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骑车最棒的人(世界上最好骑的自行车)
世界上谁第一个骑自行车?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
自行车
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1816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一次德莱斯在骑车闲逛时开过来一辆马车,车夫嘲笑他说他的车慢,于是他就和车夫说:“你信不信我的车比你的马车还快”于是他们两个打了个赌。路程是从村东到村西的一个来回,结果德莱斯比车夫整整快了1个多小时。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自行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千奇百怪的设计方法
公路自行车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
中国自行车历史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世界上最伟大的自行车赛手是谁?
国籍:美国
性别:男
生日:1971.9.18
身高:1.80米
体重:75公斤
车队:美国探索频道
项目:自行车
阿姆斯特朗1992年开始职业自行车生涯,1999年世界排名第七,并于当年代表美国的邮政车队获得环法大赛的车手总成绩冠军。之后直到2003年,他又连续五次夺冠,平了西班牙车手安杜兰等创造的环法五连冠的纪录。2004年,阿姆斯特朗再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成为环法历史上首位连续六次夺冠的车手。2005年,阿姆斯特朗第10次参加环法大赛,从第四赛段就穿上了黄色领骑衫,为连续第七次夺取车手总冠军奠定了基础。7月24日,阿姆斯特朗成功实现环法车手七连冠,再次创造了环法历史上的奇迹。
阿姆斯特朗在1996年10月参加世界顶级公路赛时被诊断出患了睾丸癌。癌变扩散到了身体内,连医生对其康复都不抱希望。但经过12个星期的化疗和一年多的停赛休养,阿姆斯特朗于1998年2月康复,并在其后创造了环法大赛七连冠的奇迹,被人们称为“环法英雄”。
阿姆斯特朗职业经历:
1971年9月18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由母亲琳达抚养大。
1989年首次参加世界青年自行车锦标赛;
1991年成为全美业余冠军;
1992年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公路自行车赛排名第14,之后转为职业车手;
1993年首次参加环法大赛,并赢得一个赛段冠军;当年三次夺得美国国内赛事冠军,并赢得挪威世锦赛的冠军;
1995年赢得环法的18赛段冠军,并将其献给在比赛中遭遇车祸身亡的队友卡萨特利。同年赢得圣塞巴斯蒂安精英赛冠军;
1996年赢得弗兰切-沃伦赛冠军,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公路赛第12名和个人计时赛的第六名。同年签约法国科菲迪斯车队,当年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并被下结论为仅有50%的存活希望,之后接受了手术和化疗。
1997年宣布癌症病愈,离开科菲迪斯车队加盟美国邮政车队;
1998年获得环卢森堡自行车赛冠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第四名,荷兰世锦赛个人计时赛和公路赛第四名;
1999年首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其中四次问鼎赛段冠军;
2000年击败包括前冠军乌尔里希和潘塔尼在内的众多高手,蝉联环法车手总冠军,在悉尼奥运会上赢得个人计时赛的铜牌;
2001年成为环法88年历史上第五个三连冠以上的车手总冠军,前四人分别是路易森-伯贝特(1953-55)、安奎特尔(1961-64)、埃迪-莫克斯(1969-72)和安杜兰(1991-95)
2002年环法四连冠,赢得四次赛段冠军并且自第11赛段穿上黄色领骑衫后保持到最终夺冠;
2003年荣膺劳伦斯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自第八赛段开始穿上环法黄色领骑衫并最终实现五连冠,同年与妻子分居;
