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上最奇葩的鱼具(世界上最奇怪的鱼是什么鱼?)
鱼具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渔具的定义,我国的渔具种类数量众多,目前,共分为十二大类,如果加上养殖网箱的话,就要成为十三大类。类下面分型,型下面分式。目前存在的渔具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最起码有几十种,但就使用量最多,产量所占比例最大有:拖网、张网、流刺网、围网、钓具和养殖网箱。制作这些渔具的材料主要有:网线、网片、绳索、浮子、沉子和其他一些属具。 渔具规格 1.拖网渔具 网口结附网衣部分的纲索长度(或结附网衣的桁杆长度)×网衣纵向拉直总长度。 2.围网渔具 结附网衣的长网长度×网衣拉直最大高度。 3.刺网渔具 每片网具结构附网衣的长纲长度×.网衣拉直高度。 4.张网渔具 网口面积×网衣纵向拉直总长度。 5.网箔类渔具 引箔结附网衣的长纲长度×引箔的拉直高度——行箔墙结构附网衣的长纲长度。 6.抄网渔具 结附网衣的长纲长度×网衣最大拉直高度。 7.地拽网渔具 结附网衣的上纲长度×网衣最大拉直高度。 8.掩网类渔具 结附网衣的沉子纲长度×网衣纵向拉直长度。 9.敷网类渔具 干线长度×支线长度——钩数。 以上长度单位均为米。 五、网线、网目的表示方法 1.棉线 纱支数/单纱数×股数——目大(毫米) 如21/2×3——20 表示21支棉纱,每股2支单纱,3股,目大20毫米。 2、锦纶综丝(即胶丝) 直径(毫米)——目大(毫米) 如d=0.15—80 表示胶丝直径为0.15毫米,目大80毫米。 3、尼龙线 台克斯/每股的结构数×股数——目大(毫米) 如23tex/6×3——100 表示单丝为23台克斯的尼龙线,每股结构数为6,3股,目大100毫米。 4、聚乙烯线 台克斯/每股的单丝数×股数——目大(毫米) 如42tex/4×3——50 表示单丝为42台克斯的聚乙烯线,每股4根单丝,3股,目大50毫米。 六、增减目的表示方法 1、剪裁网片 一次增减目周期的纵向目数:一次增减目周期的横向目数。 如6:4 表示纵向间隔6目,横向增(或减)4目。 2、手工编结网片 纵向增减目道数(罗马数字)×每周期纵向间隔目数(阿拉伯数字)±横向一次增减目数,括号内纵向 共增减目次数(阿拉伯数字)。 如ⅩⅡ×3+1(8) 表示纵向分12道题目,纵向每隔3目横向增1目,共增8次。 七、钓钩规格的表示法 钩形/钩的伸直长度×制作钓钩的铁丝直径(毫米)。 如长形钩/80×1.6 表示长形钩,钩的伸直长度为80毫米,制钩的铁丝直径为1.6毫米。 八、质量单位等的表示方法 1、文中长度以公里、米、厘米、毫米表示。重量用吨、公斤、克表示。 2、图、表中常用材料、术语及度量单位均用代号表示: KM 表示公里,M 表示米,CM 表示厘米,MM 表示毫米(图、表中一律不标注) PA 表示锦纶综丝,PAM 表示锦纶综丝,PE 表示聚乙烯(乙纶),COT 表示棉, CI 表示铸铁,PB 表示铅,TIN 表示锡,FE 表示铁,PL 表示塑料,BAM 表示竹, WD 表示木,G 表示重量,S 表示右燃,Z 表示左燃,d 表示绳索、网线直径, ∮ 表示其他构件直径,i 表示长度,b 表示宽度,h 表示高度,T 表示横向网目 N 表示纵向网目 ——————————————————很多的哦。
古代人用的捕鱼工具是什么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狩猎和捕鱼的工具种类丰富:长矛、弓、骨镞、石球等工具用于猎捕陆地上的猎物;骨制的鱼钩、鱼叉、鱼镖以及麻绳编织的渔网用于捕捞水里的鱼类。
聪明的他们还发明了一种骨哨,他们使用骨哨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吸引猎物,等猎物慢慢走近时,再伺机将其捕获。
渔具的发展
6000多年前,中国已出现骨制鱼叉、钓钩、枪头、鱼镖等。3000多年前已出现铜制钓钩。古代甲骨文中有用竿和网捕鱼的象形文字;
