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缺的肉(世界上最缺的肉食动物)

bj0012024-11-03奇闻异事0

巴西的牛肉价格凭什么是全世界最低的?

巴西东南部的达米纳斯吉拉斯州,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孕育了大片的草原,是养牛的好地方。牧场上,随处可见牛在这里悠闲漫步。 巴西牛肉的高性价比就成了能够让它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势。截止到目前,国家认监委已经批准了64家巴西的肉类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其中15家是牛肉生产企业。

而巴西认为价格上涨是国内市场的牛肉供应减少所导致,对此,巴西称必要时将会通过从他国进口牛肉来维持市场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巴西对华出口的牛肉总量也在增多。据统计,今年前10月巴西共对中国出口牛肉32万吨。如果巴西牛肉供应出现短缺,甚至到了要转向进口的地步的话,其对华牛肉供应恐怕会受到影响。

近期以来,我国对猪肉进口需求的增长吸引了多个供应国的目光和兴趣。此外,消费者对于猪肉替代品——牛肉、羊肉等产品的购买需求也有所增强。在美、澳、日等市场的肉类产品尚未完全获得对华出口资格的情况下,巴西被视为最能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的牛肉供应国。

近几个月来, 中国市场庞大的进口需求正在推动巴西牛肉产业的繁荣,但与此同时,当地肉类供应商的售价和利润似乎也开始水涨船高……

而就在巴西还在为本国牛肉市场供应不足想办法之际,日本却有意借机抢占在华市场份额。本周一,中日两国签署了重启对华出口日产牛肉的相关关键协定,预计明年日本将正式出口至中国。2001年,日本牛肉因为质量问题,曾被中国买家拒之门外。之后日本多次要求重启出口都不了了之。如今时隔18年,日本牛肉终于有望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但哪怕日本成功恢复对华出口,但还需要面临中国牛肉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除了巴西,今年来南美国家阿根廷对华牛肉出口表现也异常优秀。今年前7个月,阿根廷牛肉在华市场份额还略高于巴西,成为中国最大牛肉供应国。此外,前9个月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也出现激增,同比上年大涨73%。日本若想在中国牛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恐怕不易。

牦牛肉是特产,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没流行起来呢?

来过西藏区域的人,对野牦牛记忆深刻。做为西藏老百姓最珍贵的资产,他们甚至用一句话来代指野牦牛:“万贯家财,带毛的不算”。野牦牛是挪动资产,是藏族老百姓靠着生存的小动物。

好多人品尝过风干牛肉,印象深刻是指青石板烤风干牛肉和牦牛肉干,吃着味道不错。但令人费解的是,做为牛肉的一种,风干牛肉没在中国市场中兴起,即便在旅游业这般发达当代,风干牛肉只能在西藏一带时兴。

野牦牛是西藏人们精神财富

在别人看来,野牦牛仅仅西藏老百姓“亲人”一般的存在,事实上野牦牛应该就是学生的命根。西藏老百姓喝的是牦牛奶,吃的是酥油茶和风干牛肉,全是源自野牦牛。而一个家族野牦牛,全是世世代代一头一头积累出来的,如果将牛全卖出去得话,等同于这一家族传承断掉。

风干牛肉作假得太多

除开亲自到达西藏之外,很难在别处品尝到风干牛肉。中国某一以古都闻名的旅游景区,就会有“风干牛肉”销售业务。但基本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干牛肉,而不是用野牛和黄牛党滥竽充数,就是通过生猪肉再加上食用添加剂和黄奶油,搞出牛肉的味道。甚至有人品尝到鸡脯肉。

即使到西藏,都别学会放下警惕性。小于200元钱一斤的牦牛肉干,基本上并不是风干牛肉,风干牛肉全是50元一斤,吹干后净重降低60%,处理好的制成品风干牦牛肉干,价钱很高。何况做牦牛肉干的人很少,因而可以买到真正意义上的牦牛肉干,难以。

西藏得人如何做风干牛肉的啊?

仅是选风干牛肉吹干,就讲究。一般在每年10月份,西藏有人会带上牛羊肉去集市上出售,那时能买到的风干牛肉价钱比较低。买回来牛羊肉,一部分制成风干牛肉,一部分存着一年服用,还有一部分会分为肉粒存储。

借着紧接着而成的西藏冬季,干躁且日照长,先把肉切发展条,随后腌渍,放在太阳不直晒的区域。晒好一点的牦牛肉干能够储放很长一段时间,嚼起来并不是调料许多的香味,反而是吃羊肉自身的化学纤维和味道。

风干牛肉带有什么营养?