2004年开始与歌手谢莉-克劳交往,并且在第15赛段夺得黄色领骑衫后一直保持到终点、创纪录得赢得环法六连冠;
2005年三月参加巴黎-尼斯自行车赛但在四个赛段后就退出,4月18日宣布将在2005年的环法大赛后退役,并于7月24日夺得史无前例的环法七冠王。
参考资料:
兰斯·阿姆斯特朗
姓名: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
国籍:美国
性别:男
生日:1971.9.18
身高:1.80米
体重:75公斤
车队:美国探索频道
项目:自行车
阿姆斯特朗1992年开始职业自行车生涯,1999年世界排名第七,并于当年代表美国的邮政车队获得环法大赛的车手总成绩冠军。之后直到2003年,他又连续五次夺冠,平了西班牙车手安杜兰等创造的环法五连冠的纪录。2004年,阿姆斯特朗再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成为环法历史上首位连续六次夺冠的车手。2005年,阿姆斯特朗第10次参加环法大赛,从第四赛段就穿上了黄色领骑衫,为连续第七次夺取车手总冠军奠定了基础。7月24日,阿姆斯特朗成功实现环法车手七连冠,再次创造了环法历史上的奇迹。
阿姆斯特朗在1996年10月参加世界顶级公路赛时被诊断出患了睾丸癌。癌变扩散到了身体内,连医生对其康复都不抱希望。但经过12个星期的化疗和一年多的停赛休养,阿姆斯特朗于1998年2月康复,并在其后创造了环法大赛七连冠的奇迹,被人们称为“环法英雄”。以下是阿姆斯特朗职业经历:
1971年9月18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由母亲琳达抚养大。
1989年首次参加世界青年自行车锦标赛;
1991年成为全美业余冠军;
1992年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公路自行车赛排名第14,之后转为职业车手;
1993年首次参加环法大赛,并赢得一个赛段冠军;当年三次夺得美国国内赛事冠军,并赢得挪威世锦赛的冠军;
1995年赢得环法的18赛段冠军,并将其献给在比赛中遭遇车祸身亡的队友卡萨特利。同年赢得圣塞巴斯蒂安精英赛冠军;
1996年赢得弗兰切-沃伦赛冠军,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公路赛第12名和个人计时赛的第六名。同年签约法国科菲迪斯车队,当年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并被下结论为仅有50%的存活希望,之后接受了手术和化疗。
1997年宣布癌症病愈,离开科菲迪斯车队加盟美国邮政车队;
1998年获得环卢森堡自行车赛冠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第四名,荷兰世锦赛个人计时赛和公路赛第四名;
1999年首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其中四次问鼎赛段冠军;
2000年击败包括前冠军乌尔里希和潘塔尼在内的众多高手,蝉联环法车手总冠军,在悉尼奥运会上赢得个人计时赛的铜牌;
2001年成为环法88年历史上第五个三连冠以上的车手总冠军,前四人分别是路易森-伯贝特(1953-55)、安奎特尔(1961-64)、埃迪-莫克斯(1969-72)和安杜兰(1991-95)
2002年环法四连冠,赢得四次赛段冠军并且自第11赛段穿上黄色领骑衫后保持到最终夺冠;
2003年荣膺劳伦斯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自第八赛段开始穿上环法黄色领骑衫并最终实现五连冠,同年与妻子分居;
2004年开始与歌手谢莉-克劳交往,并且在第15赛段夺得黄色领骑衫后一直保持到终点、创纪录得赢得环法六连冠;
2005年三月参加巴黎-尼斯自行车赛但在四个赛段后就退出,4月18日宣布将在今年的环法大赛后退役。7月24日夺得史无前例的环法七冠王
他的故事:
2004年兰斯第六次黄袍加身时,布什将越洋电话打到了凯旋门,对正在举杯的兰斯说:“你真让人敬畏!”
苦难中成长,抗癌中成熟,坚持中成就辉煌
——记自行车之神兰斯·阿姆斯特朗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中国外储全球第一
艰难岁月,母爱撑起一方蓝天
“我和母亲是一起长大的。国王也不能无视我的妈妈!” 兰斯如是说。
1971年的德克萨斯州橡树崖镇,一个17岁的女孩生下了一个男婴。人们都说这个叫琳达·穆尼罕姆的少女生下了一个累赘,而她却抱着孩子逢人便说:“这是我的孩子兰斯,你们会记住他的!”
