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忧郁的脸谱(世界上有多少个脸谱)

bj0012024-10-23奇闻异事0

脸谱歌词 脸谱歌曲简介

1、《脸谱》歌词如下:

心对口 口对心

红与蓝 黑与白

爱与恨 忘情得交织在脸上

左出将 右出相

天地情 咚咚锵

我的爱 千军万马般列两厢

把喜怒忧伤 勾画在脸上

戏里和戏外 都自成一派

红蓝与黑白 凝固我风采

要对你表白 不必费疑猜

我要登场亮相拨开台上云和雾

角色演绎犹如传说中的灵物

举手投足眼神交替的神态

像出生牛犊追寻爱情永不停步

透过碎花或十字脸上全情投入

是那不止千万次的对你真情流露

将聚光灯下交汇的这段姻缘

在敲锣打鼓声中全部释放在心田

西皮调 二黄腔

五弦琴 钹锣响

因为你 戏念唱打都有模样

把喜怒忧伤 勾画在脸上

戏里和戏外 都自成一派

我等待千年 为你显风采

要对你表白 不必费疑猜

当线条千织百绘在脸上勾画

所有喜怒哀乐一切尽收纳

当色彩千变万化成忧郁的蓝色

充满爱意的琴弦我继续为你弹着

摇身一变当家花旦柔情似水尽献

让气息慢慢发散爱你不变的信念

或纸现十八般武艺处处气宇轩昂

沉醉了 沉醉在我的胸膛

台上一刻钟 台下十年功

人生要显圣 必有独门艺

角色无大小 一台无二戏

无技不惊人 无情不动人

2、歌曲《脸谱》由邰正宵、张志林谱曲,邰正宵填词并演唱。版本收录于2009年10月发行的《九霄云外》专辑。

武汉“脸谱达人”14年间绘制万张脸谱,脸谱有着怎样的文化魅力?

武汉“脸谱达人”14年间绘制万张脸谱,脸谱有着这样的文化魅力。

一、脸谱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特有的化妆造型艺术。戏曲脸谱每一个历史人物或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个大致的谱型。

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艺术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模式。在漫长的岁月中,戏曲脸谱是伴随着戏曲孕育成熟而形成的,并通过谱式的方式相对固定下来。

中国戏曲脸谱与人物形象相配,比如: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所以,脸谱具有独特的魅力、较高的鉴赏价值和审美意义。

二、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组成的一部分

脸谱与服饰构成了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的造型,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在舞台上就创造出一种绚丽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

人的眼睛和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脸谱对唤起观众审美心理的反应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所以,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脸谱,那么中国的戏曲文化将黯然失色。

脸谱文化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博大精深,即使是西方的艺术家也认为中国的京剧脸谱“奇妙极了”。

三、京剧脸谱是中国的艺术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京剧脸谱以蝙蝠、燕翼、蝶翼等为造型,使脸部的表情与夸张的鼻窝、嘴窝相结合。

开朗的面孔永远舒展眉毛,忧郁或凶狠的面孔则多为弯弯的眉毛。用“鱼尾纹”的笔画来体现年龄,用“法令纹”的开合和闭合来体现人物的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花纹来体现人物个性。

中外历史上得抑郁症的人物

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都跟抑郁症有过不解之缘,甚至最终导致失去了生命。名人的例子更加说明了抑郁症这种疾病对人的影响以及这种疾病的范围之广,存在性之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得抑郁症的名人有哪些,希望给大家以警示。

1、海明威:挣脱不了抑郁的罗网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并非像外人想像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却处处是紧张与压力,甚至他的内心还时常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曾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摆脱与逃避沮丧、低落的情绪,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险、不停地寻求各种刺激生活等。海明威总想在身体上企求生存,可是他在心理上却渴望着死亡。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小说中老人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抑郁,就像一张挣脱不了的罗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缠绕。

为了挣脱出焦虑与忧郁情绪,海明威曾不断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跟许多女人有过关系,结过许多次婚,搬过很多次家;饮酒从红葡萄酒到威士忌,最后到伏特加,但是仍无济于事。他像只被凶恶老鹰穷追不舍的猎物,被追得走投无路、无处躲匿。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一生。

