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野蛮汽车(最野性的车)

bj0012024-06-04奇闻异事0

现在最有名的跑车是什么(说出前十个)?性能最好的是哪个品牌?

首先是价格:

法拉利的:

F430 284万

599GTB 376万

612SCAGLIETTI 万

兰博基尼的:

Gallardo 185.00-288.00万

Diablo 458.00万

Murcielago LP460 498.00万

帕加尼的:

C12 s 800.00万 (问题是停产了)

布加迪:

EB Veyron 16.4 约1.2亿元

厂商:

法拉利:法拉利

兰博基尼:大众

帕加尼:帕加尼

布加迪:大众

历史:

法拉利:

一九三八年,年近四十的法拉利,离开了赛车跑道,也结束了与爱快车厂的宾主关系,努力实现他设计制造永恒超级跑车的梦想。两年之后,法拉利将车厂从家乡蒙达那(MODENA)迁到马洛连诺(MARANELLO)的现址,以“人性化”的造车工艺理念,使这家规模不大的义大利车厂,在世界车坛上,扮演起巨人的角色。

第一辆披着法拉利“红鬃烈马”标徽,在赛道上先驰得点的,是由125型赛车加以改良的166型SPYDER CORSA,搭配一九九二西西直列六缸引擎,勇夺一九四八年义大利的塔卡?傅里欧(TARG FLORIO)及米里?麦利亚(MILLE MIGLIA)大赛的双项冠军,“法拉利”从此一举成名,并接连缔创胜出超过五千场赛事的“跃马传奇”。

法拉利早期(一九六二年~一九六四年)设计制造的GTO车系,几乎主宰了地表所有的赛道,只要那硕雅的车头一对准起跑线,与赛的对手只有头痛和泄气的分。而250 GTO(一九五七年)则是一辆在马路与赛道上,同样出色的好车,一直到一九八五年停止生产,GTO车系始终洋溢着法拉利的英雄本色。法拉利车系有四缸、六缸及八缸等各种车款,而以V型十二缸引擎车款,最足以代表“法拉利”,这款采用全铝质每气缸四气门的强劲引擎,散发着动人的银白色光芒,令人肃然起敬,自然陶醉在那如骠骑狂嘶的排气音波中。而法拉利车系以每一汽缸的容积量(西西数),做为车款的代号,也是独步车坛的绝招。例如早期的215、250、275等车款,只要以其代号乘以汽缸数,就可以知道引擎的排气量是多少。在所有的法拉利车款中,只有400iA是配用自动变速箱的,其余都是相当典型的手排档超级跑车。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线条动人、马力惊人、颜色引人的法拉利赛车转战各地的“跃马”车徽,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位在二次大战中捐驱的义大利空军英雄的双亲,看见法拉利赛车所向无敌的神采,正是爱子英灵依托的堡垒,於是恳请法拉利将原来标绘在其爱子座机上的“跃马”标志,镶嵌在法拉利车系上,以尽爱子巡曳地平线的壮志。

法拉利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在“跃马”的顶端,加上义大利的国徽为“天”,再以“法拉利”横写字体串连成“地”,最后以自己故乡蒙达那市的代表颜色-黄色,渲染全幅而组合成“天地之间,任我驰聘”的豪迈图腾.即使是四○与六○年代发生的两次财务危机,也没能让法拉利皱一下眉头,但他的独子迪诺(DINO FERRARI)於一九六九年出赛意外死亡,却使法拉利黯然神伤,沮丧良久而在痛定思痛之余,从此改弦易辙,大量生产可以在公路上行驶的跑车。并将以后生产的六缸引擎车款,皆冠以DINO的名称,来志记原本承继父业而潜心开发新式六缸引擎的爱子,而这分永恒的哀痛,直到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四日,法拉利以九十高龄离世,每一刻都盘据在他的心头,却也凝铸成260 GT DINO、246 GT DINO、250 GTO、275 GTS/GTB等一系列知名的公路用跑车,更由於产量稀少,如今都已成车坛瑰宝。

虽然在五十年代,法拉利推出了250、275、312、340及375等一级方程式名车,后来又有365 COUPE GTi(一九六七年)、308 GTB(一九七五年)等劲车,却因少量生产而发生财务困难.终於在浓烈的欧罗巴民族意识推促下,法拉利车厂从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一日起,由福特集团转入飞雅特集团,成为该集团专责研发F1及超级跑车的尖端部门迄今。

由於法拉利与飞雅特始终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飞雅特也以最高的尊重与信任,提供法拉利完全自由的创造空间,并给予研发新车的钜额经费支持;一九八五年的六月间,法拉利向飞雅特集团的董事会提出“F40计画”,当时八十八岁的法拉利开门见山的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塞着电脑、科技的世界。我尝试着把时钟倒拨,制造一辆简单的好车-一辆具有人性的摩登跑车。”董事会无异议通过全案。

一九八六年六月六日,马洛连诺市法拉利车厂的精神堡垒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八十九岁高龄的法拉利在生产线上,为当时全世界最快的两种(另一部为保时捷959)量产跑车之一的F40超级跑车,举行命名典礼.拥有四百八十匹马力,极速高达三百廿四公里的F40,是法拉利员工送给恩佐的特别生日礼物,F是“法拉利”的缩写,40则是纪念法拉利车厂生产跑车四十周年。

F40果然不负众望,除在当年的国际车展上大放异彩,更勇夺利曼大赛的冠军,再一次展现了法拉利“高性能、少量生产”的造车理念。在完成了一生中巅峰造极,甚至可以说是旷世钜作的F40超级跑车之后,法拉利於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四日因病逝世,享年九十岁.