一年后,琳达被抛弃。为了生存,琳达当过女佣,邮差和清洁工,每月挣400美元,付了房租就所剩无几。生活的艰辛使她不得不再嫁,但兰斯却被继父当成“杂种”,动辄惨遭毒打。
7岁时,兰斯拥有了一辆山地车。他坚信,只要骑得足够快,就能逃离这个鬼地方。从此,兰斯就用这对轮子在家乡的山路上来回碾压着苦涩的童年。5年级时他一举夺得校长跑冠军,又在州游泳赛中夺得第4名和州少年组铁人三项赛冠军。而琳达却因子宫瘤入院,用的钱就是兰斯的比赛奖金。护士们很羡慕这对“姐弟”——没有人想到他们是母子。但不久,兰斯因发现继父跟别的女人私通而遭毒打。琳达托着病体,背着奄奄一息的儿子离开了那个恶棍。
为了生存,必须拼命。
1987年的“总统杯铁人三项”赛上,15岁的兰斯在上千名成年选手中排32名,而第二年便成了第5名。从此,兰斯屡次修改出生日期去参加各种比赛,夺取奖金,以填饱他和琳达的肚子。
兰斯的训练一度疯狂。一天下午,他在高速骑行中被一辆卡车撞飞,头缝了9针,大腿17针,膝盖骨错位,而他6天后就用指甲剪拆了线,借了辆自行车歪着脖子上了赛场并闯入三甲。医生叹道:“真是头公牛!”这头公牛在几天后改写了1990年新墨西哥州自行车计时赛的记录,又在世界青年自行车锦标赛时被选入国家队。
1993年美国职业冠军赛开出了百万美元冠军奖。兰斯一路尖叫着,高呼着“妈妈!再也用不着受穷了!”第一个刺过终点线,然后扑在琳达怀里放声大哭。
同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琳达冒着瓢泼大雨在大看台上坐了7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看着儿子在泥水中拼搏。兰斯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国王合罗德接见兰斯时不准琳达入内。兰斯说:“在我面前,国王绝不能无视我的妈妈!”
正如当年母亲对儿子一样,兰斯拉着琳达对每一个人说:“这是我的妈妈琳达,你们不会忘记她的。”
1996年兰斯的国际排名是第5为,再有所突破已相当困难,连续三届环法赛他都没能骑完全程。他对赛车运动的理解只是跳上自行车拼命蹬踏板,靠蛮劲显然无法在环法赛这项国际自行车最高赛事上有所建树。他需要沉淀,慢慢地成熟。
这个过程本应在自行车上度过,兰斯却把它花在了病床上。
置于死地,重新定义癌症
“癌症不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康复后的兰斯说。
1996年赢得了“费雷切-瓦隆内”赛后,兰斯一改高声尖叫,上下挥舞双拳的习惯,他感到浑身无力。在接下来的环法赛中他又因为睾丸胀痛、咳嗽不止而退出比赛,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又因乳头疼痛、视觉模糊而遭败绩。在25岁的生日宴会上,兰斯突然头痛欲裂,而几天后他在打电话时猛然吐了一大口鲜血。9月30日早上醒来,他发现睾丸已肿胀到了橙子那么大。从小没怎么生过病的兰斯不得不来到了医院,医生在给他做了全面的检查后作出了睾丸癌并广泛扩散的诊断。
回家的路上,兰斯平生第一次没有超速。这位几个小时前还觉得自己刀枪不入的硬汉这会儿正浑身发抖,索性停下车放声大哭。后面的车堵成了长龙,喇叭齐名,在他听来那像是丧钟。
琳达连夜飞到儿子身边,她一路上都在哭,但在进门前又重新坚强起来。她把兰斯揽入怀里看着他入睡。
第二天一早,兰斯就被推进了手术室,整整3个小时,琳达都呆呆地坐在长椅上流泪。但当儿子被推出来后,琳达迅速擦干了眼泪说:“什么都别怕,有妈在!”
手术很成功,但刀口又深又长。琳达昼夜守在儿子身边,一丝动静,她就立即从椅子上跳起来。
医生说,癌肿迅速扩散,遍布全身。此外,由于兰斯刚刚转会,所以没有医疗保险!琳达不得不卖掉了房子和汽车,想尽一切办法筹款。全身是肿瘤,经济又出现危机,兰斯变得非常消极。
这时,一个叫凯丽的病友像天使一样进入了兰斯的生活,给兰斯带来了许多小故事。其中一个说某人被大水逼到了楼顶。一辆摩托艇来救他,他说,上帝会救他。后来一架直升机来救他,他还是那样说。那人淹死后埋怨上帝,上帝说,我先派了一辆摩托艇,又派了一驾直升机,你这个蠢货!凯丽警告兰斯千万别学那个蠢货,选择权始终都在自己手里。
兰斯变得开朗了许多,但化疗却没能遏制住癌细胞的扩散,12个致命的肿瘤占据了脑部、肺部和腹部,而且血液里到处是绒膜癌细胞。医生决定动用大剂量的博来霉素,这样会摧毁肺部,使兰斯永远告别赛场。
兰斯的病情引起了广大车迷的关注,其中一位著名的肿瘤专家否定了那个治疗方案。他说,摧毁了一个运动员的肺无异于折断了鸟儿的翅膀。在他的介绍下,兰斯找到了尼克斯大夫,他是美国睾丸癌泰斗爱因霍恩的大弟子。尼克斯将先手术取掉脑部肿瘤,再采用VIP(长春碱、伊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和顺铂)化疗,虽然在短期内更具破坏性,但长期来看不会对肺造成破坏。如果顺利过关,再行BEP疗程。但尼克斯向琳达透露,兰斯的治愈概率只有3%。
VIP化疗历时3周,跟环法赛的时间相同,但难度似乎更大。参加了三次环法赛,一次都没有骑完全程,这次是否也会遭遇这样的命运?