这一年,海明威62岁。

2、梵高: 悲情画家悲情离世

在19世纪的那些伟大画家中,梵高的价值在那个时代被人们低估了。虽然后来他变成了最著名的画家,一幅画能卖到8250万美元,但在当时,他却是最落泊的艺术家。一贫如洗的他一直靠他的商人弟弟资助生活。

生活的潦倒、情感的挫折、命运的不公,这一切都让梵高越来越郁郁寡欢,他会时常选择用一些自残的方式来折磨自己。1888年12月23日,梵高和法国阿尔城艺术家协会会长戈甘经历过一场激烈争论后,用剃须刀在自己的耳朵上割下了一块肉,并用报纸将它包起来,带到妓院里—这是梵高第一次用过激的“表演”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事实上,他当时的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

1889年2月,梵高因耳伤出院才过了一个月,当他正走在医院的一个出口处时,突然拿起了装满松节油的瓶罐,喝下了一升多松节油,这是他第一次企图自杀。之后的梵高便时常有些令亲友不安的举动出现,显然这是因为精神负担过重而引起的。

终于,到了1890年7月27日,不负心理重荷的梵高拿着手枪走进了一个农民的田庄。他没有将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或心脏,而是朝自己的下腹部开了一枪。然后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当被人发现时,已是两天后的早晨了。

这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死时年仅37岁 。

崔永元承认曾患抑郁症

“抗战8年指的是全民抗战的时间,14年是加上了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的历史,两种提法并不冲突。”崔永元发布《我的抗战2》之后,崔永元高调接受了访问。而针对网友提问“您2001年得了忧郁症,2006年后康复,您那时候最大的压力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崔永元回答,“2002年得的抑郁症,2004年康复,以后以此说法为准。”(摘自:信息时报)

秋天大多喜欢悲秋,很多人的心情多少有些抑郁情绪,抑郁导致死亡的现实生活案例比比皆是,防范于未然才是根本,在此小编带你细数中外名人抑郁症患者,给他们内心造成极大折磨。

三毛自杀之谜

1990年12月4日,医院发现三毛子宫内膜肥厚,母亲担心可能是癌症现象,安排三毛到荣民总医院住院检查。1991年1月2日,三毛住进荣总,由妇科医师为她检查治疗并手术,术后没有发现癌症现象。由于三毛过去常有严重失眠,幻听幻觉,精神异常(歇斯底里现象),院方安排1月4日彻底检查她在精神方面的症状。1月3日9点,家人还在陪伴她的时候,她向护士取到一颗安眠药。10点50分,家人离开病房,一再叮嘱三毛好好休息。1月4日凌晨,三毛在医院被发现自缢而死。

作家徐迟抑郁症自杀

19岁时,徐迟就在上海《现代》发表诗作,22岁出版轰动文坛的诗集《二十岁人》,1981年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闻名全国的《歌德巴赫猜想》。

然而在经历爱妻徐松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热情、执着和乐于助人的徐迟开始变得孤僻、沉默,除了与三四个人谈天外,就是足不出户、闭门独思,并且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后来干脆实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

当他情绪忧虑时,就自怨自艾低首叹息,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朋友有时也谈他的寂寞和孤独,甚至说想到过自杀。这时,他的症状已完全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精神科干预已是迫在眉睫,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他孤独无助,精力衰竭,终于悄无声息地独自走向了灵魂的天国。

王国维死于抑郁症?

一直以来,王国维之死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文化殉节说等等。

学者陈明远在博客中说,他经过反复核实史料,再三思考之后,用现代心理学方法作精神分析得出结论,王国维是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导致自杀身亡。王国维患上抑郁症,首先跟他的性格、气质因素有关,王国维属于典型的内向性、抑郁型气质。他自尊心极强,个性清高,倔强。他最看重人格的尊严,奉行“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他是最具独立人格、思想自由而且最有创意的知识分子。同时,“除了自身的气质、性格因素以外,自幼家庭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三大厄运都降临到他的头上)造成的精神创伤、一年前长子因医疗事故而病逝、时局动荡不安、环境的种种压力,以及罗振玉侮辱性的绝交对于内心的打击,这些负面作用汇聚起来迸发的毁灭性合力,终于酿成了一代宗师赴水自沉的悲剧。”