“义大利最伟大的跑车制造者及赛车手-恩佐?法拉利(一八九八年~一九八八年)”,应该是这位世界车坛传奇人物最贴切的墓志铭。而他尘世生命虽已结束,承载着他坚毅竞先精神的殷红法拉利跑车群,却将永远奔驰在万千车迷的心头.

即使不懂车的人,也知道“法拉利很名贵!”,法拉利也认同这个事实,他一直乘坐飞雅特131上下班。法拉利F1车队的名车手尼奇?劳达(NIKI LAUDA现任奥地利LAUDA航空公司董事长),曾有机缘与法拉利对话,劳问他为什么不开自己生产的法拉利?得到的回答是,“你知道售价多贵吗?”。

但是,法拉利后来仍然赠送了一辆珍贵的法拉利GTO给劳达,以酬庸他驾驶法拉利F1赛车,在赛道上奋勇夺标的勇气,也显现了法拉利温馨的另一层面。

如果说法拉利的去世,是他重生的开始也并不为过.这位醉心赛道又潜心研制赛车的车坛传奇人物,酷爱戴墨镜,正好反射他一生浸润其间的神秘色彩,爱车如命的法拉利,不参加比赛后,就从未到赛道旁去探视如同子侄的法拉利赛车群。

法拉利认为自己制造的跑车,是“会呼吸的艺术品”,因而他不忍心见到这些珍品,在赛道被撞击而糟蹋。他又认为像美国要求进口车必须经过撞击测验,“用艺术品来撞击,真野蛮!”,所以像TESTAROSSA这些名贵的法拉利跑车,销往美国的时间都较欧洲晚些。而法拉利对於设计的跑车相关资讯,始终守口如瓶。

法拉利的言行十分神秘,在世时只对完全不懂造车工艺的新闻记者开放工厂.虽然自己是赛车手出身,却从不参加其他赛车典礼.平生很少离开车厂所在地的马洛连诺市,生活相当平淡,使渴望知道他更多背景的人们愈发迷惑。

正因为法拉利一直刻意采取高度神秘的策略,造就了法拉利跑车的魅力与吸引力,成为千万车迷的梦中情人。但是,法拉利去世后,他的义子,也是法拉利车厂副总裁皮耶洛,以“法拉利意象”(FERRARI IDEA)为主题,很有系统的披露了法拉利车厂的各项秘密档案,同时陈列九辆法拉利的经典之作名车,包括一九四九年完全由手工打造的巴尔基塔(BARCHETTA)在内。

这项空前的展览,首先在义大利佛罗伦斯启幕,随后在巴黎、慕尼黑各地巡回展出,最后在纽约收尾。公开的法拉利档案,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十分精细的技术绘图及生动的空气动力模型,而最令人动容的,是法拉利以其家族专用的紫罗兰颜色墨水书就的警语-人必须不断工作,否则会有死亡念头.

就是这股冲劲,让法拉利车厂制造的跑车群,赢得五千场以上的赛事,包括九次F1世界冠军、十四座制造车商(MANUFACTURER)世界锦标、两座构造车商(CONSTRUCTOR)世界冠军、九次利曼(LEMANS)桂冠,以及八十五场以上的一级方程式大赛锦标,如此丰隆的战绩与辉煌的荣耀,堆砌成法拉利在世界汽车大赛里傲视全球的崇高地位,迄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特别值得法拉利车迷铭感的,是飞雅特车厂在协助法拉利解除财务危机后,一直支持这匹主宰赛道的红鬃烈马,自由的奔腾,任意的飞驰,自然发展成熟的车款,继续采撷各项大赛的荣誉冠冕。虽然法拉利去世已生度春秋,飞雅特仍信守法拉利当年订下的“日产十七辆新车”的规矩,即使供不应求,也绝不增产,藉着这分云情高谊,维系了法拉利强调“技术和艺术均衡”的造车哲学,也让这匹主宰赛道的红鬃烈马,在车迷的脑海间描绘一则动人的传奇,那就是-永远的法拉利。

兰博基尼:

兰博基尼的标志是一头充满力量、正向对方攻击的斗牛,这与兰博基尼大马力高速跑车的特性相吻合,据说这一标志也体现了创始人兰博基尼斗牛般不甘示弱的脾性。兰博基尼 S. p. A.汽车厂的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和兰博基尼早期生产的跑车、拖拉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骨子里渗透出意大利人特有的豪情壮志,激励着他一路从一位普通的农民之子白手起家,奋斗不息直至成为众人敬仰的行业掌舵人。这个意大利北方人凭借一股毫不妥协的闯劲以及近乎疯狂的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制造出完美跑车的梦想。自那时起,倔气十足的“公牛”标志便成了兰博基尼的象征,诠释了这一与众不同的汽车品牌的所有特点———挑战极限,高傲不凡,豪放不羁。

咄咄逼人的活力动感,一往如前的豪迈气势,意大利式的热血奔放———这些用来形容卓越非凡的兰博基尼(Lamborghini)品牌再贴切不过了。 1998年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将这一著名的意大利跑车制造商纳入麾下。为庆祝该品牌创立40周年,专门负责奥迪百年来历史上经典老车的“奥迪历史文化” 部门为纪念费鲁吉欧·兰博基尼(Ferruccio Lamborghini)毕生心血和这一豪华汽车商的传奇历史,特地在奥迪总部英戈尔斯塔特的奥迪汽车博物馆举办了“‘奔牛’标志伴随兰博基尼风雨四十” 展览会。