前两个疗程将兰斯折磨得不成人样,头发睫毛掉光了,脸色煞白,静脉里像是有东西在燃烧,从胸口咳出的都是一块块沥青般的东西。第三个疗程时,剧烈的疼痛和恶心不分昼夜地扑来,感觉像环法赛上最艰难爬坡,所不同的是一旦退出就意味着死亡。第四个疗程是这套化疗方案的极限,一般病人用不到,但对病入膏肓的兰斯来说非用不可。兰斯彷佛又回到了胎儿状态,眨眼皮都变得不可能,半梦半醒地躺着,倒挂在深渊里……
这段时间都是拉·特蕾丝在悉心照料兰斯,她是一位业务娴熟又善解人意的护士长。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兰斯甚至以埋怨她的方式打发无聊。兰斯会因抗吐药太少而责备她太小气,又因每天输那么多可恶的化疗药而讽刺她过于大方。拉·特蕾丝总是那么得有耐心,她会说:“听话,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我是你的妈妈。”
肿瘤指标开始下降,每天的血指标数字都令人鼓舞,这成了兰斯的黄色领骑衫,就像是环法赛,开始领先了,10秒!20秒!可以下床了,可以走路了,可以健身了,可以……一天,尼克斯微笑着说,你可以骑车了。兰斯愣了一下,然后拥抱了尼克斯和拉·特蕾丝。
在出院的最后几天里,兰斯去看望小凯丽。在洒满阳光的桌子上,兰斯跟凯丽玩拼字游戏,他把cancer拆开,分别以每个字母为开头拼出了courage, attitude, never give up, curability, enlightment, rememberance of fellow patients。小凯丽眼睛一亮,拍着手说:“太棒了!癌症=勇气+态度+永不放弃+可以治愈+启迪+记住病友们。”兰斯笑了,这是他给癌症的定义。
重返艳阳下,缔结“兰斯神话”
“跟我先前的强壮一同消失的还有无知、好斗和自暴自弃,而无疑是后者帮我赢得了环法赛。”兰斯说。
一年内,尼克斯大夫不允许兰斯参加任何赛事。那该做些什么呢?游手好闲可不是兰斯的性格。为病友们做些事吧,为什么不设立一个癌症基金会?他以前的赞助商也表示支持。兰斯立即着手这项工作,并因此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美丽能干的克里丝汀。他们共同策划了象征着爱情的“玫瑰自行车赛”。1997年3月,首届“玫瑰自行车赛”就为基金会筹集了20万美元。后来,这项赛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益自行车赛。
当年夏天,兰斯携克里丝汀开始了浪漫的欧洲之行。在环法赛期间,当克里丝汀看到五颜六色的车手在高耸入云的比利牛斯山的映衬下疾驰而过时,欢呼起来。
“亲爱的,回到你的位置上去吧!”
“我行吗?”
“与化疗相比,阿尔卑斯山上最大的陡坡也变成了平地。德克萨斯公牛一定会东山再起!”
兰斯又把尘封的赛车骑到了艳阳下,像一只困兽一样四处宣泄着过剩的体力。他奔驰在梦幻般的山路上,一点点找回当年的感觉。
一年后,他试着参赛,结果在历时5天的横穿西班牙赛中竟然获得了第14名,这个成绩把自己都吓了一跳。细心的车迷们发现兰斯已不再是以前的鲁莽小子了,他开始讲究战术,有意识地控制发力;不再争强好斗,在必要是谦让对手。兰斯的成绩在稳定上升,在美国职业冠军赛、环荷兰赛和环西班牙赛中均名列第四,在环卢森堡赛中一举夺魁!面对世界车坛的震惊,兰斯很平静,他把目光盯紧了环法赛!
