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复杂的化石(世界上最复杂的画叫什么)
38亿年前的神秘骨骼化石被发现,它真的是史前文明的吗?
虽然人类现在主宰着地球,但我们在地球上的历史还远远没有恐龙长。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关于人类历史不可靠的消息,例如下面要讲到的“人类骨骼化石”。据说它的历史有38亿年之长,比最早的蓝藻化石还要久远。
据世界各国众多地质学家的勘探发现,地球应该有46亿年的历史。46亿年的历史对于人类来说太过漫长了,因为目前发现的人类历史最多也只有700万年。因此为了研究地球的过去,人类将地球漫长的过去分成了不同阶段,例如最早期的始古宙,紧接着的冥古宙、太古宙等阶段。早期地球上不存在生物,大概是到了太古宙之后才逐渐有生命出现。生命从最初简单的形式逐渐演化,最终发展成了多种多样的局面。
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发掘和研究,认为人类最早的祖先应该生活在700万年前。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反对这一观点,因为他们也发掘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化石。这些化石看起来像是人类的骨骼,经过化学分析之后被鉴定为是冥古宙时期的物质。如果那些化石真的是人类骨骼的话,那么人类的起源则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毕竟已经有理论证明地球最早的生命是在太古宙时期出现的,人类怎么可能在冥古宙就出现了呢?
而且处于冥古宙时期的地球是一颗环境十分恶劣的星球,在外部它可能经常遭受外来天体的撞击,在内部无法形成适合生命出现的环境,因此这个时候是不可能会出现生命的,更别说人类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简直是无稽之谈。抛开这个假设,那些被认为源于冥古宙的化石到底是什么呢?虽然科学家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是民间出现了许多有趣的说法,例如它们是早期外星文明到访地球所遗留下来的,等等。
无论人们提出怎样的假设来解释这些神秘化石的来源,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不可能是冥古宙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了。因为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冥古宙时期的地球环境也是相当恶劣的,就连对环境要求很低的光合生物也无法在冥古宙生存。为什么冥古宙的环境如此恶劣呢?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那时候地球上的氧气还不是很充足,再加上地球的大气层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生命的诞生没有外界保障。
但也有观点认为在冥古宙的末期外来天体撞击在地球上,为地球带来了营造诞生生命的条件。而且从人类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尚未发现任何远及冥古宙的生物痕迹,由此可见来自冥古宙的“人类化石”这种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人类所发现最早的化石是源于34亿年前的蓝藻化石,而冥古宙距今大约有38亿年的化石。或许未来人类还能找到更加久远的化石,但要找到冥古宙的生物痕迹应该是不可能的。
非常罕见的化石有哪些?
1、被压扁的侏罗纪蜘蛛化石
这是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它来自中国,年代可追溯至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这种蜘蛛学名为Eoplectreurys gertschi。据古生物学家介绍,这种蜘蛛化石甚至比已知仅有的其他两种较古老蜘蛛标本要早大约1.2亿年,而且细节更清晰。由于蜘蛛身体较脆弱,很难保存,因此蜘蛛的化石非常罕见。
2、 可吞食恐龙的史前巨蟒化石
古生物学家发现一条6700万年前巨蟒的化石。这条巨蟒正盘绕在一堆恐龙蛋的旁边,在巨蟒包围圈中还有一只刚刚孵出的小恐龙。
3、鳄鱼粪化石
粪化石可以透露出古代动物们的食物以及行为等信息。但是,本图中的这块化石显得相当怪异。这块化石发现于美国切萨皮克湾西海岸的沙滩之下。
4、源泉南方猿化石
在谷歌地球的帮助下,科学家在南非发现了两具19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骨架化石。这一发现让灵长类动物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这种灵长类动物被称为源泉南方猿,它们拥有较长的腿部和一个向前突出的鼻子,还有超长的前臂和灵活的足部。
5、被遗忘的史前巨鱼化石
这些化石最初因为误判而被忽略和遗忘。后来,科学家们在博物馆中重新发现了这些化石,并判断它们是两种新发现的新物种。它们是两种史前巨鱼的化石,这种巨型鱼类生活于大约1亿年前的海洋中。
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化石?