奥迪公司在1998年收购的这个顶级跑车品牌不但在品牌精神上与奥迪有共同之处,都是在科技上不断进取,追求激情动感;他们的创始人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奥迪的霍希和费鲁吉欧·兰博基尼都是狂热的汽车梦想家而曾被大品牌拒之门外,并毫不气馁地创立了自己成功的品牌。

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意大利战后制造了一系列的拖拉机、燃油燃烧器及空调系统,从而为自己的品牌树立了声望,并于1963年在意大利Sant 'Agata 成立了自己的车厂。据说有一次兰博基尼这个跑车迷打算和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会面,想对其产品提些改进建议。然而法拉利并无意听取一个拖拉机制造商的意见。虽未经考证,这则轶事始终在圈内流传。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一年后首款兰博基尼跑车——兰博基尼350GTV——面世了,它标志着一段令人称奇的成功之路的开始。没人能想到日后世界上的一些超级名流会竞相购买兰博基尼,长长的名册中有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所有记载各个时代最成功跑车的编年史中无一不载录了兰博基尼的两款著名跑车“ Countach”和“ Miura”。

经历了一系列坎坷波折之后,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终于在1972年从公司隐退。兰博基尼(不管是人还是公司)从来不缺乏想象力,但一直缺少稳固的资金支持。实际上,兰博基尼在1980年破产,意大利商人米兰姆兄弟收购了该公司。后来,兰博基尼还数次易主,其中也包括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但它们没有表现出对兰博基尼真正的爱或者关注。实际上,兰博基尼和奥迪一直深有渊源,它们以前合作追求铝质底盘的构造。这种关系终于在1998年成就姻缘,兰博基尼加入大众汽车集团。在奥迪的资助下,兰博基尼有了自己的管理班子来运作。在奥迪的管理下,该厂在2003年分别推出了Murciélago概念车和Gallardo。

这种文化的融合并不容易(充满异域情调的汽车制造商和一个全球汽车制造巨头,一群满怀激情的意大利人和一群骄傲的德国人)。结果是一个彻底改型和复兴的兰博基尼。奥迪有能力也可以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而大众集团的资金支持也允许兰博基尼追求新产品的发展,这一点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复兴的证明显而易见:经过这么多年,兰博基尼一下子就引入了两款全新的车型,工厂设施也得到扩张和更新,最近还在新建设计院。另外,兰博基尼博物馆也开始打开大门。如果你要去莫迪那,就一定要去参观兰博基尼博物馆。

“奥迪历史文化”部门的博物馆专员为突出此次展览会的主题特地采用了全新的手段。重点展示了现在的Murciélago和Gallardo两款跑车的面世经过,及其对兰博基尼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放映分为四个主题:包括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的背景资料介绍;其在职期间的业绩;穿插播放20世纪70年代早期直至1998年被奥迪收购的新篇章。整个内容紧紧围绕——“‘奔牛’标志伴随兰博基尼风雨40年”——这一极具纪念意义的展览会主题。

兰博基尼Gallardo

Lamborghini Gallardo将以一辆高性能运动车以及一辆满足日常生活用车的双重身份来重新定义其所属的紧凑型跑车市场。Gallardo综合了超级跑车和日常使用的特点,不过要满足这2个矛盾的特点并不容易,兰博基尼的工程师在没有妥协任何兰博基尼跑车的运动精髓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其更加的舒适。

引擎、传动系统、空间帧车架和车身、悬挂系统、刹车和电子系统的选择都完全符合这样的目标,如此而来的结果是一辆紧凑的(4.3米长)2座超级跑车,最高时速突破300公里/小时,可以满足驾驶者在赛道上和长途公路上的驾驶。

Gallardo是从2000年开始设计的。根据Italdesign-Giugiaro的设计方案,由兰博基尼自己的设计师结合这些参数按照其公司自身的设计风格改进出最后的Gallardo。Gallardo的尺寸再加上其极具竞争能力的性能确保了其超极运动的姿态,长轴距加上短悬垂也注定了其十分动感的外貌。

从最初开始就完全贯彻功能化与风格化一致的原则,避免一些出色的设计没有实用的功能,或者一些功能部分没有良好的外观这一矛盾。

兰博基尼Gallardo采用V10 DOHC 4气门v90引擎,5公升,最大500马力,510牛的扭距。代替了传统的V72引擎,90度角的设计更有利于限制引擎的高度,便于整车的设计,比如可以设计更低的引擎罩或更好的尾部视角。并且降低了重心,产生更佳的整车动态特性。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不仅能满足在极端情况下的润滑,而且能将重心进一步的降低。

扭力的输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得到优化。为了达到这样目标,在不同转速下的装料效率都有所增强,这是因为在进气以及排气系统中利用了精确的空气动力作用。这些作用由可变几何形状进气岐管以及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管理。

如此一来,510牛/米的最大扭矩在每分钟4500转时爆发 ,引擎在每分钟1500转的时候就可以得到80%的最大扭距,最大马力在每分钟7800转的时候到达。

传动系统主要特点是恒时四轮驱动系统,基于兰博基尼成熟的粘性牵引力系统。这样的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在同源黏附力路面上牵引力分布为前30%,后70%,完全是自行调节,并不需要电子控制的介入。在高附着地面加速时,牵引力则更加趋向于后轴,约为80%。而如果后轴的附着力变少,则更多的牵引力则会立即的偏向于前轴。