兰斯开始在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中强化训练,为此他放弃了数十场国际赛事。他反复寻找着体重和车重之间的平衡点,蹬腿和速度的临界值,饮食和消耗的最佳比。他深知,要想在环法赛中获胜,你就必须在别人想放弃的时候坚持到底。为此,他选择大雨、闷热、云雾天气进行强化训练。在最艰苦的赛段“圣母山口”,兰斯一举平了这个赛段的世界记录。他有点不敢相信,立即回去重骑,结果又提高了47秒!胜券在握了!兰斯攥紧了拳头。
1999年的环法赛,兰斯以绝对的优势摘取了桂冠。
将奖杯高高举起时,兰斯禁不住泪流满面。他跳下领奖台,将妻子和母亲紧紧拥抱。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医务工作者和癌友们在大屏幕前炸了锅,拉·特蕾丝抱着小凯丽激动地高呼:“他战胜了癌症!”美国沸腾了,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取得环法赛的冠军。耐可公司派专机接兰斯回国,纽约市长出席了招待会,华尔街请兰斯去敲响交易所大钟,上百万市民夹道迎接这位民族英雄。
兰斯将这个神话一直延续了下去 。
2004年兰斯第六次黄袍加身时,布什将越洋电话打到了凯旋门,对正在举杯的兰斯说:“你真让人敬畏!”今年7月,兰斯史无前例地夺得第七个环法冠军并宣布退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今的兰斯全身心投入到抗癌基金会和“玫瑰自行车赛”中,为人类的抗癌事业积极奔走着。他喜欢这样,他不想停下来……
最后一次站在环法自行车赛巅峰的阿姆斯特朗这样说:“对于那些不热爱自行车运动的人和愤世嫉俗的人,我深表遗憾。对于那些不相信‘奇迹'的人,我深表遗憾。事实证明,环法大赛是一项艰苦的比赛,唯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胜利。环法万岁!”
33岁、22个分赛段冠军、83次穿上黄色领骑衫、7连冠,这是即将退役的阿姆斯特朗给世人留下的一连串“闪光”纪录。阿姆斯特朗将要告别环法,但他已经书写下了一段其他人可能永远无法超越的传奇
战胜癌症“凤凰涅盘”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环法大赛在最近几年里又重新“红火”起来,其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很多人是因为阿姆斯特朗才对环法大赛寄予了更多的关注。而许多人之所以“爱”上阿姆斯特朗,是因为后者曾经跟癌症作殊死的搏斗。
世事往往就是如此辩证:如果阿姆斯特朗没有得过癌症,他也许可以取得更多辉煌的战绩;但是如果他没有得过癌症,阿姆斯特朗就不会成为像今天这样内涵如此丰富的“环法英雄”。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阿姆斯特朗被确诊患上癌症之前,他是一个酒鬼。但恰恰是因为得了癌症,他从此不再酗酒。经过积极的治疗,阿姆斯特朗终于重新回到赛场并开始书写辉煌。
阿姆斯特朗因患睾丸癌而被切除了一个睾丸。当时,医生说他只有50%的生存机会,癌细胞一度侵袭到他的肺部和大脑,但阿姆斯特朗熬过来了。自从他被确诊患上睾丸癌到现在,他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
就像在环法比赛中总会不断遭遇挫折一样,阿姆斯特朗的人生也遭遇过种种挫折与质疑。前环法冠军、很可能是死于兴奋剂的意大利车手潘塔尼就曾经对阿姆斯特朗表示怀疑,认为一个癌症患者根本不可能成为环法大赛的冠军。但是,阿姆斯特朗却缔造了奇迹。
连续7年征战环法大赛,每年都要在高温下骑行23天,总距离达3000多公里……试想,一个曾经患有癌症的人要承受怎样的煎熬才能够连续7次登上最终的领奖台?阿姆斯特朗的身上体现了自然与科学凝聚成的伟大力量。一个曾经身患癌症的人,在以车手的勇气和毅力著称的环法大赛中成为体力、毅力和智力“3合1”的最佳代表,这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的一个伟大的胜利,而这或许就是阿姆斯特朗的魅力所在。
他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包括他的爱人。这两年来,美国歌手谢莉一直陪伴在阿姆斯特朗身边。据悉,谢莉的两张由她自己创作演唱的专辑的灵感全部来自阿姆斯特朗。此外,以阿姆斯特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至今已经出售了超过3300万条黄色塑料腕带,在每条腕带上都印着一行字:“坚强地生活”。甚至,与小布什竞争美国总统宝座的克里也曾经戴着这样的塑料腕带走遍美国。
