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斜塔世界上哪个最出名(著名斜塔叫什么名字)

bj0012024-10-22奇闻异事0

世界最斜的塔是哪个

德国拿巴特弗兰肯霍森镇的教堂钟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以“斜而不倒”闻名天下,但它并不是建筑史上的“绝版”。日前,德国两座教堂向比萨斜塔发起了挑战,争夺“世界最倾斜的建筑”的名号。 其中一座是位于图林根州巴特弗兰肯霍森镇山丘上的建于14世纪的教堂钟塔。由于地基松软,这座高56米的花岗岩建筑的斜度已经达到4.5度,而且它还在以平均每年5厘米的速度继续向东歪。另一个参加竞争的建筑位于附近的萨乌霍森镇。 据悉,巴特弗兰肯霍森镇的教堂钟塔已经取代了目前斜度为3.97度的比萨斜塔,成为德国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最倾斜建筑”。 顺便一提,中国最斜的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

欧洲最著名斜塔叫什么

比萨斜塔:其实是比萨教堂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三大部份。主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设计高雅别致的柱子作装饰;教堂的正面是洗礼堂,紧接著教堂而兴建;在后方有一罗马式的建筑,其圆顶部份是在百多年后才兴建的,采歌德式的设计,像是一个圆球上的圆锥体,十分独特。

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在塔基上用拉丁文刻的始建年为1174年,于1350年竣工;但实际上比萨古时所使用的历法比公历早一年,所以比萨斜塔的始建年为1173年。据说比萨斜塔是用比萨舰队运来的六艘战利品建成的。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在施工期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

由于斜塔倾斜得愈来愈严重(每年0.2毫米),预计它最终都会抵抗不了地心吸力而倒下。意大利政府为了拯救斜塔,无所不用其技,最后以钢铁支撑著,并且不再开放斜塔内部,并进行全面的保护工作。经过11年的整修后,斜塔已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并确保未来250至300年都不会有倒塌的危机。

什么地方的斜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斜塔?

比萨斜塔是驰名全世界的奇景之一,座落于意大利的比萨城。斜塔是比萨城内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塔身全部用昂贵的大理石砌成,共八层,高约54米。底层有大石柱15根,上面的各层为30根,顶层12根,钟就挂在顶层。塔内有楼梯300阶,游客可登上各层眺望比萨城的全景。

比萨斜塔原来设计并不是一个斜塔,因为建基不慎,塔建至第三层时,就向南倾斜。建成后每年向南倾斜约一毫米。由于该塔“斜而不倒”,所以名声大噪,招引得世界各地游客蜂至。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飞机曾在塔的附近丢过30多枚炸弹,影响很大。1972年10月比萨发生了地震,又使塔的倾斜度增加了1.8毫米,几乎相当于两年的倾斜度。现在,塔顶部的中心点距它的中心垂直线已偏离了4.4米,向南倾斜5.3度,但斜塔仍岿然屹立。

比萨斜塔还是一座世界有名的“科学塔”。它的闻名要归功于大科学家伽里略。他在410年前的1589年,在比萨斜塔上作过有名的实验。他掷下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体后,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经过这一实验,一举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不同重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定律,从此比萨斜塔更加闻名。

人们估计,到公元2151年,比萨斜塔的重心将移到底面以外,那时塔将倒坍。现在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这座神奇的古塔,从十九世纪起就采取了许多措施,各国科学家、建筑师也都为比萨斜塔的永立绞尽了脑汁,但是塔还在继续以固有的速度向南倾斜。

斜塔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

比萨斜塔,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1987年4月,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提名将比萨斜塔确立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历经176年的坎坷过程才终得以修成。最初的设计本是座普通的垂直钟楼,但因其建造在古河流泥沙冲积的平原上,地质松软,且地基处理过浅,塔身又建由巨石,重量太大,因此终成斜塔。

建筑特色

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现代版本。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