全自动连续变速系统,兰博基尼e-gear被运用在新车型上,变速箱的基本机械原理没有变化。这个系统主要特点,可以作为选择功能项,包括:- 电子控制,经过CAN总线到达引擎控制系统和ESP系统- 可直接切换成F1式方向柱上桨片式半自动换档- 可能性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 普通,运动,自动,低附着- 快速圆滑的变速,相等于那些非常好的车手在操作标准变速箱

后轴的差速器的特点是一个摩擦类型的45%限滑差速器,前限滑差速器由ESP系统的ABD(自动刹车差速器)功能控制。

离合器直径减少为双片式离合器。这是Gallardo在开发当中工程师不断实险后得到的一个合理的结果,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引擎在低的位置,目的是降低中心。

兰博基尼工程师运用了奥迪车身的全铝技术,在此领域奥迪处于领导地位。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铝挤压部件焊接到铝铸焊基架的铝质空间车架。该结果车架,表面铝车身部件依据各自的功能由各种不同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包括铆定,螺栓固定以及焊接。其它的外接部分,比如保险杠,则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由螺栓连接。

按兰博基尼的惯例使用前后双叉臂悬挂系统来配合这部Gallardo超级跑车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是更加完美的操控感受以及高速稳定和舒适性能。

培耐力Pzero轮胎(前235/35 ZR19 ,后295/30 ZR19) 保证了在各种路况下极佳附着力。而到明年秋天,也有同样尺寸的冬季胎供用户选用。19英寸轮圈可配合大直径刹车盘(前365mm ,后335) ,再加上Brembo 8活塞前卡钳和4活塞的后卡钳。该制动系统与先进的ABS/ESP系统配合,保证了更为出色的制动效果。

高马力的引擎和扭距使得Gallardo有非常出众的加速性能,极速达到309公里/小时。在达到极速的时候车身仍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当然,除了最适宜的悬挂调校之外,出众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也保证了该车出色的稳定性,表现不仅仅是减少风阻系数上面,更重要的是控制前后的上升系数。像一些非常精确的车身部件能保证这样的效果,比如前唇边,平直的底部,还有在特定时速下由电子控制的后尾翼等等。

兰博基尼 Murcielago 6.2 MT 438.00万-438.00万

发动机:V12 排量:6.2 马力:579 变速箱:6MT

兰博基尼 Murcielago E-Grar 6.2 AT 428.00万-428.00万发动机:V12 排量:6.2 马力:579 变速箱:6AT

兰博基尼 Gallardo 5.0 MT 338.00万-338.00万

发动机:V10 排量:5.0 马力:500 变速箱:6MT

至于哪里有的卖,我只知道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在挨着长安街的那面上,旁边有AUDI和劳斯莱斯的展厅.

你如果从东单那边过去的话,应该不远,先是AUDI的展厅,然后是劳斯莱斯的,下一个好像就是兰博基尼的展厅了.

帕加尼:

1982年,26岁的阿根廷f3赛车设计师帕加尼(horacio pagani)仍默默无闻 。但他接受5度f1世界冠军的生命贵人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建议:“ 若你想制造世界最美的车,没别的选择,一定要去意大利的摩德纳(modena)实 现梦想。”

听了这建议,帕加尼直奔摩德纳城郊的超级跑车兰博基尼公司,从组装工人 干起,后来他不仅参与兰博基尼著名的diablo跑车设计,更率先指出碳纤维将是 未来造车科技中最重要的材料。不到10年,他便成立自己的摩德纳设计工作室( modena design),并在范吉奥的鼎力相助下,顺利获得amg最顶尖发动机。本来 这车预备称为pagani fangio,可惜车神范吉奥在车尚未问世前便过世,帕加尼不忍再用前辈名讳,1999年正式推出时,便取 “安第斯山脉的风”之意,称为 zonda。

在全球跑车市场中,pagani的名声或许不像法拉利(ferrari)拥有超高人气,不过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家车厂同样位于意大利超级跑车故乡蒙大纳(modena)。pagani不像一些只是昙花一现的跑车厂商,因为它财力雄厚,而且全手工打造的超级跑车,其完工素质足以媲美法拉利。

布加迪:

布加迪(BUGATTI)车是古典老式车中保有量最多的汽车之一,以布加迪为品牌的车型在世界多个著名汽车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而且性能上乘,车身造型新颖流畅,直至发动机的配置都独具特色。

布加迪的徽标是以布加迪汽车的创始人埃托里?布加迪姓名的第一个字母“EB”组成。埃托里.布加迪1881年生于意大利的米兰,父亲是画家,也是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埃托里?布加迪自幼在美术学校学习,他特别爱好驾驶汽车,从17岁起就参加赛车活动。18岁便进入 普里内蒂?斯图基(Prinetti )公司工作,学习三轮汽车的设计制造,并在这一 年里获得了汽车赛的冠军。

1909年在阿尔萨斯的莫尔斯海姆建造了工厂,一边设计“标致.贝贝”小型车,一边制造装用直列式四缸、排量1208ml发动机的T10型车。1914年研制出装用马蹄形散热器护栅为特征的、钢丝辐轮式车轮的T17型车,车速为110km/h。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托里.布加迪在美国为杜森伯格(Dusenberg)汽车公司设计制造了

直列式八缸、功率410HP的航空发动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从1920年起又先后研制出装