有人曾经这样评论阿姆斯特朗跟环法大赛的关系:这是“一种涅盘”。只有在环法大赛这样“缓慢而几乎无止境”的煎熬中,阿姆斯特朗所代表的精神才能得到最大的诠释,这种精神就是坦然地面对苦难与不幸,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轨迹。
阿姆斯特朗甚至已经想好了他自己的墓志铭:“我是一个来自得克萨斯的孩子,我学会了快速骑车,我战胜过致命的癌症,我赢得过世界上最艰难的自行车赛……”
实现奇迹“骑车登月”
好莱坞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叫《ET外星人》。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那就是片中的一个小男孩与外星人一起骑一辆自行车飞上了天空。人与车在很大很圆的白色月亮前留下了一幅美丽绝伦的剪影。这个画面带给人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它更包含着人类,特别是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所期待的奇迹与梦想。
的的“环法英雄”的传奇人生正是奇迹与梦想成真的写照。笔者觉得他就好像一个随时会骑着自行车“飞”向月亮的“ET”。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还真与“骑自行车登月”沾过边。当时阿姆斯特朗刚刚接受完手术,他表示在完全康复之后要去冲击环法冠军。于是有人嘲讽说:“他干脆骑自行车登月球好了,这都比他如今的‘梦想'好实现一些。”说这些话的人当然是想起了在1969年登上月球的那个名叫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
但当时自行车手阿姆斯特朗的回答很简单:“如果我放弃努力,那么我妈妈会把我骂死的。”
是的,除了他本身的天赋技巧以及车队的辅助外,阿姆斯特朗的母亲给了他最巨大的勇气。“感谢我的母亲”,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她告诉我,‘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你就再向前走一步,咬紧牙关,那样就能够挺过来了'。”自小,阿姆斯特朗母子俩就相依为命,无论阿姆斯特朗从事哪项运动,母亲总是他的司机、裁缝、护士和伙伴。在环法大赛期间,阿姆斯特朗的母亲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有关比赛的最新消息。她表示:“我只是想让我的儿子知道,他的母亲始终与他在一起,我与他的精神同在。”
当然,我们的“环法英雄”毕竟不是“外星人”,他只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阿姆斯特朗曾这样形容:“我觉得我在环法大赛的每一天里都好像在地狱中穿行。每天早上,我躺在床上都不想起来。从12岁开始,我就不停地骑车,我的压力太大了,我太累了。但是,我现在再也没有遗憾了,我可以轻松下来去享受生活。我又可以喝啤酒,可以吃很多东西而不用再担心发胖了。”
今年环法大赛的最后一个分赛段是阿姆斯特朗职业生涯中最后也是最轻松的一站。“在终点等待我的是我的3个孩子,我要到他们的身边去,奉献我应该奉献的父爱。”阿姆斯特朗幸福地说道。
有人说,谢莉每年都到现场观看阿姆斯特朗比赛,现在应该轮到阿姆斯特朗为谢莉扛吉他了。虽然谢莉曾经表示她最大的梦想是为阿姆斯特朗生下他的第4个孩子,但是,本次环法大赛留给观众印象深刻的最后一幕是阿姆斯特朗竖起了8个指头———难道,阿姆斯特朗对于环法大赛这个“地狱”还有所留恋吗?
参考资料:
回答者:龙ヶ崎市 - 秀才 三级 8-7 12:54
阿姆斯特朗 7届环法冠军
回答者:段lèの弦 - 助理 二级 8-7 13:17
姓名:潘塔尼(Marco Pantani)
出生日期:1970年1月13日;
出生地点:意大利切塞纳;
身高:1·71米;
体重:61公斤。
职业生涯数据:
成为职业车手:1992年;
效力车队:卡雷拉车队(1992-1996年)、乌诺车队(自1997年至今)
1994年,获环意自行车赛亚军、环法自行车赛第3名。
1995年,获环瑞士自行车赛冠军和世界自行车锦标赛第3名。
1997年,获环法自行车赛第3名。
1998年6月7日,获得第81届环意自行车赛冠军。
1998年8月2日,获得第85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成为1965年后第一个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意大利车手。
参考资料:
世界上后轮骑骑的最久的人?
