇之地,他自己也可能有几分神奇。但水声潺潺,外流不止,在这深山野壑传响则实为天赖。

老鹰洞则更奇了。洞是一个接一个,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重重叠叠,洞洞相连,在一个悬崖边,你可以穿上穿下,做一回真正穿洞的老鹰。洞的旁边是瀑,高36米,呈蓑衣状,瀑流散开,便是舞女的裙。水入潭中,潭水翻卷后便去冲洗潭边石,石便淘成各种怪状,再配上几株藤蔓的牵连与乌桕和榆榔的歪扭,这瀑潭便幽情滋生,滋生幽情。

我不想做只老鹰,只想做一只鹤。鹰在的我头脑中是不应该入洞的,它们常临高空,不知疲倦地飞着,很累。倒是鹤常临潭边,让一只腿立在石上,把一只头伸出去用那双淡定的眼淡淡地看着这自然中的一切,然后缩头于颈,做一个沉香的梦。因此,野鹤如同闲云,总是逍遥自在,陶醉在自己的国度。

从大口回来,我一直在想,这样的林子,这样的流潭,这样的色彩,是不是都是梦?还有,那天我与你对望的那一眼,是不是也入了梦?我这只鹤,是不是只有入梦方成?

描写黑颈鹤散文【4】

清晨的微风稍带凉意,预示着秋已临近,城市的街道很少看到打着旋的落叶、蓬松的狗尾巴草、为了下一生的灿烂而四处飞散的植物种子,唯一可以点缀的就是绿化带里的四季长青植物,它们很难体会繁华绿草的翠绿枯黄,绿到枯黄是一个虽是短暂而艰难过程,但扫纵即逝的辉煌对与它们来说,难能珍贵。

如果想要更加接近秋的五彩斑斓、秋的丰收喜悦,你不如走进乡间田野,道路两旁翠黄相间的绿化树木整齐地来回观望,来往的车辆成了 陪伴它们的唯一,几乎没有人停足关注,枯黄的片片落叶不时地追逐呼啸而过的车子,翻滚腾空的跳跃美绝不亚于盘旋而下的妖娆。

田间果园红通通的苹果挂于树头,它红的那么透亮、红的那么妖艳,来往的行人过客无不想欲摘品尝这秋的赠于,又有谁思考过红苹果从开花至结果、成熟经历了在常人看来很短暂的时光,其实它们经历了生命的一次又一次艰难辉煌历程,树上浅绿、枯黄、半黄半绿的树叶在即将完成使命的瞬间,还不忘为母树增添一点光辉,树下新落不久、半身泥土半身尘的落叶仰头望着母树,期待着与一起生芽、茁壮成长的兄弟姐妹、衬托红花、红果的绿叶们,再次一起走进母亲的怀抱。

众多不知名的小草都已枯黄,在平凡的一年里,它们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过程,秋风拂过,曾经的绿叶都已枯黄老去,仍然在风中不停的摇 曳,与孩子们挥手告别,成熟的草种不时地落下或是被撑起的小伞带着随风旅行,奔赴不同的目的地,倾尽一生为的就是生命的再次延续,让生的那一点绿再次更加翠。

夕阳余晖下的丛丛芦苇,日红苇黄都是永恒不变的生命色,还不忘摇摆矫健妖娆的身躯,微风下摇曳着的半黄半绿的苇叶无不透视出芦苇的风韵依然存在,向着夕阳飞散的小伞在余晖下透射出对生的追求,飘飘荡荡

再续绿的辉煌。

人活一世如草活一秋,万生皆如此,在短暂的经历间让生的那点绿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