海子卧轨自杀

诗人海子也是死于抑郁症,死的方式也异常惨烈——卧轨自杀。他出身贫寒,生前一无所有却才华横溢,沉迷于诗歌的写作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的四任女友都因他的贫寒先后离他而去。他的诗集是在他死后多年,由他的好朋友西川帮助整理出版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歌界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的才华也渐渐地被世人了解和接受。

只可惜,诗人早已驾鹤西去,再也看不见、听不见这一切了!了解了他的身世,理解了他不被世人了解和接受的痛苦,再来读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有了一种揪心的疼痛。他多么希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像他的诗里憧憬的一样。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所有梦想,所以他就只有到天国去追寻他的梦想了。

诗人顾城杀妻案

1993年10月8日,“朦胧诗”诗人顾城,用斧头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惨案发生在新西兰北部人口只有2000多人的激流岛上。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国文艺界的顾城杀妻案。据顾城的遗著《英儿》的内容,人们猜想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由于“英儿”的背叛,导致了顾城的家破人亡。

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

据悉,张国荣患抑郁症已有20年历史,事业与感情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久病自成医,张国荣对于自己的病情是十分清楚的,他在1987年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阮玲玉为情自杀

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演员。这个外表华丽,内心细腻的女演员,用才情演绎了一部部经典影片。然而和张达民不幸的婚姻,以及和唐季珊纠缠不清的情感,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伤痛,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那时的她年仅25岁。

阮玲玉应该是一个最典型的抑郁症例子,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最后又为情而亡。情感危机可能会让一个人瞬间就陷入抑郁状态。

韩国女星李恩珠

韩国女星李恩珠因抑郁自杀。现场勘察时,警方在床头边发现了一张字迹潦草的纸,写着“妈妈对不起!我非常爱电影事业,也非常渴望演电影!现在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我不想怨恨任何人!”此纸条后来被认定是李恩珠的遗书。

有人分析,她自杀原因可能是演电影《红字》入戏太深,留下后遗症。此外,也有消息说,李恩珠在拍摄电视剧《火鸟》时,曾因为裸露镜头引起争议,她自己一直为此非常难过,这可能也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之一。

托尔斯泰: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托尔斯泰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疾病的折磨使他不仅放弃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放弃了文学创作,将精力投入到哲学与宗教的研究,并宣称”艺术不仅是没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伍尔夫: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一生被精神分裂折磨,却以她独立特行的强者风范,开了一代意识流小说和散文的先河。她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绝妙的头脑,是个天才的“狂人”,她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幸福的无常与人生的空虚,以至于精神崩溃,走到了离她家不远的马斯河投水自尽。

叶塞宁:苏联作家叶塞宁患有精神抑郁症,1925年12月,他离开莫斯科,与自己的两个孩子吻别后,到了列宁格勒,并在28日凌晨割腕自杀。

黑塞: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黑塞,曾遇到特殊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严重的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1917年前后他介入心理分析,小说《荒原狼》把他的孤独、不能忍受的分裂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

徐迟:19岁时,徐迟就在上海《现代》发表诗作,22岁出版轰动文坛的诗集《二十岁人》,1981年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闻名全国的《哥德巴赫猜想》。然而在经历爱妻徐松患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他开始变得孤僻、沉默,足不出户、闭门独思。后来干脆实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他孤独无助,精力衰竭,终于悄无声息地独自走向灵魂的天国。

柏杨:2007年12月,因《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台湾作家柏杨,因患抑郁症,拒绝进食,被家人送往医院救治。

张纯如:以《南京大屠杀》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时,年仅36岁。张纯如生前经诊断患有忧郁症,曾因病而住院。从《南京大屠杀》到她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给她内心造成极大折磨。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