01
世界上最多的化石,既不是曾经称霸地球1亿多年的恐龙化石,也不是种类繁多且在地史上繁盛一时的昆虫或三叶虫化石,而是海绵的骨针化石。
世界上最多的化石,既不是曾经称霸地球1亿多年的恐龙化石,也不是种类繁多且在地史上繁盛一时的昆虫或三叶虫化石,而是海绵的骨针化石。为什么海绵的骨针化石会那么多呢?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一类多细胞动物,由单细胞动物演化而来,没有形成组织和器官,结构比较简单。组成海绵身体的细胞类似于一群分布在胶质内的细胞团,这种细胞团由钙质或是硅质骨针,或是角质海绵丝所支撑。海绵动物是一种由多细胞集合体到多细胞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但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存在演化关系。它是多细胞动物演化的一个侧支,故又称侧生动物。
海绵为滤食性动物,有性生殖后孵化出能在水中浮游的两囊幼虫,成年后营固着生活。海绵的身体多数是呈辐射对称的,并分单体和群体。单体的海绵可以是柱状、杯状、瓶状或球状的。群体的形态则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块状、板状、分枝状和树丛状等。海绵的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小型种类的海绵仅高几个毫米,大型种类的海绵高度可超过1米。绝大多数海绵的身体表面都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孔洞,所以海绵又被称为多孔动物。
海绵动物在寒武纪之前就已出现,曾经几度繁盛,在海洋中形成壮观的海绵礁。当海绵动物死后,如果没有被迅速埋葬,软体部分腐烂了,硬体骨骼也逐渐解体,这些散落的骨针保存下来,就会形成海绵骨针化石。它们分布在数亿年间的地层中,形态多样,数量惊人,有的地方甚至形成厚厚的海绵骨针层。只有当海绵死后被迅速埋葬了,才能在地层中完整地保存下来,形成海绵化石,而不是骨针化石。
海绵动物大家族里,有一类动物是最近才“认祖归宗”的。那就是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的层孔虫。层孔虫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它曾被陆续归于腔肠动物门的水螅纲、原生动物门的有孔虫纲、藻类,而目前大多数学者赞同将层孔虫归入海绵动物门的钙质海绵类。
层孔虫的形态变化很大,常见的外形有层状、柱状、枝状等。它们的个体大小差异也很大,小的直径只有几厘米,大的直径可达数米,甚至10余米。层孔虫是重要的造礁动物,其构造骨架主要由虫体不断分泌钙质碳酸盐形成,一层骨架形成以后又继续向上生长,周而复始,常在海洋中形成奇厚无比的礁体。
世界最著名化石
化石是亿万年来存留在地壳中的古生物遗骸。通过分析各种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历史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石就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亿万年来不断演化的史书。下面由我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
1、尼日尔发现2.5亿年前的鳄鱼化石
2005年4月,科学家们在尼日尔的沙漠地带发现了距今2.5亿年的古代两栖类动物化石,这些与鳄鱼样子相似的化石向人们揭示了两种新类型的古代两栖类动物。这些古代鳄鱼的头骨化石显示,它们与其它生活在二迭纪时期2.9亿年前至2.48亿年前之间的任何动物都不同。对此,美国纽约骨骼治疗学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克里斯汀-希德博士表示:“它们属于一种科学家认为在这之前早就已经灭绝了的动物群。
我们的研究突出了气候和陆地上生命进化的交互作用。”大约在2.5亿年前,地球上很多陆地板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陆地,被称为泛古陆。科学家们曾经认为,和这次发现的两栖类动物相同种类的动物那个时候已经存在,并且已广泛分布在这个大陆上了,但这次新发现的化石却完全不同。
2、印尼发现1.8万年前古人类化石
2004年,由印尼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拉迪恩-苏约诺和新英格兰大学教授麦克-莫伍德领导的小组,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岛屿上发现一副人骨架化石。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将改写人类进化史。这副几乎完整的女性骨架化石仅有3英尺高(与3岁幼童一般高),年龄在30岁左右,并且有着人类的脸孔。这副骨架包括头骨、下颚骨、盆骨和腿骨,已经有1.8万年历史,它为爪哇东部一个已经消失部落的存在性提供了证据。