当今盛行的渔具、渔法是近二三百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长带形的流刺网和围网、袋形的拖网和定置网、各种形式的钓渔具等,均已由小型、简单发展到大型、复杂,由沿岸作业延伸到深海大洋作业。渔具材料也被合成纤维及塑料等取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渔具已渐趋现代化。
世界渔具排行榜
世界渔具排行和国内不同,国内侧重台钓杆的排名,世界侧重渔轮,船钓竿,路亚竿,欧美市场很少人玩手竿的,只有中国台钓全球第一。韩国和日本都是侧重路亚和海竿渔轮。
第一是美国纯钓,旗下多个公司都是各领域精英。
Abu瑞典阿布 Berkley美国贝克力 Fenwick美国芬威克鹰 Mitchell法国米契尔 Spiderwire美国蜘蛛 Redwolf美国红狼 Sebile美国犀摆力 PENN奔乐 Pflueger菲戈 这些都是纯钓旗下的,最好的渔轮,路亚竿,鼓轮,鱼线,国内很少用,价格太高,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第二是日本西马诺,精密的渔轮是亚洲人喜欢的,在欧美市场占有率很小。鱼竿渔轮,设计精密,小巧,对于粗犷的欧美人力不从心,断竿,渔轮断脚,摇臂折断影响在欧美力量型市场发展。
第三是台湾宝熊,渔轮销量全球第一,欧美市场占有率75%,价格亲民,质量稳定,厚重结实是欧美人最喜欢的,在国内侧重的台钓杆,被宝熊做的有点鸡肋,影响在国内的发展。优秀的海竿,路亚,渔轮,是宝熊成为全球第三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钓鱼爱好者,你钓上来的最奇葩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湖北河流众多,垂钓资源还可以,但是在河里下网,电鱼,药鱼的人也多,我们钓鱼的人最反感这些人。有年在河里打筏竿钓鲫鱼,三四十米离河心不远的地方一上午就卦了我五六付线组,我估计河里被人下了地笼,下地笼这事为了逃避缉查都是在晚上,第二天上午约了个钓友二人六支海竿用钓水库的五号粗线挂上锚钩往那个位置打,一直打到六支竿都卦上了,叫起周围钓鱼的人来帮你一起拉,拉到近岸再用扒水草的锚钩也钩上,七八人拉起了一个二,三十米长的大地笼,最后放了地笼里的鱼虾,捣毁了地笼,算是出口气也是为民除害了。至于方便袋,旧衣服,旧鞋子这些东西,钓鱼时间长的人都会遇到,池塘水库里少,大江里也少,就是渠道河流里多,都是周围人乱倒垃圾造成的。
欧美人喜欢什么钓具?
欧美人喜欢的钓具当然是风靡欧美国家的渔具品牌KastKing卡斯丁了
国内vs国外钓鱼有什么不一样?
钓鱼那真是一项迷人的运动,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不分种族,老少皆宜啊中国有9000万钓鱼人,而美国参与游钓的人数则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那么,你觉得跟外国钓友相比,谁的水准更胜一筹呢?
钓具钓法对比
中国钓友的装备那叫一个齐全,长竿短竿,饵料小药,雨伞板凳,钓箱鱼护,钓友必须有一副好体力。此外一坐坐一天,这种超常的耐力和定力也是钓鱼人的必备品质。
外国人更喜欢路亚钓法,一个鱼竿一个渔轮几个拟饵,轻松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掠食性鱼种。还有很多老外钓鱼很讲究,有钓鱼艇,有探鱼器。
钓鱼制度对比
在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钓鱼必须申请钓鱼证,钓鱼证不难办,价格也不高。办了钓鱼证同时还会告知你相关的法律法规,哪些鱼能钓,哪些鱼不能钓。
有些国家对垂钓时间和垂钓水域都有规定。有的水域根据鱼产卵的时间,只在部分时间开放。甚至对钓鱼的鱼种及尾数也有严格的限制。
而在中国的情况就宽松多了,随时可以钓,啥鱼都能钓,一切工具都能上,都是全能型钓手!