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今属河北)。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武艺高强,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后发动陈桥兵变,取得帝位,国号宋。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他因兵变得了天下,怕再把天下丢失,后来就得了抑郁症,也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美国总统林肯(1809--1865年,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26岁和32岁时,抑郁症发作最厉害,一度险些自杀。在给友人的信中,林肯曾经表示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在任总统期间也未幸免于难。据报道称,他常常失眠,对生活绝望,导致白天工作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林肯,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医生的情况下,竟然自己琢磨出了对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这就是“剪报”,他把报纸上美国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赞扬的溢美之词剪下来,放在随身的口袋里,在心情抑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以此振奋精神,缓解病情,并最终战胜了抑郁症。

英国首相丘吉尔(1874--1965年,英国1940--1945、1951--1955年两任首相)

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三巨头”,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他把自己的抑郁症称为“黑狗”,并以亲身体验告诉公众:“要是‘黑狗’开始咬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是严重的征象已经持续了数周,而且还有自杀念头的话,那就该赶快去看医生。”心胸豁达、兴趣广泛的丘吉尔没有败给忧郁症,他告诉大家,绝望是可以战胜的。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1837~1898年,又称希茜公主)

15岁那年,希茜的母亲带着她赶赴某地与姐姐会面,准备安排希茜的姐姐与年轻的皇帝约瑟夫定亲。然而,就在希茜的姐姐去更换衣服的时候,皇帝已经对希茜一见钟情,声称非希茜不娶。就这样,在1854年,17岁的希茜嫁入皇家成为皇后。但是,婚后的希茜公主并不幸福,因为希茜的婆婆把她视为对自己权利的最大威胁。婆婆剥夺了希茜教育子女的权利,使希茜与孩子如同路人。而在这场婆媳的冲突中,丈夫从不敢为希茜争取利益,希茜公主因此得了抑郁症。后来,皇太子鲁道夫因婚姻失意自杀,更给了希茜公主一个致命的打击。从此,希茜公主离开了让她心酸的王宫,离开了维也纳,以养病为由游历欧洲。1898年,希茜公主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分子杀害,时年61岁。失去了希茜的皇帝痛不欲生,住在宫内怏怏不快,最后也寂寞地死去。

英国戴安娜王妃(1961-1997年)

或许世人看到的是关于戴安娜王妃的美丽高贵,却从未料想过这朵英国王室最娇艳的玫瑰,其实是生活在忧伤与落寞中。戴安娜王妃得过4次抑郁症,症状时轻时重。导致戴安娜抑郁的诱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与查尔斯王子貌合神离的感情,后来并引发婚姻危机。其次是生育了两个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后,戴安娜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戴安娜曾用多次婚外恋的方式,试图逃避烦恼、摆脱抑郁,同时也对查尔斯的不忠进行报复,但由于责任感以及万人瞩目的状况,她不得不小心翼翼,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在令人难熬的婚姻中,她曾感到绝望与厌世并导致厌食。由于她的私人医生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她的抑郁才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虽然戴安娜最终不是死于抑郁,但这位高贵女性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却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1642—1727年)

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数学上发明了微积分方法,光学方面完成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包括设计一种新型反射望远镜。通过实验的比较来检验和改进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实际上也是他创立的,这种方法取代了多少带有荒唐幻想成分的凭空想象。牛顿是遗腹子,他三岁时,母亲再嫁,幼小的牛顿由他的外婆抚养。1665年剑桥大学毕业。牛顿性格孤僻,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格,他常常陷入与其他学者争夺优先权的苦涩辩论之中,这也许与他孩提时代的经历有关。1692年,在牛顿50岁那年,终因抑郁与偏执而导致精神失常。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痛苦的疾病折磨下逝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国自然科学家达尔文(1809--1882年)

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他伟大的发现却不幸的与家庭的悲剧交织在一起。1839年1月,达尔文同他舅舅的小女儿埃玛在梅庄教堂举行了婚礼,新娘是个贤淑美丽的姑娘。尽管达尔文与妻子之间互敬互爱,但表兄妹之间的结合却拉开了家庭悲剧的序幕。埃玛一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长女、次女和最小的儿子均幼年夭折,另外的7个孩子也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各种疾病。达尔文的二儿子、三儿子、五儿子和终生未嫁的四女儿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其他三个孩子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但他们婚后却没有留下后代。据后人考证,达尔文的家族长期患有一种神秘的疾病,这种疾病到达尔文这一代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达尔文从中年起就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种疾病折磨了他的整个后半生。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不是所有的抑郁症人都能幸运的战胜这只“黑狗”。