藏族同胞吃风干牛肉,主要目的是野牦牛肉的热量。在高原上,要是没有热量高的食物来保证身体得到能量,大家很快就失去动力,头晕胸闷。野牦牛肉的热量非常高,能够帮助我们抵挡高原地区寒症,存储发热量。

风干牛肉各个方面的营养成分都好于黄牛肉,例如蛋白,比一般牛羊肉高2倍,脂肪率也比一般牛羊肉高3倍。自然价格层面很高,加上风干牛肉在世界上全是稀有肉类食品,因而在市场中并没有兴起,太少,价钱太贵,并且非高原的人吃风干牛肉,可能会觉得太肥油腻,吃适应不了。

世界上什么动物身上没有肉?

没有肉?搞错没啊,动物的产肉力与肌纤维细胞的数量和生长密切相关。肌纤维细胞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成肌细胞经过增殖(hyperplasia)和肥大(hypertrophy)而形成。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革新、体外细胞系的培养技术和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技术的成熟,使人们对肌肉细胞的分化、生长和发育的调控,在分子水平上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 肌肉细胞分化、生长调控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机理

肌肉细胞分化、生长是由一些正向调控因子和负向调控因于进行双向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被认为在肌肉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正向调控作用,IGFs在次级纤维的形成过程中分子表达量增加,它的作用是刺激成肌细胞增殖,维持肌纤维的分化。肌肉的生长需要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生肌决定因子( MyoD, myogrnic detendnation gene,或 myogenic factor或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MRF)家族基因调控。生肌决定因子(MyoD)包括4个基因, MyoDI(myf3)、 Myognin(MyoG)、 Myf5、 Myf6(herculin或MRF)。MyoD家族基因属于生肌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bHLH)转录因子,它能激活肌肉特定基因。 MyoD通过调控肌动蛋白(actin)基因发挥作用。哺乳动物横纹肌肌动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包含几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E-box即是生肌决定因子 MyoD、Myogenin结合位点。 MyoDI和 Myogedn有一个myc同源区域,是调节肌细胞生成的基因家族成员,共同作用于肌细胞的分化和生长。Myogenin的表达具有控制成肌细胞融合的起始,促使成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使单核成肌细胞转变成为多孩的肌纤维的作用,因而 Myogrnin被认为在 MyoD家族中具有中心地位。MyOD受蛋白激酶(PKC)和调钙蛋白调节。

肌细胞的分化与生长同时受负向调控因子的影响。MyoD抑制素(I-mfa,inhibitor of the MyoD famly)属于转录调节因子,它通过抑制MyoD家族成员转录活性来负向控制肌细胞生长发育。Ⅰ-mfa在成骨细胞系(MC3T3EL)中表达量低,可促进 lrnfa 表达,lmfa受 flux聚合酶抑制因子的抑制,但不是通过蛋白质合成抑制因子来抑制。

肌细胞生长抑制素( MSTN,Myostatin,又称 GDF-8,growth differntiation,factor8),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at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重要的肌细胞生长调控因子,它通过抑制MyoD家族成员转录活性负向控制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它的表达量与肌肉重量的变化呈负相关。它在小鼠胎儿期肌肉中表达,成年后几乎在所有的骨骼肌中都可捡到。有人研究发现在太空飞行后的大鼠的肌肉萎缩是由于骨骼肌中Inytwn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升而IGF-ⅡmRNA下降所致。Mywtn可抑制 3T3-Ⅱ前脂肪细胞(preadipocytes)分化,降低甘油习一磷酸脱氨酶活性。

O1dham(2001)证明IGF轴在双肌牛和正常牛之间没有不同,IGF-Ⅱ mRNA在两个品种的次级纤维形成过程中都呈增加趋势,然而,MyoD和MyoDfain都显著不同,这些证据表明,MyOStatin的缺失与肌纤维数目有关,在双肌牛中能明显增加肌肉产量,而且MyoD也是十分重要的。

2 肌细胞分化与生长调控的功能基因的变异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2.1 MyoD家族Knoll(1997)报道,猪的 MyoDI的内含子 Ⅰ有1个 Dde ⅠPCR-RFLPs位点,牛的 MyoG具有多态性。猪的MyoG的启动区、第2内含子、3’端区有3个Msp Ⅰ酶切多态位点。 te Pas(1999)采用 PCR-RFLP和微卫星标记发现猪的MyoG多态座位与猪的初生重、生长率、200日龄瘦肉重、背膘厚等生产性能指标有关,并证明MyoG座位影响出生重、生长率、嗣体重的总表型变异的4%,瘦肉重总表型变异的5.8%。猪的Myf5唯有3个微卫星和2个RFLPs多态标记,绵羊的Myf5座位上RFPL多态型比较稀少。牛的Myf5具有Teq ⅠPCR-RFLPs多态位点.