在跑道上骑自行车时间最长的人是印度的德纳帆布(22岁),他于1964年在埃塞尔比亚的首都斯亚贝巴创下168小时的纪录。
而最早靠自行车环游世界的人士我国得年轻旅行家潘德明(1909-1976年),他出身于一个采风点家庭。从小热爱体育,在21岁时(1930年),报着雪耻“东亚病夫”的决心,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共8人),开始徒步和骑车作环球旅行。
英国得李斯(41岁)和日本的文彦则分别在1971年、1974年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一周。
谁是中国第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
我知道第一个会骑自行车的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他们会行走,会说话。但是您见过会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吗。昨天,日本的一种会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就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吧。这个正在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就叫村田顽童,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骑车的机器人,而且骑自行车的技术已经超过了人类。别看它身高只有半米左右,但它既可以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还可以在完全停止时也能在原地保持平衡,不摔倒。想想您最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把握平衡是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对机器人来说也一样。而它实现平衡的秘密就在于这个陀螺传感器。村田顽童不仅可以在平地上骑车,还会在坡道上行走,它可以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预知道路的倾斜度,它身后背的大书包其实就是电池。另外,它的身上还安装了高质的音响,可以在骑车的同时播放好听的音乐。看它一眨一眨的眼镜,您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了呢。
现在的机器人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他们会行走,会说话。但是您见过会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吗。昨天,日本的一种会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就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吧。这个正在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就叫村田顽童,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骑车的机器人,而且骑自行车的技术已经超过了人类。别看它身高只有半米左右,但它既可以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还可以在完全停止时也能在原地保持平衡,不摔倒。想想您最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把握平衡是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对机器人来说也一样。而它实现平衡的秘密就在于这个陀螺传感器。村田顽童不仅可以在平地上骑车,还会在坡道上行走,它可以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预知道路的倾斜度,它身后背的大书包其实就是电池。另外,它的身上还安装了高质的音响,可以在骑车的同时播放好听的音乐。看它一眨一眨的眼镜,您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了呢。
骑自行车旅游过最多国家的人是谁?
66岁的德国男子海因茨斯图克从1962年起,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开始了他环游世界的旅程,在44年时间中,总行程长达33.5万英里。然而5月8日,海因茨骑车抵达英国朴次茅斯市不久,他这辆相伴多年的自行车竟在凌晨时分被小偷偷走了!一天后,英国警方找到了这辆被丢弃在一个公园里的自行车。骑车旅 游过最多国家的人在过去44年时间中,海因茨骑遍了世界上211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长达33.5万英里。海因茨也因此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骑自行车旅游过最多国家的人。海因茨的行李中只有一件额外的衬衫,一个相机、一个双筒望远镜以及一些米、面条和沙丁鱼。古董自行车被盗走5月7日深夜,海因茨从法国北部勒阿弗尔港乘坐渡船来到英国朴次茅斯,8日凌晨,海因茨在朴次茅斯市搭了一个帐篷睡觉,并将他那辆饱经风霜的自行车摆在了帐篷外面。然而等海因茨一觉醒来时,却发现自行车已经不见了!《太阳报》悬赏500英镑,帮助海因茨找车。仅仅一天后,当地警方就在一个公园中找到了他的失窃自行车。骑车旅游经过中国上世纪90年代,海因茨曾骑自行车来到过中国。1990年,他骑车来到了中国西藏;1992年,他骑车经过中国..