美国影星梦露(1926—1962年)

金发、碧眼、红唇,以及被风吹起的白色裙子,这是梦露留在世人心中永恒的记忆。人们很难把“性感女神”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和西方世界,梦露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的。准确地说,她绝无仅有地切合了男人们对物质美人的幻想,她仿佛从没有拥有过思想,用婴儿般的稚气诱惑着男人的虚荣心。金发碧眼、性感嘴唇、娇美身材,这个从孤儿院出来的姑娘后来红透整个好莱坞,使多少爱慕虚荣的少女羡慕,她的容貌、身姿、举止,被一代代女星模仿。而她在36岁的风华之年,在她洛杉矶的公寓里突然服食了过量的安眠药,被断定为“自杀身亡”。由于她与美国女影星克劳馥有过一夜情同性恋,与美国棒球明星迪马季奥和剧作家米勒的两次失败婚姻,以及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家族的恩恩怨怨,使她死亡的真正原因至今还让万千影迷困惑不解。

荷兰著名画家梵高(1853--1890年,印象派画家)

梵高是荷兰人,但他后来一直生活在法国。他到巴黎时已经33岁了。但巴黎太嘈杂喧嚣了,后来他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与高更一起生活。那时,他的创作势头非常旺盛,画出了著名的《向日葵》。有一天,梵高与好友高更讨论艺术创作问题,高更高傲的训人口吻使梵高不能容忍,他将一只玻璃杯扔向高更的脑袋,梵高也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惊恐地离开了他。加之生活所迫,梵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进了疯人院。在病中,他依然创作不休。在作品中,他以辉煌的色彩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充满着熊熊燃烧的生命激情。1890年7月27日,他借口打乌鸦借了手枪,到田野边靠在一棵树干上,将子弹射入了自己的胸膛。7月29日凌晨,37岁的梵高停止了呼吸。他对哥哥提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苦难永不会终结。不久,提奥也随他而去。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1899—1961年,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其生活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他的内心时常经受着剧烈的苦痛。他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摆脱低落的情绪,不停地冒险旅行。他总想在身体上求得生存,而心理上却渴望着死亡。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与内心活动,正是海明威当时矛盾心态的展示:“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抑郁,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包裹。为了挣脱焦虑与忧郁的情绪,海明威曾不断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跟许多女人有过关系,结过许多次婚,搬过很多次家。饮过的酒从红葡萄到威士忌,最后到伏特加,但都无济于事。他被抑郁这只“黑狗”追得无路可逃。在1961年的夏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年,他62岁。

除了以上列举的人物之外,我们还可以说出一长串经受过抑郁之苦的名人,比如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美国第41任总统布什,好莱坞著名女影星赫本,美国科学家路里亚,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香港演员翁美玲,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等等,都被抑郁症这只“黑狗”追咬过。以及英国喜剧名星憨豆先生(艾金森)、主持人崔永元也曾公开承认经受过抑郁之苦痛。

是不是名人就容易被抑郁这只“黑狗”所青睐呢?英国心理学家波斯特博士通过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病症,而精神疯狂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高智商的人也都容易患有精神病。”莫斯科精神病研究所的埃夫罗姆松研究后也坚定地认为:“在天才和疾病之间,确实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联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弗茨拉德教授在研究后指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西方哲学泰斗康德,以及英国大文豪奥威尔,作家安徒生、巴尔扎克,诗人拜伦、雪莱、普希金、罗伯特等在文史领域曾经独领风骚的大师,在生前都患有抑郁或精神分裂症。而疾病在导致他们行为怪异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能。这正如巴尔扎克所言:“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它就如同珍珠是贝的病态一样”。波斯特博士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如希特勒、林肯、拿破仑;科学家中占18%,如高尔登、门德耳、安培、哥白尼、法拉弟;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作曲家中占31%,如瓦格纳、普契尼、舒曼;画家中占37%,如凡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如福克纳、普鲁斯特、劳伦斯、莱蒙托夫等等。

历史上最忧郁的人物是谁?

李煜 南唐后主

有诗为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