2.2 MSTN通过基因敲除(genetic knock-out)技术使小鼠的GDFS基因的C端生物活性区缺失所得到的缺失突变纯合体小鼠,可以存活并能够生育,而其体重比转基因杂合体及野生型的小鼠重约30%,肩、臀部肌肉明显肥大,单块肌肉的数目比野生小鼠高出86%,小鼠骨骼肌肥大的原因既有肌细胞的增殖,也有肌纤维的肥大。Hamrick(1997)证明GDF-8基因缺失的小鼠表现出比正常小鼠具有“双肌现象”。而且这种基因的突变型已被证明是导致双肌牛——比利时蓝牛、皮埃蒙特牛肌肉过度生长的原因。在牛的肌肉中,当肌纤维形成时,胚胎中Mpotatin表达量最高,而一些生肌调节因子(MRF)的表达升高并超过 Myostain。 Grobet(1997)研究了 2个双肌牛(mh)品种——比利时蓝牛和皮埃蒙特,发现双肌牛和普通牛在MSTN第3外显子存在变异批利时蓝牛双肌牛外显子3缺失11个碱基(937-947),造成了移码突变,使得缺失后的第14个密码于停止正常翻译,故翻译的蛋白不能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皮埃蒙特双肌牛发生了两个突变位点,l个外显子3的 1056bpG-A,导致保守的半胱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另一突变点在外显子1(C-A)造成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该基因的突变造成双肌牛比普通牛肌肉增加 20%~25%,饲料转化率提高”。Grobet(1998)检测了10个欧洲牛品种的32头双肌牛,发现了7个DNA多态型,其中5个推测造成了蛋白质功能的改变,l个为保守氨基酸替换,另一个为沉默DNA突变,在内含子中检出了4个DNA多态型,除2个品种外,其它品种的双肌牛均为5个功能缺失突变体之一的复杂杂合子或是纯合子,缺少明显功能突变的其它2个品种推测在基因的未测片段有另外的突变或是双肌牛的位点异质性所致Gasas(1999)研究了皮埃蒙特与安格斯、海福特的相互回交(Remiprocal backcross)和F2牛的不同MSTN外显子3的G-A突变(C313Y)拷贝数(0,l=mh,2=mh/mh)与生产性能的关系,表明200日龄体重杂合子(mh/)隐性纯合子高9.14kg,365日龄体重杂合子(mh/)比隐性纯合子高4.8kg,mh/与mh/mh的200日和365日龄体重基因型值分别为8.8。3kg,18±5kg,证明 C313Y突变牛对生后生长具有显性效应。Ca-

sas(2001)研究了从比利时蓝牛 × MARC Ⅲ、皮埃蒙特×安格斯的两个半同胞家系的分离出MS:IN的钝化铐贝型,与重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的互作效应,发现5号染色体与肌肉的剪切嫩度有关,14号染色体与脂肪厚度有关。之后,在每个家系以MSTN座位的侧翼6个微卫星标记的采用相差信息(phase information)区分 MATN基因的效应,用 89个标记对18个常染色体按大约每25~30cM标记密度扫描基因组(scanmng genom),鉴别出对每个性状有关的基因组区段(poc region),并对MSTN与整个基因组其它座位的互作效应进行了估测,发现MSTN与8号染色体对脂肪厚度有互作效应、与4号染色体对剪切嫩度有互作效应。

3 展望

肌细胞分化和生长调控因子 MyoD基因、MSTN基因是继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之后新发现的功能基因,了解它们的功能、结构及遗传变异的重要意义在于:l)尤其是应用分子数量遗传和现代生物技术,对寻找候选基因(candidat g6ne),进行分子育种,辅助选择提高家畜的产肉力。对对筛选转基因动物的目的基因十分重要,而且应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可促进人们对肌细胞调控因子的作用于肌肉生长发育的机理的了解。3)研究肌肉细胞分化和发育调控的重要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阐明肌肉损伤、萎缩或肥大的机理,进行肌肉疾病的基因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缺吃的是哪里

2007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稻米等接近最高纪录的价位引发了全球圈地热潮,企业投资者们在地价低、政府好说话、物权常被忽视的国家或买或租,迫切占取农地。大多数土地交易都发生在非洲,那里仍留有今日世界难得的广袤闲置耕地,以及可用于灌溉的充足水源。基于一些人匪夷所思的设想,要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球历史上的一大缺粮地带——改造成接济世界的新兴大粮仓。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产量差距:在美国、中国和欧元区国家,玉米、小麦和稻米的产量约为每公顷6吨,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只有1吨。绿色革命的“肥料、灌溉、良种”组合技术在1960年到2000年间令全球粮食增产一倍以上,虽也有人几次尝试在非洲推广,却总因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受限、管理松懈、内战肆虐等原因而搁浅。

全球最缺粮的非洲大陆能够成为下一座天下粮仓吗?