钓鱼的资源环境对比
国外虽然也曾经历过发展后的污染,但是近些年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鱼类资源丰富,钓获容易。
中国在高速发展之后,环境遭到破坏,鱼类品种数量锐减,中国钓鱼人也只能靠高超的钓技获得满意的渔获。
对比下来,其实还是咱中国钓友的水平更高,哈哈哈,不是讽刺中国钓鱼人,而是真心这样觉得,外国只是资源比较好,鱼多人少,随便钓。
但中国钓友却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无限的可能,这还不是水平高?
衷心希望中国的钓鱼行业能立足国情,吸收国外精华,钓友们能够共同努力,创造好的钓鱼环境,比如钓大放小、不乱扔垃圾等,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钓鱼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不仅咱们国人喜欢,在国外也风靡多年。但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的差异,各地的钓鱼习惯也不一样。
下面带大家看看不同国家会有什么有趣的钓鱼方式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许多人爱好垂钓,周末一家人常驾着座骑去郊野垂钓。当男士将鱼儿钓上岸轻轻摘下钩后,孩子们立即送上一把尺子,男士用尺子将鱼量一量,若不够尺寸便摇摇头,随手将鱼投入水里放生。原来,加利福尼亚州法律规定,只有身长超过20厘米以上的鱼准予捕获。在这里,文明钓鱼蔚然成风,自觉遵守钓鱼规定、保护鱼类资源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德国,凡是想钓鱼的人都要去夜校学习为期3个月的课程,学习期满后要通过一项由官方组织的考试--在60个关于钓鱼的题目中答对40个 50个后,才可获得一本有效期为5年的垂钓执照。执照上面有申请人照片和政府印章,还有钓鱼规定条款,只有携带这个小红本子方可从事钓鱼活动,否则将会受到处罚。不过,对外交人员和外国游钓者则网开一面,不必携带本子,但也要注意钓大放小。
日本是世界钓鱼大国,全国约有3100多万钓鱼爱好者。日本人钓鱼很少从鱼的嘴里取下渔钩,这是为防止不小心手被渔钩划破或被锋利的鱼鳍刺伤,尤其是为预防身上长刺的有毒鱼。此外,从鱼口中取钩不仅麻烦,而且还贻误垂钓时间。因此,他们钓到鱼后,会立即用剪子剪断引线。
韩国济州岛沿岸海阔水深,是垂钓的好去处。每天会有许多举家而来的垂钓者。钓者一般5分钟左右可钓上鱼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钓边吃着烧好的鲜鱼和带来的食品,喝着啤酒或饮料,其潇洒不言而喻。
风筝钓鱼,是印度东南部港口城市马德拉斯当地渔民所创。风筝钓鱼最大的优势就是风筝可以把钓线带到几百米开外,而岸边甩钩高手也只能甩几十米远。原理是,风筝把附有诱饵和浮子的钓线送几百米外的水域。
钓线会随着风筝的升降,在水中上下起落。一旦有鱼上钩,钓线因受到鱼的牵引,便会从风筝的夹子上滑落下来,浮子则漂浮在海水中。然后钓鱼人捡起鱼线,就能把钓在钩上的鱼拉上岸。
看了这些五花八门的钓鱼习惯,是不是觉得很新鲜?