用四缸16气阀(四气阀机构的创始者)小型发动机的赛车的T22型和T23型,并且在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大赛和勃雷西亚车赛中夺魁。

1922年布加迪公司研制出装用直列八缸发动机的T30赛车。而1925年的T35型(继T30赛

车之后)以其高性能和优异车身造型活跃在欧洲车赛环形跑道上,特别是T35B装有鲁茨式增

压器,最高时速可达210km/h,所以畅销世界各国,至今仍有较大保有量。1927年的T38型

车起,开始生产活顶跑车和双座赛车。1933年的T41型车被称为洛瓦亚尔的豪华大型旅游轿

车,发动机为直列式八缸,排量高达14700ml,时速180km/h,大型车身重3000kg,只生产 了6辆,仍保存至今。

1937年,埃托里?布加迪的儿子让?布加迪(Jean Bugatti,1909 -1939年)参加了设计

工作,以精制的车窗和新颖别致的车身为主要特征,成为车坛骄子。然而不幸的是,让?布 加迪不幸在1939年的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

在世界经济萧条的环境中,埃托里?布加迪工厂经营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军便

占领了位于法国的埃托里?布加迪工厂。但布加迪本人不屈服于入侵者的威慑,坚持意大利

国籍,从而受到迫害。纵横车坛将近半个世纪的一代著名汽车设计师于1947年寂然逝去,布加迪公司也停产了。然而,他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大部分布加迪车成为法国米卢兹博物馆的珍藏品,至今仍可见到布加迪车行驶在德国公路上。

BUGATTI,这个创立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的法国跑车品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间可以说是风风雨雨。自从1947年时因为创厂人Ettore

Bugatti过世而终止营运后,BUGATTI这个老字号的法国品牌虽然一度于90年代初期在狂热的车迷兼实业家的意大利人Romano

Artioli之努力奔走之下复活,并且推出了像EB110这般脍炙人口的超跑级量产车。可惜很不幸地,好不容易复活过来的BUGATTI因为公司财务困难,在1995年时宣布破产,留下仅量产139辆的EB110与胎死腹中的EB112概念车让人凭吊。

1998年时,VAG这个来自德国的汽车巨子买下了BUGATTI的商标权,正式将BUGATTI纳入VAG集团之下,归划由VW本身来管辖(VAG旗下的另外一个超跑品牌LAMBORGHINI则归属AUDI管辖),在由VAG接手之后,BUGATTI几乎可以说是从未在各大国际车展中缺席过,一连推出了数款概念车,但在量产方面却一直没有动作。因此在日内瓦车展中所公开的EB16-4

Veyron量产上市前之原型车,可以说是自从EB110之后,真正第一款挂上BUGATTI椭圆形红色厂徽的量产车,也是BUGATTI第二度复活后正式的开山之作!

求形容跑车、越野车、豪华车的比喻句

跑车就像情人只能在道路平坦的时候开,越野车就像贤妻在最坎坷的时候她会陪你一起渡过,豪华车就像母亲,给你安全的又温馨的家。

汽车历史上,都有哪些经典的皮卡汽车?

有人说,不出去看看你永远不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价值观,才让这个世界显得纷繁复杂又有趣,让理解他们的人有共鸣,不理解他们的人有话题,所以不出去看看,就无法体会不同的人生。就像旅行车一样,相信皮卡带给我们的除了实用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向往的理想生活方式,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那种诗意的生活,但买一台皮卡起码还算是不难达到的小目标吧。下面我们就找来了五款经典皮卡车型和大家一起品鉴,其中包括了进口车型、合资车型和自主品牌车型,价格也从入门的十几万到高端的几十万不等,相信总有一款能进入你心里。

福特F-150

福特F-150作为美国多年来最畅销的车型,绝对是皮卡中当之无愧的代表车型。它虽然定位是一台干活的皮卡车,但车内的配置和智能化水平一点都不比一台同价位SUV车型差,远程遥控、倒车影像、娱乐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等都可以满足多种用车需求及场景,而且在实用性和越野能力上也可以看到这台车的硬实力,难怪这么多人一提到皮卡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可能很多人心目中福特F-150就只有猛禽,甚至有些人认为F150就是猛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福特F150是指整个车系,猛禽只是这个车系中的性能版本,除此之外它还拥有更为豪华的旗舰车型LTD版本,相比猛禽它看起来会更有美系传统高端皮卡的样子。

雪佛兰 索罗德

和福特F-150一样,雪佛兰的索罗德也是一款在美国颇具历史的车型,它们同样都是主打硬派越野的工具皮卡,但索罗德的外观设计却是更多了几分新潮之感。动力方面索罗德提供5.3升V8和6.2升V8两款汽油发动机,匹配10AT变速箱。同时还有一款Custom Trailboss车型,提供4.3L V6+6AT、5.3L V8+6AT以及6.2L V8+10AT三种动力组合。日前,雪佛兰发布了2021款索罗德,新车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设计,不过细节之处还是有不少变化,比如该车的排气系统由隐藏式调整为双边共双出样式,并标配有后保险杠两侧的踏步及拖车钩预留口等等。

除此之外,其全新配备的Multi-Flex货厢后挡板也是升级的重点,你可视其为MultiPro后挡板的升级版,并可实现6种功能。除了充当传统的货厢后挡板外,车主可向下折叠后挡板并向上翻转承重挡块,以防止长物品滑出,总之你可以利用它实现仅有皮卡车才能实现的用车场景。