非洲的粮食挑战|几十年前,“绿色革命”以化肥、灌溉和良种提高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却从来没有在非洲扎根,后者的产量自1960年以来鲜有增长。撒哈拉以南非洲得到灌溉的耕地不足5%。随着这片大陆快速城市化,本已吃紧的粮食系统将持续丧失务农者,而消费者数量大增。但如果引入现代农耕技术、并通过适当的商业操作使农民有财力应用它们,非洲这一潜在的“天下粮仓”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可以有余粮出口。

如今这些障碍正纷纷解除。十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速保持在每年5%左右,高于美国和欧盟。在经过对非洲农业25年的投资空白期之后,世界银行及捐助国加快了脚步。整个非洲大陆正成为测试各种粮食增产手段的实验基地。有些专家相信,如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户如果能用现有技术把产粮量提高到每公顷4吨,就不仅能更好地养活自己,还可以达到粮食出口,换回急需的现金,同时分担赡养世界的重任。

全球最缺粮的非洲大陆能够成为下一座天下粮仓吗?

在索马里的柏培拉港,山羊和绵羊被赶上一艘船运往沙特阿拉伯。柏培拉自公元2世纪起就是阿拉伯商旅的关键港口。沙特阿拉伯80%的食物依赖进口,预计这十年肉类消费量会进一步增长——对索马里的游牧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这当然是种乐观的展望。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诸国的农产品出口量加起来还不及泰国,而气候变化的困境也威胁着非洲的农事产出。但最棘手的问题是:未来非洲的农业生产由非洲贫苦农家、还是经营工业化农场的大企业呢?致力于救助饥馑和维护农民权益的人道主义团体把由大企业进行的土地交易称作“新殖民主义”和“农业帝国主义”。美国国际发展署的格雷戈里•迈尔斯说,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护民众的土地权利。

全球最缺粮的非洲大陆能够成为下一座天下粮仓吗?

一家人凭借手工工具和家畜在埃塞俄比亚的荒芜山区收获小麦。这里很容易遭受饥荒。小农户通过接受教育已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小麦产量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三分之一。埃塞俄比亚人中营养不良者超过三分之一,政府正在征召工业化农场进驻,弥补产量差距。

莫桑比克共有3600万公顷适耕土地,政府将其中近85%定性为“闲置”。2004年以来,约有250万公顷耕地被租借给国内外投资者,开发用途从林业产品、生物燃料或甘蔗,约占全国耕地的7%,居非洲最高水平。

全球最缺粮的非洲大陆能够成为下一座天下粮仓吗?

卖甘蔗的商贩在莫桑比克北部的纳卡拉铁路等待顾客。巴西和日本希望把这一带1400万公顷范围内的小片农场改造成工业规模的大豆生产基地。

肥沃的土地,高涨的大豆和稻米需求,以及乐意进行大宗土地交易的政府,使这个前葡萄牙殖民地处在了整片大陆圈地热潮的中心。2013年,莫桑比克是全球第三贫国,五岁以下的儿童近半营养不良。近年发现于国境北部的世界级煤、天然气矿藏,再加上其他矿业、林业开发项目,正在慢慢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开采这些燃料资源的急切步伐点燃了莫桑比克的经济,使之在2013年增长了约7%。日本人在修桥铺路。葡萄牙企业在建港口和铁路。中国已帮莫桑比克盖好一座机场、议会大楼、国家足球场乃至首都马普托的海景总统官邸。2013年,阿曼多•格布扎总统揣着一份牵涉上百亿美元建设资金的“心愿清单”,花了一周时间访问中国。

全球最缺粮的非洲大陆能够成为下一座天下粮仓吗?

一名职工在为棕榈树苗浇水。这些油料作物将被种植在利比亚出租的一片22万公顷的田地上,用来生产食用油。该国政府希望租下此地的森那美公司(马来西亚棕榈油巨头)能兑现提供3.5万份工作的承诺,借此缓解战后的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