但有没有发现,外国人热爱钓鱼的同时都有着环保意识,不仅对钓鱼许可的渠道严格控制,还能自觉地对钓到的鱼进行测量,把小鱼放生,他们的小孩耳濡目染,也从小就有文明钓鱼的理念
基本路亚为主,他们对温驯安静食饵的鱼类没兴趣,只对凶猛的鱼类有兴趣,要想送欧美人钓具或做欧美钓具生意,不要问国内的人,要去问当地的钓鱼人,什么品牌的钓具和款式是他们值得称赞的。
我垂钓的 历史 可谓久矣,小时候在故乡浙江,那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儿了。旧中国万家一面,生产和生活水平之低下与今日相比,确有天地之别。不过天下事不可一概而论,由此得出今天的一切都比从前好的结论。几年前回故乡,说她旧貌换新颜,连自己长大的地方都不认识了,都是真的。但在欢快中同时发现,这里的小河沟没有鱼了,这里的大河大湖,野生鱼很少了。仍然有人在大河边钓鱼,但常常干坐一天,空手而归。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前的故乡,大河且不必说,就是小河沟,只要下钩,则绝不会空手的。儿时由于年幼,没有像样的渔具,仅限于小河沟,有时甚至笔若愿住在美国偿治亚州高尔夫名健果古在水稻田的边沟里,也可钓到斯塔时钧到的10确重的美国岭鱼鲫鱼、鲤鱼、鱼、甲鱼。
如今呢,小小县城也只能与北京攀比,到养鱼塘下钩,花钱才能过钓鱼瘾了。然而美国不是这样。我到美国不久,就惊奇地发现,这儿的野生鱼,无论是大河小溪,大湖浩海,只要你稍微有点耐心,一般都不会空手的。细细一比较,美国的野生鱼资源,接近于我儿时的故乡浙江,相当于北京地区50年代的江湖和苇子坑。什么原因?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环境保护好,水源很少受污染;二是普通公民对野生资源(不只是鱼)的保护意识很强。环保问题我将另外撰文,下面我只记述从钓鱼的一些经历来看看美国人对野生资源保护的意识。
一年来,我远到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海钓,近到亚特兰大的大湖(相当于密云水库)、河流和中等湖泊坐船垂钓,但次数不多。每周必去一二次的是从我的住所步行一刻钟,即可到达的面积相当于足球场大小的野生鱼池塘。据地形和塘边竖牌的文字记载,这个野生鱼池塘至少有近百年的 历史 了,但它是一个蓄雨水的死塘,下游没有河流,因此鱼的数量不多。
在这儿垂钓不多久,我就发现,美国人钓鱼在方法上与中国人绝然不同。中国恐怕从两千多年前的姜子牙(太公)起,就是稳坐钓鱼台,至唐朝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绝句。就是说,中国人从来把钓鱼看成一种静功,修心养性,坐下来就不轻易换地方,而且无论海杆、手杆,都是用碗(4斤)沉底的,故钓鱼雅称垂钓。
在中国,一个人如没有耐性和耐力,是钓不成鱼的。美国人却相反,他们不用鱼饵,什么面食、蚯蚓、颗粒之类,绝大多数用假鱼饵,状似小鱼、小虾、蚯蚓、小虫,有色甚至有味,从不沉底,人也不静坐,而是先把 汽车 往湖边一停,然后手举一把海杆(小型、轻便),转着圈在湖边(或河边)抛线,慢慢的在水面上往回收,经常是抛几十回也不见鱼吃食,但一旦咬钩则必定跑不了,而且至少每条斤把重以上。如果在湖边转两圈没有收获,大约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后就开车往别处去了,从来没有见过像中国人这样的垂钓,在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的。