这个由“小矮人”统治的部落人群与科莫多巨蜥和另外一种蜥蜴生活在一起。他们用小而灵巧的手打造石头工具,以猎杀体形矮小的象为生,他们用火烤象肉,将竹子捆绑在一起,做成竹筏,并且有可能使用语言。这个伟大的发现证明,在人类大家庭中,还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新种类小旁支。这种身材矮小的新种类人群将打破“现代人的唯一性”的观点,并且证明除了现代人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人生活在有记载的历史中。
3、北极发现热带海龟化石
科学家们在北极发现了罕见的热带海龟化石,这一发现证实了在数千万年前北极有着较高的气温,这块化石也揭示了热带海龟为了一个温暖的生存环境沿着北极到亚洲的湖泊、河流迁徙至温暖的亚洲热带地区。2006年,来自罗切斯特大学远征探险科考队在北极的阿克塞尔海伯格岛地区发现了这块化石,这座岛屿到处都是脊椎动物的化石,其中包括海龟化石、鳄鱼化石、鱼类化石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奇怪事物。
这块化石保存得相当完整,并且龟壳非常大,有30厘米宽,这种海龟属于大白尼蒂科海龟,研究人员称它为乌戈(Hugo)。乌戈是一种热带海龟,只适于温暖的地区生长,现在冰冷的北极是完全不适合这种海龟生长。然而,在95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时代,北极却象一个温室一样暖和。这具化石不仅显示了古代亚洲海龟迁徙的新路线,也说明了这些迁移之日可追溯到1千多万年以前。
4、德国发现3000万年前蜂雀化石
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森肯贝格研究所的昆虫学家格拉德-迈尔宣布,他们在德国海德堡南部的弗劳恩维尔地方,发现了生活在3000万年前的蜂雀的化石,研究者把它称为“蜂雀的出人意料的欧洲变种”。这个发现之所以出人意料,首先是因为最古老的蜂雀化石以前只是在南美洲发现,而且它们的年龄不过大约100万年,而在德国发现的蜂雀化石不仅是欧洲唯一的,而且其历史长达3000万年,这是人们没有预料的。其次,相对说来,蜂雀生活在较为温暖的区域,而德国是个偏冷的地区,恰恰在德国发现蜂雀生活,这也是出人意料。第三,这次发现的化石显示,这种数千万年前的蜂雀在结构上竟然与它们目前的后代基本一样,“这实在让人无法不感到惊奇”。
5、巴哈马发现巨型单细胞动物化石
巴哈巴群岛海岸附近的一只巨型单细胞动物。当它沿着海底向前缓慢滚动时,会留下一条痕迹。这一发现也推翻了此前关于到底是何种动物在18亿年前的海底留下了如此相似痕迹的结论。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左右均匀对称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可能留下这种化石痕迹。如果真是这种说法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前就已经出现多细胞生命形式。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指的是大约5.5亿年之前的一个生物快速进化和多样化的时期。这项新的发现表明,一些巨型单细胞原生生物,如Gromia sphaerica也同样可以产生化石痕迹。
6、中国发现世界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2007年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正式对外宣布,经过中国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部门学者长达两年时间的确认,2005年在中国内蒙二连浩特市上白垩统二连组地层中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被认定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罕见的似鸟恐龙化石。这具被命名为“二连巨盗龙”的恐龙化石,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体重大约为1400公斤,体形可与世界着名的暴龙类相比。
专家认为,“二连巨盗龙”具有许多与鸟类相似的特征,这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认识。对于新发现的这一恐龙种类,专家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长羽毛、有喙但没有牙齿的最大型似鸟恐龙”。专家们表示,一般的似鸟恐龙个体较小,多数体重在几公斤左右,有的甚至还不足一公斤,但“二连巨盗龙”的体重可达1400公斤,是一般似鸟恐龙的数百倍,因为称其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似鸟恐龙”毫不过分。
7、澳洲发现3.8亿年前会爬行鱼类化石