世界上最高的车技的保持者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全世界开车最好的人。
当然,这个非官方头衔应该归属于谁总是充满争议,但获得世界拉力赛冠军的法国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Sebastien Loeb)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资格问鼎这一称号。
除了创纪录地连续七次摘得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orld Rally Championship)这一著名多路况赛事的桂冠外,36岁的勒布还在其它各项赛事中名列前茅。2006年,他获得勒芒(Le Mans)24小时汽车耐力赛的第二名。在2008年的F1冬季测试赛上,他克服了开F1赛车经验不足的问题,超越了绝大多数一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 1)专业车手。他还在世界车王争霸赛(Race of Champions)上获得过三次胜利,这是每年一度将F1、耐力赛、纳斯卡赛车(Nascar)等顶级拉力赛的冠军车手聚集在一起、驾驭统一规格的赛车角逐王中王的盛大赛事。
不过,正是勒布最擅长的拉力赛,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他的赛车天赋。
在普通赛道上飞速行驶是一回事,在一边是树林、一边是悬崖、路中间有时会站着大型动物的结冰山路上飞快行驶是另一回事。拉力赛曲折迂回的赛道给了车手充分的展示空间,车手经常需要在最后一刻紧急刹车,做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加速动作,在急转弯漂移时灵活自如地运用手刹。
勒布说,我最喜欢拉力赛,因为地形路况千变万化。在普通赛道上跑一段时间后会觉得有些无聊。
拉力赛季一般从2月份开始,11月份结束,地点遍布五大洲,由每次持续数天的不同赛事组成。虽然有些拉力赛在柏油路上进行,但大多数会选择碎石路、沙地、泥路或雪地作为赛道。因为多数比赛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有时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阻挠。
2010年初,前F1冠军车手基米•莱科宁(Kimi Raikkonen)在瑞典拉力赛上险些撞上一头驼鹿。勒布在2005年的阿根廷拉力赛上躲闪不及,撞上一头奶牛,但还是继续比赛,并最终赢得冠军。勒布说,那头奶牛看起来没什么事。挪威的彼德•索尔伯格(Petter Solberg)是勒布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打败过勒布获得了世界拉力赛冠军的车手,他在2005年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上运气不佳,跟他赛车撞上的袋鼠也是倒了血霉。
因此,F1顶级车手转战拉力赛并非易事也就不足为奇了。(F1赛场刚刚横空出世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塞巴斯蒂安•维泰尔[Sebastian Vettel])。莱科宁在拉力赛的头个赛季中尤其难过,参加的绝大多数赛事都未能得分,在最近的西班牙拉力赛上,比赛还没开始,他的车就撞坏了。
某拉力赛杂志的创办人吉拉德•布雷迪尔(Gerard Bridier)说,莱科宁投身拉力赛,是对这项赛事的一个巨大推动。一级方程式赛车自称是汽车运动的老大,人们以为F1冠军能在其它任何赛事中所向披靡,而莱科宁的经历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勒布是个很早就崭露头角的车手,三岁时就在大人的监督下开起了父亲的汽车,四岁时自己一个人开车,并把车撞坏。勒布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小时候从事体操运动,后来对竞速和汽车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曾是一名受过正规培训的电工,熬到20岁出头才第一次参加汽车拉力赛,几年后成为一名专业车手,加入雪铁龙(Citroen)的拉力车队。
2003年勒布第一次完整参加了拉力赛季,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但此后他就再也没让冠军旁落。2010年10月,他和副驾驶丹尼尔•埃里纳(Daniel Elena)第七次将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的冠军收入囊中,之后又在西班牙萨洛(Salou)获得拉力赛的第61次赛段胜利--还有两个赛段本赛季就要结束。他甚至还赢得了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开始前为车手举办的一个卡丁车大赛的冠军。
勒布所在车队的一位医生表示,勒布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部分得益于他出色的手眼协调能力。勒布说,他的成功秘诀是自己的视觉记忆力,让他能够记住每一年不同赛道上的具体弯道情况,在其他车手减速的时候勇于加速--尤其是在可视状况极差的情况下。
如果说勒布是拉力赛历史上最出色的车手,很少有人会提出异议。不过,还有一名竞争者无法被轻易遗忘,那就是索尔伯格。索尔伯格表示,雪铁龙车队庞大的支持体系是勒布最大的竞争优势。
索尔伯格说,当然,他很棒,非常棒。但说实话,我觉得他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竞争对手而已。
在世界冠军争霸赛的组织者雷德里克•约翰逊(Fredrik Johnsson)看来,勒布是一名最善于适应多种路况的车手,而F1大赛的七届冠军得主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在纯竞速方面拥有优势。不过,勒布表示,要在自己和舒马赫之间判断哪个更出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说自己能在拉力赛道上击败舒马赫,而舒马赫能在F1赛道上战胜他。
舒马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不同的赛车运动无法进行比较,但他对勒布所获的各项成就深表钦佩。
他说,我很了解勒布,我们经常一起出去骑摩托车,在赛道上玩得很开心。
勒布承认,他们在瑞士住所附近举行的一场摩托车竞技中,舒马赫要厉害一点点,但他指出,这是因为舒马赫得益于最近三年的归隐生活。
勒布这样说道,他去年在摩托车方面训练得比我多,因为他没有别的事情可干。
- 上一篇:世界上最另类学校是(世界上最另类学校是哪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