这钓鱼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使我联想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想到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个性,是由其不同的 历史 文化背景培育而成的。慢慢儿又发现,他们常常把钓上来的鱼摘钩后往湖里扔,有时他们还带着未成年的孩子一块玩,也经常往湖里扔鱼。经打听我才知道,美国人钓上来的鱼在小河小湖里不足一二斤重的都要扔回去,大鱼而且是有鳞鱼,才作为收获带回家去头、去尾、去鱼骨烤着(或煎着)吃。由于钩不沉水底,他们很少钓得上诸如甲鱼、乌龟、绘鱼一类的底鱼,美国人大多数也不食用这类无鳞或带硬壳的水类。
由于我是中国式的垂钓,经常钓到舱鱼、嘎鱼,特别是中国罕见的大乌龟和大甲鱼。美国渔友看见我拉这类鱼上岸,经常乐呵呵地在边上助兴。我在亚特兰大爱默尔大学校园的大湖里,曾拉上一只十五磅重的大乌龟,我运回家后养着,后来又放生;在我住所附近的这个小湖里拉上来两只十二磅重(约9市斤)的大甲鱼,那肉比骆驼肉还老还粗,后来我再拉上来也统统放回湖里。
欧美人钓鱼不用鱼竿,不信你看。
国外几乎没有用手竿钓鱼,跟目标鱼有一定的关系,国外多为掠食性大鱼,几乎都使用渔轮钓鱼。
鸡啼石野钓归来记
夏末,鸡啼石,曲江水畔,野钓。阔别鱼竿十多年的我,终于还是忍不住去钓了一回,也忍不住把这次钓鱼写了下来。
这次,纯属机缘巧合。七月的最后一个周一,趁着补休,我赶回老家摘龙眼,也顺便看望奶奶、父母,还有两个可爱的侄子。不料,还没来得及好好探望长辈,就被那两个小家伙兴冲冲地拉走了。他俩非要拉我去看他们的新玩具。
呵!原来是母亲给他们弄了一套钓鱼用的渔具:两把钓鱼竿和一把“捞翘”。 “捞翘”是家乡俚语,是指用来捕鱼虾或其他动物(如蝴蝶、蜻蜓、知了)的渔网兜工具,百度百科里叫做“抄网”。
这真是一套“奇葩”渔具:只有渔网和两个鱼钩是新买的,钓鱼竿和 “抄网”把手全是破旧的小竹子,钓鱼线则是母亲用作缝补衣服的棉线!而且还是棕褐色的!不是白色的尼龙钓鱼线!甚至连配套的鱼漂都没有!这是来搞笑的吧?这能钓得到鱼吗?两个娃娃虽然淘气,可老妈也太敷衍了吧!
“叔叔,快带我们去钓鱼吧!”“叔叔,快带我们去钓大鱼吧!”——我还在唏嘘感慨,小侄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嚷嚷起来。想到他们神神秘秘地把我拉过来向我“炫耀”的,竟是这般“土到掉渣”的渔具,我笑了。看着他们兴奋的小眼神和胖嘟嘟的小圆脸,我又不禁感叹童颜的可爱,童言的有趣,童心的单纯,童年的美好。
“好吧!都赶快穿好鞋子、带上一壶茶、一起跟叔叔去钓鱼吧!”——兄嫂都在上班,我也来不及电话请示了,这回真的是任性一回、潇洒走一回了!
于是我便领着小侄出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只缺鱼饵了。蚯蚓可是最原始、最有效的鱼饵,而且也是在乡间最容易找到的——至少我是一直这么想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在自家后院里竟一无所获!锄头都抡了几十下了,就是没能从后院小林子里翻出一条蚯蚓来!真没想到,这年头,居然连蚯蚓都难找了,这厮居然成了稀罕物!
树挪死,人挪活!我迅速带领小侄转换场地,来到了伯父精耕细作的园子里。果然,在伯父的龙眼树和荔枝树下,顺着肥沃而又潮湿的土壤,一把锄头抡下去,一抡一个准!不到几分钟,就挖够了!足足有十几条了!
“看到了吗,就是这样的蚯蚓,可以用来钓鱼哦!”——我耐心地向侄儿们科普钓鱼的常识。这对于第一次钓鱼的他们来说,真的是满满的知识点呢!他们兴奋地点了点头,我们仨终于放松地喝了一口水,就又继续马不停蹄地奔赴村里的钓鱼圣地——鸡啼石!