GMC SIERRA

也许是福特的皮卡过于强大,以至于通用仅靠雪佛兰一个品牌都已经有些难以招架,于是它又拿出了GMC,力求通过旗下雪佛兰+GMC品牌皮卡的综合销量来击败福特。大部分人对GMC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变形金刚电影,是美国味儿十足的粗犷大块头。不过打开车门你会发现,与其简单粗暴的外观相比,Sierra的内饰则显露出其高调的一面,前排米咖双色的打孔真皮座椅,造型和用材完全是豪华车标准,包含腰部支撑的10向电动座椅调节,以及两组座椅记忆、座椅加热、通风等功能,并装备了boss 音响系统,毕竟它可是需要为各位大佬们拉船拉房车准备的。总之,这台GMC SIERRA在国内可算是小众中的小众车型了,不过这也正好符合各位老板们追求独特性的购买需求,如果这款GMC正合你口味,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五十铃D-MAX

江西五十铃D-MAX作为国内高端柴油皮卡的领导者,兼具合资品质与出众的车辆性能,在当前的皮卡市场中拥有着非常高的用户认可度。它出众的驾乘舒适性以及乘用玩乐属性,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出色的用车体验。同时,D-MAX皮卡还是国内少有的全球同步车型,产品可靠性经过了全球几十万用户的检验。好消息是近日有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五十铃D-MAX 全新车型的实拍图。

该车目前已经在泰国和澳洲市场上市,未来也将会在国内市场销售。新车将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相对现款车型将变得更加激进野蛮,而且该车采用的是全新的“ISUZU DYNAMIC DRIVE PLATFORM”动态驾驶平台,该平台一改此前非承载式车身皮卡的设计理念,将发动机和车架融合在一起进行研发设计,让整车重量分配达到最佳的平衡。动力方面,除保留现款搭载的1.9T柴油发动机外,还可能会引入最新Bluepower技术的4JJ3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40kW,最大扭矩450Nm。

长城炮

是不是觉得美系皮卡动不动就50万起步的价格有些不接地气?又或是合资品牌的价格还是有些超出预算?没关系,如今我们自主品牌也能造出有实力又有情怀的全能皮卡车了,比如这台长城炮,它就成功摆脱了众人对国产皮卡车型“粗糙”的固有印象。对于喜爱越野的人来说,长城炮越野皮卡拥有30°接近角、26°离去角、228mm离地间隙以及700mm的涉水深度等“硬”数据。并且还配备了3把锁、坦克掉头以及蠕行模式等强悍越野装备,让其原厂状态下就有着不俗的越野能力,可玩性极高。

更重要的是长城炮越野皮卡解决了越野玩家的另一大“痛点”:原厂状态下便配备了绞盘、前后硬杠、氮气减振器、AT轮胎、涉水喉、侧杠等硬核装备,合理合法就能满足初级玩家的越野需求。除此之外,长城炮还有细腻的一面,多连杆后悬挂的应用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城市驾乘舒适性,内饰的做工及用料甚至超过了很多SUV车型,在皮卡车型中更是出类拔萃。

美国军方专用悍马车简介

悍马家族

一提起悍马(HUMMER),你立即会想到那一种具有越野之王称号的车辆,尤其是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及战争后,你总能从电视中看到美国大兵驾驶悍马军车巡逻于巴格达街头,或者被袭击后的现场。但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军用悍马,你不可能买到,你出再高的价钱也只能买到民用版悍马。性能及外形最接近军用悍马的民用版悍马是H1型,这是一款真正的越野车,它在美国的基本售价为10.5万美元。如果你出不起这个价,可以买悍马h3型,这是一款现在正在中国流行的SUV,它的基本售价为48800美元(在亚运村市场曾标出150万元RMB,现在标价为118万RMB)。从今年夏天开始,悍马h3 SUT也将开卖,它的价格至今还是个秘。SUT是什么?那是“运动型多功能卡车”的意思。在美国,卡车(Truck)一般是指我们中国人根本不正眼看的皮卡。在美国开皮卡就像是穿牛仔裤一样,不分贵贱和贫富,谁都可以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驾驶一辆皮卡比开轿车或SUV都更具“美国精神”。然而,悍马那高昂的价格把许多悍马迷拒之门外,它那宽大的车身也显得太霸道,它那“油老虎”式的大排量发动机也让不少人负担不起。

H3T——悍马小弟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产品。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小型悍马H3T概念车最近亮相,骤然间唤起了众多悍马车迷们的希望。H3T是一款单排皮卡车型,它虽是最小的悍马,长宽高仅为4443×1893×1795mm,但它继承了悍马H1的反叛造型特征,也拥有美国军车的DNA。H3T的两门两座式皮卡设计,是当今美国最为时尚的车身造型。

悍马H3T的外形就是皮卡,与它的三个哥哥H1、h3和h3 SUT都不同。它的顶篷可以电动打开,后窗也可以隐藏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驾驶室。H3T的机盖仍像它的哥哥们一样是向前打开,而是是半自动的。它的通过性极强,配用34英寸的轮胎,离地间隙高达11.5英寸,从而使其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达到51度和50度。虽然你一眼就可看出H3T是悍马家族成员,但由于车身尺寸要小些,线条也稍柔顺些,因此比它的哥哥们看起来更亲切些,至少没有H1那么野蛮,也没有h3那样张扬。同时,较紧凑的车身尺寸也让H3T显得更具动感和灵敏。

