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悲剧的桥梁(世界上最惨的桥)

bj0012024-11-03奇闻异事0

赵州桥的悲剧:1300年来稳如泰山,为何却在60年前彻底“消失”?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这句诗是用来描述赵州桥当年的盛景的。赵州桥是由生于公元595年卒于公元605年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著名桥梁。它之所以可以在桥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非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和卓越的设计。那么赵州桥究竟凭借什么条件才能屹立千年而不倒呢?赵州桥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虽然赵州桥是一座可以抵御洪水和暴雨的优秀建筑桥梁,但是当时的人似乎并不不知道它的奥妙在哪里。《安济桥铭》上也只是淡淡地一笔带过。事实上,李春在建造的时候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那就是将赵州桥设计成敞肩圆弧拱形式。这在当时的中古中国并无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李春的设计也称得上是开创了敞肩圆弧拱形式的先河了。这比西方整整早了600多年。

赵州桥这座大桥自建成已有1300多年。它曾经经至少经历了8次地震和8次战争,不计其数的暴雨和洪水。不仅如此,赵州桥上也时时刻刻充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货物,马车。但是这些都没能给赵州桥带来重大的毁坏,反而让它在经历磨难之后变得更加坚固。

尽管如此,赵州桥还是在时光的流逝中受到了一些损伤。792年7月的时候,赵州桥迎来了它的第一次修复。当时洪水肆掠,赵州桥也被洪水冲坏了一面金刚墙。而且,整个桥面都开始有了下沉的迹象,小拱不堪重负甚至已经开始崩裂。在这种情况下,赵州桥面临着亟待修复的困境。于是唐人补石重修终于把赵州桥“抢救”了回来。

1066年,赵州桥又经历了一次修补。随着时间的增加,赵州桥需要修复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但是这也是必要的的加固和修缮,如果一些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那么终有一天整个大桥都会坍塌。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历朝历代都对赵州桥进行了维修,但是也都是在原来的造型的基础上进行材质的更换而已。

所以赵州桥大体上还是保留了原貌 可是1952年的那次修缮似乎与往常都不一样。甚至有人说赵州桥在那次修缮之后就已经彻底消失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1933年,梁思成在一篇叫做《赵州大石桥即安济桥》的文章中指出了赵州桥存在的问题,希望赵州桥的修复工程要尽快被提上日程。

但是当时人们都处于混乱的战争环境中,所以这个想法也只好作罢。1952年,梁思成再一次提出修缮赵州桥的建议。这一次他的意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于是全面的考察测绘就此展开,赵州桥从里到外都变了一副模样。不仅如此,人们特意在桥体中加入了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赵州桥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固。

有人因此诟病赵州桥“改头换面”之后韵味不再,但是综合考虑之下,修缮才是最好的选择。

魁北克大桥是什么个事件

魁北克大桥事件号称本世纪的十大技术失误之一发生于1907年。

这座大桥本该是美国著名设计师特奥多罗·库帕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不朽杰作。库帕曾称他的设计是“最佳、最省的”。可惜,它没有架成。库帕自我陶醉于他的设计,而忘乎所以地把大桥的长度由原来的500米加到600米,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桥的建设速度很快,施工组织也很完善。正当投资修建这座大桥的人士开始考虑如何为大桥剪彩时,人们忽然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大桥的整个金属结构垮了:19000吨钢材和86名建桥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人生还。由于库帕的过份自信而忽略了对桥梁重量的精确计算,导致了一场悲剧。

魁北克?大桥坍塌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从魁北克大桥坍塌事件中,折射出问题的通性,而这些通性就是我们的要注意前车之鉴。

《韩非子·喻老》有这样一句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一座大堤,百迟房屋,也许有着华丽光鲜的外表,但是如果任内在小问题视而不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致命的后果。

魁北克大桥坍塌事件主要内容

1907年8月29日,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的新建桥梁发生坍塌,桥体坠落至圣劳伦斯河中。坍塌使得几十名造桥工人以及技工落入水中,并导致至少80人身亡。当天施工工人正在准备下班,突然桥面发生坍塌,并导致桥梁及及拉索断裂的连锁反应,80多人在毫无防备下,落入激流之中。

至于事后的发生的原因,后来一位大桥工程师被问责。可是在1916年,这座大桥被重建时,另人们想不到的是其结构在被吊起归位时再次坍塌,导致13名工人身亡。

此后数日里,关于水坝是因炸药爆炸而坍塌的谣言四起。但是据美联社报道,调查这起灾难的官员们最终将责任归咎于水坝“有缺陷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