曲江水畔鸡啼石,下午三点半,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迅速挥竿,抛向河岸。这里是曲江水、也就是小海河,最久负盛名的天然钓鱼场:水草丰茂,溪深鱼肥。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河岸野竹林与野蕉林,对岸则是巍峨的鸡啼石与秀丽的水口岭,以及沃野千亩的“高峰村”平原!真可谓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风水宝地也!实在是妙不可言的好地方。
更妙的是,从第一竿抛竿下去,我竟吓傻了!就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一条又一条!不到十五、二十分钟,无需鱼漂,仅凭经验和手感,竟然就钓了七条!两位小侄,也惊呆了!清一色全是罗非鱼(非洲鲫鱼)!有一两根手指那么小的,也有四根手指那么粗的,可这最大的一条,还是属于小鱼啊!堂弟不是跟我说过,他上个月曾在这里钓到一两斤重的“大鱼”吗?!
难道是我的鱼钩太小了吗?我不信邪,我期待小钩也能钓到大鱼!不料,桶里的蚯蚓(鱼饵)越来越少了,留给我的机会不多了!原来是小侄们一直在浪费鱼饵,他们对自己的第一次钓鱼心不在焉!他们只是来玩耍的呢!大侄儿才八九岁,他刚开始兴致勃勃,却一直没能实现零的突破。于是他就泄气了。小侄就更小了,才四五岁,他一直拉着他哥哥在河边玩蚯蚓,玩泥沙,玩弄我钓上来的那群、在桶里游来游去的鲫鱼。
我只好小声训斥,紧紧盯着他们的安危,既不敢让他们太靠近河岸,也不能让他们去玩弄鲫鱼弄伤了手指。我还要分心盯着鱼线和钓竿的动静。可惜,到最后,耗尽所有鱼饵,也仅仅是新增一条鲫鱼和一条很小的黄颡鱼(黄骨鱼),而已。
就这样,前后历时约六十分钟的鸡啼石野钓结束了,谈不上满载而归,更谈不上轰轰烈烈、可歌可泣。但,通过这次野外“放养”的互动模式,我总算是“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和侄儿们一起获得成长了。
于他们而言,这是很好的钓鱼“初”体验,人生第一次,是难忘的童年趣事。他们跟着我提高了动手能力,掌握了钓鱼基本功,懂得了蚯蚓可以做鱼饵,也熟悉了非洲鲫鱼与黄颡鱼,初次领略到了钓鱼的魅力。
于我而言,这次野钓更是百感交集。
从出门前,到出门在野外,我都深深感受到小侄对叔叔的那种信赖,那种童真让我感动。有好吃好玩好看的,他们都愿意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他们年纪小小,却也乖巧懂事,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这是家门之幸。
我很欣慰,有幸陪伴和见证他们的这一次成长。我也受益良多,不仅通过一次久违的野钓,增强了自信,也增强了与大自然、与自己内心的沟通能力。这项数千年来长盛不衰的人类技能,确实是人们“俯察自然奥秘,参悟天人合一”的修身门道。
可我同时也忧心忡忡,因为通过此次野钓,我终于发现乡间就连蚯蚓也难寻踪影了;家乡的母亲河——曲江水(小海河),不仅鱼类的物种多样性荡然无存,就连一家独大的物种——非洲鲫鱼,也都无法好好地“聊天”,安安静静地长大了。多年来的“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已经使得家乡的水环境脆弱不堪,岌岌可危矣!
我的父辈、我的同辈,尚能有幸在家门口,欣赏过“鱼游春水、河鱼成群、鸬鹚捕鱼”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野钓过品类繁多的美味河鲜;小侄这一代,以及他们的下一代,恐怕是无缘体会与享受了……
野钓归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转眼已是8月7日,咦!立秋了?曾跟小侄约好,等到秋天再重返“前线”一起去钓鱼呢!如今,我竟不忍去了,因为我相信:我的技术自然不会退步,然而曲江水中的鱼,只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它们几乎都活不长、长不大,我于心何忍再去暴殄天物呢!
- 上一篇:世界上最贴心的设计(世界上最好的设计是画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