H3T的轮胎和内饰设计是与世界运动服装名牌耐克合作的产物。耐克将它在运动鞋上的制作技术应用在H3T轮胎上,使其不论在何种路面上都具有很强的抓地力;耐克在运动衣上的制作技术则运用在H3T的座椅面料上,这种面料不仅轻质,而且不需机械手段即可达到温暖如春或清爽宜人的效果。

以往的悍马车都是在通用全尺寸卡车平台上开发的车型,而H3T则是在通用中型卡车平台上设计的车型。它的四轮都靠近车身四角,采用四轮盘式刹车,前盘上设置了6活塞式卡钳,后盘则是4活塞式卡钳。

H3T配用通用的新型Vortec 3.5升直列五汽缸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350马力,升功率达到100马力/升。最大扭矩为474Nm。

悍马H3T概念车技术参数

高(mm) 1795

长( mm) 4443

宽 (mm) 1893

轴距 ( mm) 3012

轮距( mm) 前1650/后 1664

车重 (kg) 2109

发动机 3.5L 增压 I-5

排量(cc) 3460

功率 (hp / kw @ rpm) 350 /260 @ 6000

扭矩(lb-ft / Nm @ rpm) 350 / 474 @ 3600

变速 4速自动,AWD

悬挂 前:扭力杆,后:5连杆带螺旋弹簧

轮胎 285/65R19

制动 15英寸刹车盘, 6活塞卡钳

H1——悍马老大

4×4车迷们用“世界越野之王”来形容悍马H1一点也不过分。它是悍马车型中最接近美国军车的车型。

从哪开始介绍H1的越野性能呢?它406.4mm的最小离地间隙,几乎是任何其它4×4车的两倍。它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高达72度和37.5度,更是其它越野车型无法比拟的。它17英寸的车轮穿上37英寸的轮胎,也只有大卡车才能有这么大的脚。H1的最大爬坡度为60% (31°),最大侧倾度为40% (22°),涉水深度762mm。

悍马H1装备一种名为TorqTrac 4技术的四轮驱动系统。它可以自动通过向打滑车轮施加制动而降低打滑轮胎的转速,同时差速器自动将四个车轮的驱动力进行重新分配。如果你还嫌这些不够,你可以选配一种“越野冒险包”(Off-Road Adventure Package)。这套装置包括多种越野用装备,如前后伊顿(Eaton)锁止差速器,当你驾驶H1攀登岩石、爬大坡、过深沟时,可以按下一个按钮,前后差速器立即锁止,帮你渡过障碍。“越野冒险包”还包括一套12000磅的绞盘、越野专用轮胎等。

H1上的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TIS)可以让驾驶者在需要时调节轮胎气压,如在冰雪路面、散沙或泥泞地段,你按下车中一个钮,便可将轮胎气放掉一些;再按一下这个钮,便可恢复原来气压。

H1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也不含糊,2004车款中标配有六碟CD,电加热风挡、轮胎气压监测(CTIS的一部分)、速降车窗、电加热外后视镜及遥控无钥匙进入系统等。

2004款H1仍配用6.5升V8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205马力(152 kW) /3400rpm,在1800rpm时即可发出596Nm的最大扭矩,着实吓人。此指标分别比2003款高出7 kW和14Nm。

H1采用四轮独立悬挂并配可变比重载螺旋弹簧,前悬挂还配有稳定杆。刹车系统为四轮盘式及四通道ABS。

h3——SUV终结者

悍马h3的灵感来自2000年底特律车展上悍马h3概念车。当时人们把h3叫小悍马。其实,h3根本不小。只不过是悍马的原型车即H1的强大的功能使h3显得小而已。

h3继承了H1的优良越野性能,同时增加了一些舒适的功能。它是一款对悍马的大胆和年轻的演绎。在越野方面,h3能在50厘米深的河水中行驶,跨越40厘米高的台阶或岩石,或在沙漠中长时间穿越。

H1的车主一般包括有钱又有闲的人群,他们平均拥有6部以上汽车,从标准的轿车到劳斯莱斯和皮卡,他们买悍马是为了其特殊的形象和无比的功能。

h3是面向那些更年轻、更主流的消费者的。h3可做日常车辆使用,更可以用来做最极端的越野活动。h3主要面对以下两种人群:独立的硬汉们和成功人士。

对这两种人来说,h3都有吸引力。首先,那大胆的设计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而且品牌认知又特别明显,谁看见h3都会把它看成一部强大的越野车。h3看起来,感觉上都传达了一种力量感、权力感和控制感。这些都是以上说的那两种人群所追求的。具体地说,那些硬汉们更愿意开着h3去越野,去体验它那各种功能的极限。而那些成功者们则更愿意开着h3在公路上跑以显示他们的大胆和成功。所以根据这两种倾向,h3提供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配置。

h3的标准动力配置是通用汽车的VORTEC 6.0升 V8引擎。变速箱则是加重的4L65-E四速自动变速箱。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25马力,最大扭矩为385磅英尺。变速箱的四驱高速模式同时是h3的拖车模式。四驱模式为一体式的两速电控全时四驱系统。必要时,这个系统可以使减速比达到2.64:1。用这个减速比可以有效地翻越比较大的障碍。通过对减速比的控制,h3的变速箱用一档时的拖拽能力达到 6500磅。h3的前后扭力分配为 40/60。当前后差速器锁死时,可达到前后50/50 的扭力分配。变速箱的电控系统可以提供5种模式选择,包括后轴差速器锁死这一越野车在恶劣地形上最常用的模式。

h3继承悍马的衣钵,前后悬都很短,为h3提供了几乎最大化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在通用汽车的卡车里,h3的这两个角度都是最大的。底盘上的岩石护板更增添了h3的粗犷个性。护板包括一个大型的厚厚的防撞板、燃油箱下板和固定在车架上的摇臂护板。如果选装空调的话,还可以装上压缩机护板和挡泥板。