2006年10月,考古学家们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发现了一块古代的鱼化石,这块化石可谓与众不同,科学家们将这种鱼命名为“Gogonasus”。考古学家们介绍称,这块鱼化石为研究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它的发现将改写近百年来没有没人质疑过的陆地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维多利亚博物馆馆长约翰-劳尔博士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这一3.8亿年前的化石显示近百年来没有人怀疑过的陆地哺乳动物进化史存在着错误。
弗特兹哥亚特称,从这块化石上看,这种生活在3.8亿年前的鱼类的头部有一个大洞,可能是用来呼吸的,同时鱼身体的前部还有两个非常强壮的鱼鳍,鱼鳍的周围生长的尺骨、肱骨及桡骨,这种结构与人类手臂的骨架结构非常相似。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这块化石寻找到关于陆地四脚哺乳动物进行过程的新的线索或者证据,改写陆地哺乳动物的进化史。
8、洛杉矶发现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2009年2月,考古学家们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一个废旧停车场下发现的一处化石坑,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冰川时代化石坑。这一考古发现被称为“23工程”,因为装这些化石需要23个巨大的箱子。这些出土化石包括哺乳动物化石和小动物化石,包括龟、蜗牛和昆虫。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们还另外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哥伦布猛犸象化石,他们给它取名为“Zed”。
一番仔细检查后他们发现Zed的完整度为80%,还发现它的关节患过关节炎,有几根肋骨断后重新愈合,这说明它曾经受过重伤。参与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斯莫说,“从现场的遗留的痕迹来看,Zed好像曾经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些没参与这一发现的科学家称,这是自一个世纪之前在拉布雷亚沥青坑第一次出土化石之后的首次重要化石发现。
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原料,他们都是由古代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古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常把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故答案为:动植物遗体;煤;石油.
全球最古老的化石
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一种微生物化石,年龄达 37.7 亿年之久,即生命起源时期。这一发现对现有认识提出了挑战。
遂古之初—— 37.7 亿年之前
Matthew Dodd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加拿大魁北克的 Nuvvuagittuq 绿岩带(Nuvvuagittuq Greenstone Belt)发现了这种杆状化石。该地区过去曾是海底的深海热泉,微生物可能在喷口附近生存繁衍,利用挥发性化学物质制造能量。微生物死后,海水中的铁在尸体上附着,经年累月后,有机成分最终被替换成岩石,成为今日的化石。
经过分析,化石年龄的最保守估计是 37.7 亿年。但是,亦有科学家认为这化石拥有多达 42.8 亿年的历史,换而言之,这化石有可能在地球形成后短短 2.6 亿年便出现。
往古难考,年代难辨
化石年代的推断经常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中,化石经历多种地质变形。期间,各种环境因素的侵蚀会抹掉生命的迹象,数千年之后往往已不可见,更何况是几十亿年之后。因此,科学家的研究往往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不过,研究组负责人 Dodd 对他们的研究充满信心,认为结果绝对经得起验证。
已知的地球生命起源大约发生于 34 至 35 亿年前,但如果 Dodd 研究小组的化石年代推断正确,将把生命起源时间再提早 3 亿年。
挑战已知,探索未知
Dodd 研究小组发现的化石是一种化学合成(chemosynthetic)细菌。此外,在格陵兰岛 Issua 最近亦发现一种光合成(photosynthetic)细菌,据称年代也是 37 亿年前。如果这两种细菌化石的年龄均得到证实,将大大加深人类将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 上一篇:世界上哪个英雄最猛男(世界上最牛b的英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