悍马h3技术参数

车型 2003悍马h3 SUV

车身型式 四门运动型多用途车

驱动型式 前置、全时4WD

发动机型号 6升、V8

排气量(cc) 5967

压缩比 9.4:1

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扭矩 (Nm @ rpm): 488 @ 4000

变速 四速电控自动

轴距(mm) 3118

轮距 前/后 (mm) 1763/1763

总长(mm) 4820

总宽(mm) 2063

总高(mm) 1977-2080

接近角 40.4°-41.7°

离去角 39.6°

最小离地间隙(mm) 255-267

最大爬坡度 60%

最大侧倾度 40%

前悬挂 独立悬挂

后悬挂 五连杆、螺旋弹簧

转弯直径(m) 13.5

制动 四轮盘式

轮胎 285/70R17

基本净重(kg) 2909

h3 SUT——顶级皮卡

悍马h3 SUT是h3的变型车。h3是一款SUV,即运动型多功能车辆,而h3 SUT则是SUT,即运动型多功能卡车(Sport Utility Truck)。它与h3在车身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后半部分,它的后半部分是敞开式的货箱,而h3则是完全封闭的厢式车身。h3 SUT的外形完全是悍马风格,方方正正的形状,轮廓分明的外表,坚强有力的线条以及几乎垂直的风挡玻璃等,都是悍马的显著特征。

2005款h3 SUT比h3更具多功能性,或者说它的功能更多。除了h3的一般功能外,它还可以在乘载四人的情况下装一些货物,此时货箱的容积高达30立方英尺。如何货物较大或较多,还可以将后排座后面的后车窗打开,并把后排座放倒,从而形成一个4英尺宽6英尺长的“床”。

按下一个按钮,驾驶者即可将所有四个侧窗和后窗隆下。再按下另一个开关,你还可以将车顶篷打开。此时你就像驾驶一辆敞篷车一样与自然完全接触。

悍马h3 SUT的前后悬都非常短,这样可以保证它拥有较大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前轮采用独立悬挂,后面为五连杆式悬挂。很有特点的机盖下面是6升的V8发动机,在5200转/分可产生316马力的最大功率。在4000转/分时产生360 lb.-ft的最大扭矩。变速器为四挡自动变速,并配合全时四驱系统。

悍马h3 SUT最早作为概念车在2001年的纽约车展上由施瓦辛格隆重推出,经过不断的改进后,定于2004年二季度开始销售。

悍马h3SUT技术参数

车型 运动型多功能卡车

车身形式 四门硬顶

车辆级别 全尺寸运动型多功能卡车

竞争对手 陆虎, 凌志LX 470, 林肯航海家

发动机类型 6.0L V-8

排量 (cc) 5967

缸径×冲程 (mm) 101.6 x 92

压缩比 9.4:1

最大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最大扭矩(lb-ft / Nm @ rpm) 360 / 488 @ 3600

变速形式 四速电控自动

最小转弯直径 (m): 13.2

制动 四轮盘式

轮胎 315/70R17 全地形式

轴距 ( mm) 3118

总长 (mm) 5170.2

总宽(mm) 81.2 / 2063

总高(mm) 不带行李架1977; 带行李架2080

轮距( mm) 前: 1763; 后: 1763

最小离地间隙(mm) 254.7

净重 ( kg) 2909

最大爬坡度 40%

接近角 42.8°

离去角 36.5°- 39.0°

HMMWV——美军的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军方对各种军车渐渐不满意,决定研制多用途高机动性四轮驱动车(High Mobility Mutlpurposc Wheeled Vehicle-HMMWV,现在美军方昵称为Humvee),除了运送人员外还可以架设机枪、救护伤员、发射导弹等老吉普车无法担当的军事任务。

当时有三家公司向军方投标,并提供了HMMWV的设计蓝图。经过十年的激烈角逐,美国汽车综合公司(AM General)率先将样车送到全美最大的车辆测试中心——内华达汽车测试中心进行全面测试。最后的车型设计采用V8型 6.5升柴油机,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常时四驱系统,低车身,宽车体。1984年通过各种严格的测试而成为新一代的多用途越野车,正式命名为HUMVEE,并获得55000部的美军采购合同。

在1990年海湾战争争中,HMMWV 出尽风头, 并进而促使厂家推出民用版式悍马。至今悍马军用车已生产超过14万辆,美军装备了十万辆,并出口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美国海军和空军装备外,美国陆军大约每十个人就拥有一辆“悍马”。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军用悍马又战功卓著,但从5月初美军在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HMMWV战车的处境却有些难堪,美国从政客到民众都在指责由于HMMWV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救的。这些较轻的 Humvees 和其他的军用车辆已经变成反美国游击队选择的最佳目标。从路旁的炸弹、地雷、火箭弹,甚至一个简单的 AK-47 步枪子弹,都能穿透这种非装甲车辆。后来战死的美国兵大多数是死在悍马军用车上。速度很高、气势汹汹的Humvees,其防护性能几乎为零,这也是今后 Humvees 面临的最大难题。